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的来源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精辟地指出:资本主义经过一个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自身又是从第一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关于过渡时期,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他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后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描述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一社会形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指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发展程度上是不同的,如生产力水平、社会分工、分配制度以及人们的思想觉悟等方面仍然带有旧社会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发展到很高水平,物质财富还没有极大丰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本质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二,生产关系不成熟,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虽然排除了任何人利用生产资料占有剥削他人劳动的可能性,但是分配上还是以劳动为尺度。劳动者由于不平等的劳动能力和赡养人口的多少,实际上所得到的消费资料还有很大差别,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利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架里。第三,上层建筑不完善,人们的精神、道德还受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影响,人们的教育、文化和文明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民主权利也受到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限制。第四,还不能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迫使人们奴隶般的服从社会分工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消失,需要和享受均为完全失去利己主义性质。
二、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在吸收先辈们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成“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鉴于我国过去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多、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与世界先进水平拉大的实际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邓小平还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提出的有关“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指出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特征,他说:“关于共产主义,‘文化大革命’中有一种观点,宁要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我在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重新回到中央工作时就批驳了这种观点。正因为这样,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我又被打下去了。当时我告诉他们没有穷的共产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因为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这段话便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他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到1990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初步形成。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所做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点,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基本内涵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这一理论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过去人们没有把它纳入到体现社会制度属性的范畴,但是,正是因为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离开生产力的水平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地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时期内甚至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邓小平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对于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还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所谓解放生产力,就是变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中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把不断地变革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根据变化了的生产力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共同富裕从生产力方面讲,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从生产关系方面讲,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体中国人民所共享。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仍然会在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四、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在继承前人的社会主义观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20年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上升到“本质”的高度,作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概括。这一概括既包含着以往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又弥补了其中的不足。
第二,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使党和人民充分理解了单一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本质,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独有的特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根据。因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本质时并没有把将它限定在凝固的时空中,而是用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绘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不能用僵化的观点去看待社会主义本质。例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实现就需要很长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可能完全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也就是不可能根除贫富差别。相反,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完善和进步,它的本质内容终将会表现出来,最终会消灭剥削,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