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师的头衔名目繁多。有的教师叫作“骨干教师”,有的教师叫作“普通教师”,有的教师命名为“学科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首席教师”、“优秀教师”、“培养教师”等等。如果给教师冠以花样翻新的名称是出于教师管理的需要,我们不妨把这种管理称作“标签管理”。
给教师评职定级,这是教师管理的方法之一,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肯定。然而国家已经做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师开始评定职称,而且这一工作一直在延续。根据教师的德能才绩和资历,通过专家评审,人事部门批准,教师的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贡献特殊,还给予“特级教师”称号。现在所有正式教师都有相应的职称。对于具备职称的教师,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实际工作考核,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这种职责管理应该是很完善的,学校不思悉心利用,却又另设名目,给教师贴标签,且不说教师心里有想法,就事论事,如此做作,未免有叠床架屋之嫌。
学校管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管理的首要原则是平等与尊重。为人师表的角色造就了教师强烈的自尊心。作为知识分子,教师思想活跃,自恃清高,在生存、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尊重和自我实现就成了最高追求。人为地将教师群体制造一个“金字塔”,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少数人捧上闪闪发光的塔尖,大多数被压在塔底,这就伤了大多数教师的自尊心,身居塔尖的教师心理压力也会难以承受。试想,如果职称、工作与实绩都和别人相同或相差无几,彼是“首席教师”、“骨干教师”、“学科代表”,而我是“一般教师”、“普通教师”,心理能平衡吗?教师心理不平衡,和谐校园能构建起来吗?
激励是挖掘人力资源的内在潜力的基本手段,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重要动力。给教师施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怎么也不为过。但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靠的是整体效应,靠的是教师群体的努力。学校不能搞一花独放,要搞满园春色、万马奔腾、团队精神,这是学校工作生龙活虎的保证。教师管理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一位教师长处和优势都充分地发挥出来。有一个教师得不到平等与尊重,至少使一百个学生得不到平等与尊重,因为怀有不良情绪的教师进入课堂,会将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影响教育对象。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竞争虽无情,但操作应有情。管理不能简单化,而应人性化。用好国家给教师评定的职称,于理于法,相合无缝。巧设名目给教师贴标签,还是慎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