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母亲的教育理念决定孩子的未来

  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地应付孩子,只有真正地陪伴他,孩子才会感到爱的温暖。陪伴是母亲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因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很多家长生完孩子后,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忙工作去了,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

  有些家长虽然和孩子住在一起,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环境,找人照顾孩子,经常给孩子买上一大堆礼物,表示对孩子的歉意,这都不是孩子所期待的。

  孩子期待的,家长未必知道。家长只有读懂孩子,才能与孩子快乐共处。

  作为家长,也许你的工作很忙,也许你日理万机,也许你是个成功的人士,但这些都是不你不陪伴孩子的借口。

  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下班后就应该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放下电话,关上手机,陪着孩子一起放松,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听孩子讲讲学校里的见闻,讲讲班里发生的故事和笑话,听听孩子的胡思乱想,听听孩子的吹牛,也许孩子的胡言乱语不切实际,但也要用心去倾听。

  不要把这些事无限的后推,以为以后还有很多这样的时间,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的,也就是在一转眼的机会,孩子就会长大成人了,所以,要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

  一)不陪伴孩子成长是无可挽回的错

  我曾陪着朋友赵女士到送孩子出国留学,在众人的眼中,她的一切都叫人羡慕,事业成功,孩子优秀,一切都很完美。

  但在孩子即将赴美的前夜,她与我长谈了一夜,我才知道她有很多遗憾,最大的遗憾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陪伴孩子,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年轻时候,把一个小公司搞成了当地最有名的大公司,那时候,我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工作上,却忽视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小时候,我没有时间管他。当时我认为孩子只要吃好喝好,被照顾好,就能健康地长大。所以我生下他后,就把他交给老人照看,孩子的奶奶对他非常溺爱,娇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关心的无微不至。

  别人家的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都是父母领着去报道的,可是那一天,我特别忙,没有抽出时间陪孩子,我便安排秘书领着孩子报道去。孩子小学毕业前的家长会,我正在外地出差谈项目,连开家长会的消息也不知道,所以也错过了。别的家长都有孩子入校,毕业的记忆,可我的大脑对此却一片空白。

  我每天忙于工作,公司的快速扩张,要求我要不断地适应各种陌生的环境,适应各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对孩子的经济要求有求必应,花钱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以为只要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成绩自然就会上去。结果他在学校里结交了一帮富贵子弟,讲究穿戴,学会了攀比,学习成绩却不见起色。

  孩子的奶奶只能保证孩子的衣食无忧,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培养,却鞭长莫及,爱莫能助。孩子在无人管束的环境下,像野马一样成长,性格变得两极分化,一方面任性叛逆,另一方面非常敏感,内向,还有些懦弱,对学习不自信。

  有个阶段,孩子特别逆反,不遵守学校的规定,留着长头发也不剪短,对我的话非常抵触,处处和我对着干,把我气的晕倒在地,他也离家出走了几次,那时候,我们之间关系非常紧张,差点断绝母子关系。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我除了生气,和孩子对着干之外,打他,骂他以外,竟然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对他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我是个不合格的母亲。

  一年四季,我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唯独忽视了陪伴孩子成长。我把自己的时间给了工作,给了竞争对手,给了员工,给了所有的人,唯独最心爱的,相依为命的儿子,却没有在我这里分到多少时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由于过多地投入工作,忽视了孩子成长中关键的几个时期,也忽视了孩子成长中最精彩的环节,转眼之间,孩子就长大成人了。

  现在孩子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马上就要走了。这时,我才发现,其实我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忙,公司经营进入稳定的时候,我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但那时,我满心都是把公司的规模扩大,再扩大,却从来都没有多用点心给孩子。

  一切都晚了,孩子就要彻底离开家,开始新生活。从此他就不再属于我了,我剩下的工作就是努力挣钱,然后给他寄去,保证给他提供充足的教育资金和生活花销。

  她满眼泪水,彻夜未眠,和我平时所见的那个精明强干,野心勃勃的女强人判若两人。她的儿子,眨眼之间已经长大成人了,也许在孩子记忆中,总是不在身边的母亲像个虚幻的影子。

  我不断的劝慰,但她的痛苦丝毫没有减弱。

  她说:“以前总以为把公司做大,给孩子挣钱,挣足够的钱,是最重要的事。现在,儿子马上就要离开家了,我才突然悟道,当时的我多傻啊,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了。孩子的精神成长远远比物质成长更重要,况且,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为代价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我的人生有很多的缺陷。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会用心陪伴着孩子长大。只有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人生才会圆满。”

  和她谈完话后,我的心里一直很沉重,这是个教训,虽然她和孩子同住一室,但她却从来没有拿出时间给孩子,虽然母子共处一室,但却像个陌生人一样,没有任何交流。她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经常被忽视。

  等着孩子离开她的时候,她才意识到为时已晚,她的人生充满了缺憾。该陪伴孩子的时候,忙事业,等着有事业了,孩子也不需要你的陪伴了。

  遗憾的是,人们总是不断地犯着同样的错,由于工作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时间管孩子,到孩子大了,却发现他在成长中所有的精彩之处都被错过了。

  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一些工作忙的家长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环境,找人照顾孩子,经常给孩子买上一大堆礼物,表示对孩子的歉意,但他们却不知道,这都不是孩子所期待的。

  孩子期待的是父母在身边的陪伴,哪怕是父母拿出很短的时间和孩子交流,都会叫孩子感到满足。

  如果父母只关注孩子的物质要求,却不肯为孩子的成长付出时间和心思,这就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长,还是情感,心理和的成长。

  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视或者无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孩子的心理成长更加重要。

  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不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不去尝试了解孩子,不去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将来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碰到诸多问题也不会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

