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他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最终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一个亚洲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这是老舍的儿子舒乙说的话。
且不去考究这件事情的真伪,老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功绩和地位是无须质疑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我这一辈子》《龙须沟》。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1949年10月13日,老舍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9日抵达天津。后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虽然他的足迹走向国内外,但他的作品却始终有民族的根。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作家,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我原本只知道老舍写长篇小说和话剧有名,没看过老舍的散文,想不到他的散文也是惊人之笔。《又是一年芳草绿》开头写:“悲观有一样好处,它能叫人把事情都看轻了一些。这个可也就是我的坏处,它不起劲,不积极。您看我挺爱笑不是?因为我悲观……”作者在文章开篇运用中国古代散文常见的“立片言而居要”的文眼式构思,以“悲观”经纬全篇,围绕“悲观”来具体谈自己的志向、事业和做人原则。语言含京味,诙谐幽默显哲理,全无生涩做作之感,洋溢盎然的生活情趣。写内心、写真我,我总觉得这是好散文的要素,挖掘的越深,就越有个性。老舍解剖自己是敢于下刀子的,通篇是“我”,隔不了一二句就是“我”,我是、我想、我爱,我不愿、我没有、我究竟,我不希望、我老觉得、我只能说……没有一点气魄、一股勇气、一种胸襟,是做不到这样坦荡地亮出自我的。作者貌似写“悲观”,实际是在写自己的一种顺其自然、不为外物所累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格调是高昂的,充满乐观。
老舍原名叫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表示“舍弃自我”。后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他一生创作了800万字的作品,且不少传世精品力作。他舍得花心血,舍得下工夫,是真正的受人尊敬的“舍我”作家。可你舍得自己宝贵的生命,去自杀,就太不应该了。因为你自己说过:“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如你挺过那场劫难,那又会给中国文学、中国戏剧留下多少宝贵财富啊,你老人家舍得离开你的读者、你的观众、你的讲台?
其实,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像老舍这样的中国纯正文人,秉承中国士大夫传统的观念:士可杀,不可辱。和中国古代文人屈原、王国维,和同时代的文人邓拓、吴晗、傅雷一样,采取了舍身求真理、求清白、求骨气的极致行动,十分壮烈。何况是发生在“文革”那样极端疯狂的年代,作为“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吴晗语)是很难挺过来的。设身处地,换了我,作为一个小文人,也是难挺得过去。从这一点上说,彻底否定“文革”,不让这场历史的悲剧在中国重演,是多么需要人们时时刻刻的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