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怕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退休之后,最怕人问:你高寿?
你高寿?这个问题在过去是极易答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年龄的概念越来越大,因而也就越来越难定义了。年龄至少包含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工作年龄。“你高寿”?这到底是问什么年龄呢?
假如以传统标准,当然应该答以生理年龄。人从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界上,直到撒开双手离开人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年月日即时间来计算的,生命在人世间已经存活的时间,就是一个人的年龄。不过生理年龄古今的认识差异也很大,以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七十已经不算“高寿”了。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年龄已经逼近80岁了。
古人以生理年龄计算寿命,以“四世同堂”为荣,认为这是“福气”。然而这“子孙满堂”能给老人带来什么好处呢?难怪秦始皇千方百计寻找不死之药。现代科学证明,人不可能不死,这是新陈代谢规律。精神上永葆青春倒是完全可以的。人可以保留自己的一份童心,保留自己的一份青春活力。如果这样,即使年逾古稀,他的心理年龄还是年青的。当下,保持心理年龄的年轻已经主导着老人们的生活。
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完成了2000多项发明,当他39岁时,他自豪地向世人宣布,自己已经是135岁了!这就告诉我们,寿命还有一种计算方法,以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来推断自己的年龄。我们且将这种年龄唤作“工作年龄”。人最有意义的年龄,最令自己心安理得的年龄,最可引以自豪的年龄恐怕就是工作年龄了。我想无数有志者忘我工作,无数革命者不惜牺牲自家性命,舍生取义,他们对“高寿”的认识,肯定是以此为标准的。正是这种认识,使得科学家与仁人志士不肯苟且活命。
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工作年龄是同时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的,如果清醒地加以综合利用,必定可以创造出一个崭新的“高寿”境界。问题是老人也是人,千奇百怪的思想都有。
有人特别看重生理年龄,害怕去见上帝,于是,凡是可以延年益寿的方法,他们躬行不怠。听说跑步好,早晨四点起床去马路上跑步;听说黑色食品好,就天天拣乌黑的东西吃。这本无可指责,只是生活当中还存在着伪科学,容易上当。李洪志深知老人的心理,就曾布下过许多陷井,结果是越怕见上帝,越是早早地收到上帝的邀请函。老了,更应珍惜人生的每一天,一切泰然处之。追求,但不强求,世界上许多事情是:物极必反。
不管处于什么年龄段,人应该活得潇洒、超脱。哪怕你的生理年龄已经100岁了,但你的心理年龄还应该保持在20-30岁之间!你感到孤单吗?不妨跟小朋友讲讲故事,玩玩游戏,拾回你那份失落已久的童真童趣。你感到寂寞吗?别老想着人去茶凉,别沉浸于恋旧怀旧之中。加入青年人的行列,做他们的忘年交。跟他们一块下棋,一块读经典,跟他们一块唱流行歌曲,一块谈天说地,一块面红耳赤地争论问题(千万别居高临下)。濡染年轻人的朝气,保住自己的青春活力,这是生命的激活剂。生命的短长,岂可受制于时空。梁启超说,老牛为瘠牛,少年为乳虎,其逆定理便是:毕肖瘠牛者是老年,能为乳虎者便是少年,只要心理年轻,人就老不了!
注重生命的质量重于注重生命的数量,这是当今世界的潮流。老人应该跟青年人一样,生活充满期待与追求。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与庸人有什么不同?”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如果一个人的日子里只剩下吃饭,那他的生命就失去了本义。丘吉尔81岁从首相位置上告退,一边在下议院工作,一边开始学画,并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中国话剧皇后朱琳度过60年舞台生涯,仍每天早起听音乐练功,常常用眼睛盯鱼练视力,年逾古稀,还上台唱歌、朗诵。别消极地抱着“多活几年,看看这个世界”的旁观者心态,更别怨天尤人,仍然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为老有所为而活着,像爱迪生那样,使工作年龄大大超过生理年龄。要说延年益寿,这才是正确的途径。
年龄,不是简单的计数,而是深邃的哲学命题。人老了,哲学意趣、哲学情怀正年轻,哲学思辩会让我们触及事物的本质,看清其中的真正内涵。你高寿?--只记住生理年龄,教人悲观痛苦;记住心理年龄,生活便会充满阳光,欢乐而精彩;记住工作年龄,才会活出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