  很多家长遇见了孩子的早恋,遇见孩子的逆反,遇见了孩子走极端,沉溺于网吧,在学校犯了严重的错误,被老师找上门来,甚至离家出走。这个时候,家长只会怨天尤人,感叹自己没有省心的好孩子,感叹孩子的不争气,感叹自己命运不济。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一切的源头都是由自己引起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年的因正是由于今天的果造成的。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多关注,多陪伴孩子,把危险信号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孩子的成长就会更加健康,就像把小树苗的枝杈都砍掉,它才会更茁壮的成长。

  家长一定要意识到陪伴孩子对他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千万不要生完孩子后,把他交给老人,自己去忙所谓的工作了,以为教育是孩子懂事以后的事。

  二)放慢节奏陪伴孩子

  我遇见很多家长说,现在社会的节奏就这么快,要是我们再慢节奏,那么孩子就会输到起跑线上的。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知道,每个孩子的生物钟不一样,生长发育的节奏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属于大器晚成的,有些事早慧的,所以,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生物节奏进行,而不是违背孩子自身的规律。

  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买来钢琴,学习各种知识,但却没有掌握叫孩子入门的方法,以至于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其结果却是事得其返,这样做,还不如不教,不如放慢节奏,等着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后再学。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起跑线上的早一步迟一步对马拉松的结果毫无影响。在起跑的时候,一定要热身,如果还没做好热身的时候就投入比赛,会导致抽筋等副作用的发生,使比赛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每个孩子的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说话,走路,但有些孩子很晚了,却什么也不会,所以,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小学初期的时候,很多孩子怎么教也教不会,成绩很不理想,一道题讲了很多遍,大部分孩子都明白了,但有些孩子却依旧似懂非懂,每次考试,孩子的成绩都比别的孩子差一大截。家长这个时候会非常着急,和老师商量对策,老师总是安慰说,也许孩子还没有开窍,到了开窍的时候,成绩自然就会上来的。我们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培养出好的习惯,创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然后静等花开。果然,过了几年后,很多成绩不是多么优秀的孩子很快就追上来了。

  这样的事情很多,所以,家长只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到了合适的时间,孩子自然会有个突破。

  试想,如果在孩子还没有开窍的时候,家长揠苗助长,花费精力给孩子补课,给孩子定下考试必须考在多少分之上,在班里的名次必须在多少名之前,如果达不到,就会有惩罚,其结果必然是父母和孩子的双输,更加糟糕的是,把孩子的自信心都给打击掉了。

  到了孩子该开窍的时候,由于没有信心,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即使明白也不愿意花费工夫了,这样的结果会更加严重。所以,即使孩子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家长也要读懂孩子,多多去鼓励他。

  家庭教育的方法要合适于孩子的心理,叫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开心快乐的知道很多道理。教育孩子的方法要适当,要适合孩子的心理。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会损害孩子的快乐生活,使得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定要知道,在家长正确教育的引导下,孩子会知道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并不仅仅只局限于书本。

  邻居家有个刚刚上学的小男孩,很晚才学会说话,反应很慢,不喜欢多说话,非常安静。妈妈叫他吃饭,他吃得非常慢,边吃边拿着小勺子玩,而且会洒掉很多粮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远远比吃到嘴里的多。

  叫他洗澡,他坐在浴缸里就玩,把肥皂泡到水里,把肥皂盒当成船,有时候,还拿些塑料鸭子放在水里玩,直到水都凉透了,他也没有想起来要洗澡。

  没事的时候,眼睛直直地看着窗外,他很喜欢一个人对着天空发呆,脑子里也不知道想的是什么。看见外面的蚂蚁,蚂蚱特别开心,见到小猫,小狗就拔不动腿。

  我挺喜欢这个别出心裁的小朋友,感觉他很开心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专注,很有自己的思想。然而,他妈妈每次谈起他来,却总是忧心忡忡。

  “哎,真受不了,每次看见他漫不经心地边玩边吃,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虽然知道孩子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却无法忍受她的慢节奏,真不知道,他的动作就不能快点,再快点?最后我急了,干脆包办代替,直接把一大勺子饭菜,直接塞到他嘴里,叫他赶紧吃,只有见到孩子狼吞虎咽地吃饭,把饭吃饱了,我心里才踏实。我最不堪忍受的就是他整天发呆,每次拿出作业本之前,看着天空楞一阵,写作业的时候,也是慢条斯理地发一会呆。你说发呆多浪费时间,如果把孩子发呆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该多好,说不定孩子的成绩会突飞猛进,直接跑到前面去。我给他买了那么多书他也不看。你看邻居家的孩子,那么喜欢看书,看了很多书,可他却好,没有见他看多少数,天生一副阿呆样。最无奈的就是,看见人家家里的猫,非要逼着我给他养只小猫,养小猫多浪费时间精力,还要给小猫洗澡,喂饭,有这些时间干点什么不行?”

  这个邻居这样说也很正常,她是双职工,平时工作很忙,回家还有很多家务要干,像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一样不休止的运转着,面对的压力肯定不小。

  她对孩子的催促非常有代表性,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卷入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双职工的家里,孩子每天早上听到家长最多的话就是:“起床!起床!快点起床,”,“洗脸,洗脸,快去洗脸。”,“快点吃,再快点吃,要不然就要迟到了。”,“快点写,再快点写,你还有很多作文没有写完。”,“快点弹琴,快点弹琴,马上要考试了。”

  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家长最基本的生活状态。幼小的孩子,也不得不适应父母的节奏,否则就会被父母催促。他们的父母也许不知道,大人和孩子的生活节奏完全是不一样的,孩子有其独特的生活节奏。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完全不相同的。

  对孩子来说,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我对邻居说:你懂孩子吗?你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都在想什么吗?你以为孩子和你一样,也是个成年人吗?大家都在强调教育孩子要顺其自然,但我们却恰恰忽视了孩子的自然节奏和生长规律,我们尊崇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了吗?

