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下去采访
我刚进省报分在时事组,工作是对国内外新闻电稿进行编排。上世纪70年代末,江西日报只有四个版,一版为重大新闻版,二版为综合新闻版,三版为专刊,四版为国际国内新闻版,时事组就是负责四版。组里分两班,一班晚8点上班到凌晨1点,一班晚12点到版面工作结束,一般在凌晨3点以后,有时等新华社电稿要到天亮广播里唱《东方红》(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上6点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开始曲)。
上夜班辛苦不说,主要是“默默无闻”,进报社许久,没人知道有你这样一个人。为调动夜班同志的积极性,编辑部会安排夜班同志下去转转,写点稿子,在报纸上“偶露峥嵘”。
我是在进江报7个月后,经申请,有了第一次下去采访的机会。地点是当时叫井冈山地区的遂川、永新县。我和另一名新进报社的大学生同行。
先到遂川,早上坐班车,沿105国道,200多公里,下午2点多钟才到。住县委招待所。遇天下雨,就在招待所歇着没出门。晚饭后,天还没暗下来,我们在住处门口看着外面雨天的风景。这时,见一个穿着干部服的老头从招待所小门进来,在我们跟前停下,说,你们是省报的吧,我是这里的县委书记,姓杨。让我们有点惊讶,长相穿着都很朴素平实,就一个人来,没有随从。杨书记说,他今天下乡去了,回来在机关食堂吃饭时,听宣传部同志说,记者来了,就来看你们。让我们对老区的干部有了第一个好印象。
第二天在杨书记办公室听情况介绍。遂川是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的“全红县”之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全县光是保存有姓名可查的烈士就达1547名。目前该县经济还相对贫困,国家部委给了这里许多重点扶助。杨书记要我们下去多看看,有感受就写,没感觉就作为下来了解情况,参观学习也好,年轻人多掌握一点中国革命的历史是有好处的。说得我们心里舒坦极了。
之后,我们去了县博物馆、毛泽东旧居、汤湖镇等地,本子上记了不少。还泡了温泉,有一股很重的硫磺味。“狗牯脑茶”是这里的特产,为世界名茶,享誉海内外,早在1915年就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临走时,作为礼品,我得到二两“狗牯脑茶”,用黄色土纸包的,听说是杨书记交办的。
再去永新。又是一个革命历史悠久的县。在永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40多位共和国的将军,是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的故乡,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在县委宣传部安排下,我们两人作了分工,一人写一篇稿子。
我和一名通讯员去了这个县的化肥厂。通过采访,写了一篇长达1300字的消息,后来在综合新闻版头条见报。标题为《禾水化肥厂革命生产更上一层楼》,开头是这样写的:永新县禾水化肥厂深揭狠批“四人帮”,破除“支农亏损合理论”,采取得力措施,迅速扭亏增盈。今年上半年,在煤、电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化肥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二……文章有明显的当时的词汇和文风。
在永新的几天里,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就是和通讯员在化肥厂采访住了一晚,化肥厂地址是在一片稻田中间,晚上有很多蚊子,我们两人住一间房子,里面有两张带蚊帐的单人床。那位通讯员30多岁,过去是名中学教师,因文字功底较好,就借到宣传部搞报道。他话语不多,但脑子好使,对世事挺有点个人看法。白天采访很累,晚上聊天到10点,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半夜醒来,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一种声音传来,我警觉地竖起耳朵来寻找,发现声音来自旁边通讯员的床上。因我有在广播站工作的经验,知道这是收音机里发出的外台的声音。原来通讯员在收外台广播,在这空旷的田野,声音还特别地清晰。当时虽然打倒了“四人帮”,人们的思想还处在正统的观念上,收听“敌台”还是要小心的。我翻了个身,弄出了一点响声,让他知道我醒了,可他还照听不误。过了一会儿,我就说,你听这个,不怕别人知道。他回答,没什么,只是解闷,我也不一定信他们说的。我接着问,你有海外关系?他说,我有亲戚在台湾,但没有联系;我的父亲和叔叔当年都参加过革命队伍,只是行军途中走散了就回到了家乡,要是坚持下来了,说不定也是将军……他这时话多了起来,说着对历史、时事、人生的一些看法。我没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听,不一会儿,又沉沉地睡着了。
第一次下去采访,历时一星期,只发了一篇稿子,转了许多地方,看了不少遗址,听了不少故事,记了不少笔记。我还专门向主管领导写了思想汇报,觉得收获很大呐!
