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四章 闲话人性的善与恶

  雷池月

  大约缘于幼年时的养成教育,潜移默化间,我曾经成为一个真诚的人性善论者。当然,算不上什么“论者”,自己没有“理论”,只是十分佩服孟轲所总结的“人之四端”,绝对地相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或者如王守仁所说的,恻隐(仁)、羞恶(义)、辞让(礼)、是非(智)是人从娘胎里带来的“良知、良能”。后来的青少年时期,尽管目睹了许多人性丑恶的表演,对所谓“性本善”的疑问是越来越多,但信念仍未从根本上动摇,只是到了“文攻武卫”高潮期的1967年,我的立场才有所动摇。从此,人性的善与恶便成为我反复思考的命题。

  (一)

  孟子和荀子分别是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倡导者,其实,对于什么是“人性”,他们在本质上的理解是大体相同的,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生而所以然者谓之性”。作为解释的补充叫做“不学而自然谓之性”。用现代汉语来表述,人类天生的好恶取舍的情感和能力就是人性。而且,他们也认同,人类生存的本能(按孔子的话说叫“食色性也”或者说“饮食男女,人之大伦”之类),是指向恶的。因为食色这类动物的本能所带来的欲望,只能导向贪婪、残忍等个人品格和与之相适应的生存法则(如弱肉强食),这是不需要加以证明的客观现实。不过,对于孟子而言,“生之所以然”的“性”,除了“食、色”,还包括“人之四端”这类先验的范畴。孟子把这些范畴(仁、义、礼、智等)比喻为熊掌,“食、色”等动物本能比喻为鱼,熊掌当然比鱼可口,所以人类具有“弃鱼而就熊掌也”的“良能”,于是,就这样构成了“性善论”的基本逻辑框架。荀子却不然,他不承认人类具有什么先天向善的良知,强调“人之生也固小人”-人生来就是小人,食色、喜怒、好恶……等欲望和情绪,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并无差别,仁、义、礼、智这些所谓良知良能,完全是后天教育带来的结果。

  孟子的逻辑缺乏详尽的论证,他的大前提是一切良知(仁、义、礼、智)都是指向善的(这个当然),小前提是人类生来就具有良知(四端),结论便是:人性是善的。然而,小前提其实是他虚拟的一个假设,他无法说清这些良知究竟从何而来?而且更不能证明一切人先天就具有这些良知。事实上,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正相反,恶才是与生俱来普遍而广泛的存在。真实的世界是并没有“熊掌”而只有“鱼”的,熊掌只是一种想象,孟子巧妙地把人们绕进去的逻辑,其实是不能成立的。

  荀子找到了解答问题的出口,并且作出了充分而极富说服力的表述。他说:“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而君子与小人之别在于“为与不为”。“为”就是伪,所谓礼义之类良知就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圣人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他又说:“小人循性而不知为(伪),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那么,君子的为(伪)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学,虑积焉能习焉而后为伪(为)。”他认为,“性”就是本能,决定“情”的取向,然后是“情然而心为之择”(虑)和“心虑而能为之动”(学)这样两个过程,“虑积焉”,“能习焉”,才能到达“为”(伪)。荀子所说的“伪”,不含贬义,相反,是个褒义词。伪,“人”旁加“为”,就是人为的意思,既形声,又会意,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性”主观约束加上客观规范带来的结果。没有“伪”,人类就和一般动物没有区别。

  荀子又说,“性”和“伪”是合为一体的,因为“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为(伪)则性不能自美。”(没有恶的本能,用不着“伪”;没有“伪”的修为,人类将永远沉沦在黑暗中)没有“性”,“伪”无所寄托;没有“伪”,“性”没有出路。而把两者联结在一起的就是“学”。“学”的中心内容概言之无非一个礼字,“学”的具体方式却并不仅限于狭义的教育,因为恶的根源-欲望,是出于自然的生存的需要,以至“非礼的冲动”往往过于强大,要想有效地控制它,必须通过所有社会机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配合,比如除了观念的培育,还有伦理的规范、法纪的约束等等。而其中,政治这一要素的作用尤为重要。荀子说:“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人性恶的收敛便是治世,人性恶的泛滥便是乱世。汤、武也罢,桀、纣也罢,这里强调的并非统治者在善恶方面个人的示范作用,而是指他所掌握的政权所具有的行政效率和统治秩序。

