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讲故事,已成为许多艺术门类包括媒体的流行手法。不少观点认为,中国电影这些年的衰落失去观众,就是背离了讲好故事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基本点;电视节目,凡是讲故事的节目就能吸引人,如凤凰台《鲁豫有约》、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新闻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的文章往往是最有分量,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那么,散文创作也同样在经历了一个讲故事的演变过程。过去那种见物抒怀、掉书袋的文章现在是越来越少;以自己亲历的人生故事真情抒发的散文越来越多。我见一期《散文海外版》前面的特别推荐、性情写作两栏目几篇文章,基本上都是讲故事。连王蒙写的《尴尬风流》也是一组小故事;其中一篇王十月的《总有微光照亮》,写作者在珠三角小镇打工的经历,写了与自己接触的几位亲友、同事的交往和情感,写了平凡的人艰难的生存状态,很有可读性和感染力。我觉得散文故事化已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特别是作为抒写心灵艺术的散文文体,要赢得读者,必须重视讲故事,艺术地讲好故事,真情地讲好故事。巴金就说过:“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面都有我自己。”我理解,巴金就是强调作品中应有自己的故事。中国古代散文《桃花源记》《逍遥游》都是讲故事的佳作。
二
我们在总结散文年度排行榜和好作品选本的经验时,可以发现,重点题材即大题材的散文是受到重视和好评的。这些重点题材的特点就是思想开阔、境界深远、气魄宏大,追求纵横捭阖,文思阔达,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充满了当代散文的骨力和钙质。这也和那种自我色彩过于浓郁的吟风弄月、伤情怀旧、轻松自娱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贾平凹说过,文学创作从我出发,无可厚非,但从“我”出发要走向“我们”呀。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时期,真正的大题材往往是在选择作家的。作家是有使命担当的。我觉得,这种大题材的作品其实是可以策划的,但主要是我们作家在创作中要有这种思想意识,以自己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去努力开掘和打造。
抓重点题材作品就是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表现个人风格是不矛盾的。关键在于是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提炼出精品力作来,就像炼金一样,有了金矿石还要有到位的炉火,这炉火就是作家的创作功底。
抓重点题材作品就是敢于创新、敢于质疑,这也是作品能否打响的一条经验。要敢于对历史现象、现实评价、未来走向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如能做到政府即领导满意、专家即权威满意、群众即读者满意,这样的作品就大获成功。
三
散文创作题材历来存在“大”与“小”的问题,在新时期表现得更泾渭分明了。大题材可以说成是阐述历史,意境深远,给人启迪;小题材可以说成是贴近生活,感悟人生,真情再现。其实,大是小的组合,小是大的积木,大与小是很难分得开的。中国古典散文优秀名篇中,屈原的《九歌》是大散文,你能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小散文?中国现代作家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大题材的散文,她在阐述这个节日给广大妇女带来解放的意义时,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小的事例和“小”的观点,表达女性生存的艰难命运。近代民主革命者林觉民的《与妻书》,看上去像儿女情长的小散文,可文中把为国舍身挂怀亲人的柔情与割舍爱情拯救天下的豪情交织在一起,使这篇文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名篇。
写散文不在乎“大”与“小”,关键在于“大”得不能“华而不实,空洞无物”,“小”要做到“小材大用,以小见大”。
四
好散文的标准是什么?
因散文主张真情实感、记录历史,给人以美的享受,大多数人把是否真实、是否美文作为好散文的标准。还有人把思想深度作为衡量标准,于是,出现了哲理散文、思辨散文,似乎比抒情散文更高一个层次。而近年来兴起的休闲散文、旅游散文、文化散文,更是把散文的要求提到更高的标准上。智者仁者,莫衷一是,似乎好散文已没有一个标准了。
其实,在多元化的今天,一种体裁的好标准想大一统,是不现实也不切合实际。但一段时间、一个时期大家认定一种倾向、一种态势,也是合乎逻辑和情理的。也就是说当前散文最需要赋予它什么?最能展现它什么作用?这种新时代的要求不是当代人强加的,而是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赋予的,是历史的回归;也是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自然产生的,是现实的召唤。
根据我搜索好散文标准的文论和观点,以及当今散文名篇的分析,我倾向于“反思”作为当今好散文重要标准之最。这是因为当前时风浮躁,急功近利,道德缺失,警钟不灵。散文如果还是风花雪月,歌舞升平,粉饰太平,那它的功能就彻底失去了。有名人说得好:“现代文中应有铁,诗家也要会冲锋。”应让散文少点轻歌曼舞,多点金戈铁马。散文融入反思元素,就会思想深刻、就会直抵真实、就会完善历史、就会拷问现实。这是最好的真情实感,最能记录历史,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知诸君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五