  “这个?”邻居愣了一下,说道:“整天这么忙,哪有时间想这些,况且,小孩子嘛,谁有时间管他想什么。”

  “这么说虽然你和孩子早夕相处,但并不真正地了解孩子,要知道,孩子和我们成年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法国最有名的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模型!他们有着独特的世界,如果大人把自以为是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去教育他们,肯定是不对的。卢梭主张应该按照孩子的天性实施教育,但家长们往往会背离这一点,他们更愿意按照成人的想法和行为去控制孩子的一切,完全违背了孩子成长的天性。”

  邻居有些惊讶,看得出,这些思想从来都没有在她的脑子里出现过,在她眼里,孩子调皮,不懂事,做事拖拉,几乎一所是处。她并不知道上天给她的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珍贵宝石,如果精心雕饰,肯定会成为一块美玉,而她却把孩子当作一块不值钱的石头,没有用欣赏的眼光看见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

  “其实换一种思路,你会发现你的孩子非常独特,有着别人所没有的品质,非常有思想,有见解,喜欢独立思考,孩子吃饭很忙,也是正常,因为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报有非常好奇的态度,他的生活节奏就是那样。你为什么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去穿衣?这样,他会了解自己能干些什么。他对周围各种事物感兴趣,可以更好地感受周围,用自己的大脑去想象,去思考。”

  看着邻居在思考,我继续说,放慢生活速度,放慢心态,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更多自由自在的时间,按照孩子天性慢慢成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你看,以前的家长总是叮嘱孩子“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你也完全可以停下手上的活,陪着孩子一起放慢生活节奏,抱着欣赏的态度,看着孩子发呆,也许在孩子正在进行思考,也许他仅仅只是在做白日梦。

  孩子喜欢小猫,喜欢小动物,在你眼里是无趣无聊的事情,但在孩子那里却是最大的乐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说不定将来孩子能和法布尔一样,写出类似于《昆虫记》的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催促孩子,代劳孩子,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现在我想想,孩子确实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有很多优点,只不过是我没有注意到,更没有去欣赏他,我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以后得换个思路看待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过,我的文化程度不高,知道的也不多,会不会没有足够的能力,像那些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家长那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不要这么说,要知道,亲子教育是爱的教育,只要用心,有足够的耐心,即使是最平凡的妈妈也能教出最优秀的孩子。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优秀的人才,都出生在最普通的家庭。他的妈妈也许只不过是最普通的小学教师,工人,甚至只是一般的家庭妇女,但依旧培养出了最优秀的孩子。更有一些来自于贫困农村的学生,父母都是农民,但他们的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在学业上一帆风顺,顺利地拿到高学位,找到高薪的工作,做出不凡的成绩。而我认识很多高学历,事业有成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却非常一般。这些富二代,官二代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但却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专注于个人的事业,他们可以花重金为孩子买名贵的玩具,为孩子请来好的家庭教师,可以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惟独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长大,他们以为孩子的成长不需要花费多少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孩子就会自然地成为他们所期待的那种人。虽然他们具有很高的素质,很高的智商,但却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教育,也不愿意用心去学。他们以为生了孩子,自然就会教育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教育孩子需要家长多用心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去。”

  “那么以后我还真的要多看相关的书,多和优秀的家长沟通,放慢生活节奏,多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邻居认真地说。

  “对,开车都要学驾照,家庭教育更不能”无证“上岗,学海无涯,教育更需要家长去用心学习,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现在你有了好的态度,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家长的素质,只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爱心,多用心,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一个平凡的妈妈,也能成为优秀的家长,培养出一个身体健康,性格健全,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优秀孩子。如果忽视孩子的成长,即使妈妈的学历很高,资产雄厚,很有能力,但却不是合格的母亲,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看看爱迪生和他妈妈的故事,对我们肯定会启发。

  爱迪生小时候,是个与众不同的奇怪孩子。他的身体瘦弱,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坐着发呆,大树如何冒出绿芽,树叶如何变红,太阳东升西落,这些别人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事,在他眼里却充满了好奇。他什么都想知道,都想亲自试一试。

  有一次,他发现花园的篱笆上有个野蜂窝,里面有很多洞,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为了彻底搞清里面的奥秘,爱迪生抄起一根木棍就往里捅,结果“嗡”的一声,一群野蜂从窝里飞出,径直向他扑了过来。

  转眼之间,爱迪生的头上,脸上被野蜂蛰得到处是包,肿得跟面包一样。他痛得大叫起来,丢下棍子就往家跑。

  他还干过更离谱的事,就是在鸡窝里孵小鸡。

  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就想着人卧在上边是不是也可以,于是他决定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鸡蛋,在邻居家找个僻静的地方,搭好窝,铺上茅草,再放上鸡蛋,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自孵出小鸡。

  晚上,家里发现他没有回家,到处找他,最终看见他趴在草窝上孵小鸡,家里人又好气,又好笑,赶紧把他拉起来,“你在干什么?”

  “我在孵小鸡,小鸡马上就要孵出了。”

  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拉他起来,说:“傻孩子,你是孵不来小鸡的,快和我回家吧!”