  荀子的理论,也许是当时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关于人性善恶问题最完整、最系统的表述。它至少从三个方面指明了认识人性这一复杂现象的主要路径:

  第一,善与恶的指向与归属。恶指向的贪婪、残忍、妒忌等品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食、色)所导致的,是先天的;善指向的仁、义、礼、智、信等修养,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中对自我的完善和约束的结果,是后天的。

  第二,善与恶相互依存的关系。恶是本体,是客观存在,而善是人类针对恶、抵制恶而产生的主观要求。没有恶,也就没有善-善的概念只存在于与恶的对比之中;而没有善的建设和积累,也就没有“人猿相揖别”人类永远走不出丛林。

  第三,善与恶、建设与破坏的循环关系。善的建设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成效有赖于政治修明的“盛世”。而人类的历史总是在“盛世”、“末世”、“乱世”(三者中还可以分成由弱到强的若干小格)的轮盘中旋转,因此人性的进化起伏跌宕,不但无事竟其功的一日,而且常常会徘徊倒退,这是被两千年来的历史所证明了的荀子的预见。

  由于儒家学说走向主流意识形态的神坛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内外各种思想理论都曾有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而荀子是参与过部分儒家经典整理的大师级人物,门人众多,虽然其中最声名显赫的,如李斯、韩非都是法家的顶级代表,曾一度让自己的老师地位十分尴尬,汉武帝罢黜百家,荀学是遭到了质疑的,但荀子到底是一代大儒,学术和著作总算得以保全。此后的一千年间,儒家遭遇了图谶、玄学、佛、道等一系列干扰,自身自无暇再进行理论清算。一直到了宋朝,儒家才真正实现了所谓定于一尊的地位,从此与荀学的界限越划越清。特别是在人性的认识问题上,程颐说:“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连辩论都不屑了:因为你敢于挑战孟子的结论,是丧失了儒家根本立场的表现,自然不能再视为同门学说。不仅理学对荀学采取如此决然的抵制态度,后来的一些新儒家学派如谭嗣同的仁学,则直接骂荀学是“乡愿”,也就是“德之贼也”一流了,真够极端的!缺乏宽容的儒家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循此成全了自己的一统天下,其中法门要诀无非“回避真相”四个字,依赖的手段则如鲁迅曾经指出的“瞒”和“骗”。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尽管倡说“人性善”,社会生活的制度设计(包括理念和实践)上却无处不针对着“人性恶”的前提。比如,统治者大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宣传“百善孝为先”,可是,“孝”是“生而所以然者”的“人性”的组成部分吗?显然不是!作为一种情感和规范,它是家庭和私有财产制度形成以后才产生的,和人的原始本能毫无关系。但由于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因而它最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才成为抵制“恶”的第一道阀门。把这个与人的动物性的欲望相悖的观念推许为“天下之达道”、“百善之首”,对于从源头上阻遏“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确实是很有成效的。这也正好证明了人性善论者骨子里承认的还是人性恶才是强大的客观存在,所有的善只不过是在对本能的对抗中才得以实现。再比如,既然人性善,那么德治当然就比法治更重要、更管用,可事实正相反,驱动着政治的永远是权术,历史上统治者千方百计加强和完善法制对人的约束。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人性恶与生俱来,而一切善都属于后天人为,前者在不断地萌发蔓延,后者则一直进行围堵和拦截,后者稍一懈怠,往往就能导致十分可怕的黑暗和混乱。历史上所有的“桀纣时期”都会带来人性(后天的善与道德)的退化、破损,然后就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来修补、恢复。于是,人性的进化和建设,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一样,上去了,又滚下来,数千年来,基本停留在原处。不能说没有用功,法网之严密(并非指苛酷)就是证明,也许克服这种历史的进退往复,确实非人力之所能及。谭嗣同是有心人,可能有感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对加强法制的思路不以为然,他说“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其实,这倒成了溢美之词,因为荀子两千年来,一直挨批,关于法治方面的种种社会实践,完全是孔孟之徒在上下其手,轮不上他。而且,那些人除了擎着反对“人性恶”的理论旗帜,行动上也并非遵循着荀子的法治学说。