散文的写作手法是有讲究的。过去的杨朔抒情体、秦牧随笔体,后来的周国平的哲理体、余光中诗性体。再就是在作品中以叙述历史故事的形式出现,被称为文化散文,代表人物有余秋雨;在作品中以讲评历史人物的形式出现,被称为政治散文,代表人物有梁衡。还有把散文写成明清笔记样式的,代表人物有于坚;有把散文写成全景式报告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李存葆。举不胜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如今的散文创作形式什么最佳?单纯的抒情散文已成过去式,会被看成还未入门的文学青年的习作;曾经时尚的文化散文如抛出的是一堆芜杂粗糙的史料,会被看成掉书袋无史识的庸作。而任意闲散家长里短的随笔散文,会被作为只有自我没有高度和深度的“小散文”。形式从来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用什么形式写好散文,让好的内容有个好的样式呈现出来,如今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天的散文创作是“解放”了,可以自作主张,随意写作。但文有文法,样有样式,不是什么东西都是作品,或是精品的。我认为,散文作品最低标准要达到老一辈作家要求的:“一是有意思,二是有意义。”“要明白清楚、有力能动人、要美。”散文作家的笔下作品应该烛照社会,关乎民生,注重反思,提挈人心。所以,我提倡当下应多有一些阐述性形式带思考内容的散文好作品问世。
六
有着报纸副刊编辑经历的著名作家石英,在谈到文学领域的文体时说,散文是与新闻最接近的,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姻亲关系。这是因为两者相近之处:文字比较短,都是写实的,不能虚构。
“真”是散文的最高境界,这个“真”包括真实、真情、真知。我也是把“真实”推崇为文学的极致。如今这个社会假的东西太多,以至发展到不“玩假”难发大财、难成眷属、难成大事,连真的也让人怀疑是假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散文成了弘扬社会正气、提高道德水准、升华文化境界的一种公益实践。在写作中净化了自己,也感染了别人。
但散文仅仅停留在“真实”上,那就失去了文学的魅力。我认为,散文还有一个灵魂,那就是“韵味”。这种意蕴,有想象、有思情、有灵秀、有况味,是可品味出来的,是可感觉到的。如果一篇散文作品给人的印象是有真情实感,又韵味十足,这就应该是篇好作品。
我常年在新闻和散文两种文体中写作,我的体会最深。写新闻要做到真实,不易,因受某些因素的干扰,有些真实的报道难发出来。写散文要做到真实相对要容易些,但难在有韵味,这是对作者思想深度、美学修养、文字功底等能力的检验。
七
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常有好作品出现。我那天看到一篇题目为《小楼一夜听风雨》的文章,阅后为之赞叹。
文章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作者作为北京国家部委的扶贫志愿者,来到江西老区一个历史名村扶贫,在开完村民会后,冒雨回来,风雨一夜,所见所闻,思绪颇多,发出感叹:传统固然弥珍,却不可沉溺其中。全文一千来字,主题重大,短小精悍,文笔流畅,立意深刻。表达了作者一番思考、一种呼唤。
我之所以喜欢这篇散文,是因为这是篇新闻体的纪实散文,文章几乎是以新闻的格式和语言来叙述。“赣南”、“茅坪”、“八角楼”,都是我熟悉的地名和屋名,“脱贫致富”、“献计献策”、“专业户”,这些报章常出现的词汇,融合文中,令我亲切。这又一次证实“散文和新闻是亲近的好兄弟”的观点,也给我这个从事散文和新闻写作的实践者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好散文贵在有思想内核,引人思考。这篇好文不像一般抒情散文那样,只描写山乡美景,停留在美化文章外衣的表面。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夜不能寐,在风雨声中大声疾呼:山民不能守着丰富资源不思进取,陶醉于过去光荣传统中,一心等待上面的扶助。观点犀利,令人警醒,催人奋进,结合江西实际情况很有针对性。
散文毕竟是文学范畴,自然比新闻通讯更文气。文中这样描写河:“茅坪河唱着一支古老的情歌,于乱石间作各种扭曲的造型,偶遇阻塞,便为一潭,回旋片刻,终于还是流下去。”这样写楼:“风雨声中,那座神奇的八角楼,无一丝微光透出,锈蚀了的油灯和一端冷砚,在岁月的风尘中作冥思状。”我很欣赏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不知何时拥被睡去。山乡的风雨把我引入一个神奇的梦……”这梦定是好梦,祝愿老区山民拥有一个更新观念奋发致富的未来!
八
在“红土地”散文创作研讨会上,专家们谈到,对于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赣南发生的战争,要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不能以现在的战争史观去解释过去的战争历史;反思战争要尊重历史,不能违背历史事实,更不能否定历史;不能以当今的人性、人道的观点去质疑过去的战争。历史就是过去已发生的事实,不要轻易地去假设,不要虚构,在观点上更不要标新立异。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要谨慎,不能以吸引人的眼球来展现历史故事。
赣南红土地是片文学创作的富矿。在名家眼里,甚至是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可以产生文学巨著,关键看“淘金者”的手艺,能不能抓住红色精神的灵魂。
九
散文沙龙上,一位专家说到在散文创作中,有的人是“有看见无发现”,真是有见地。“发现”这词太重要了,从15世纪“发现新大陆”,到当代“发现抗艾新细胞”,发现,几乎就是文明进步的象征。它是知识和思考的积累,智慧和毅力的结晶。可以这样说,没有发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
发现,就是灵性的展示。就像有人走进一片茂盛的森林,满叶障目,却发现不了林中有那么一棵千年的红豆杉,亮彩夺目。引申到文学创作的实践中,抓不住亮点,就没有发现,就没有创新,也就产生不了精品力作。
让人生之旅变成“发现之旅”,定会风光无限,前途光明。让文学作品成为“发现之光”,定会妙语连珠、给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