  爱迪生非常不开心,他就不明白,为什么鸡能孵出来,而自己却孵不出来。

  爱迪生在学校老师的眼里,是个有名的笨蛋,他总是爱问问题,经常让老师很恼火,因此老师经常训他,甚至打他,老师还下了结论:爱迪生是个傻瓜,将来绝对不会有前途,最终叫他妈妈把他领回家去。

  但爱迪生的妈妈说,这个老师才是个傻瓜,爱迪生不是,他的表现都是孩子创造天性的表现。于是爱迪生就退学,她妈妈自己教他。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个平民教育家,有髙超的教育才能,她把家庭教育办得生动活泼。她对儿子的问题,只要是知道的,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就让孩子去看书。在母亲的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最终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母亲教给他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方法。她认为,多思比简单地死记硬背更重要,只要爱迪生看得懂的书,不管多难的,都给他看。

  在教育中,爱迪生感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说:“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他认为母亲是真正理解他的人,“我在早年发现了慈母是如何有益的。当学校教员叫我笨蛋时,她来到学校为我极力辩护,就从那时,我决定要给她争脸面,不辜负她对我的盼望。她实在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引导,把爱迪生好奇的良好品质保持下来,并且进一步发展起来,使得他变得不再平庸。

  千里马常有,但伯乐并不常有。很多孩子像爱迪生那样,天生就是科学家和探索者,他们天生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小脑瓜里总是装满了“为什么”,但爱迪生的母亲却不常有,很多母亲都习惯对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问题不加理会,有些还会轻易否定,甚至还严厉打击孩子好奇心。

  我记得有一次朋友告诉我,她孩子特别叫她生气,竟然把她刚刚买来的手机放到水里,说是要看看手机能不能在水里浮出来,气得她大骂孩子一顿,叫他以后,不要再搞这种破坏性的活动,如果再次发现,肯定会拳脚伺候。

  从那以后,孩子还真的老实了,这个朋友并不知道,也许中国未来的爱迪生,就被她这样骂回去了。这是件多么遗憾的事啊,如果每个妈妈都像爱迪生的妈妈那样,宽容大度认真地对待孩子,细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并且赞赏孩子的奇思妙想,即使孩子犯了很多错,走了很多弯路,也不责备孩子。

  因为她知道孩子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

  只有这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才不至于泯灭,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像爱迪生这样的孩子很多,许多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人,比如说爱因斯坦,爱迪生,丘吉尔都是大器晚成的人,他们小时候的成绩都是不堪入目,但最终却做出了不凡的事。

  再看看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小学时候,成绩不佳,但长大后,依旧能取得不小的成绩,所以,决定是否成功的不在于他们小时候的学习成绩,甚至是否考得上好大学都不重要。关键是孩子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品质,是否能够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作为家长,如果能给孩子这么多美好的品质,远远比只看重他一时的成绩更加重要。

  三)用爱和鼓励陪伴孩子

  我认识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教授,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中国科学院做研究工作。后来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名校工作多年。

  虽然他生活稳定,但经常在中美之间奔波,因为他想着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投入一份力,帮助了很多贫寒孩子的求学梦。

  我们交往多时,发现他是一位有思想,爱好广泛的杰出人士。

  我对他的成长非常感兴趣:“我想你肯定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个知识渊博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培养你吧?”

  “恰恰相反,我出身贫寒,母亲是个劳动妇女,她有一群孩子,从来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教我知识。”

  “但你怎么能做出不凡的成就?”

  “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虽然在知识上,她没有给我更多的帮助,但她的品质却影响了我。她具有典型中国女性的一切特点,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做事认真,她的品质,对我的成长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母亲每天都在陪伴着我,和我形影不离,她了解我,知道我在想什么,教我做人的道理,她用传统文化熏陶我,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了榜样。母亲是我的精神支柱,遇见困难,我总会想起她。”

  “这么说平凡的母亲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是的,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而与她本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我的母亲是个了不起的人,我用她的方法培养我的孩子,顺利地把他们送入了一流的学府。”

  和他谈完话后,我感触很深,从事教育多年,有幸接触很多优秀的人才,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出生于普通家庭,他们的母亲都是一般人,普通的小学教师,工人,甚至还有一些母亲全职在家,但她们照样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记得读书的时候,同系有个姓高的研究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经常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小高家里的经济条件很一般,父母都是下岗职工,收入菲薄。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深知父母的艰辛,知道一切都要靠个人的努力,在业余时间,他出去干兼职工作,由于他的专业很热门,很快就找到了不错的公司实习,读大学的时候,基本上靠打工就把自己的生活费挣出来。

  经过努力,小高顺利地通过了赴美的各种语言考试,由于他在大学期间各科的成绩都很优秀,又在有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几篇论文,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如愿以偿地申请到了一所美国的名校,拿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深造。

  临行前,他给系里的新生做过一次小型的报告,他把个人的成功归功于母亲的教导,他说:

  我的母亲是最普通的人,她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从事着最简单的工作。她没有足够的知识辅导我,但她却给了我一把通向成功的金钥匙,她把坚强乐观的性格遗传给我。母亲是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她会看见我所取得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经常鼓励我,给我信心。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好,老师也经常批评我,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找过她谈话。

  但母亲从来都没有向别的家长那样打我,责怪我,她常说,没有关系,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的过去比,每次考试都比前一次好一些,这就是进步。如果我有了一点进步,母亲都会很开心。

  “我说过,你是最好的孩子。”这是母亲经常说的话。

  我是在母亲鼓励下成长的,如果没有母亲的鼓励,很难想象,我能走到今天。当我拿到奖学金的时候,母亲非常开心,她告诉我,做人要有感恩之心,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国,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做点事。

  朋友和小高的故事给我很多的启发,他们的成功都是有源头的,身后都有一个看似平凡,但却有爱心的母亲,她们耐心地陪伴着孩子的成长,用爱和鼓励去教育孩子,最终孩子取得了成功。

