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章 记记形式

  筱敏

  l

  记忆是可能的吗?

  一个人在可能的一侧寻找路径,同时在不可能的一侧也寻找路径。草色凄迷,风的锐响穿心而过,造成一种寒栗,俄顷消遁,不留星点痕迹。

  锐响是真实的么?寒栗是真实的么?无论怎样剧烈,都只在个人知觉里漾动,既不能以实体显现,亦不能量化,不能复制。因之不能证实,因之亦不能证伪。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一片空濛,进而是更深的虚无--记忆,记忆又是什么?

  2

  一张纸片贴着荒漠飘扬,在许多岁月里。它假想荒漠上总该有眼睛,人的眼睛和兽的眼睛,识字的眼睛和不识字的眼睛,属于这一种文字和属于另一种文字的眼睛,有火焰的眼睛和没有火焰的眼睛……眼睛和眼睛是不一样的。火焰是一种记忆。识字是一种记忆。能读某一种文字是在某一路径上记忆。

  一张纸片飘扬的形式,是记忆的形式。荒漠有足够多样的手段将一张纸片撕碎,消解,何况荒漠之上还有足够多的岁月。它挂在草茎上;它埋在沙丘里;它因沙丘流徙而流徙;它在雨雪中湿了;它贴在岩石上干了;它被鸟喙啄成条状去筑巢;它随巢倾覆,没进沼泽地……

  飘扬的状态,是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状态,既非有亦非乌有的状态,而消解的力量却是真实并强大的,因之零丁的飘扬终将消解为乌有。假如何其幸运,它恰巧遇到点燃它的眼睛,或者为它所点燃的眼睛,它就成了一个物证,一个存在,于是,它从个人的记忆变成共同的记忆。

  3

  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有专著论集体记忆,自然,集体记忆才是社会学家可论的事情,个人记忆倘值得探究,只好归入小说家言或精神病学之中。

  哈布瓦赫认为,一组记忆就像是一座大厦的墙壁,这座大厦被整体框架支撑着,并受到相邻大厦的支持和巩固。我们的记忆依靠的是我们的同伴,是社会记忆的宏大框架。记忆需要来自集体源泉的养料持续不断地滋养,并且是由社会和道德的支柱来维持的。只有把记忆定位在相应的群体思想之中,记忆才是可能的,一些记忆才能使另一些记忆得以重建。

  如此一座大厦以及周遭的建筑群,应该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历史的东西。它巍峨矗立,不可摇撼,从墙基到塔尖,里里外外都砌满了证据。

  作为社会性生物的人,需要在社会中寻找生存的依凭;人的记忆也需要在他人那里寻找依凭。构成墙壁,是一块砖头一块砖头的叠加,而不是水母、野蒺蓠、雪花的叠加,为此需要在个人记忆中挑拣出与砖头同质的部分,并把它们裁切成规则的形状,删汰掉那些异质的、异形的部分。所谓删汰,也就是遗忘和涂改,也就是否弃另一些证据,这是个人趋同集体的代价,个人记忆进入集体记忆的途径。一座集体记忆的大厦,其起建本身,就是以遗忘、涂改和否弃为代价的。

  而更重要的问题是框架。那个如同神迹的框架。那个毋庸置疑的框架。像我们无从选择的社会,是先于我们而存在的;像不得不服从的权力,是高于我们而存在的。它具有天然的权威性与合法性,成为我们记忆的统治者。我们将获得何等样的一座大厦,我们将拥有何等样的历史,全都由那个框架决定了。单个人在那宏大的框架面前深感卑微,深感无力。

  然而,那个框架是如何建立的?由谁建立的?根据什么而建立的呢?

  4

  另一位社会学家康纳顿作出了自己的说明:“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等级。”“至于社会记忆本身,我们会注意到,过去的形象一般会使现在的社会秩序合法化。”

  因,或果。或者互为因果。

  某种强力统治着我们的记忆,并从记忆深处统治着我们。

  希腊神庙倒塌之后,留下一些廊柱,这叫遗址。遗址是记忆的栖身之地,流连之地,也是记忆的崩溃之地,散失之地。许多风化的故事流徙在风的道路,许多异域的故事伴同流沙迁来。故事和故事之间穿行着一些魂魄,更横逸着永恒的空白。修复这些廊柱,进而循着这些故事修复整个神庙,那是重构记忆吗?即便从前的廊柱在着,从前的神祇到底被时间遮没,到底是残缺不全的。于是新起的神祇获得遗址之时,更多地获得了记忆的空白,空白极大地便利于神建构他的意志。

  既然有廊柱倒塌过,消失过,也可以让余下的廊柱继续倒塌,继续消失;既然在廊柱缺损过,毁坏过,也可以重新再造更大量的廊柱;既然在曾经有墙基的地方找不到墙基石,便可以在没有墙基石的地方放上墙基石;既然从前的神祗可以建造神庙,那么今天的神祇也可以修改遗址。

  为一个神祇的诞生,有时需要大洪水,有时需要地震,有时需要战争……有时却只需要在一个无声的夜晚,悄然挪动一下记忆的某些梁柱或某块墙基石。

  记忆是一条倒流的河,它以现在的基石为起点,向前回溯。因之记忆是一条迷失的河。

  康纳顿所指的“有组织的忘却”和“有组织的记忆”都是真实的。在一次又一次挪动的基石上,神和人一次又一次重构历史,而组织齐整的人们就一遍一遍地背诵这样的历史。

  5

  失忆是一种精神疾病,然而集体的失忆呢?

