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学时期的老师蒋敦鑫先生多年来笔耕不辍,现在他把自己刊发在各处的文章整理出了一个文集,在正式付梓公行之前,问序于我。一时间,我便陷入到了一个两难之境。一方面是受之有愧,另一方面是却之不恭。纵是我一再的陈情并且推脱,蒋老师好象一直没有另请高明的意思,而且似乎言辞甚殷,属望也切。很显然,接下来我的选择便只剩下一个了:恭敬不如从命。
文集名曰《东斋论语》,它还有个副题:一个教师五十年的阅历与思考。这里显出了它厚重的含量与庄严的取向。文集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教而思》、《思而教》、《散论碎语》、《杏坛犁痕》。
既有“教而思”,又出现“思而教”,初看起来,好象有叠床架屋的嫌疑,但其实大有深意在焉。首先,它是有出处的,是根据“学而思”与“思而学”演化而来。《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次,它强调了教与思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逆的。同时,教而思与思而教不是可以拆分割裂的两个独立单元,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个人非常看重这里的“思”。一个老师只有“教”而没有“思”,就只能在现成的教学材料上转圈,教师就仅仅成了既定的教学文件的传声筒,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识见,当然也没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血性,其授课的质量就不难想见了。实际上,完全可以说,一个老师在“教”中有没有“思”,并且是否进而将“思”的成果体现在“教”的环节中,这是判定教师是一般的教书匠还是名师的标准,也是一把衡量教师是把教书育人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的饭碗,还是个人安身立命的事业的尺子。蒋老师“教”中的“思”,涉及面很广,有正面讨论课堂教学的,如《戒套》,以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提出当我们欣喜地从一味地任由教师讲授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挣脱出来以后,又不经意地陷入到了另一种教学模式之中,即“讨论+发言”模式。其实,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限的,而且教学模式绝对不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所以,在“教而思”和“思而教”部分,讨论的是一种大视野的教学观念。象《忍的功效》《不教之教》,一望便知涉及的不是一般教学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其中的一些意见,只有长期躬身沉潜于中学教学并且善于琢磨提炼的人才说得出。
《散论碎语》部分,从整体上看,是一种更加规范的教学论文的写法。这里的内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为做文章而做文章,研究的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现在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教学研究论文:研究的是假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是生造的,没有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写作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评职称。可以说,蒋老师在这个部分所涉及到的都是真问题,而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思考深度的体现。《理性批评的言语调控》一文,讨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该如何使用语言。《题赠式评语摭谈》探讨的则是,老师在学生成绩报告单上如何写评语。触及的都是细小入微的教学环节,却是真真切切的并且是关系重大的问题。《教师的敏感心理及其因应策略》《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四种关系的处理》《论校长形象》等论文,研究的是学校的整体管理,这些文章与蒋老师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密切相关,因而也都言之有物,推断稳妥。其中所提出的不少意见,对现任的中学校长们应该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杏坛犁痕》,谈的依然是学校中的情和事,但这里用的是散文甚或是小说的笔法,有形象鲜明的人物,也有摇曳款曲的情感,显得格外的柔和与婉转。仅就可读性而言,这部分是首屈一指的。
已经把本书浏览一遍了,掩卷而思,觉得这一串串联翩而出的鲜活的文字,真的担当得起“一个教师五十年的阅历与思考”这样沉甸甸的副题。以这些文字做凭据,完全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蒋老师是在非常用心非常投入的状态下度过自己五十年教师生涯的,所以他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并且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那么多的学生的敬重。
是为序。
陈信凌
2007年岁末于苏州大学客舍
§§第一章 教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