  (二)

  在西方,情况似乎有很大的不同。无论追溯到源头的希腊文明,还是稍后一以贯之的基督教理论,“人性善”之类纯属先验的范畴,即使曾被提起,也是隐隐约约,并无完整的论述,“人性恶”论几乎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正因为深信人性本恶,他们才选择了法治这一自救的理念,并成为一种传统。柏拉图说过:“没有法律,人类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伊壁鸠鲁也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那是指向恶的生存需求,而善却是后天人为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属性。亚里斯多德与他们有些差别,提出人具有优于一般动物的理性,这就使他一方面在法律规范下被动地理性地生活,一方面能主动追求德性的生活-什么德性?这里似乎可以看见“良知良能”的影子了,可是亚里斯多德又兜回去了,他说德性的产生和实现还是取决于社会风俗、法律、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于是,善(德性)依旧是后天的人为的产物。希腊人(包括罗马人)承认人性恶,并且能坦然地面对。他们并不一味地否定和压抑人性中的恶,只是主张用法治给以必要的约束。

  希腊文明中断以后,成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教义,也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这种恶正体现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就是这所谓原罪,使人类失去自律,必然抵挡不住种种欲望的诱惑而走向犯罪,只有依靠他律的约束和向导,才能得到救赎。耶稣在制止对行淫的妇人用刑时,问众人道:“你们中,谁没有罪?”意思就是罪恶的人类唯有皈依上帝的指引才能得到拯救。因此,基督教对于人类的欲望和本能,反对采取放任的态度,这点和希腊、罗马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新教兴起时,对旧的教条多所变革,但这一基本精神却遵循如旧。马丁路德说过:“人本身不是别的,就是贪欲。”这对于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恶,可说是一句严苛更胜于前人的结论。

  启蒙运动被认为是对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现和回归,但是它所开启的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局面,特别是在进入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期以后,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和了解,无论广度和深度,取得的进步简直不可以道里计。许多观念的发展变化导致了颠覆性的结论,唯独对人性的评估却基本维持着向来的传统。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概是十七世纪唯名论大师霍布斯的名言:“人对人是狼。”他的这句话是对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等现象的概括。他认为,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中,动物本能的利害冲突必然导致不断的竞争和倾轧,而由于先天条件(体力、智力)和后天机遇的差别,胜负的不同结果便决定了不平等的社会常态,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贪欲所决定的自私和残忍,还会把这种不平等进一步固定为剥削和奴役的关系。这就是人性中的邪恶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过程。他的这套逻辑很难推翻,直到二十世纪,名噪一时的萨特所云“他人即地狱”,实质上遵循的思路也并无大异。

  十八世纪的哲人中,也曾出现过性善论的主张,比如康德和卢梭,不过都比较笼统、含糊,而并无详尽的论证。即使是写过《纯粹理性批判》的康德,先验的理性范畴仍然令他在证明时感到茫然,于是,他面对自己那著名的不解之谜-“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最终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惊奇的感叹。至于卢梭,他虽然一般性地提出过人的天性中具有善良的一面,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却使用了相反的逻辑。在《民约论》里,他反复提出过,所谓“社会契约”(国家权力)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就是贪得无厌的人性弱点带来了在残酷的竞争中互相伤害的危险,换句话说,不通过权力的约束,人类就会在无序的竞争中毁灭。意思很明白:公权力对个人权利的限制就是针对人性恶这一客观存在所设的预防。他还指出,民主政治就是人类从上述的限制中获得自身权利的手段,而极权政治则是人类在限制中失去了自我。