  一个人忘却了社会集体所要求于他的,他便是有碍社会正常生活的分子,是染病的分子,错乱的分子。然而集体的共同遗忘却从不被诊断为流行病。在精神疾患的诊断上,向来有一个多数的原则,正常--也即健康与否,总是以在人群中数量的多寡来判定的。多数人的状态,便是正常的状态,多数人的行为标准,便是健康的标准。因之,集体的失忆从不被质疑。不仅如此,它甚至就是社会的一剂镇痛灵药,一种伤口缝合术,平复术,用于重建社会的秩序和安宁。

  作为社会不合时宜的纤弱神经,某些深为痛觉困扰的知识分子一再悲叹群众的势利,全无逻辑可循地突然倒向强势的一边。其实记忆也是势利的,它同样遵从人的合群的本能,附着于社会强势的框架,在那里寻求认同、给养和支撑。所以,哈布瓦赫说:“所以,他们会在与集体记忆演变相同的方向上,使他们的回忆发生曲折变形。”一旦黏附上集体的墙壁,虚无的就变成实有的,缥缈的就变成确定的,无意义的点点滴滴便获得了强大的意义。

  风掀动流沙,像是一场合谋,满世界是风和沙的啸声。沙粒和沙粒彼此相似,彼此跟随,彼此依存,每一沙粒都是卑微的,弱小的,无辜的,然而它们竞相卷入的沙之流是强大的,合群的本能是不能抵御的。一夜之间,一个曾经巍峨的沙丘抹平了,另一个沙丘凭空矗立了。和平的遗忘,和平的重构,没有一颗沙粒能在空白之地发出号叫,让流徙的同类回望它们曾经高耸的位置,事实上也没有坐标可以确定它们的位置。一颗沙粒,如果它活着,它的生活也是碎屑式的,不连续的,片断与片断之间没有线索。

  然而,总是有沙丘在夕照中起伏,镀着铜的颜色,每一时刻看上去都是亘古不变的,这构成大漠永恒的景致。

  匈牙利作家捷尔吉康拉德写道:“今天,只有持不同政见者还保持着连续的情感。其他人则必须将记忆抹掉;他们不允许自己保存记忆……许多人热衷于失去记忆。”许多人,构成强大的社会集体,不合群的分子便是异变的分子,错乱的分子,是社会的叛逆。人们需要忘却最为痛苦的最为不堪的经历,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由此推断,记忆是一种精神疾病。

  6

  一个囚徒在牢狱里敲墙,是为了寻找回应,为了寻找有共同境遇的人,是为了在隔绝之中寻找对个人生存的支撑,对个人记忆的支撑。孤绝的监禁切断了生活所有的参照物,连时间也是没有刻度的,没有定向的,一切都在知觉与幻觉之间流转飘移。隔墙的回应激起这一个囚徒的狂喜,当隔墙的叩击声传来,他即刻辨认出生与死的分界,获得了对自身遭遇的印证。

  一个人独自回忆起别人都不再记忆的东西,一个人独自看见了别人都没有看见的东西,他就是一个死牢里单独监禁的死囚,一个被诊断为幻视幻听的精神病患者,在他的囚室里得不到隔墙的回应,在社会生活中也得不到回应。

  童话里说梦,为了证明梦非虚幻,每每让主人公醒来的时候,手里握个梦中所得的物什。这种梦所说的其实也就是记忆,这物什所比的其实也就是物证。一个物证在童话故事里足以拯救一段记忆,然而现实生活却比童话坚硬得多。即便是物证,身历者从中看到的是刻骨铭心毋庸置疑的历史,而旁人眼里,又可以循逻辑理性结构出另一情境的历史。甚至更将此物视同无物,因为这是孤证。对有权参与重构历史的学者来说,孤证是不可以采信的。

  怀揣孤证的人十分不幸。他像一个说梦的人,一个陷于幻视幻听不愿医治的人,一个与现实生活隔离的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一个有反社会倾向的人,甚或一个鬼魂,在早已竖起了成群新大厦的所谓遗址上游来游去。他不知道现实是怎么离他而去的,更可怕的是历史也在离他而去。他曾经坚信活下来是为了作证,然而现在他发现他无从作证。他是一块断砖,不能砌入集体记忆的框架,只能遗落荒野,任凭岁月将其风化,消解。

  7

  据说古希腊人把故事叫做“老妇”,西塞罗的叫法是“老妇的故事”。所谓从前,所谓记忆,所谓历史,这些空濛的苍茫的字词,构成形象就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给围坐的一群孩子讲故事。