  从他们的身上,我明白了,即使是一个最平凡的母亲,只要爱心,有耐心,并且方法得当,学会激发孩子的潜能,肯定会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身为人母后,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期待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常想,就连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都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我们这些受过教育的家长,只要用心,方法得当,肯定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四)用故事陪伴孩子

  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听故事,神奇的故事会给孩子一个美丽的童年,每天晚上给孩子讲个故事,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作为家长,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忽视亲子阅读的时间。

  记得生完孩子后,由于各种变动,我换了工作,那是很动荡的时期。我开始了新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干,却每每发现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每天累的筋疲力尽,却没有看到收获。回家还要想着给孩子做饭,照顾好他。那段时间,家庭,工作搞的我精神疲惫,我身体不好,精神压力大,神经衰弱,情绪也大受影响。

  于是,同事好心劝我,为了在单位站稳脚跟,先把孩子送到老人家,暂时照顾一段时间,等着工作稳定下来后,再把孩子接过来。她当时就是这样做的,孩子跟着老人长大,也没有什么不好。

  当时确实动心了,因为新工作很有挑战性,也有成就感,越是这样,就越想做好。如果把孩子给老人照顾,我可以全力以赴适应新环境,干好这份工作,否则后果不容乐观。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带孩子,一个是因为母爱,我忍受不了和孩子分离的痛苦,母子分离的苦,没有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想,就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痛苦,孩子怎么可能去承受?

  叫孩子在突然之间改变生活环境,跟着老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没有熟悉的人和环境,对他是个考验。孩子晚上已经习惯于和我睡觉,如果晚上见不到熟悉的人,心里就不会有安全感,会哭,会闹,会生病,娇小的孩子,怎么能经受这样的折磨?

  我同事又劝我,小孩子都不懂事,当时她的孩子也哭了很长时间,叫她很难受,但哭上几天肯定就不会想妈妈,习惯就好,反正孩子小,没有关系。

  但我不这么认为,孩子不是一个不会思想的物品,他是有着独立思想的生命个体,如果不考虑他的感受,给他造成情感和心理上的痛苦,肯定会对他造成阴影,对他今后的生活有影响。不要说是人,就连一棵小树苗被移到另外的花盆里都要适应一段时间,休整一段时间,况且是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我见过同事的孩子,感觉她们母子间好像隔了一层,关系很冷淡,孩子在外面惹了不少祸,但很少和她说,她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和孩子交流,费了很大的劲,但却走不进孩子的世界,因为孩子心口的那扇大门对她关闭了。

  母子虽然同处一室,但却像个陌生人一般,很少说话,孩子也不愿意和她多交流。最终她把一切都归于孩子的不懂事,她说:“哪有这么不懂事的孩子,我给他的付出,他从来都没有看见,也不知道感恩,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遇见这样的事?”

  她越这么说,孩子越和她逆反,最终母子之间的关系水火不相容。

  遗憾的是,她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一切事情都是有源头的,现在和孩子闹成了这样,自己也有不小的责任,在孩子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她把孩子推到一边,叫别人去养育孩子,不去关心孩子的精神健康,而是去忙工作,孩子在被她忽视的环境中长大,虽然共居一室,但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孩子和她之间肯定有隔阂,母子之间关系的疏远也难免,我不希望孩子也变成这样。

  还有另外一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启蒙教育就好比毛毛细雨湿衣服,润物细无声,虽然家里的老人也从事教育,也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但他们的作用,远远不如母亲,母亲是孩子启蒙教育的最好领路人。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共度的亲子共读时间,是我们母子之间最亲密的时光,也是孩子接受文学启蒙教育的最好时间。

  即使白天的工作再忙,晚上也要抽出足够的时间,给孩子讲几个睡前小故事,讲安徒生童话,讲小红帽,讲大灰狼,讲拇指姑娘,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还讲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古今中外的童话经典,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故事,睡前是他最开心快乐的时间,他听得如醉如痴,每天晚上都在美妙奇幻的故事中入睡。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故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情节也越发曲折,孩子听得越来越开心。给孩子讲了一段时间后,有天晚上,孩子突然说:“我想了很多好听的故事,讲给你听。”

  “你会给我讲故事?”我很高兴。

  “当然,我的故事比你的好听,因为我不喜欢刚才你讲的那个故事的结尾,我又换了一个新的结尾。”

  从那时起,亲子故事时间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我讲完故事后,孩子也给我讲个故事。

  开始,孩子根据我的故事改编部分情节,变成新的故事,虽然改的不多,但我已经很开心了,这意味着他文学创作的萌芽。

  有天晚上,又到了他讲了故事的时间,这次他给我讲了这样的故事:“在一个街道上,走着一个要饭的乞丐,本来他是个有钱人,因为遭遇了强盗,强盗把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抢走了,他就变成了穷人。这个穷人只好到处去要饭,但他却不好意思开口,所以一天也没有要到一口饭,于是,他就坐在地上哭了。他的泪水一滴滴的流到了地上,越流越多,变成了一个小溪,这个时候,从小溪里面爬出来一个人,那个人看见他哭的可怜,于是就给了他一个碗,于是便消失了。乞丐拿起了碗,泪水又掉落到了碗里,奇怪的是,他所有的泪水都变成了钻石和宝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要绝望。”

  我感觉很奇怪,问他:“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故事,你是根据什么故事改编的?”

