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现在提倡回归自然、重个性发展,还要修养吗?回归自然并非回去茹毛饮血,回到人猿时代。回归是人性的回归,个性的回归,是理顺规律,加快人的发展。社会越进步,人越要修养。对于修养,我取道家的修炼之功--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孟子公孙丑上》记载的孟子之语,儒家先圣也取道家修养之法,看来我是对的。
“气”是中国的哲学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有一条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人们评价、谈说一个人,总离不开气质、气魄、气派、气概、气韵等等。一个人要使自己从世俗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超凡脱俗,在档次上居于上乘,还得从“养气”开笔。
作为人,首先要有这些底气--
好学上进,志存高远,直面逆境,冷对顺境,反败求功,因辱成名,养我“志气”。穷困不坠青云之志,豪富不改俭朴之风,显达无骄妄之态,大是大非面前难得糊涂,养就一身“正气”。胜不骄,败不馁,得意之日淡然,失意之时泰然,弃恶向善,日三省于己。成就浑身“豪气”。受人之恩,滴水也涌泉相报;施人之惠,事过淡忘,不去铭记心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究“义气”。见上不傲慢自恃,见下谦逊守礼;见处困贤士不轻之贱之,见得志小人不趋奉献媚,一言一行有“骨气”。知错即改,不肯文过饰非,遭受挫折,东山再起,面对生活,充满“勇气”。不随便求助他人,不随便伸手,处困不言苦,失败后独自卧薪尝胆,自尊、自爱、自重有“硬气”。宽容友爱,虚怀若谷,不卑不亢,海纳百川,待人“和气”。文明礼貌,谈吐优雅,处处透出“雅气”。博学好问,足智多才,善于创新,办事显出“灵气”。
要养就清新不俗之气,先得吐气,吐故方能纳新。不去暮气,无以养朝气;不去邪气,无以养正气;不去俗气,无以养雅气;不出霉气,无以养灵气。先破后立,先清理好地基,然后奠基,按蓝图建筑高楼大厦。
人性有许多弱点,阻碍着人的自身的持续发展。口头上谁都会说谦虚谨慎,但有人稍有成绩,傲气便滋生暗长。知道人缘的重要,却于待人接物中,不免有点儿脾气。天天讲“失败是成功之母”,遇到挫折仍然表现出垂头丧气。读过不少哲理书籍,懂得心理调节,心理还是不时失衡,常生闷气。明知钱财是身外之物,悭吝小气之习却难以革除。至于作风不正,流里流气,更是人性的丧失。诸多不正之气不早日清除,养气便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
日有所思,夜有所谭,这是写在日记中的自勉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