一个生产队的稿子上了头版头条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去高安采访,在下乡的路上,见公路不远的一个村子,有几栋新建的房子,还有几栋正在建。我感到有点新奇,就叫通讯员把车子开过去看看。
这个村子叫冷家生产队。见有记者过来,有人找来生产队长给我们介绍情况。这个生产队共有36户社员,居住条件比较差,大多数是土砖屋。近几年来,由于贯彻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大幅度增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可是,社员住房困难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群众反映说:不缺衣,不缺粮,就缺钱盖新房。为了帮助社员解决住房困难,队委会分析了社员建房的实际困难,一是现金一下子集不到那么多,二是建房的材料短缺。于是研究决定,由集体拿出部分粮食和资金,资助社员建新房。凡需建房的社员,先向队委会写申请,然后由生产队统一规划、统一安排。集体借给建房社员500元现金,补助600斤平价粮。建新房所需砖瓦、石灰、木料,由集体和社员两方面到外地联系,一律由生产队派拖拉机装运,每幢房子收取运费40元。这样一来,大大方便了社员建房。目前,全队有23户写了建房申请,队委会根据这些社员的实际情况,先后安排,计划二三年内全部做完。这个生产队现已建新房8幢,年内还要完成10幢。
我觉得采取集体资助与个人自筹相结合,帮助社员建新房,切实解决社员住房困难,这种办法好。于是,又到建好新房的社员家中和正在建房的工地采访。因要赶到事先安排的点上去,时间匆忙就离开了。也没考虑要发多大的稿子,毕竟是一个小生产队的事情。
回来之后,就冷家生产队建房我写了一篇500多字的消息发到总编室。按以往惯例,在二版综合新闻作为补缺发出来就不错了。说来也巧,发稿的当天,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电稿《切实解决农民住房问题》,这在当时是个重要的导向问题,有强烈的指导工作意义。夜班老总当即决定放江报头版头条并围框。也是以往惯例,一般重要电稿省报刊登时,都会找地方类似稿件予以配合,就像中央有资金下来地方要有配套资金一样。于是,夜班编辑在见报稿件袋里找,最后只找到我那条小稿子。稿件虽短,但方向符合上级提出的“农民建房应集体资助与个人自筹相结合”方针。这样,我这小稿子就附在人民日报本报评论员下面。还是以往惯例,头版头条,电稿一般不算,后面的地方稿算头条。这样,一个生产队的小稿子上了省报的头版头条,这是不多见的新闻。
这件事看起来有偶然性在里面,但我感觉,作为一名记者要时时刻刻注意观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就不会漏掉好新闻。新闻事件有大有小,小中见大也不吝意义深远。
写新闻要有一点长远的眼光
那次到万载县九龙垦殖场采访。据场领导介绍,他们改革传统生产方式,充分利用本地有利条件,大力推广木屑生产香菇的先进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去生产香菇是用传统的木头培植的方法,每一立方米木头只能产五六斤香菇。去年他们从有关资料上看到用木屑、细糠和琼脂等做原料,压成菇块生长香菇的新技术,启发很大,立即派人去外地学习,回来之后,利用这里伐木厂原来大量倒掉的木屑进行试验,取得成功。他们因陋就简,边干边扩大,共搞了110块菇块,一块菇块可产香菇二三斤。用这种方法一年四季都可生产香菇,而且成本低。过去生产一斤菇成本要13元多,现在只要6元多,扭亏为盈。这里木屑等原料充足,气候湿润温和,生产香菇有广阔的前景,年产量将由过去的1600斤上升到7000斤左右,还为国家节约木材上千多立方米。
改革传统生产方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推广先进技术,这当然是好事。于是,我写了一篇小稿子并很快见了报。哪知,在年底报社派人下基层征求办报意见时,九龙垦殖场有人对我那稿子提了意见,说报道木屑生产香菇后,当地木屑没那么多,就人为地去山里锯木头,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垦殖场领导因说了年产量要到7000斤,见了报,怕别人说吹牛皮,也有点硬着头皮干下去。
意见反馈到我这里,我有点紧张,毕竟刚参加工作,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虽然木屑生产香菇这事实没假,年产量数字也是场领导提供的,可结局却是好事变尴尬事。事出有因,我的稿件没有失实,报社领导并没有批评我。但我从自身来反思,感到自己有不足之处,需今后引起注意。一是“这里木屑等原料充足”,要问“充足”在什么地方,怎样保证原料供应;二是年产量的数字,没完成尽量不要写得太具体。写新闻时,记者不能别人说什么就写什么,要作具体分析,要有鉴别能力,对事情要想得长远一些,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否则就会带来遗憾。
当记者有时是要受点委屈的
这是一件多年来我都为之烦恼的事。
一位专家、也是宣传口的领导亲自执笔组织创作了一部新编大型历史剧,在南昌参加某研究会学术讨论会暨年会的专家、学者观看了演出,省主要领导也到场观看。在这之前,宣传口的领导通过报社领导,要我这“娱记”到他办公室谈了半天他创作这作品的过程,讲了省领导怎么重视,作品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目的就是要我做好宣传工作。我只是一名小兵,我只能按报社领导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写好我的新闻稿。演出的当天晚上,我忙到10点多钟,交稿到夜班,部主任审完稿,再交当班老总通过,我就回家了。哪知,刚躺下,夜班就来电话,要我去改稿,估计是宣传口的那领导有什么意见过来。我按照部主任、夜班领导的意见改了稿,到零点过后才完成任务。