  由于资本主义带来了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贪念和恶意也必然会随之进一步膨胀。面对这一形势,十九世纪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当然不会再停留在“国家权力的制约”这个层面上了,而且依靠上帝的拯救之类说教也日趋式微。大师们担当的似乎都是改造社会的导师这种角色,人性的善恶不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而被提出,而往往只是一个大的学术体系的论证过程中的前提和注释。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只有两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尼采的超人理论。根据阶级斗争理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利益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所谓人性,就是阶级性。无产阶级承担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凡不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就是恶,必须消灭;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和无产阶级利益高度一致的,就是善,必须奉行。

  尼采是个病人,几乎可说是潦倒一生,但他的那套学说对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前期却是影响巨大。也许是因为精神系统的病态,再加上个人遭际的不幸,使他对人性的缺陷有着特别痛彻的认识一种极端的轻蔑和否定。第欧根尼说“人是两条腿而没有羽毛的动物”,多少是一种诡辩的调侃,并非当真作为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只有尼采,把人指认为一种还处在进化过程中的动物,一个随时都可能被毁灭的过渡中的物种。他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口说:“人是一条索子,横在禽兽和超人的中间一条索子横在潭上:是危险的中途,危险的经过,危险的回顾,危险的站住和战栗。”他向人类呼吁:“喂!我要叫你们做超人。”因为“人于超人……是一场笑话和一件伤心的耻辱罢了”。虽然在这声呼吁里,他也承认生命的伟大意义,但那意义只能体现于具有“强力意志”的强者,“强者”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按他的理论,强者永远是少数,但却是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弱者的统治是理所当然的。换句话说,超人是通过奴役弱者和群氓来实现自我的。当然他并没有欺骗大众,因为他说清楚了没有多少人具备做超人的条件。试想,踩着一条横在潭上的索子,想走到对岸去,那是何等的艰难!在中途,在每一步(经过),在每一次的退缩(回顾)、停顿和恐惧(站住和战栗)中,你都面临坠入深潭的危险,能到达彼岸的能有几人呢?从超人(强者)哲学的立场看,掉下潭去的都是弱者,是在竞争的法则中被淘汰的一群,他们应该为自己的失败而羞愧,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给予同情。正如赞赏尼采的某教授所云:“失败者就应该羞愧,被淘汰者难道还要受表扬么?”用某读者代这位教授立言的话来说,就是:“你们都该死,你们不配活在这世上。”

  (三)

  因为尼采所宣传的理论,对启蒙时期以来人本主义所主导的为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代言的传统,构成了颠覆性的挑战,后人往往为他贴上“种族主义”、“霸权资本主义”、“纳粹主义”的精神向导之类标签,一百多年来,舆情颇不看好,影响却余绪不绝。丹麦导演冯提尔2003年拍了一部名为《狗镇》的电影,很受到一部分人的吹捧,被说成是“尼采哲学的电影版图解”,国内的评论者里,有的人顶礼膜拜之余,舌灿莲花;有的人震惊愤慨同时,拍案而起;联系到人性的恶,或归咎于“丑恶的贫穷”,或寄望于极权的政治。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出于好奇,我也找来一张《狗镇》的碟片一睹究竟,结果没看完-实在是看不下去。妮可基德曼的演技无可挑剔,情节的发展却令人无法忍受。后来想了一下,之所以无法忍受,就在于这确实是一个“电影版图解”,它是从寓言的角度来宣传教义,完全把受众当做任意灌输的群氓。在主题先行时代,我们接触过的政治寓言式的作品太多了,形成了一种味觉抗拒,闻到气味就厌烦。

