余非在家小住了一段时间。父母问起他在外这么久都干什么去了,为免去他们担心,余非只得敷衍二老说在外谋了点事做,工作得还挺愉快,这次回来是看望二老和女儿。余洪清显然不甘心儿子就此远离官场,对余非说:
“被查处都好几个月了,风头已过,你该找个机会到上面跑跑。”余非明白父亲的意思,但还是摇了摇头:“有什么可跑的,无脸见人!”余洪清指着儿子责备说:“你看你,亏你做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官场那些个道道,怎么还是一窍不通?你这事要不是在风头上,那算个啥事呀,你一没贪污,二没受贿,三没包养二奶,说白了只是工作中的偏差,只要你再到上面诚心认个错,活动活动,找领导说说情,说不定就马上重新起用你了。”提到说情,余非想都没想,回答说:“这事我做不来。”“唉!”余洪清看着他直叹气,“要是王晓慧书记没死就好了,就她还算能包容你这种鬼性格。”
父子二人始终说不到一块,余非在家的日子就感到有些气闷。这天晚上,他趁着夜色出了门,低着头直到走上梁河大桥,观看一江两岸的县城美景。两岸的万家灯火,让他感慨万千。尤其是新城区的亮丽时尚,颇有几分现代大都市风情,使他不禁想起刚任县长时开发新城区的那一幕幕。他知道开发过程中在土地审批、征地拆迁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开发新城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没有当时的那股冲劲,就没有现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扎实基础。他真想再大干一场啊,把工作的失误更正过来,把未竟的事业继续推向更理想的阶段。可惜,没有这种机会了。虽然父亲一再提出让他到上面活动活动,但余非根本不想去试,一来这不是他的性格,他不可能去跑官要官;二来修州市委书记钟学林一向对他颇有意见,就算是他去诚心认错也是白搭。
习习晚风吹过,让他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他摆弄了几下手臂,蹬了蹬腿,然后竖起衣领低着头一路往回走。
“余非,是你吗?余非。”在一个街巷的拐角处,余非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而且声音是那样的熟悉。余非转头一看,借助路灯的微光,发现果然是前妻刘思绢在叫自己。“真的是你啊,好久不见了,你去了哪里呢?”刘思绢向他走了两步,问道。“到外面走了走。”余非应付了一句。见她手里提着几包东西,像刚从商场出来的样子,问:“你怎么一个人上街购物呢,应该有人陪你逛才是啊。”刘思绢的脸色有点难堪,所幸灯光不强,旁人看不太清。“我和他已经吹了。”半晌,刘思绢低声说道。“哦。”余非不知说什么好,看了看前方,准备离去。不想这时刘思绢又问起他的事。刘思绢说:“你呢,有没有再找?”余非摇了摇头,仍旧没说什么。刘思绢便接着说:“其实你那病……”没等她说完,余非终于决定先走一步了,边走边说:“谢谢关心,我有些冷,要回去加件衣服,再见。”刘思绢立在灯杆下,望着余非远去的背影出神。
余非不知道她此问是关心还是讥讽,总之一听她提到这方面的事,心里就有本能的抗拒。他们曾有过多次性生活不和谐的记录,多次在她眼里甚至嘴里表现出对于阳痿的不满,余非一想起那种令人沮丧的场面,身体不免打起寒战。他知道自己还算不上阳痿,但早泄是肯定的,让女人得不到满足是肯定的,这能不让他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吗?所以一听刘思绢说起这方面的问题,他真想从梁河大桥上跳进冰冷的河水里去。
这也是余非不敢与王紫君重修旧好的不可告人的苦衷。
几天后,余非找到司机小刘,告诉他自己仍将隐居横里村,请他不要向任何人透露,包括王紫君。小刘感到困惑和不解,他说:“你们明明可以走到一起,为什么要刻意逃避?让我对王老师保密,我恐怕做不到。”余非知道他对自己的一片好心,当然不会怪他,但严肃的语气还是必要的。余非说:“不让你告诉紫君并非我刻意逃避,而是有我的原因。请你一定要尊重我的决定,否则我宁愿搬到其他地方去。”小刘问不出到底什么原因,又不想逆着余非的意思,只好无奈地点头答应。走时,余非请小刘转告王紫君,过去的已经过去,痛苦的美好的,不要回头望,一切向前看,祝她开始新的幸福生活。
余非重新回到秀春县观下镇横里村时,已经让一个人久等了。她就是在余非鼓励下,尝试小说创作的刘满香。
自从余非让她写点试试以观察是否有写作的潜力,刘满香攒足了劲开始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构思与创作。小说主要是写一个农家女如何与命运抗争,如何从乡村走向城市,如何得到富家子的垂青,又如何分分合合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典型的灰姑娘与白马王子式的幻想。余非从这部小说的整体构思中倒没看出什么新意,算是马马虎虎过得去。不过从她写就的三万多字内容发现,小说描写细腻,情真意切,比较感人,文笔也算优美,对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初写者来说,应该是具有写作潜质的。
“文学创作允许充分的想象,可以高于现实,但不要离现实太远,你现在的这部分内容很好,都是你在农村生活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要继续保持下去。”肯定之余,余非同时指出,“你在小说总体构思中提到,主人公外出打工后结识大老板的儿子,这虽然也说得过去,但似乎有些脱离现实,有点像港台言情小说的模式。你还不如写结识了一个城市普通青年,两人从误会到了解,从隔阂到相知,都从普通岗位做起,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我想,这样来得更真实一些。”
然而不论谁的创作思路更好,现代人都在忙于挣钱,刘满香能如愿从事她还谈不上任何物质回报的写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