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改进,有赖于作文教学思想的提高,更新教学理念是很关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教学的桎梏源于作文教学思想的桎梏;当思想桎梏解放了,教学桎梏也就没有了。我想,对于作文教学实践上的一些问题,提到更原则、更根本的高度去思考,会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一、人文整合
文与人的关系,人是第一位的。“文如其人”、“诗者,志之所之也”。“文以载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教学角度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加了人的发展,发展能力,发展智力,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作文教学亦不例外。作文是能力、技能的训练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为人的品位决定了为文的层级,反过来,为文活动又促进为人品位的提升。我们必须为人的发展而作文,把作文教学过程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为人品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作文追求人生真谛,完善自我。经由作文这一特殊的教育方式,提高作文的人,然后又从“为人”这一根本上去提高作文能力。人文整合,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是改变作文教学面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出路。
把作文作为进身的工具,古已有之,其结果是八股文盛行。当作文成为升学的工具,作文教学就从根本上迷失了为文与为人统一的方向,作文也就成了俗套、摆设和语言游戏。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有体验,学生的信函比作文写得好,日记比作文写得好,甚至检讨书也比作文写得好,有血有肉有情感,真实感人。写出来的文章好一些差一些,从作文本身来说,并非问题很大,其严重性在于:空话、套话、假话、谎话说多了,久而久之,将使我们的培养对象成为双重人格的两面人!当今社会,在台上是一副嘴脸,在台下又是另一副嘴脸,这样的人还少吗?
有一次这样的作文教学获得巨大成功。教师首先布置学生回家给妈妈洗一次脚,然后让学生把经过、联想、体验写出来。这次作文,内容丰富,情感真切,平常苍白无力的语言也变得多彩优美了。为文与为人合璧,可以改进作文教学,这便是一个有力例证。
二、作文自主
作文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摆正教与学的位置。作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放羊式”不行,“填鸭式”更难奏效。作文教学是一种准能力与技能培训。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不做保姆做导演,不教模式教把式,不做“法官”做“法律顾问”。一句话,不把学生教“死”,而要把学生教“活”。
在多种考试中,作文的分值不断提高,教师抓作文的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强。这种强化,使学生在作文中越来越被动,教师提高作文教学的愿望因此变成:努力与效果成反比。作文教学的规律是:“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随年级、年龄的增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逐渐弱化,而学生的主体性应该逐渐强化,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自主作文境界,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自主作文应该是全过程的。首先是自主参与活动,丰富生活,开阔思路。教师积极提供写作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其次是自主选择表达内容。教师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实事,抒发真情实感,营造宽松的作文环境。学生自主确定表达方式,写出个性与特长。教师放宽文体要求,减少学生写作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放胆地选择个性化的表达角度。学生自主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作文让学生自改或互改。教师对此要教给方法,引导上路,由扶到放,然后培养习惯。教师辛辛苦苦又批又改,通篇作文改得一片红,用自己的思想、手法取代学生的思想、手法,很不可取。指点是可以的,改头换面没有必要;宣判更是有害的。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自吹自擂”,有利于树立作文信心。
三、推原开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写作是这样,学生作文何尝不是这样?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作文是信息输出,如果没有生活积淀,没有信息源,输出什么呢?没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认识与思想,写什么?没有生活没有思想,只能玩文字游戏,要么胡编乱造,要么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当然,作文教学不是专门培养作家的,然而,既然培养未来人才少不了作文教学,那就应按作文规律办事,从源头抓起,从根本开始训练。
