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三章 文学的拐杖

  毕飞宇

  从《半夜鸡叫》说起

  我们不去讨论《半夜鸡叫》这个作品的好坏,我只想说周扒皮的顾忌,这个顾忌是有价值的。作者在这个地方一不小心流露出了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叫“世态人情”。

  我想首先从一个例子来切入我们今天聊的话题。这是一部“文革”期间的作品-《半夜鸡叫》,《高玉宝》的一个片段,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短篇来读。它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风行于文革中间。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这个作品了,但是,在当时,它是家喻户晓的。《半夜鸡叫》这个故事非常简单,是一个红色的主题,写一个叫周扒皮的地主压迫长工。照理说,长工应该是在天亮之后,也就是鸡叫之后才起床去干活的,可是,周扒皮很狡猾,他每天天不亮就去学鸡叫,引得村子里的公鸡都叫唤起来,长工们只得起床,下地干活。后来,农民终于知道这个阴谋了,他们把周扒皮抓住,暴打了一顿。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然而,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对这个作品就心存疑问。我觉得这个故事不够革命,故事里所描写的地主还不够坏:周扒皮为什么要去学鸡叫呢?多此一举嘛,他完全可以手拿着长棍或皮鞭,天不亮就把长工们的房门踹开,然后,对着农民的P股每人就是一鞭,大声说:“起床!干活去!”

  我觉得周扒皮是可以这么干的,他偏偏就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按道理,这部作品流行于一个特殊的年代,作者完全可以把地主往无恶不作的路子上写,甚至,可以往妖魔化的路子上写,可周扒皮为什么要去学鸡叫呢?

  这个问题从作品自身也许是找不到答案的。但我们可以换一个办法来考察一下,假使,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小说,而是现实生活,我就是那个地主,你们就是那些长工,事情会是怎样的呢?

  我要剥削你们,逼你们干活,这个是一定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又不能忽略,无论是地主还是长工,中国的农民就是中国的农民,脸面上的事终究是一个大问题,他们很难跳出这样的一种人际认知的框架,那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方面,我要强迫你们劳动,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尽可能地避免面对面。这里头就有了日常的规则,生活的规则,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生活的逻辑,或者干脆,我们也可以叫它文化的形态。这个文化形态是标准的东方式的、中国的,那就是打人不打脸,说得高级一点,就是乡村的礼仪。中国的农民是讲究这个东西的。现在,好玩的事情终于出现了,周扒皮和公鸡产生了关系,公鸡又和长工产生了关系。这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不是我在逼迫你们,而是公鸡在逼迫你们。在这里,公鸡不再是公鸡了,它有了附加的意义,它变成了一个丧尽天良的地主所表现出来的顾忌。

  我们不去讨论《半夜鸡叫》这个作品的好坏,我只想说周扒皮的顾忌,这个顾忌是有价值的。作者在这个地方一不小心流露出了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叫“世态人情”。就因为这么一点可怜的世态人情,周扒皮这个人物有特点了。我记得当年我们每年都要演《半夜鸡叫》,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抢着去演周扒皮,因为这个艺术形象身上存在着农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爱占便宜,却又胆小,怕过分,当然还有狡诈。现在回过头来看,和南霸天与胡汉三这些反面人物比较起来,周扒皮更像一个坏人,进一步说,他有点像一个“人”了,他的“鸡叫”使他和那个时候的反派人物区别开来了。是鸡叫构成了《半夜鸡叫》的“戏剧性”,是鸡叫折射出了周扒皮人性里的复杂一面。在那样的文化语境里,《半夜鸡叫》多多少少沾了文学的一点边,因为它在不经意间多少反映了一些世态人情,虽然它是极不自觉的。

  世态人情为什么重要?