  但这个画面本身已经很古老了,不仅老妇,连那些敦实和沉静的孩子也老去了,故去了。许多年里,人声鼎沸的街市上,再没有听故事的孩子出世。

  于是,记忆成了更困难的事情,成了需要使用锤子和凿子的事情。

  在发生过某个事件的街角,那位老妇企图制作一个石雕,讲述她记忆中最疼痛的一瞬:在这个街角倒下去的她的儿子。她一遍一遍看见她的儿子慢慢倒下去,胸口抵住路边的花墙,终竟一点一点滑下去,仆落在路面上,插入地砖接隙的手指,是挣扎着不愿放弃生命的样子。

  然而行人一遍一遍切断她的视线,下班的行人,放学的行人,赶往飞机场的行人,赶往影剧院的行人……川流不息的行人在那些地砖上踏过去,在她组接起来的记忆中踏过去。日常生活比她的锤子和凿子更坚硬,她看见她的石雕一次再次坼裂,破碎。

  那个疼痛的瞬间只在她的记忆里是真实的,而在曾被儿子的身躯焐热的花墙和地砖那里是不真实的,在转换了场景的街角是不真实的,在未曾疼痛或已不再疼痛的行人那里更是不真实的。即使把那个瞬间用石头重塑出来,执拗地楔入日渐陌生的街角,那锥心的疼痛也是不能被记起的。疼痛是无人想要的礼物,它是非常时刻的非常情态,而生活永远只趋向常态。

  现在,当我们企图用画面表现记忆的时候,它是匆匆向前奔涌的人流,和孤零零逆着人流而回溯的老妇人。她成了一个障碍物,徒然造成人流的紊乱。人们推搡她,闪避她,嫌怨她。她无助地向人们的后背举目,步履维艰,每挪动一步,都带来更猛烈的推拥,结果是她距离她要去往的目标愈来愈远。

  然而,这位老妇人是太坚执的,就在她的石雕之梦已经粉碎的时候,就在她自己濒临没顶的时候,她依然记得在一个叫做五月花广场的地方,有某一个日子是回溯的人们设立的--在那个日子,许多的老妇人慢慢地环绕广场行走,往记忆的深处行走,为纪念和寻找她们失去的孩子。

  8

  有许多的屋子,以墙分隔着,如同以大海分隔着,形成一个一个孤岛,相互之间并没有门。这不是监禁囚徒的屋子,这是自由生活的屋子,墙是一种自由选择,一种日常生活的结构,一种秩序,墙在此时是安谧的自由之象征。

  墙分隔了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的生活,制造了一些经历和另一些经历。彼此分隔的感觉,彼此分隔的理念,彼此分隔的语言词汇。没有什么风能吹透所有的墙,让每一间屋子同时感知萧瑟;更没有一束光能穿射这些墙,引起人们相连的注视。一代人的记忆锁闭在他们的墙壁之内。一个人的记忆锁闭在他的身心之内。隔墙的事件都是隔世的事件,大洋彼岸的事件。假如隔墙传来叩击声,毫无例外都是噪音。

  哈布瓦赫这样写道:“一个群体的兴趣和注意力是有限的,这个群体给在世的成员起名字,而同时在思想和记忆中除去死去的人,取走他们的名字。”他这里描述的是古代社会的人。古代社会还是缓慢的,除去和取走也是缓慢的,时间的经线很显明,很结实,而编结时间经线的每每就是那些逝去的名字。

  但现代社会却是横切的社会,一个一个横切面雪片一样漫空飞舞,遍地散落,经线也不断被横切着,一个一个新异的影像被打上天幕,又一个一个了无踪迹地消失。的确,一个群体的兴趣和注意是有限的,人们不断地制造着新异的影像,也就不断地除弃过往的记忆。

  以往不曾有一个时代像今日一样,有数百倍剩余的新异之物等着填充人们的注意,于是,人们的心灵是没有空间的。他们既没有间隙想起隔墙的屋子,也没有间隙收藏自己的记忆。这是一些没有经线维系也没有纬线维系的人。

  9

  记忆是生命内里的事情,然而生命毁灭了;或者生命还延续着,一代人,两代人都还在着,记忆却枯死了,像一片从根部开始枯死的树林。

  整株植物极少能保存为化石,整片树林更不能。一座森林毁灭了,只有极少的叶轮可能被拓印下来,以化石的形式残留星点记忆。一片星轮叶化石,再一片星轮叶化石,一片纵肋茎化石,再一片环形痕茎化石……加入更多后世的想象,于是隔着无数世代,人们隐约猜测曾经石炭纪的一片芦木属森林。在这里,承担记忆的是无生命的化石,而不是生命本身。

  希伯来先知耶利米被后人称为流泪的先知,他在髑髅地山丘下的石洞独自哭泣。石洞是冷的,锁闭的,没有回应的,所有的苦难和哀恸都向内心流淌,由是,他写下了《哀歌》。不是他为之哭泣的人们需要《哀歌》,是耶利米自己需要《哀歌》。与其说他是为承担集体的历史,莫若说他是对个人记忆保持诚实。

  选自《天涯》2003年第4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