第二天,翻开报纸,见我的那篇消息在一版右下方。我发现,我原稿写了600多字,见报时只有300字;原来稿件挂了部主任的名字,现在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后来就听说宣传口的那领导对此报道有意见。有人就告诉我,这是因为省领导对此剧宣传有不同看法,才会出现这种低调处理情况,你是无辜的。但那领导可能不知道,也可能知道不好说别人,只好怪你,你最好去那领导那里解释一下。我说,我怎么解释,又怎么解释得清楚。我没去。
以后,因工作关系,我时常碰到宣传口的那领导,他总是很冷淡的表情。我有点无奈。心想,这能怪我吗?为打破僵局,我又写了一篇那新编大型历史剧的消息,投到《戏剧电影报》并刊登了。之后,在一次表彰会上,我见那领导在主席台上,就上去告诉他《戏剧电影报》刊登的消息。他一听是国家级报纸的报道,脸上有了点笑容,哼哈了几句。现场很嘈杂,众目睽睽,我也不知他说了什么,拔腿就下来。这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
当记者有时是要受点委屈的,但胸怀要坦荡大度。因为新闻里面有政治、有斗争、有幕后、有学问,局外人是看不明白说不清楚的。
文学,让新闻特写更有文采
新闻特写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新闻体裁,时间性强,反映快捷,有感染力。因为是特写镜头,可集中在一点上描写,这就为讲究文字技巧的文学提供了方便。
我的一篇《小镇流彩》注意了以色彩来做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
9月,流彩的季节。
宁都县黄陂乡曾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之一,是有名的“黄陂大捷”故地。当年这个乡有3000多名好儿女参加红军,那热闹的欢送场景,使沉寂的圩镇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9月9日,我们在这里却感受到另一种绚丽的色彩。
这另一种绚丽的色彩就是商品流通。
上午10时,正是赶圩最热闹的时候,圩场上人山人海,沸沸扬扬。这里是周围5个乡的交通、经济中心。赶圩的有本县人,还有永丰、兴国、宜黄等县的人,日人流量达两万人,商品成交额10万元。单猪肉一圩就可销上百头。
我记叙了在农贸市场的见闻。
在家禽市场,我们遇见大桥坝村的黄恒生。他告诉我们:今年他家养了80只鸭,年收入嘛,他拍了拍挂在脖子上装钱的人造革包,笑而不语。
我们指着他脚边装鸭的两个大笼子问:“这么多能卖得掉?”
“这还算多?”他指着身边的几十只鸭笼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他们村的。今年全村三十几户每户养鸭都在五六十只。
我描写了和农民交谈的情景。
由于商品流通活,这里已出现了草席、鞭炮、粉条等各种专业村,全乡每户平均养猪3.75头,鸡鸭鹅饲养量达16万羽。1至8月,全乡完成税收已占全年的87%。
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我作了归纳。最后结尾:
秋阳艳艳,我们站在黄陂河桥上,俯视圩场那闪动变幻的绚丽色彩,仿佛觉得,这色彩的原色来自历史的深处,不断融入新时代那灿烂光华,流向更美好的未来……
全文做到了以现场说话,场面集中,并首尾呼应。以色彩来显文采,把历史深处的红色和现代商品流通的绿色相连,使文章有了厚重感,让读者对老区变化有了新的感受。
言论是新闻的高端产品,莫轻易下笔
写报纸上的言论文章是件难事,尽管我的处女作体裁就是“文艺评论”,是在打倒“四人帮”后刚刚创刊的《江西文艺》上发表的。我进省报工作后,写言论从不敢轻易下笔。那天,不知自己是哪根神经起了作用,写了一篇言论文章,内容是希望领导多深入基层现场拍板解决问题。文中提到:现场拍板就是干实事,不是做表面文章。领导到现场,处理问题有的放矢,不是“空对空”,没有花架子可做,没有“皮球”可踢。现场解决问题,有利于铲平文山,填平会海,杜绝拖拉、扯皮、推诿的现象。现场拍板意味着领导作风的转变,有敢于负责、勇于进取的精神,有利于及时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多干实事,把工作做到基层去、做到群众中去。
文章送审时,社领导说,文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有新意,可发,只是题目《现场拍板要有真功夫》力度不大。改了一个更鲜明的题目《提倡现场拍板》。文章近千字,在一版发表后,有点反响,在社内有点议论纷纷,有人持不同观点。就在我的文章发了不到一星期,同样在一版发了我们报社同事的一篇言论《也谈现场拍板》,文章在肯定现场拍板积极意义之后,笔锋一转,指出,现场拍板容易出现领导拍脑袋轻易作决定的失误,作决定还是要多调查坐下来研究,拍板不宜多在现场。这下好,就“现场拍板”这一命题争鸣起来了,而且是在本报。这是不是领导的意思呐,目的让党报生动活泼起来。紧接着,不几天,又来了一篇《再谈现场拍板》,一时间,我感觉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弄得我进出报社都要低下头。我问社领导,我要不要“应战”,为自己“正名”,社领导笑笑,说,没事,谁也没错。看,领导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争鸣很快就结束了。打那以后,我更畏写言论。不过,我对有新观点的言论文章还是喜欢看。言论要点犀利,要点锋芒,也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走极端。总之,言论是新闻的高端产品,必不可少,应当容许适当范围内讨论,天塌不下来。
