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江西大学邀请,美籍台湾女作家施叔青女士于1986年6月来江西作《台湾文学概述》的学术报告。邀请台湾女作家来赣讲学,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还是第一次。
施叔青女士来江西当时只有41岁,台湾鹿港人。17岁成名,著有《约伯的末裔》《一夜游》《牛铃声响》十多个长篇、短篇小说集。她兴趣广泛,曾入美国求学获戏剧硕士。她是一位对祖国大陆文坛十分熟悉、在文学上有独到见地的作家,这是当时在江西大学举行的座谈会上,我对施叔青女士产生的第一印象;她又是一位步履匆匆而笔耕不辍的作家,这是我在采访她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的印象。
我们在拥挤的电车里、热闹的街头上交谈着。她步子迈得很大,对眼前的一切很有兴趣,显然,她急切地想多体验和感受一些新的生活。她多次来大陆观光讲学,她的足迹遍及沿海边疆、城市乡村。她用一种欣慰的心情,去感叹所看到的变化。她觉得大陆生活色彩变得斑斓,文坛变得兴盛,在这里有挖掘不尽的创作素材。她写了《驱魔》等小说,先后发表在《收获》《上海文学》等刊物上,从而也赢得了大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她一次次来去匆匆,在大陆结识了许多文坛上的朋友,看了许多作家的作品。在读谌容的《人到中年》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得不放下书来,让心绪平静一下,一种与民族共忧喜的感觉油然而生。她为中国文坛有这么多的好作品、好作家感到高兴,也看到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
施叔青的名字,在台湾,人们是十分熟悉的,这并不是因为她出生在台湾,而是因为她出版的众多的文集以及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她在台湾文学中的地位。她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发表了处女作《壁虎》,受到专家的好评,以后不断勤奋创作,写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作品。她有一种极具女性禀赋的细微观察,对于落寞于时代变迁的社会心灵,她有一种真诚的特殊敏感。她虽并不刻意去叙写社会问题,但她总是能从自己人物的精神底蕴中,不露声色地触及或大或小的种种社会问题。这是一颗关注民意人生的文学心灵,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最可宝贵的人文精神。而她在题材选择上,也开拓了新的书写空间,不一定写什么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去关注家庭与人员关系的日常琐事,但又不曾拘泥其中跳不出来,她的作品展现的是整个现代社会的大背景。通过人际关系反映人的本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是她的最终目标。她随美籍丈夫客居香港的一段时间,曾担任过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主任。她编制的节目中,有侯宝林的相声、陈爱莲的舞蹈、吴祖光的戏剧,为海内外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做了许多工作。
她是位率直和健谈的人。在谈到文艺观点和创作感受时,她强调“作家的创作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人与事”,“我自觉是个在东西文化摆荡的边缘人,因此下笔时很自然地塑造一些背景与我类似的人物。”其实这恰恰就是她的优势所在。她认为,作家成熟了,不断成长,就容易跳出自我,写生活的层面就会越来越广。作家要讲文学艺术性,使读者在读作家作品后有回味的感觉。她喜欢强迫自己不断学习,在写作中利用新的有趣的知识。尽管她的艺术探索已经有可观的成绩,但她总是觉得自己才刚刚开始起步。
我还是20多年前见到她,但我一直关心她的创作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她搬离香港在台湾定居后,又完成了长篇小说《遍山洋紫荆》《微醺彩妆》《行过洛津》,长篇系列小说《雕花的太师椅》,出版了佛教传记《枯木开花:圣严法师传》等。《香港三部曲》获金石文化广场199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她真是一个有信念且多产的文学跋涉者。虽然我在网上看到她的照片,人有点胖了,有点老了,但对于一个在文学艺术上有执著追求的人来说,青春的色彩是永驻的。
最后记录她的一个细节。她是多才多艺的,对文学、考古、音乐等门类都有造诣。那次采访,因时间安排太紧,我们只有边走边谈。我陪她去上街,她提出去文物商店。进了文物商店,她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就不愿出来,一呆就是一时三刻。看她那痴迷的神态,开始我认为是她对文物的特殊爱好,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后出店,她才直率地告诉我,她想“捡漏”,看这里的文物如铜镜、瓷瓶等是不是有标错年代的,如有,她好买了带到香港去赚一把,真是鬼机灵。虽然最终失望,可她觉得纵览繁多文物,对她来说,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听公仲老师说,那次来江西讲学,离开大陆时,因气氛太好,加上施叔青是性情中人,她喝醉了,是别人搀扶着她上船的。这么多年了,她还记得这一幕吗?还记得江西之行吗?施叔青女士,你如能再来江西,看惊人变化,见众多文友,定会有更多的人与你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