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鼓励学生质疑,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积极倡导。但质疑之后必须解疑。质疑是发现问题,解疑才是解决问题。所谓“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究竟能不能进,就看解疑的功夫了。唐代教育家韩愈把教师的任务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解惑”被列为与传道、授业并列的师者三大任务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解疑并非学生问教师答这么简单,解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学生从无知到有知,这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直答当然也可以,但那仅仅限于简单的知识性问题。譬如学生向教师请教一个汉字。但大多数质疑的问题不会这么简单,特别是中学生的疑问。所以解疑须讲究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时给以点拨,提示解开疑难的思路;有时组织讨论,群策群力解疑,受益全体;有时可以打个比方,启发学生自己去联想;有时提个反面问题,让学生改变思路,找到解疑途径;有时还可以故意“留疑”,引而不发,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探究天地,引向纵深。在解疑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主体。
一、指点迷津。
这种解疑方法,相机运用,在于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直觉去想象、去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有效地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组合旧有知识,将其转化为新知识。这种方法也被人称为“点拨”。其关键之处在于“巧”,巧设机关,引发思维。点拨点拨,点出要害之处,拨开思维之门,点燃思维火花,启迪智慧。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有学生质疑:“我们习惯把名人想得那么完美,那么不食人间烟火。朱先生的‘心里颇不宁静’,难道就没有可能是夫妻吵架的缘故?”教师肯定他不为名人讳的精神,同时建议他仔细看看文章第三段。朱先生在本段文中披露了自己追求自由的思想与现实世界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不是与妻子吵架引发心里颇不宁静的质疑,由此迎刃而解。
三、集思广益。
有些疑难问题,涉及面很广,思维密度较大,又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教师必须适时组织讨论,指导生生间、生本间进行对话交流,开展以班级或小组为基础的集体性思维活动。在解疑过程中,敏锐地把握集体性的思维流向、流程,使全班学生充分发挥智慧。在讨论中通过争论、辩证,共享他人的知识和思想成果,使全班学生全部受益。《散步》一课,涉及家庭亲情的享受,涉及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理问题。在学习中学生提出:尊老与爱幼,到底哪个更可贵?理论说教不能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教师于是把问题转交给全班学生,发动大家来讨论。讨论之初,有人认为爱幼更可贵,有人则认为尊老更可贵,而有的人却说两者同样可贵。随着讨论的深入,材料越来越丰富。有人用了培根的话:“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有人从电脑中查出,“孝道”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并拆解“孝”字:“孝”是会意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古人解释为“善事父母者”。最后,大家意见趋向统一:相较而言,“尊老”比“爱幼”更加可贵,虽然“幼”和“老”同属社会需要关照的群体。
三、变废为宝。
课堂质疑,情况复杂多变,问题也千奇百怪。学生个性不同,趣味不同,层次也不同。提出来的问题自然各不相同,有难有易,有深有浅,有的很有价值,有的没有多少深意。教师应对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甚至是旁逸斜出的问题,须发挥自己的才学,调动教学机智,艺术地将问题导入价值轨道,使问题产生课程意义。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教鲁迅先生的《故乡》时,有个学生忽然问:“老师,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问题没有什么价值。钱老师为了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并没放弃解疑,而是巧妙引导: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笑)
师:呵,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会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看过,你们有谁看过?
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教学艺术魔力非常惊人,一个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经钱老师顺势引导,使得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课文,发掘出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终于变废为宝。
四、反弹琵琶。
琵琶按常规是抱在胸前弹奏的,换到相反方向去弹奏,这是一种特殊的弹奏艺术。解开学生的质疑,可以按常规方法去进行,有时却不得不从相反视角切入,以反推正,达到相反相成的效果。“反弹琵琶”,一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可以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学会反思,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学《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有学生认为“标题太平谈,没有文采”,应改为《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此议一出,全班哗然。等同学们安静下来,老师反问学生:“还记得新闻写作的原则吗?”这一反问使学生们反思起来。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原题好!理由是:合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当时尚未完全渡过长江);合乎新闻的及时性原则(不能等解放军胜利渡江之后再写报道)。教师帮学生找到质疑时的错误症结,推谬反诘,把琵琶反向弹响了,引发学生逆向思维,反思自己质疑是否得当,最终让学生自己解开了疑难,既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思维品质,提高了自我解决疑难的能力。
五、歪打正着。
《藤野先生》中写道:“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了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学生对此疑惑不解:鲁迅先生为什么能记住“日暮里”这个小小的地名呢?课文和资料里都没有现成答案。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唐代诗人崔颢的诗《黄鹤楼》,并介绍说,这首诗被后人尊为律诗第一,据说李白读后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学生们看到了诗的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里立刻就明白了:思乡爱国之情,使得鲁迅先生事隔二十多年仍然记得那个“日暮里”。这真是老师导出的一出“歪打正着”的课堂好戏。
歪打正着解疑的“不解而解”,是语文教学的“不教而教”,从表面上看,教师在“王顾左右而言他”,实际上教师在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这种解疑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含蓄美、形象美、趣味美和知识美,知识量之大,远远超出了直截了当的解答。
六、抛砖引玉。
赞科夫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解疑不是答疑,教师导学生自解为好,把问题的解释权、探究权、解决权交给学生,不可陷学生于主体奴化的泥淖。学生的疑问,有的是思维出现断裂,误入“迷尔区”所致,有的是新旧知识,接隼一时对不上号所致,教师通过分析,给一个简单动作,作一个粗浅比喻,或者帮助回忆一下以往学过的旧知识,给学生一根继续前进的拐杖,学生自己就可以启开思维之门,找到解决疑难的突破口。读过郭沫若、冰心、朱自清等许多名家的散文,学生问:“他们的散文,到底是哪家的最好?”这是个文学史都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了使学生不失望,又能启发思维,老师说:“你们都看过《笑傲江湖》,五岳剑派,哪一派的剑法最好?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外国人用刀叉进餐,什么吃法最好?这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学生们会心地笑了。
七、引而不发。
解疑是一个学习过程,不是学习的终点,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思索保持一个惯性,作一个缓冲,以便带着问题去作新的发现、新的思考,继续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所以,面对有些质疑,存疑留白比解疑更好。留疑是一种促进深入探究的方法,具有开放性、独立性的特点,教师不必作设定与整合,不给参考答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与自由,对他们积极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但应指引方向,提供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同学们喜爱唐诗宋词,读柳永的《雨霖铃》之时,质疑的问题特别多,教师于是鼓励大家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写成小论文,全班搞一个小专题研讨。同学们无比兴奋,到处找资料,查根据。写出了《也说柳词的成就与不足》、《宋词的婉约与豪放》、《漫话宋词中的典故》、《情与景在词中的表现》等等,五十位同学写出了三十多篇,在校园里展出蔚为大观。存疑留白,拓展了学习空间,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增加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质疑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就必须启发学生质疑。质疑,然后解疑,积累知识,发展思维与思想。不断质疑,不断解疑,思维认识不断往纵深发展,不断积累和拓展知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自我的目标。研究和掌握解疑艺术,是语文教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