  “这个不是改编的,是我自己想的故事。”

  “你竟然也会讲新的故事了?我很开心。”

  孩子受到表扬后,越发高兴,从那以后,我有幸经常听孩子给我讲他编的小故事,虽然故事都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却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发现给他讲的故事,像一颗颗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开始长出幼小的嫩芽。我知道这都是孩子文学的萌芽,将来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大文豪郭沫若就是因为他母亲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他就是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而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每当孩子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我又打开课本,开始给学生备课,虽然辛苦,但也充实。人生总有最艰难的爬坡时期,只要咬着牙去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走过去,会有一片新天地。

  最难的那个阶段过去了,工作步入正轨,孩子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他的身体和心理都非常正常,属于那种乐天派的孩子。努力就会有收获,孩子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长大后,非常喜欢读书。

  我给孩子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卡,他经常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有些书他爱不释手,于是,就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去书店买下了,拿回家里仔细读。

  他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在小学的时候,他就大量阅读,他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文学书有《哈利,波特》,《明朝那些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统,四大名著,他还喜欢读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更喜欢看科学书,比如《疯狂的科学》,《化学元素的故事》,《青梅煮酒论化学——化学发展简史》,《十万个为什么》,《国家地理》杂志,除了读书,他也看《漫画派对》之类的漫画书。

  在孩子5年级的时候,孩子告诉我,要写一本书。

  “写书?什么类型的书?”虽然我知道,孩子那个时候的写作水平离写一本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听了他的话后,我还是很开心,无论最终他这本能不能写成,只要有了这个想法,他肯定会努力。

  “是科学幻想书。”

  “真了不起。”对于孩子的想法,哪怕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定要采取鼓励的态度,增强他的自信心。

  我想,这就是每天晚上亲子阅读所起的作用,虽然在很多工作繁忙的家长看来,陪孩子阅读,是件浪费时间的事,有了这些时间还不如干些别的事对升职加薪更有意义,等着孩子长大了,再去抓孩子的学习,也不会晚。但他们忘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孩子小小心灵播下种子,会对他今后产生巨大的影响。

  看似浪费时间的亲自阅读,不但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还为孩子打开了另外一个窗口,开启了他的文学之旅,叫孩子有机会在文学的殿堂里遨游。

  陪孩子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有幸认识了很多鼓励孩子阅读的家长,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孩子的阅读经验,有个姓王的家长告诉我她的亲子读书经验,非常有启迪作用。

  “我也是从小就给孩子讲故事,无论我每天的工作有多忙,都会陪伴孩子,每天都给他讲故事。我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只要是他喜欢读的正规出版物,我都鼓励支持他,从来不去限制他读任何书。有些学校推荐的书,非常枯燥,不符合孩子的口味,他不喜欢读,我也不去强迫,因为孩子有他的想法,作为家长我应该尊重他。但是只要孩子喜欢的书,我都尽量地满足,很多时候,给孩子买的书,他读不懂也没有关系,我先把书放到一边,将来有一天,他会感兴趣的。叫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孩子每天都自觉地写日记,这样既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将来长大了,也是他个人成长的记录。”

  我和王女士一直交往着,没有多久她告诉我,她的孩子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作文得了满分,总成绩进了重点学校的前十名。后来,王女士的孩子在中考的时候,作文也得了满分。

  “这些都归功于孩子小时候大量的阅读,其源头就是每天晚上给孩子讲故事,正是这些小故事,给孩子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多输入,最终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王女士告诉我。

  所以,每天给孩子讲个故事,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不但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今后人生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限量。

  五)让孩子学会分享和感恩

  每年新生入校的时候,忙碌的几乎都是家长,他们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一进学校就开始为孩子忙,缴费,收拾床铺,做各种准备工作,而很多孩子却在一边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乐得清闲,好像是家长要来上学,自己只不过是旁观者。

  在公交车上,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家长领着孩子上车,而车上正好只有一个空座位,家长会身手矫捷地占上座位,心中为能够替孩子找到一个好座位而沾沾自喜,心满意足地叫孩子坐下。孩子理所当然地坐下,没有任何感恩之情,而家长却站在一边,没有任何抱怨,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拿着书包。

  也难怪,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过于溺爱孩子,孩子们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家长的关心,不懂得感恩与回报,缺少一颗感恩的心。

  这不是什么小事,要知道,一个不会感恩于家人的孩子,又如何会感恩于朋友,感恩于社会呢?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感恩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生活当中,家长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对父母的感恩,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就能学会感恩,做好自己的事,在家也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好吃的先给长辈们吃,和他们一起分享。孝敬父母,对长辈嘘寒问暖,常带着礼物,回家看看,陪着老人聊天,多给长辈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这些都会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让孩子学会感恩。

  听过一个故事,几个妈妈在市场上买菜回家,提着菜,边走边夸奖自己的孩子,有的妈妈说自己孩子唱歌非常好,有的妈妈说自己孩子跑步获得过全国大奖,有的妈妈说自己孩子画画特别出色,总之,每个孩子在妈妈的嘴里都是最优秀的。

  但当这几个孩子遇见家长的时候,看见妈妈手里拿着很多东西却无动于衷,只有一个孩子走过来,对她说:“妈妈你累了,我来帮忙吧。”说着就把家长手里的所有东西都拿过来了。

  那些夸奖孩子的家长,看见这个孩子的行为,脸都红了。

  也许那个孩子只不过是个很普通的孩子,但却知道体谅母亲,感恩母亲,也学会帮助母亲。所以,有个知道感恩的孩子,有个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教育的成功。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和爱,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

  感恩是美德,也是能力。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更能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懂得感恩的孩子不仅会孝顺父母,也是个快乐的人,他会永远生活在阳光之中。

  让孩子懂得感恩,需要从很小就开始培养,这是一个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培养,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和才能是一个方面,但品质的培养同样重要,让孩子知道,在帮他人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快乐,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知道感恩的孩子也许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因为学会了感恩,她就是个快乐的孩子,是个阳光少年。不但自己快乐,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我的朋友因为工作忙,所以和老人住在一起,大家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老人过分溺爱孩子,一切都围着孩子转,正所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非常娇气。