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交朋友
20多年前,我到井冈山采访,宣传部的同志给我介绍情况,说井冈山博物馆有位老同志叫毛秉华,长期坚持义务宣传井冈山精神,值得宣传。我随后接触交谈并了解到,此人真的不错,事迹突出,精神可嘉。但也有人对他有看法,主要是讲他在“文革”中的经历。人无完人,更无圣人,何况在那动乱的年代,谁能保证不犯点错。我开始谨慎地对毛秉华义务宣传井冈山精神进行报道,随着对井冈山精神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也加大了对毛秉华宣传的力度,发了专访、通讯、报告文学。一段时间,我甚至成了毛秉华的“经纪人”,省报有重要宣传策划,要介绍毛秉华就让我来完成;有新闻单位的人上井冈山采访毛秉华,就问我怎么样才能找到他。我们成了忘年之交,经常有信件、电话来往。我每次上井冈山,哪怕再忙,都会和毛秉华见面交谈;他有什么困难包括工作上遇到的烦心事也会找我交流。我们从工作关系,成为朋友关系,甚至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牵挂,这种感觉挺好。
当记者总是要和不同人物打交道,特别是和先进人物交往,这对记者有好处。我们可以从先进人物身上学习到许多好的东西,同样,先进人物也可以从记者这里得到鼓励、鞭策,以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完美。有的记者把采访先进人物仅仅当成单纯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后就算了。有的记者就会把自己报道过的先进人物当作自己平时的联系对象,进行追踪式报道。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好典型的宣传也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塑造”成功的。我们不能说每个记者报道过的先进人物能长年先进下去,但对先进典型进行关注,尽力去“帮助”他们,这也是记者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最少是工作的一种需要。如先进人物能在记者的关心下,一直“红”下去,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记者人生中多几个这样的“先进”朋友不也值得骄傲吗!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就有这样的几个好典型、好朋友,除毛秉华外,如医疗界易为民、戏剧界涂玲慧、教育界涂赞珠、商业界熊林根、企业界刘浩元等。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好思想、好作风和好品德,还有友谊、信任和智慧。
宣传报道中快与慢的节奏把握
外出报道,特别是在外省市,发稿就不是那么方便,上世纪80年代还靠打长途电话,发电报,发传真。要掌握好宣传上的节奏是要花力气的。一次,我随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桂冠的省赣剧团演员涂玲慧赴京领奖,记忆深刻。
出发之前,报社也没交代有多少任务,只要求对颁奖发个报道就行了。赴京费用是赣剧团出的,他们当然想多点宣传。因有好几天的时间,采访主人公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和她的同事又可随时随地了解情况,对采访计划我有了一个大致的安排。在火车上,我和她的同事进行了海阔天空的交谈,中心是围绕着涂玲慧这个人物展开,收集到她的诸多刻苦练功、虚心学艺等材料,到京后,又抓紧时间专门和她进行了交谈。在送戏进大学的过程中,又见她为等因堵车迟到的演员,救场唱歌一连唱了5首,表现了很好的敬业精神。这些,对宣传这个典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颁奖典礼后,赶回住的小宾馆,已是晚上11点多钟,立即打长途电话到报社夜班。明天的稿子已定了,因版面紧张,只给颁奖典礼在一版要闻留了一条简讯的位置。我这边立即电话报稿过去。第二天打电话到同事一问,只发了一条不到百字的稿子。打电话的时候,赣剧团的同志就站在我身边,我脸上有点难为情,人家请你来,就发三行简讯,有点对不住吧。
回来之后,我向老总说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这次外出再发一篇稿子。他同意。于是,我在回来没几天,又在一版发了一篇《赣剧迷住大学生》,对涂玲慧的这次进京活动、以及赣剧团用改革的精神振兴赣剧作了全面的报道,总算对赣剧团有了一个交代。这篇稿子还获得了当年的江西新闻奖三等奖。以后我对涂玲慧进行了补充采访,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发表。涂玲慧对我的报道很满意,她在成为名人后,常把我的“范文”给要采访她的记者看。她不知道,对她的宣传,十分曲折,差点夭折了。
宣传报道中,有时候要快,有时候要慢,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快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慢时要充分利用材料。快是机遇,慢是功力。真正有水平的好记者往往是沉着冷静,后发制“稿”。
在正面宣传中,反思一下如何?
