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才
中午11点半,正准备开饭,接到延安来的电话:
“打开电视!中央3台。”
“咋啦?”
“快开吧,打开就知道了。”
噢,是二妮,王二妮。
宽敞的演播大厅,“王二妮民歌演唱音乐会”看似已进入高潮,观众席欢呼迭起,气氛兴奋热烈。
舞台上的二妮,漂亮多了。一对坦荡的大眼睛,经过化妆,睫毛显得长了,顾盼之际平添几分妩媚。那条粗壮的大辫子从右肩绕过,随随便便搭在胸前,散披的刘海漫不经意垂到额头,加上一身绿底红花式样时尚的短袖裤褂,使这丫头一下子变得更俊俏,更大方,更显成熟了。
自然,那微微上翘略显调皮的鼻头,那轻轻咧开憨态可掬的嘴巴,那脸上总不消失的天真笑意不会改变。朴实的乡音、清晰的口齿以及与主持人机敏得体的应答也一如从前。而纯朴自然的演唱则明显比以往老练得多也自信得多。《赶牲灵》《走西口》《绣荷包》《东方红》《翻身道情》……十几个曲子唱下来,没一处闪失,每一曲都引爆全场。歌是老的,清亮甜润的嗓音和娴熟自如的发挥,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握和充沛丰饶的情感投入,凸显的则完全是她自己的风格。她和京剧名家孟广禄合演的《白毛女》选段,肥厚的棉袄棉裤,地道的村姑模样,活灵活现地把喜儿漫天风雪中“等待爹爹快回来”的着急、“见到爹爹心欢喜”的亲昵、扎上红头绳的欢欣娇羞,表现得细腻入微、惟妙惟肖。在观众如痴如醉的喝彩声中,我看见王昆老师这位70年前最早饰演喜儿的著名艺术家,始终专注地审度着舞台上的一招一式,目光满含由衷的赞许和亲切的爱意。
这女子亮格哇哇一副好嗓子,天生唱歌的料!在陕北,常能听到老乡们这样夸奖二妮。我自然是赞同的。但有时一想,又觉得并不尽然,似乎还少点什么。
最早见到二妮,是十多年以前,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一次,几位老乡在亮马河附近的五洲火锅城小聚,酒酣耳热,有人提议应由哪位吼几声信天游,给大家助兴。推来推去,没人应承,有的勉强来几句,不是忘词,就是跑调,终不成欢。一旁的饭店老板李天北于是走过来说,要听陕北民歌,有两位安塞来的歌手,蛮专业的,要不给咱请来?众人立即叫好。
20分钟后,歌手如约而至。一位是小伙子,姓李,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伴奏,也能唱。另一位便是二妮,半袖的蓝花粉衫,衣服质地一般,但很合身。这女孩看去也就十来岁,性格活泼,举止得体,她向大家问过好,寒暄了几句乡情,便随着电子琴的伴奏亮开歌喉。一曲如泣如诉的《兰花花》和一曲如怨如慕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立刻把大家镇住了,周围的嘈杂戛然而止。人们纷纷离开饭桌围拢过来,偌大的餐厅变成了临时演播厅,四面八方回响的尽是二妮甜美的歌声。
真不知道如何形容那歌声。“响遏行云”太滥,“余音绕梁”过俗,“凤鸣高冈”嫌虚,搜尽枯肠,唯“天籁”二字差可近之。陕北是民歌的海洋,一年四季,满山遍洼,随时随地能听到“不断头”的信天游,而像这样清脆悠扬、荡气回肠、有巨大穿透力震撼力的演唱,还真不多见。听她的歌,嘹亮处,你会想到塞北大漠平沙莽莽的开阔,高原晴空白云悠悠的辽远;婉转处,你会想到山间溪流跌入涧底的清响,雨中燕子穿飞柳荫的欢快;深沉处,你会想到嘉岭山头千年宝塔的雄浑,清凉寺里万古钟磬的苍凉;轻盈处,你会想到微风摇动树梢的羞怯,月光铺洒大地的温柔。那声音的确是快活的、灵动的,有生命、有色彩、有滋味的。有荞麦花盛开的灿烂,有红高粱熟透的热烈,有土窑洞里天长日久的质朴,有母亲衣襟上梦中犹在的乳香。有鸡叫狗咬的生动,烟熏火燎的踏实,要死要活的浪漫。有自然的精魂,生活的原色,人性的本真,命运的斑痕。