  朋友很担心这样下去,孩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不懂得去顾及他人的感受,只想“拥有”,不懂分享,将来到了社会上会变得自私,孤独,没有朋友,变成不知道感恩的人。

  她认为必须要教孩子学会分享,这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于是,她随时注意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美德,希望被过分溺爱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家里每次买了孩子喜欢的食物,她都教孩子先把食物分给爷爷奶奶,然后再分给爸爸,妈妈,最后留给自己。

  孩子也乖巧懂事,很听话,家里有了好吃的东西,第一个先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很疼爱孩子,看见孩子很懂事,每次都会夸孩子几句,但却舍不得吃孩子的食物,有时候,也只是象征性地吃几口。

  久而久之,孩子发现,原来给爷爷奶奶分享食物是件很开心的事,他们不但不吃,还会给自己更多其他好吃的食物,还有一些可以看见的其他好处,比如说,爷爷奶奶都竖起大拇指,使劲地夸自己,来了客人后,总是说自己是懂事的好孩子。

  孩子爷爷常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总抱怨孩子小气,不听话。我在院子里散步,经常会看见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这都典型自私的表现,将来长大了,问题会很严重。当然这些也不能埋怨孩子,是做家长的没有好好教孩子,我向来坚信,没有犯错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你看,我们家孩子就很懂事,有了好东西都知道给我们分享,看来问题的关键,还是那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孩子听了后,心里很高兴,于是,每次父母买了好吃的食物,她更加带劲地邀请家里的人分享,从中得到不少乐趣。

  有一次,朋友去南方出差,回家后,带了一些当地的水果,山竹。孩子非常喜欢,拿起来就要放到嘴里吃,但她突然想起,按照惯例,有了什么好吃的先要给爷爷奶奶分享,爷爷奶奶吃完后,自己才能吃。

  于是,她端着一盘子山竹,给爷爷奶奶吃,平时,老人什么事都会先想着孩子,一般不会吃。但正好那天爷爷兴致很不错,看见这种平时少见的新鲜山竹,非常喜欢,伸手就拿了几个,扒开后就放到嘴里吃起来。

  孩子看着爷爷不同平时的举动大吃一惊,她没有想到爷爷竟然会一反常态,拿起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就吃起来,而且还吃了好多。

  孩子愣了半天,突然之间就嚎啕大哭起来,气得把手里所有的山竹都扔到地上,接着就跑到自己的小屋关上门不出来了。

  全家人都被孩子的举动搞得很尴尬,奶奶埋怨爷爷贪吃,爷爷也很不好意思。

  但我的朋友却从这件事发现,还是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原来孩子没有学到真正的分享,她反思自己,平时只是嘴上教孩子分享,但却从来都没有落实到实处,孩子以为所谓的分享就是动动嘴皮子,说几句叫长辈开心的话,但心里却并不希望家里人真正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她感觉要采取点措施了,但这个时候,简单的批评指责,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使他产生抵触心理,变得越来越“小气”。她认为还是要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逐步表现和传达分享的行为,让他从中感受到快乐,这样,他就会慢慢“大方”起来。

  从那以后,每次家里再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大家一定要一起吃,哪怕是再贵的东西,孩子再喜欢吃,家长也要象征性地拿出一些,叫孩子知道,真正的分享并不只是动动嘴,而是大家一起享用。

  开始,孩子很不情愿,看着父母要吃自己的食物,总是不想给,心里很不满,但时间长了,也就默许了。

  后来,再向孩子要求分享她喜爱的食物,孩子也会主动地拿出一些来,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虽然不舍得吃,但很配合父母的教育,会象征地吃一点,愿意和孩子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学会了真正的分享,通过这样的培养,她潜意识中明白了,分享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每次她分东西给家里的人,大家也不再拒绝,孩子也会笑呵呵的摇头摆脑,非常开心。

  我朋友也常给孩子讲些感恩的小故事,比如说,外国有个孩子把帮妈妈干的十几件家务活参照市场行情列出了相应的价格清单,送给妈妈看,她的妈妈看完后,也列出了无数件为养育他而做事的清单,最后合计的结果却是所有都免费,看完后,那个孩子的脸红了。

  孩子很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在开开心心中获得不小的启发。

  我朋友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很孝顺,非常尊重他们,每当孩子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和孩子一起商量着给老人送什么样的礼物过寿。在她言传身教的带动下,孩子变得非常懂事,每年的生日都会收到女儿送给她的礼物。

  小学时候,孩子送给她的是个人制作的小手工,比如几朵花,贺年片。

  上了中学孩子就用平时家里给的买午饭的零花节省出一些,为她买些小礼物,比如小丝巾,小手链,小项链,小贺年片,有的时候还给妈妈写封感谢信。

  工作的时候,把第一份工资全额都交给她。

  每次收到礼物,我的邻居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她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尊重老人,孝顺老人只不过是她应尽的责任,但老天竟然给她这么好的女儿,把她给老人所做的事,加倍地回馈到了她的身上。

  虽然孩子的能力有限,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的工作,但却是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有这样的孩子,她还有什么遗憾的?

  六)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在国外教书的时候,孩子的家庭作业和国内的有不小差别,没有什么读写的作业,但有一些很与众不同的作业。

  有一次,孩子到家主动要帮我做家务,我非常开心:“真是好孩子,怎么想起来帮妈妈干活了?”

  “我要用劳动挣一美金。”

  “不错,知道金钱是用劳动换来的,你告诉我,为什么要一美金?是不是要买糖吃?”我不解的问道,因为孩子还没有足够的金钱观念,一般不管我要钱。是不是他想要买什么东西了?比如说好吃的糖果,巧克力,还有冰激凌,或者是新奇有趣的玩具?