在我们记者写的新闻稿中,往往是一个调,报道一个活动或一件事都是说怎么怎么好,很少反思一下不足之处,或我们与别人的差距在哪?包括我写的稿子在内。这也许是我们片面理解了正面报道这一概念。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南京举行,我作为特派记者前往。东道主江苏省在办“节”思路上充分尽其创新之能事,他们在向国内外宾朋展示一道道“艺术大餐”的同时,更在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艺术成果、经济头脑、文明之花以及整体形象。他们打出的“苏风苏韵”文化牌,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感受很深。相比之下,我省打“文化牌”有许多方面需要向他们学习。
回来之后,和同事一商量,写了一篇通讯《亮出自己》。文中指出:江西要真正让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文化牌,把艺术水平、城市设施、市容环境、整体形象等都带动起来并得以改善提高,非得要有大手笔、大动作才行。赣剧《还魂后记》、话剧《古井巷》均荣获了此届艺术节的二等奖--“优秀剧目奖”。令人遗憾的是,这两台观众看了都说好的剧目却由于自我宣传没到位,影响不够大。文中还提到:本届艺术节不搞无偿赠票,一些观众长期养成的文化消费不花钱的心态得以扭转,参与经营的演出公司也是皆大欢喜。而在江西,不少演出经纪部门却是步履维艰,演出市场特别是雅文化演出经济效益不甚理想,这其中有端正“看风”的工作要做,而想方设法去激活、培育市场也是有关部门需挖潜的。
稿子写好之后,原担心社领导会有所顾虑,发不出来,哪知,亮绿灯,通过。见报以后的几天,我坐在办公室,有点忐忑不安,怕有关单位打来电话,想着怎样解释。没有电话。只是在以后的场合中,我见到参加六艺节的我省有关部门的带队人,双方都有点尴尬。我想,我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作点反思并不为过吧。遗憾的是,这篇我花了功夫自认为满意的作品,没有获得任何奖项。评奖是不是也喜欢“鲜花”而不喜欢“荆棘”?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采访中要学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想起一次采访的尴尬事。
我和一名女记者在星期天上午,赶到采访对象的家中。她是我省一所文艺院校的负责人,是从基层选拔上来的女领导。就是因为她敢作敢为,事迹突出,文化厅领导才向省报推荐宣传她。事先我们也看了一些材料,觉得很符合我们党报所需要宣传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典型。
她是外地人,住的地方是在省城一栋居民楼里,是暂时借住的。时至初夏,天气还是有点热,我们想早去早点收工。怕采访时间不够,我们上午8点半就来到她家中,见厅堂还有那么大。我们事先做了充分准备,列了提纲,准备了要提的问题。开始采访气氛很好,她回答得也很有条理,渐渐地我们发现她有点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还时不时到房间里面去。到了9点半钟,她突然站起来,说了一句:对不起,今天就到这里吧!见我们惊讶,赶忙解释:我丈夫和儿子憋在房间里面不能出来。(意思是天气太热,在家里男人都是习惯打赤膊,有外人就不方便。)一下子,把很好的采访气氛打破了,我们只好就此打住,悻悻地出门,有点像被赶出来的感觉,狼狈得没有约定下次采访的时间。
采访成了半拉子工程,要不要报道、能不能报道好这个典型也成了问题。本来,被采访对象的丈夫和儿子穿好衣服出来就行,这不应该成为中止采访的理由。我感到别人有点并不把你的采访当一回事,甚至对宣传也感到一种厌烦,只是应付,怕宣传出去麻烦更多。这种现象在我的采访经历中常会遇到。我就碰到过一位有佳绩的企业家,他开始对采访还不反对,后来我们之间熟悉了,话就直说:“你就不要写我了,你的稿子一见报,税务部门的人第二天就上门,我的思想并不是那么先进,正当的税我会交,但我不想多交,更不想被迫。”你说,遇到这种情况,你要不要再采访下去,还去不去写这个人?
所以说,当记者要学会和各种人物打交道,要学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从容不迫,得体解决。这是当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对记者素质的考验。
报道方式的改变往往能出彩
我那次在高安采访,县委宣传部给我推荐了县新华书店一名劳动模范,说他的事迹很好,并有现成的材料。从现有的材料上看,这是个兢兢业业的“老黄牛”的典型,写消息一时找不到新闻由头,发也是“豆腐块”;写通讯没有很生动的情节,要想写得很精彩怕不行。琢磨了半天,我决定走近采访对象,用近镜头跟踪式的形式,写一篇现场新闻,并参加华东九报竞赛,题目为《送书万里情--随卢干成下乡送书速记》。文章采用写一段现场见闻,突出其真实感和现场感;再交代一段事迹材料,增加稿件分量和厚度,使读者对主人公有个全景式的观照;再糅进记者的评述,尽量使稿件真实、生动、新颖。
文中写道:
汽车在一幢不着村落的独家屋前停下。卢干成提着一捆书,老朋友般地喊着:“栋梁,给你送书来了。”
这家的主人叫熊栋梁,养鱼专业户。
熊栋梁这位后生对我说:“我和干成1984年就认识,他常来我这里送书,加起来已有1000多元的书。我承包了60多亩水面的鱼塘,每年纯收入都有七八千元,这有他的一份功劳呐!”