  确实,怎么能对一部寓言剧的情节按生活的逻辑进行要求呢?不过人们还是会怀疑,《狗镇》中的人为何会坏得如此全面、彻底和突然?历史证明,进化到人以后,人性中固有的恶,总是在和后天积累的善进行着反复的、激烈的争夺战:进步不多,而退化也有限。局部性的、阶段性的恶的膨胀和泛滥当然也常发生,但那一定有一个特殊的外部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天灾、暴政等)在起作用。《狗镇》里连这条都省略了。冯提尔自己说,他曾经是一名共产主义者,《狗镇》是他拟拍的《美国三部曲》中的一部,其目的当然是对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强大堡垒从本质上给予揭露和批判,但后来据说他又不是共产主义者了,虽然还在反对伊拉克战争,《三部曲》却并未拍下去。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他又对记者说自己是个纳粹主义者,此话非同小可,结果竟遭主办方驱逐,后来他辩解称是句玩笑话,但为时已晚,人们联系历史表现,终究不由分说了。

  冯提尔究竟是不是纳粹党人,且由他去!不过他所反映的尼采的关于人性恶的观点,已经把西方传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推到了尽处,它完全地表现出了和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的两条思路。当人们看过《狗镇》之后大呼震撼、过瘾时,宣传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同时你就必然认定,底层的恶无法遏制也不可移易,只有在强权(妮可基德曼的父亲统领的黑帮为代表)的枪杆下,或者被消灭,或者被奴役,才是他们的宿命。由此可以想见,强者哲学必然受到一切极权主义者的欢迎和默认。而荀子所持的性恶论,虽然出发点似乎相近,但路径和目标却完全不同。为了规避和改造人性先天的恶,荀子对于后天的善的培育和积累,安排了一整套完善而细致的规范:中心观念是“仁”,中心手段是“礼”,当然还包括作为辅助手段的“法”。只要一切都做到了位,那么人一定会越变越好,“君子”一定会越来越多。不过这条路有难度,不仅充满险阻,反复也在所难免,但最终的目标是永远也不能放弃的。这就是东西方文明的对决中东方最终要占优势的原因所在。

  冯提尔也许并未想到把全体“狗镇”人(人类社会的缩影)的罪恶和贫穷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范畴。贫穷当然可以促使恶的产生与发展,但两者间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因果关系。恶主要植根于自然法则,而贫穷却是病态社会的产物,在他们之间画等号,只能是出于既得利益阶层的强加于人的霸道逻辑。社会学家李银河先生,看了《狗镇》之后,写了一篇题为《穷人不值得讴歌》的博文,硬生生地把贫穷和罪恶归拢一处。她说:

  贫穷是罪恶,早就听说过,原来很不理解,因为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一直表扬贫穷。其实,在几千年来弱肉强食的历史中,贫穷不一直是罪恶吗?贫穷就是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败下阵来,失败有什么可表扬的呢?贫穷不是美的,是丑的;不是值得骄傲的,是值得羞愧的……一个人活成了下层人,那就是活得最失败的人,被淘汰的人。

  于是,“影片对穷人人性弱点的揭露”,令她十分“震惊”,因为“影片把格瑞斯(妮可基德曼)对穷人的浪漫想象打得粉碎……让每个看完电影的人在黑帮血洗狗镇时有一种强烈的快感”,而这种快感,“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你们都该死!你们不配活在这个世上”。李先生快人快语,看得出是性情中人,只是不明白她何以对穷人怀有如此大的反感。博文一出,立即在网上招致众怒,这也是意料中事。架不住一片声讨,李先生很快又补发一文,作了若干说明,并且承认,前文在“政治上不正确”。

  老实说,看到李先生的《穷人不值得讴歌》,我怀疑她当时精神上大概有点混乱-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社会学家不会有这样的表现。随即又读到她在全国政协会上的一段言论(对以聚众淫乱入罪的某教授的声援),更加深了我的这一判断。她说:

  换偶行为,如彼此接受,就合理……聚众淫乱罪与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有明显矛盾之处。法律改变前,可以用两对(夫妻)在不同地点、方式(交换的办法)规避这一法律。换偶作为少数人自愿选择的娱乐活动(生活方式),没有违反性学三原则(自愿、私密、成人之间),并不违背多元论的价值观。