  一个作家不在生活的世俗场景上花工夫,把最基本的世态人情弃置在一边,然后,又贪大,这是相当危险的。

  对小说而言,世态人情是极为重要的,即使它不是最重要的,它起码也是最基础的,是一个基本的东西,这是小说的底子,小说的呼吸。其实,这个东西谁不知道呢?大家都知道。但是,每当我们讨论文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似乎总是容易忽略它。就目前而论,读者、批评家、媒体对中国文学的现状大多是不满的,话题很多,小说的文化资源问题,小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家的思想能力问题,作家的信仰问题,作家的人文精神问题,作家的想象力问题,本土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作家的乡村写作与城市挑战,作家与底层,图书与市场,作家的立场、情感的倾向,作家与体制的关系,作家的粗鄙化和犬儒主义趣味,还有小说家懂不懂外语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可以说每一个问题都很重要,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让一代作家辛苦一个世纪。可我始终觉得,世俗人情这个问题多少被冷落了。

  中国的小说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小说的进展基本上体现在观念上。观念很重要,尤其是一些大的观念,观念的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小说就不可能是今天这样的局面。现在,我们的小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泛尺度”的年代,人们普遍在抱怨,小说再也没有标准了,什么样的小说是好的呢,什么样的小说是不好的呢,我们再也说不出什么来了。可这是好事。由一个强制的、统一标准的时代进入到现在的“泛尺度”时代,可以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观念的争论、观念的辨析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泛尺度”或“失度”,它的根子不在今天,而在二十年前。文学没有崩坏,我们只是享受了当年的成果。我们应当为此高兴。至于看小说的人少了,文学没有以前热了,那个原因不在小说的内部,我们可以另作他论。

  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在一些观念的问题上,我们当然还要争,还要辩。这是没有止境的。

  今天的小说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还是作品不扎实。“虚”,还有“漂”。多年以前北京有个说法,叫“京漂”,我看我们的小说,包括我自己的小说,很多都是“小漂”。写不动了,小说推进不动了,就所谓地“想象一下子”。我曾就这一问题做过批评,后来遭到了反批评,说我不尊重想象力。我想说,想象力不是这么玩的。想象力绝不是小说推进不下去的时候“想象一下子”。那不叫有想象力,那叫回避。回避什么?回避小说的基本的东西,那些世俗人情。回避的结果是,小说中事不像事,人不像人。勒克莱齐奥写过一篇小说,叫《战争》,小说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事件,没有一个人物,诺曼底大学有一个文学教授是专门研究他的,他到南京来讲学,我说,你真的喜爱勒克莱齐奥么?他的回答可爱极了,他说,我不喜欢,但是,他给了我一份工作,我可以永远地谈论他。

  世态人情是要紧的,无论我们所坚持的小说美学是模仿的、再现的、表现的,无论我们的小说是挣扎的、反叛的、斗争的,世态人情都是小说的出发点,你必须从这里起步,你必须为我们提供一个小说的物理世界。

  舒婷对小说的创作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说法,她说,小说家是要“填空”的。作为一个诗人,她说着了。有人说,由于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中国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在大的结构上有先天的不足。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觉得我们的烂尾楼特别多,顶天立地的,走过去一看,就一个空架子,有几个人影子在里面晃动,总觉得不像。正视一下,在不算短的时光里,我们为文学提供了多少“人物”?我们的作品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因为“填空”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写不好事,写不好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自己“不通”。一个作家不在生活的世俗场景上花工夫,把最基本的世态人情弃置在一边,然后,又贪大,这是相当危险的。如果我们在“世态人情”这个地方做得好一些,即使我们不能成为小说的巨匠、伟人,但起码可以把小说写得更像样子吧?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来谈谈具体的作品。鲁迅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药》,是被公认的鲁迅的代表作。这个作品可以说人人皆知。我们来看看鲁迅是如何去做的-

  作品说的是两个家庭-华家和夏家的故事-“华”“夏”代表我们整个民族了。华家出了一个病人,夏家则出了一个革命者。华家的病需要人血馒头,而夏瑜的血则通过刽子手最终变成了人血馒头。华家的人吃了,吃了也没用,于是,华家和夏家的人一起走进了坟墓。

  鲁迅还有一个作品,《故乡》,我们对这个作品的熟悉程度差不多和《药》是一样的。在《故乡》里,“我”回到了故乡,遇见儿时的玩伴闰土。闰土和“我”一起长大,是两小无猜的关系。可是,当“我”回到家,再见的时候,闰土对着“我”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老爷”。每当我阅读到这个地方,面对“老爷”这两个字,我的心就咯噔一下。世态沧桑啊,人是物非啊。那么亲密的发小,彼此就在眼前,却再也不属于对方了。世道怎么就这样了呢?太让人伤心了。