今天,卢干成又给这位专业户送来了《淡水养鱼技术问答》《鱼类常见病防治》等9本书。
(他送书送到专业户鱼塘旁,也送到农民田头、农村干部家里、甚至教师的床头边。有次为送一本《日语会话》给一位青年人,竟先后跑了4趟,行程50多公里。)
接着,卢干成来到茜头行政村王家村民小组。一进村他就向养猪专业户杨柳英家走去。
结尾往往是最要紧的,是文章出彩的地方。
从中学出来赶回到县城,已是11点25分。卢干成要赶往地区新华书店开会,开往地区的班车是中午12点。我说:“看来你又得误餐了。”
他很平常地说了一句:“没关系。”
(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我不由想起他在一份材料中写下的一句话:“甘当一辈子农村图书发行的老黄牛。”十几年来,这位模范共产党员、全省农村图书发行先进工作者,正是用这种精神来鞭策自己的。)
稿件见报后,姜总在上面批示:“送书万里情》写法是一种新的叙述,记者这种跟踪采写方法可以提倡,使人有身临现场之感。”还要我写一篇采写心得登《报社生活》。我的采访体会是:新闻内容是主要的,但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出新、出彩,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有载体、要有方法、要有创新。
观念决定文章的思想高度
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稿是不容易的,何况是一篇有点锋芒的杂文。
缘由是那天看江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说是某地修高速公路,为保护一棵古树,决策者不惜弯路,多花了900万元。画面很快,但我记住了,明白:一棵古树+保护费=900万元。我从电视里知道这棵古树很珍贵,全国少有,的确该保护。可我想,现在是新世纪,科学发达了,“移动”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上海博物馆整体移位的报道,轰动一时;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移位的消息也出现在媒体上。按理说,移动一棵树技术应该不成问题。算一算,就算移树花去90万,也可省去810万,节省了十分之九的资金。
还有,这900万是谁的?修高速公路的钱一般是国库里的,是纳税人的钱。如是世行贷款,哪怕是低息的,也要还。一掷近千万,谁不心痛?即使是大老板也会掂量许久,考虑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有人会说,保树弯道,政治意义更大,给外界的形象好。但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建设要讲成本,讲效率,要会算经济账,办事讲究即好又省。科学发展观中,就包含了不图表面形式,不喊空洞口号,更不能作秀,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处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保护古树及生态环境也要用市场的眼光。
想到这些,我就写了一篇杂文,题目就叫《1+?=九百万》,对那种在经济建设中,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给以批评,提出要转变观念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处理问题。考虑到这新闻是发生在江西,我的稿件就没在本省媒体发,直接投了人民日报,因稿件观点有点犀利,人民日报也犹豫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发了出来,题目改为《多花了九百万》。发表的当天,央视《朝闻天下》还点评了此稿,作了摘读。(这篇稿件的责任编辑是人民日报大地主编徐怀谦,他也是一位知名的杂文家,因患抑郁症,2012年8月22日跳楼自杀,令我震惊,深表哀悼。)
还有后续故事。发表保树弯路此新闻的某设区市报社,把此稿作为当年全省好新闻的重头稿参评。在评委会上,开始保树弯路稿获一等奖的呼声很高。一名看过我在人民日报发的文章的评委,同意我的观点,对保树弯路稿提出质疑,得到大多数评委的支持,结果那稿子一撸到底,什么奖也没得到。
后来,那位评委告诉我这评奖的事,我竟感到有点歉疚。我的一篇稿子,让人家一个一等奖弄得泡汤了,罪过啊!
一篇未发表的“好稿”
在一次整理文档中,我发现我写的一篇通讯稿,是用江西日报150字一页的老式稿纸写的,共4页多一点,标题笺上引题:在毛泽东《讲话》发表50周年前夕,有一本书的出版--主题:拍板:6小时。文章不长,我全文照抄:
时下,在各种各样的“难”中,“出书难”也是一种。
有不难的例子吗?有。
4月初,赣州地区文联中年作家黄立民等人赴今年遭受洪水侵袭的赣县、南康等县采访,为老区人民在抗洪中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所感动,萌发了写几篇系列报告文学的念头。回到赣州与有关部门联系出书,回答要一万元。
5月初,黄立民到南昌开创作研讨会。在发言中,他情绪激动地谈了自己在灾区的切身感受和出书的想法,他说:“地委书记说了,一万元,对一个地区来说不是太大问题。但有一万元,就能帮助几十户灾民度春荒。我要说,同志们到灾区去看看吧,你们定会被老区人民在大灾面前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所震撼……”
与会的作家、学者报以热烈的掌声。省文联、省作协领导表示要为出书尽力。
5月6日上午,黄立民来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社领导谈了灾区情况及出书的构想。只谈了半个小时,社领导当即表明态度:赣南受到这么大的灾,出版社应该有所表示,哪怕亏点也要出这本书。
黄立民说,为了出版社少亏点,我们不要稿费。
当天下午,黄立民就填了图书审报表格,从汇报设想的草签合同,仅有6小时。
时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前夕,就一本还未问世的书《永不陆沉的红土地--92赣南抗洪纪实》的出版,可以这样说:这是纪念《讲话》,让文艺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一个最具体实际行动;这是文艺工作者和出版部门对老区人民无私的爱的奉献!
这稿子从发现之日虽然已与写作的时间相隔有20年,自己仍感觉是篇主题重大、思想性强,有时效性、有可读性,文字生动简洁的“好”通讯,怎么会没发出来呢?
