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房门,不期迎来一位“早班客人”。见他满脸愁容,不免寻根问底。原来他遭人嫉妒,思想疙瘩解不开。老师无权无钱,两肋插刀又无力,只好言语相劝。
嫉妒,起码有一点是好的,他很明智,知道自己不如对方。但因此而“心理不平衡”就不对了。他总想天才、庸才、蠢才同在一条板凳上坐。坐不到一条板凳之上,就下套子,安绊子,在对方的前面布蒺藜设陷阱。他似乎不明白,世界上有人发明飞机,接着便有人会发明高射炮。即使是天才、庸才、蠢才都坐到一条板凳上了,那天才又会怎么想呢?岂不是又有另一种“心理不平衡”产生?最好的办法是让嫉妒者明智到底,见贤思齐,发奋努力,迎头赶超。被嫉妒者回头去帮帮他。
有人说,嫉妒是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其实不然。中国果然有上官大夫嫉妒才华横溢国家重用的屈原,曹操嫉妒满腹经纶善解人意的杨修,而外国亦有无数遭人嫉妒的王子王姬英雄美人,莎士比亚据此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悲剧。嫉妒是悲剧性的人性错位,并非哪个民族所特有,在这个问题上,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
要说嫉妒对人毫无损害,这不是事实,屈原被流放,杨修无端被害,这都是历史事实。但有一句民谚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回眸历史,屈原仍然光彩夺目,一代英豪曹操在杨修问题上却逃不脱千古骂名。
不过,嫉妒者也好,被嫉妒者也好,都要发扬风格,讲求团结,同舟共济,携手前进。二千多年前廉颇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个知错改错,负荆请罪,一个宽宏大量,不计私怨,演出了一曲“将相和”,古今传为美谈。这是现代人的一面历史镜子,值得效法。
平等的对话,心灵的交流,这种谈话是“精神按摩”,客人终于开颜,坦荡荡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