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本是邓小平的故乡四川省的一句俚语。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去买猫,卖猫的人用袋子装着自己的猫,卖猫的人对前来买猫的人说袋子里的猫是黄猫,于是买猫的人就买下了,可是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黑猫。买者很后悔,旁边的家人就劝解他:“管他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参加革命后,与刘伯承经常一起指挥作战,刘伯承经常用这句话比喻打仗。我军指导思想曾经一度崇尚“洋教条”,打仗一切得按“本本”指挥,若按“本本”打仗,吃了败仗也受表彰的事屡见不鲜,若不按“本本”打仗,即使打了胜仗挨处罚甚至被枪毙的事也时有发生。这种“崽卖爷田心不痛”的搞法,引起了部队上下的强烈不满。针对这种情况,刘伯承元帅便多次引用“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民谚,借以痛斥当年我军指导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以表达自己在军事指挥上的正确主张。每逢大战在即,刘帅就经常用这句俗语告诫部下,“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一切看情况,打赢了算数”,生动形象,富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深受指战员的喜爱。久而久之,“猫论”便经刘伯承之口进入军事领域,赋予了一种新的涵义。
邓小平早在六十年代指导恢复经济工作时,就曾用“猫论”来谈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文化大革命”时,还因此受过批判,但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猫论”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含义。
1984年,著名画家陈莲涛曾精心创作过一副《双猫图》敬献给邓小平,两只猫一前一后,缓慢前进,白猫雪白轻柔,黑猫乌黑剔透,异常可爱,画的上方题词是:“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落款处是“小平同志雅正海石老人”。当然,“黑猫”“白猫”只是一种比喻,“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句话其实讲的是一种求实、务实的理念,邓小平用这句话来支持当时的“包产到户”、“责任田”,同时也体现了邓小平性格中的务实性。正如计划与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不管是计划,还是市场,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充分地论述了这个观点。
正确理解邓小平的“猫论”,就必须剔除两种种错误观点。第一,“猫论”不是“唯生产力论”。我们讲“猫论”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它作为一种种价值判断标准,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服务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讲的“猫论”,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在农村进行改革时,要从当时中国农村的生产力状况出发,选择适合农村生产力解放、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形式,在在这种具体的情况下,邓小平用“猫论”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第二,“猫论”更不是实用主义,并不是说有用就是真理,它是讲制定党的政策,要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尊重群众的愿望,采取灵活的办法,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
猫论解冻了我们冰封的思想,这不是对中国的资本主义化,而是一位历史巨人应用辩证的否定观为我们发锈的头脑注入的润滑剂,也似是一束激光,击碎了我们的“胆”结石,“猫论”的意义不容忽视!我们没有必要继续冰封我们的思想,没有必要自我去沉积什么胆结石、肾结石,更不必道听途说,妄自臆断,像一个街头巷尾的小人物,把东瞧瞧、西看看和一派胡说当成精明。去做抓耗子的猫吧!观望不会进步,胡说更会自乱心智,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