让我惊异的,是这女孩子的胆量。小小年纪,远离父母,闯荡京城,这在我对陕北的乡村记忆中,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且不说离乡远走,在早年,谁家女孩子只身一人去县城赶个集,也常让家长不放心,而人稠广众之下抛头露面说说笑笑甚至被认为是有失体面的事情。见我如是絮叨,同座的老乡提醒说,那还是你落后了,不看而今进城的农民有多少?两亿!老板李天北也插话:这娃胆头子大,也能受罪(吃苦),上进。天北是靖边人,离二妮老家不远,他介绍说,别看她在山沟沟长大,从小爱唱爱跳,逢年过节,常随秧歌队走乡串村,后来招到陕北民间艺术团,凭一股顽强的勇气和韧劲,先后夺得十多项地区和省级大奖,很不简单,想来还真让人佩服。
一株迎风绽放芬芳幽远的山丹丹!回家路上,脑海里不时闪现这种随处落地生根,生命力极强,其枝舒展,其花艳丽,深受民间喜爱的山野植物的动人风姿。
再看到二妮,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上。那场群雄奋争的角逐,她从周赛、月赛一路冲杀到总决赛,终因强手如林,未能获得预期名次,令不少观众为她惋惜、抱屈。出乎意料的,是这孩子在挫折面前表现的那份坚强、那份淡定,她向观众和评委感谢说,我带着我自己和家乡父老的愿望来到这里,虽然比赛失利,但那么多的专家前辈给了宝贵的指点,那么多人支持我喜欢我的歌,我能给祖辈和乡亲交代了,名次,真的不很重要。言辞恳切,让人感动。主持人毕福剑说她虽败犹荣,属无冕之王,固然出于安慰,但也确实反映了观众的心声,立即赢得如雷掌声。
再后来,梦想剧场,春节晚会,各种纪念性演出与全国性比赛,通过电视转播,经常看到二妮的身影,作为老乡,自然为她高兴,与人谈起,也颇有几分自豪。
那天的专场音乐会,一直转播到下午1点。主持人介绍,最近一年,是王二妮成长道路上很不平凡的时段,她拜歌坛前辈王昆为师,被收为门下弟子;与中国歌剧舞剧院签约,成为专业演员;出版首张民歌专辑;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四喜临门,好音频传。纯朴如昔的二妮,则以一曲一往情深的《爱陕北》,答谢社会的关爱,抒发自己的心迹:
一方土,一方水,养育了我祖辈。山丹丹,红艳艳,开得是那样美。信天游,唱不完,黄土地情和爱。东方红,红满天,万里春风吹……我用我的歌声唱陕北,唱不完家乡的山和水。宝塔放光辉,腰鼓敲得像春雷,光芒万丈照陕北。啊陕北,我爱陕北!
好一个“用我的歌声唱陕北”!好一个知情知理的王二妮!“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当此满身荣耀赞誉盈耳之时,难得你如此明白,如此清醒,懂得从哪里来,到何处去。听你真心实意的表达,我禁不住想对你说:
唱吧,二妮。父母给了你好嗓子,生活给了你矫健的翅膀,社会给了你大显身手的舞台,天高地阔,前程无限。切莫留恋眼前风景,趁着这风和日丽的大好时光,朝着更高远的目标,锐意精进,振羽奋飞吧。
唱吧,二妮。莫道上山便无难,一山放过一山拦。学无止境,艺途多艰,要紧的是坚定信念,坚守志向,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迷津所惑,永远怀着感恩之心,以你充满泥土味和真情实感的演唱,回报养育你的黄土地和爱你的广大观众。
唱吧,二妮。牢记家乡父老的嘱托与期待。牢记王昆老师给你的二尺红头绳,一件土布褂。牢记她亲切而真诚的叮咛:不要盲目追求所谓“国际化”,永远记住,唱民歌,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味道……
唱吧,二妮!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