  我们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无论是对《故乡》还是对《药》,我们的前人都已经分析得很好了。尤其是《药》。无数的评论告诉我们,鲁迅在《药》里头要评估革命的失败,他要评估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为此,他不停地加以暗示,用尽了象征的手段。连“秋瑾”和“夏瑜”的名字都是对仗的。鲁迅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写出了《药》,一望而知的,处处埋了伏笔,写得很卖力,很硬,可是我认为,《药》里所表达的意思,《故乡》里都有。如果我们一定要说,鲁迅渴望表达知识分子与民众的隔阂,《故乡》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其实我想说的还是这样的一句话:《药》里头所没有的意思,《故乡》里也一样有。那一声“老爷”真是太复杂了,多么震撼,多么有力量,多么无奈!最重要的是,多么日常!鲁迅的伟大,不只在《药》,还有《故乡》。革命是大事,比这个大事更大的,是世态。这里我就想起了小说的“大”和“小”的问题。有时候,小的小说也许比大的小说还要大。这里就牵扯到一个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对存在的理解了。

  鲁迅的小说才能是了不起的,尤其在短篇上面。但是请允许我实话实说,我觉得《药》“隔”。再看看《故乡》,是多么的自然,一下子抵达了我的心坎。一声“老爷”,听得我难受死了。作为一个读者,我被感染了,有了共鸣,我觉得我的情感也很真实。不是吗,亲兄弟一样的人,不认我了。离开了真实的世态人情,《故乡》哪里能有如此生动的局面?

  世态人情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东西,这个貌似不那么高级的东西,特别容易被我们这些小说家轻易地丢掉。有些东西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不觉得,一旦丢掉,它的麻烦就来了。我特别强调一些基础的东西,如果我们要使小说写得更加有生命力,我觉得世态人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拐杖。这根拐杖未必是铝合金的,未必是什么高科技的产品,它就是一根树枝。有时候,就是这根不起眼的树枝,决定了我们的行走。

  给小说来一根“俗骨”

  所谓的“俗骨”,是对日常生活的一腔热情,对世态人情的熟稔。它透彻,理解,领略,也许还有对基本生活的诚实。这是一个小说家的出发点。

  我记得我读过一本书,是关于二战的,说的是斯大林和总参谋长朱可夫之间的事。其中有一段文字特别棒,大意是:德国人兵临城下,到了苏联的边境,斯大林一筹莫展。朱可夫把地图拿过来,告诉斯大林应该如此这般部署。这时候,指挥部里有一名中级军官对朱可夫非常的不屑,反问朱可夫:“元帅,你怎么知道希特勒从那边过来?”朱可夫的回答非常特别:“我不知道。根据我的判断,德国人只能从那儿过来。”

  他们的对话和小说创作无关,但是,这是我读到的有关小说创作的最好的阐述。小说的创作是什么?如果让我来概括的话,我一定会引用朱可夫的那两句话:第一,我不知道;第二,根据我的判断,小说只能是这样。

  一个作家打算去写一部作品,它的前提是什么,我想就是“我不知道”。是“我不知道”给了我们信心,是“我不知道”给了我们疯狂。“根据我的判断”,我想这是斩钉截铁的。判断有它的意义,它使事件不再是事件,一下子上升到了现实的高度。因为有了判断,世界精彩了,小说也就有事情做了。

  小说其实就是判断,作日常的判断,作理性的判断,作情感的判断,作想象的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小说得以展开,得以完成。作家在写的时候,他是一点点一点点地判断过去的,然后,作品中所有的人物各行其是,读者在读的时候,当然也是一点点一点点地判断过去的,他依靠作品中的事件、人物,高高兴兴地,或者悲悲切切地,考量生活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现在的问题是,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朱可夫说得很好了,他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他根据的就是“我的判断”,“我”就是依据。这有点不讲理了。其实,道理就在这里。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这个“我”到底有多大的自立性?