  很难相信这番话出自一位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之口,她到底在研究些什么?只能用鲁迅的话来评价:“发昏!”这种理论当然不值得从正面驳斥,但考虑到它可能造成的影响,还是需要通过提两个问题来点破其荒谬的要害:

  一、承认“换偶行为的合理性”,就符合“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要求吗?且不说“人权”应包括个人的尊严、名誉等一系列相关权利,且仅就这一“娱乐活动”的交换过程而言,相关的至少四个人(两对夫妻)的权利主张有可能完全对等吗?可以说,绝无可能!因为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其权利主张连量化的标准也没有,对等从何说起!那么,也就是说,在这种不对等的权利交换中,必然有一方(或多方)的权利遭到侵害。显然,说宽容换偶就是体现人权,完全是罔顾逻辑、自欺欺人。

  二、所谓“性学三原则”不知出自何典,“自愿、私密、成人之间”竟然完全不把文明人类的婚姻制度考虑在内,这恐怕只有在消灭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的乌托邦实现之后才能成立。至于“多元论的价值观”云云,其存在的前提是必须有共同的底线,没有底线,便只有回到丛林去,那里奉行的是一家独大的恐龙价值观。

  不能就这个问题再多说什么了,否则别人会以为我也在“发昏”确实很难想象正常人会参与针对诸如此类观点的讨论。

  后来,又读到了李教授的另外一些文字,发现她并非完全发昏(除了关于“换偶”和其他一些维护“性人权”的言论)。她有着一整套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一直在修饰完善并且致力宣传。前面为《狗镇》发出的感叹并非一时兴起脱口而出,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她作为一名“自由主义精英分子”对尼采哲学的深刻领会。择要再录几句她的原话:

  食色性也,吃饭做爱,人的基本需求、基本权利。色情图片之于做爱就相当于饭馆菜单(附图片的)之于吃饭,没有禁止的道理。就像不能允许吃饭却打击菜单,也没有道理允许做爱却打击色情图片……人有追求低级趣味的权利。世界上,有相当部分人趣味不高……一生只喜欢两件事,就是吃饭和做爱。趣味就那么低,这两件事囊括了他所有的欲望,很可怜,可就这么点可怜的欲望你还不让他满足,抓起来判刑罚款,使他更加可怜,这对国家社会有什么好处呢?

  乍一看,又是在维护“人权”!可是稍加思索,就会发现,她维护的只是“吃饭、做爱”这两项属于一切动物的基本生存权。而谁都知道,在人类社会里,这两项权利都要受到某些外部条件的制约,因而有关的欲望不可能随意泛滥。你向处于某种制约状态下的人派发“菜单”,是什么意思呢?说得直接一点,不就是煽惑吗?其结果只能是促使部分人的干法犯禁铤而走险,用你“上饭馆”的比喻来说明,就是吃“霸王餐”,社会能承受那种局面吗?李先生不可能想不到这层道理,不过她认为她为之维权的那“相当部分人”趣味不高,“只喜欢两件事”吃饭和做爱,“很可怜”。那么,她真的可怜那些人么?未必!因为那些人大体上就是他认定的“不值得表扬”的“下层人”、“活得最失败的人”、“被淘汰的人”。或者说得更坦率,是“不配活在这世上的人”。她说不应该为这点“可怜的欲望”而对这些人“判刑罚款”,相反她还主张为他们派发“菜单”,然后任由这浑浑噩噩的一群永久地沉沦,就像尼采所形容的,从“危险的中途”(潭上的索子)向无底的深渊坠落下去。这结局看来也是理有固然、情无足惜。不过社会难道没有一点教化和约束的责任吗?这些“低级趣味者”就不能有一个高一些层次的权利主张吗?处于金字塔上层自诩为社会导师的“自由主义的精英”们不会有一点不教而诛的遗憾和自责吗?

  选自《书屋》2011年第9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