学生生活的单调、平板,天天“三点一线”(寝室、教室、食堂),束缚了学生作文的才能的发挥,是学生作文内容干瘪、行文呆板、语言枯燥乏味的根源。作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然后让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管正确与否,写出来之后,教师再进行启发和引导。
生活是广阔的,社会生活是生活,读书也是生活。社会生活是感性生活,可以身临其境,经历过程,可以从中获取具体形象与教益。读书是理性生活。它是别人生活、思想、知识的记录,是经过别人咀嚼加入理解的理性的东西。读他们的东西,神游知识宫殿,历史荒原,与古今名人进行心灵对话,实际上是间接的理性的生活。
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都是作文的源泉。事物能亲身经历当然更好,然而,世界天长地久,林林总总,这决定了人不可能每一样事物都阅历一番,因而,既要感性生活,又要理性生活。在感性生活中,不能像油珠一样浮在表面,不懂生活的根蒂。有些学生写不好自己的妈妈,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仔细体味伟大的母爱。在理性生活中,则应放出眼光,分出精华与糟粕,剔除糟粕,吸收精华,不照抄照搬。
四、培训创新
文章的魅力在于新:材料新,立意新,观点新,手法新,文笔新。
文贵独创。作文教学不同于师傅带徒学艺,师傅教徒弟做一条凳子,徒弟只能照葫芦画瓢做一条凳子。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创新,确立创新意识教创新方法,给予创新条件与环境,让学生在掌握了语言工具之后,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出多种多样的“凳子”,甚至“桌子”、“柜子”、“橱子”等等。培养人首先培养大脑,大脑发达无往而不胜。作文是培养大脑的最好方式。作文教学应致力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不可设计出许许多多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其中钻来钻去,把学生框“死”限“死”。
模仿是初学作文者必须经历的途程,但模仿是为了创新,不是穿旧鞋走老路,模仿是可以的,但模仿不是克隆,是为了创新。叶老说“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目的不是让我们处处去照搬课文,而是要我们从中得出启发,使创新有个基础。模仿太多太滥,闹出不少笑话。写教师勤奋工作,必写教师昼夜钻研教材,批改作业;写教师关心学生,必写雨中送伞。且不说材料陈旧无新意,也不合逻辑。一个老师老是工作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是能力差,就是白天去搓麻将了。这样的老师值得一写吗?我当过多年班主任,从未雨中送伞。我每天都给同学们通报一下天气状况,学生有备无患,不会着凉,也不会淋雨,还用得着那些多余的“关心”吗?
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要有“物质基础”,要有创新的前提。作文要创新,一是要有丰富生活,否则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是要有丰富学识,站在荒原上创不了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会有与众不同的高度。三是要懂得一套创新的方法。创新不是螃蟹走路,不管横竖。创新必须勤奋加方法。
五、更新得失观
如同高考指挥棒,评价左右着作文教学。教学评价往往与评职评模、工资、奖金挂钩,老师谁不怕?患得患失显然不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现实,不患得患失,天下能有几人?行政管理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条教育链,当教师受到某种压力,这压力必定传递给学生。如果处于教育链条中的人们(行政、教师、学生)能确立正确的得失观,作文教学的面貌将会有根本的改变。
作文教学要排除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是慢效的,欲速则不达,不可能立竿见影。以考分的高下,获奖数多寡与层次高低来评价作文教学有欠公允。写作确实存在天才,而且,天才的显露有早迟之分,有人五六岁就能读能文,吟诗作赋,有人年过花甲方现才气。作文也确实存在灵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获奖的机遇性很强,何况现在的许多奖是可以用钱买的,只要交钱,就给你刊登、出版,给你寄奖状。如果一个教师没遇上早慧者或其它机会,那只好自认倒楣了。现在很多学校都有重点班,实验班,学生基础相差悬殊,教普通班的老师有浑身解数也难名利双收。
科学的作文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文为人发展的总体状况为依据,全面考虑,多一些必然性,少一些或然性。至少要调研调研:班级学生的作文信心是否树立,是怕写作文还是爱写作文;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否激活,是满园春色还是一枝独放;学生是否自主作文;是表现自我生活还是写葫芦文、应景文;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上升度与学生个人作文水平的纵向速率状况。既检查教学效果,也看教学过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将蹈入不讲效率的误区。要鼓励探索,褒扬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