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的熏陶
邓小平,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人,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之中,出生后不久,父亲给他取名邓先圣,希望他能超越祖辈圣贤,光宗耀祖。邓小平的名字是他后来参加革命后,为了迷惑敌人而取的化名。邓小平是家里的长子,他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在当地是个颇有威望的人,曾就读于成都政法学校,接受过先进的教育,积极参加过四川省的保路运动和反洋教运动,还加入了当地的民间组织哥老会,并一路升到望溪乡哥老会头领的职位。他在协兴乡教过书,做过协兴乡团总和广安县团练局局长。辛亥革命时期,他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军,担任新兵训练营的排长,因不愿与当局者同流合污而受到排挤,之后不得不到重庆避难。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过人的胆识都是留给邓小平的宝贵财富。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见识使邓绍昌深刻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和外国侵略者的蛮横行为,在闲暇之余,他经常给年幼的小平讲述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危机,这为邓小平参加革命、树立自己的理想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的母亲淡氏出生于当地的名门望族,淡氏家境殷富,出嫁时的嫁妆是一张雕刻精巧并上了红漆的大红木床,这在当时贫穷的人家是难以提供的,这也显示了淡氏的社会身份和地位。邓小平就出生在这张红木床上。淡氏贤良淑德,信奉“逢恶不怕,逢善莫欺”的古训,宽厚待人,受到邻里的敬重。淡氏既有中国传统女人的勤劳宽厚,又不失一个大家闺秀的铮铮傲骨,丈夫自重庆避难后,家里举债度日,家庭的重任落到淡氏一人的肩上。她不仅要养蚕缫丝,而且要抚养儿女。有一次淡氏回娘家,离开时想带点肉回去给孩子吃,不料却遭到父母的拒绝,之后,淡氏再辛苦也坚持在家里养猪,好让孩子们逢年过节能吃上肉。邓小平的弟弟邓垦回忆道:“我们都遗传了母亲的骨气。”
二、义助同学
1910年6月,邓小平进入翰林私塾,开始了他的学习历程,这是一所旧式学堂,教授习字、读书和作文,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中国的传统古籍,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靠死记硬背和反复的练习。据老人们回忆,童年的邓小平聪明伶俐,记忆力特别强,书读三遍即可背诵。学校还开设了写字课,练习毛笔字,所以直到晚年,邓小平的字还是那么的刚劲有力,这无疑是受益于私塾时期的严格训练。在私塾学习一年后,邓小平转入协兴乡首创的北山小学读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他学习勤奋刻苦,从来不无故缺席,成绩在班内也是名列前茅。
邓小平在北山小学读书时还有过一次“偷”拿家里钱的经历。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邓小平发现班里的一位同学蹲在路边哭得十分伤心,便上前询问了原委,原来是同学的妹妹身患重病,但是家里贫穷无钱医治。邓小平知道后非常难受,衡量事情的轻重后,心里暗自有了打算。第二天上学,他一大早就找到那位同学,把五个银元塞到他手里,并叮嘱他用这些钱去给妹妹治病。没过几天,父亲发现家里少了钱,并且数目还不小(在当时五个银元可以买五百斤稻谷),于是他把全家人都召集起来询问,邓小平还没等父亲开口就主动站出来承认钱是他拿的,父亲为他的偷窃行为所激怒,愤恨自己抱有极大希望的长子竟干这等丢人现眼之事,于是拿起一根竹竿便是一顿怒打,幸好是邓小平的祖母看见了才劝停下来。事后,父亲反复琢磨,这娃平时省吃俭用的,不会无缘无故偷拿家里的钱,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邓绍昌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把儿子培养成才。
邓小平作为家里的长子,被寄予厚望,父亲之所以给他起名先圣就是希望他能超过祖辈的功绩,为家族争光。童年里的邓小平又得到了父母的精心呵护,他经常是在祖母的催眠曲中入睡的,在古代大家庭里,普通的子女是得不到如此优待的。相对于他以后要面对的生活来说,邓小平在广安的早年岁月里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