  作家和任何人一样,永远也不可能没有压力,只不过由于生活的形态不同,压力的表现有所不同而已。过去有过去的压力,现在有现在的压力。人在压力底下容易失去判断,会用外部的力量来替代自己的判断,小说所动用的所有材料就变得十分可疑,作家的立场和情感也就变得十分可疑,小说只能以违背世俗的常态为代价,这个时候,读者就有权利问了:你写的到底是不是我们的生活?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张爱玲的姑姑评价张爱玲的一句话:你哪里来的这一身俗骨?我不知道张爱玲的姑姑是什么意思,可能是批评吧。似乎也不像。我们可以从张爱玲的转述里头看出一丝得意来。我也愿意从“俗骨”上看到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当然不知道张爱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透过张爱玲的文字,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积极的意义:所谓的“俗骨”,是对日常生活的一腔热情,对世态人情的熟稔。它透彻,理解,领略,也许还有对基本生活的诚实。“俗骨”也许有许许多多的局限,但是,它有自己的主张,不肯让别人去替代自己去判断,不容易受外界所左右。我认为这正是一个小说家的出发点。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俗骨”,一个小说家的“俗骨”。这个“俗”是世俗的“俗”,是形态,而不是情态,不是市侩庸“俗”的俗。它们之间也许有联系,然而,更有质的区分。如果朋友们认为我在这里谈“俗”,就是号召作家做庸俗的市侩,这个账我是不认的。许多人的“俗”不是有“俗骨”,而是贱骨头。

  让我们来看看《红楼梦》,看看曹雪芹的“俗骨”是如何在起作用的。第十一回,秦可卿病了,凤姐去看望她,在场的还有宝玉和贾蓉。凤姐先把两个男人打发了,和秦可卿说了一大通话,说到后来,“不觉的眼圈儿都红了”。我们可以从红着的“眼圈儿”打量凤姐的心情,以及她和可卿的关系。这些都是真的。离开的时候,凤姐到了院子里,曹雪芹当即就描绘了院子里的景色,凤姐“看着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在这里,空间的关系是紧凑的,人物的心理也是紧凑的,却脱节了。按理,凤姐的心情还沉浸在伤痛之中,可是,凤姐就是“一步步行来”。这也是真的。接下来绝了,凤姐遇上了贾瑞。一见面,凤姐从贾瑞的举止对贾瑞的目的就心中有数了,可还是和贾瑞调了一番情。贾瑞在哪儿出场不行,曹雪芹偏偏就安排在这个时候,一个刚刚探望过病人和友人的时候,太棒了。这里既写了贾瑞,也写了凤姐,使凤姐的内心多了一个维度。然后,凤姐干什么去了?看戏去了。一大堆的女人。更绝的来了-我以为曹雪芹在这个时候对凤姐的描绘是惊天动地的-她立起身,对着楼下看了一眼,说:“爷儿们都哪里去了?”凤姐这个时候刚刚从秦可卿的病房里出来,贾蓉是她刚刚打发走的,她所说的“爷儿们”是谁呢?她的目光在楼下找谁呢?不知道。一个婆子说,爷儿们喝酒去了。凤姐说:“在这里不便宜,背地里又不知干什么去了。”凤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说这个?她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刚刚看完了病人想这些?这句话是《红楼梦》里的一个洞。这是一个小说之洞,文学之洞。尤氏在这个时候还拍了一个精彩的马屁,尤氏说:“哪里都像你这么正经人呢?”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小说就应当是这样的,多么的迷人哪!至于一部小说最终想表达什么,那是另外的一个话题了。

  你一定要说曹雪芹有多么大的小说技巧,不见得。他没有读过《文学概论》,也没有读过《小说修辞学》。什么是技巧?小说本身没有什么技巧,如果一定要说有,都在世俗人情里头。是生活复杂的线性赋予了小说的跌宕,而不是相反。所谓技巧,在我的眼里无非就是作品反映出生活的质地、来龙和去脉,或形似,或神似。得“像”。怎么才能“像”,作家不通世俗人情是不行的。我只能说,曹雪芹懂,曹雪芹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红楼梦》就是曹雪芹一步一步地由“我不知道”判断着“推”下去的,越来越像,同时,越来越不像,只留下白茫茫一片,又苍凉又苍茫。除了眼泪,只有喟叹。除了日常,还有荒唐。叫人说什么好呢?

  最后让我来小结一下。无论文学怎么变,小说怎么变,作家说到底还是要做一个懂得世态人情的人,作家的世俗情怀不能丢,别的再重要,这个根子都不能丢,要不然,小说很难立得住,小说的目的很难达得到。没有世俗人情的小说,不只是烂尾楼,也还是危险建筑。一句话,如果文学需要一根拐杖,我想说,把贱骨头丢了,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来一根“俗骨”吧。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2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