  “老师要我们捐款,给非洲捐款,因为那里经常发生灾荒,人们需要帮助。”原来是这样。

  “捐款是好事,我可以给你一美金。”我接着拿出钱来。

  “不。”孩子很坚决地摇着头,“老师说,必须帮助家长做家务,用劳动换来一美金,不能向家长要钱,这是我们今天的家庭作业。”

  “很特殊的家庭作业。”

  我感觉老师的这种教育方法很不错,叫孩子知道金钱是要靠劳动去获得。在美国小学做了一段时间的义务教师,我发现老师们经常鼓励孩子们帮助家长做些适当的家务,比如说修剪草坪,整理庭院之类的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即使孩子向学校捐款,老师也不鼓励他们从父母那里要钱,而是叫孩子靠劳动换取金钱,然后捐献给学校,这样孩子才感觉到劳动的价值。

  “我正好要打扫卫生,你就帮我一起干吧。”

  “好的。”孩子很开心地卷起袖子。

  于是,我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因为屋里铺的是地毯,所以他要打扫卫生,必须要学会使用吸尘器,我就手把手地教他如何使用吸尘器。

  “首先打开开关,然后用管子吸取地面上的杂物。”

  “太好了。”他看见吸尘器后就像看见一个非常好玩的玩具,兴高采烈地就拿起了吸尘器管子到处去吸,与其说他在打扫卫生,不如说他在玩吸尘器。

  “不是那样的,应该是这样干。”我接过吸尘器的管子给他做示范。

  说句实话,教他打扫卫生,还不如自己动手,他毕竟是个孩子,个子不高,动作非常鲁莽,一点儿也不会使用吸尘器,我担心他把吸尘器给搞坏了,我还得花钱再买个新的,得不偿失。

  但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他肯定会对我的行为产生困惑,那样就和老师的初衷相反。

  于是,我又把吸尘器的管子递给他,手把手地教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孩子终于知道如何使用了。

  孩子就是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干活,由于是有偿工作,他干得很卖力,他说,他要对得起一美金,最后累得满头大汗,终于把家打扫了一遍。

  “妈妈,我是不是干得还可以。”他看着家里一下子整齐多了,很有成就感。

  “不错,干的很好,我很满意,赶快休息吧,这是你用劳动换来的一美金。”我给他钱。

  “挣一美金真不容易啊。”接过钱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到手里,反复把玩,最后放到书包里。“明天,我就把这一美金,交给老师。”

  “开心吗?”我问。

  “太开心了。”

  “是啊,劳动换得幸福来。”

  通过这件事,孩子知道了,要想获得金钱,就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世界上不会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存在。

  美国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知道金钱是要靠劳动换来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方法有独特的一面,一方面使得孩子对金钱有了初步的概念,另一个方面,孩子会知道挣钱的辛苦,学会珍惜。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靠劳动挣钱,是一件非常光荣和自豪的事,美国的家庭也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学生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很多,自己动手几乎成了与生俱来的习惯。

  同事王教授的孩子蜜雪儿,正在上高中,到了法定工作的年纪后,在暑假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联系工作,最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蜜雪儿找到了快餐店的工作。

  这里的工作很辛苦,打扫卫生,端盘子,倒饮料,但她却干得很开心,每天都忙忙碌碌地工作,晚上我散步该回家的时候,看见她才刚刚回来。

  我问她,“怎么这么晚才下班?”

  蜜雪儿对我说,“因为我表现的好,老板又给我增加了很多工作的时间,这样我的工资更高了,到时间我可以用这些钱和朋友们出去旅游一趟。”

  在暑假里,她把自己的零花钱挣出来,还挣了一笔为数不小的生活费。

  假期结束后,蜜雪儿告诉我,在快餐店的工作叫她知道了工作的艰辛,也知道如何消费到手的金钱,不过,由于没有经验,这个假期找工作有点晚了,到了下个学期的时候,一定要早点找个合适的工作,争取挣更多的钱。

  “可是你的学习怎么办?不会耽误吗?”

  “不会耽误的,我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好了,除了工作,学习,还要踢足球,我最喜欢踢球了,现在进校队了。”蜜雪儿一脸兴奋,这个暑假,她不但收获了知识,收获了金钱,还收获了健康,真是一举多得。

  周围同事邻居的孩子,不分担家务的很少见。他们在假期里不是洗汽车就是剪草坪,年纪稍大的小学生就可能当上了小报童挨家挨户送报纸。钱虽然挣得不多,却从小就学到了面对社会独立处理问题。

  中学阶段到了可以工作年纪的孩子,暑假就去加油站,快餐店,超级市场工作,一个暑假下来往往能挣两三千美元。在美国,即使是富有的家庭,也鼓励到了16岁的孩子,在业余时间到社会上打工挣钱,他们在街头和学校里推销巧克力,卖报纸,挣了钱捐献给学校。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知道了如何消费到手的金钱。

  想想周围的家长,对孩子疼爱有加,生怕孩子做一点什么事,就耽误了学习,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很多朋友的孩子年纪都不小了,可是却连最普通的家务都没有干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的生活。周围有很多不食五谷杂粮的孩子,早上起床的时候,家长早就把热气腾腾的饭做好,端到了桌子上,晚上回家,也会有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对家务活熟视无睹。

  大家都在嘴上喊着要改变孩子高分低能的情况,可是真正的到了自己孩子的身上,就忽视了从小事上去培养了。

  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和金钱观上,我们的家长应该慢慢地放手,叫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孩子才会知道金钱来之不易,才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