也许是自己的稿件没有及时发到总编室,错过了最佳时间;也许是这类稿件太多,当时版面紧张排不上去;也许是自己的稿件事情太小、分量太轻,部主任没有通过;也许……
总之,这是一个遗憾,反思一下有好处。
新闻报道也要闯“新路”
华东九报经常举行新闻竞赛,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又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较量,看谁家报社能把改革开放这重大主题写好。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的确,改革开放是大题材,要把江西改革开放30年的亮点以典型形式展现出来,是要认真琢磨的。要做到有代表性、有地方特点、有典型意义。
我首先想到了井冈山。作为革命摇篮,井冈山一直是以红色著称。改革开放以来,井冈山在唱响红色主旋律的同时,以旅游业、农副产品生产、手工业加工等来发展经济,以绿色经济来促进当地进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规模。我平时常去井冈山走走,关注那里的一步步、一点点的变化,包括建设设施外貌上的、人的精神观念上的。对那里的情况我是十分熟悉。
作为热门题材,井冈山的稿件发了无数,包括写改革开放内容的。怎样才能出新出彩,我认真思考着。井冈山精神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敢闯新路”,怎样在稿件中突出井冈山精神,让它展示其新时代的光辉,把“闯新路”内涵充分挖深挖透。我来了个“主题先行”,即先定三个内容的小标题:筑新路-旧貌变新颜,闯新路-久有凌云志,绘新路-世上无难事。第一部分写自然外貌上的变化,第二部分写人的观念上的变化,第三部分写井冈山人在人生之路上的变化。这样,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看到的-感悟的,各个层面的都有。小标题并引用了毛主席的三句诗,以增加文采。
带着这个思路,我带一名记者来到了井冈山采访,搜集素材。第一部分自然外貌上的变化内容很多,特别是铁路修到山脚下,高速公路修在半山腰,井冈山机场有了直达北京的航班,立体地表现了旧貌变新颜。第二部分写井冈山人在观念上的变化,抓“游山玩水”,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从单一的红色旅游向多元化观光休闲旅游转变,形成了支柱产业。第三部分写井冈山人在市场经济中,利用井冈山的资源,开展产业化规模经营,有了自己的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以及众多的“光彩之星”和企业家,老区人的人生之路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材料翔实,业绩突出,有新颖感,有说服力,也让广大读者对井冈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题目为《井冈新路》的文章,作为华东九报新闻竞赛江西日报第一篇在一版配照片围框发表,反响很好,最终成为江西日报参与新闻竞赛唯一的一等奖。
要善于从大处去确定主题
那次去新余采访,准确地说,是市委宣传部请去抓省报头版头条稿子。他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让我们看,有领导的重要讲话,有建园林城市的,有新能源开发的,有发展旅游兴市的……很全面、很详细。可不是材料数字一大堆,没有观点和归纳,就是原来报道过,没有什么新意。弄了半天,头条定不下来。宣传部的同志很着急,认为我们要求太高,这么多材料,篇篇都有分量,就找不到一条上省报头条的稿子?
当时,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我认真学习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想从中找主题。我考虑,新余是个新型产业兴起的城市,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全省崭露头角,我看到的这方面材料感到有特点,关键是从中提炼出一个符合当前宣传形势又有点新意的主题来。在温总理的报告中,一行文字吸引了我:“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我眼睛一亮,有了,我马上把新余市抓开放型经济的材料找来,认真研究,随即写下了标题:《(引题)坚持以产业招商为主抓手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主题)新余开放型经济创三个全省第一》。接着又去了市里有关部门和海关采访,补充材料,重点突出这个市在开放型经济上的喜人成绩。这样,一个有新意、有特点、有冲击力的头版头条就这样产生了,并“插队”越过许多审好的头条很快就见了报。
新闻的主题太重要了,简直就是新闻的生命。写大稿子,就要从大处着眼,用大眼光去观照材料,从而引来思维灵感,激情酝酿出佳作来。事后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说,我们学了一招,就是写头版头条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比什么都管用。这话我觉得有道理,最少方向是对的。
抓了一个内参大项目引反响
我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大批大项目落户赣鄱大地,成为江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但在大量上报的重大项目中也有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之举,并引起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不满。省委书记苏荣在一次论坛讲话中指出:要防止在抓项目上弄虚作假。
当时我在台下听到省委书记这一句话,心里就灵光一现,我为何不抓一个内参的大项目?虽说抓大项目是省里的亮点工程,弄不好会担个给“领导摸黑”的责任,但存在的问题是有目共睹,不反映上去就是记者失职,何况还有省委书记讲话这尚方宝剑。
于是,我与两名具体负责内参的记者针对群众反映的假大空项目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项目中弄虚作假并非空穴来风,在那些假大空项目中大致呈现出三种情况:一是“旧酒”贴上“新标签”,老项目换上一个新名字,或变换一个合作者,反复上报;二是只有空架子,项目落户地只见征地或空厂房,根本没有实质性内容,企业能否前来投资也不清楚;三是纯属子虚乌有,项目落在哪里都不知道,大项目投资数字却在不断增加着上报。
根据群众反映:某市工业用地大量土地闲置,尤其是引进的浙江某集团投资8亿元的机电产业项目,其所征千亩土地只是简单地建了围墙,根本没有实质性进展,也无开工建设迹象,群众怀疑该集团是在“圈地”。我们来到引进的项目现场,只见一大片新推平的土地上只有几堵低矮的围墙,新安装的路灯和建有景观带的道路纵横区内。我们以客商的身份走进项目管理办公室,首先问起投资一事,办公室的同志也不乏怨气,一位同志指着区内斜对办公室大门的那一大片土地说:时间过了一年多,除了围墙什么都没有。一位同志坦言:此项目落户时热热闹闹,要求“三通一平”必须马上到位,可时隔不久就冷冷清清了。对此,当地百姓也颇有怨言:项目签约时,红地毯,大彩门,气派很大,十分壮观,但之后就没有名堂。
我们来到某市工业园区,着重探访某公司情况,该企业上报省里的数据是:总投资2亿元,2008年2月开工,一季度在建投资800万元,1至4月实际进资3000万元。市发改委统计其至当年6月投资为1.25亿元。可以肯定,这样一个重大项目落户,在当地工业园应该是十分清楚的,可问起这企业园区的人都是摇头。该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同志回答是:在建。相关领导承认:该项目只是当地领导与浙江某集团接洽过几次,对方能不能来都无法确定。随后,从园区“服务卡”上得知浙江某集团相关负责人的手机号,电话接通后,对方说:该项目还没有启动。
我们又来到某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寻找某上报的公司情况,管委会的同志告诉我们:他们没有听说过这企业。我们驱车到达公司所在地,请镇干部带着我们认一下具体落户位置,可镇干部们有的说:正在选地。有的说:正在征地。而且都说不出具体的地点在哪里。最后,记者才明确了上报的某公司至今还未完成征地,却敢堂而皇之地上报省里为重大项目。
当然,在调查中不少干部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能否引进大项目不仅体现着干部的能力,更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政绩指标。为调动广大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地方已经出台了“以项目论英雄”的干部任用原则。但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不会随着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当环境和相关综合因素形成了“强磁效应”时,才能招之即来,或不招自来。然而,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少数干部浮报虚报,以假乱真,致使上报省市的重大项目无法真实地反映江西发展速度,并造成不少土地闲置,且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采访和收集起来的材料不少,我们作了整理,抓问题突出的假大空项目,并注意地区平衡,不集中在一个地方。文字上也是认真推敲,注意措词的准确性,从文字上看出记者善意批评的良苦用心。我们清楚地知道,指出某一地方的问题,哪怕是不见报的内参,因是送省领导案头的,某一地方领导是有压力的。领导也是凡人,不是圣人,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何况,领导头上还有顶能大能小的乌纱帽。
那期内参发出去以后,我们包括社领导都有点担心,怕接到上面批评的电话。在第五天,从有关方面传来信息,省委书记苏荣作了批示:“此文可作为信息件或参阅件印发至各设区市党政主要领导。”这是苏书记到江西任职以来,第一次对省报内参作出批示。
还有一个后续故事。涉及假大空项目的某市委领导,把市委宣传部头头叫到办公室,批评他,说:写内参的记者下来了,你们怎么不知道,弄得这么被动。
看,娄子捅大了吧。好在受批评的对象没有一个跟我们和报社正面接触,说明我们的稿子真实准确无可挑剔。
构思巧妙是文章成功的关键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年组织采风活动,并开展评奖,我经常参加,得过多次奖,可最满意的是2005年苏州笔会那次。
在我印象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应该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园林市貌,也只有这样的城市格局来发展旅游,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致富。到了苏州一看,城市园林化没错,到处是莺歌燕舞、绫罗绸缎,旅游大巴穿行街道。令我吃惊的是,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已有世界500强53家84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近百亿美元,众多高新科技产业的“苏州制造”,奠定了世界最具潜力城市之一的地位。
苏州,完成古老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型,先进在于人文。而在金鸡湖畔,一座匠心独运的现代雕塑--“圆融”,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是苏州城市变迁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圆融,曾被推为儒学一种最高境界,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人文精神,如今,又现代地用在不拘一格、相融共生、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上。
于是,我把象征古老文明的拙政园,象征现代发展的工业园,象征城市变迁的人文精神的圆融,放在一个链条上去构思,表达园有美,园驻情;园言志,园传世。园园都从画中来,园园都是精气神。从拙政园到工业园,苏州人将传统和现代、艺术和科技很好地连接起来,而这一切,来源于发展理念圆融精神。园-园-圆,题目出来了,中心凸现了,文章就像框架建筑一样,很快就搭建起来,写得很顺手。
我是在征文快要结束时将《园园圆》寄给副刊研究会。据研究会负责人后来告诉我,评委一看到我这题目就吸引了,认为我的文章构思巧妙,别具一格,很好地反映了苏州发展的内在原因,有一定的深度。一下子超越了原定的排在前面的获奖作品,将我的这篇稿子评定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