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大战前的博弈

  正在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战争突然降临,面对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创造了世界上最艰难、最顽强、最英勇的反法西斯历史。

  1925年,苏联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这一新政策被称为是一段“喘息的时间”,并被解释为“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一个长时期的所谓和平共处”。但斯大林明白,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必然会爆发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斯大林当然希望战争局限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让他们狗咬狗,避免苏联过早地被卷入。但他相信战争已迫在眉睫,而且很可能在苏联还未来得及积聚力量之前就被它摧毁,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他主张立即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加强苏联的军事力量,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围绕着尽可能地避免战争而展开进行。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战争的乌云开始在欧洲上空集结。希特勒公然表示对苏维埃的敌视,并提出对乌克兰和苏联其他国家领土的要求。尽管如此,在希特勒担任总理的最初几年,斯大林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德国。但纳粹头子变得越来越好战和肆无忌惮。自此以后,斯大林就十分关注苏联边界的安全。1934年间,斯大林着手调整苏联的对外方针。9月,苏联加入了国际联盟,这是为寻求和平采取的一个步骤。斯大林力图建立一个东欧公约,按照这个公约,苏联、德国和东欧的国家都相互保证,当其中一国受到侵略时,其他国家将自动进行援助,但是,这个计划由于德国和波兰的反对而告失败。1935年,斯大林又开始寻求与西方结盟,苏联的宣传机构也开始宣传苏联是反法西斯和保卫和平的战士,这些做法对西方产生了影响,但遗憾的是没有完全消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对苏联保持的敌视态度。1936年10月,柏林-罗马轴心形成,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对共产国际的条约,纳粹分子不断地发出敌视苏联的叫嚣。在东方,日本也不断在苏联边界上挑起事端,这使斯大林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他立即建议,由英、法、苏三国建立一个反德联合阵线,同时,为了摆脱孤立状态,避免卷入战争,苏联开始实行双重外交的策略,在积极争取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同时,还与法西斯德国加强了接触。斯大林深深地认识到,苏联太需要和平了,因为一切还没有准备好,很难应付一场战争,同时也敏锐地感觉到发生战争是迟早的事。

  斯大林指出,世界正处在新动荡的前夜,经济危机使战争危险迅速增大。德、意、日是侵略国,它们想依靠战争来摆脱萧条。他仔细分析了外交中的经济背景,强调了英美的经济优势和潜在的军事优势,他非常有把握地断定美国将卷入战争。同时他清晰地分析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想利用法西斯的势力来消灭社会主义,而他们渔翁得利。他严厉地抨击了西方国家用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自己和平和安全的政策。他说:“侵略国进行着战争,百般损害非侵略国的利益,首先是英国、法国、美国的利益,而英国、法国、美国却一再后退,接连向侵略者让步。这些国家搞这种妥协的原因是它们害怕打仗,想在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间保持中立,想让德国和苏联“互相削弱,互相消耗,然后,当它们疲惫不堪时,自己就以充沛的力量出台活动……并迫使那些筋疲力尽的交战国接受自己的条件。真是价廉物美呵!”他接着强调,虽然西方企图把俄国推出来与德国打仗,但我们之间打仗“还不靠谱”。最后,他阐述了对外政策的目标,所有这些政策都是从防止战争爆发或至少最大限度地推迟战争爆发时间的需要制定的。

  在苏联继续敞开与英、法、美结成联盟的大门的同时,也没有排除同德国达成协议的可能性。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来到莫斯科,当天夜里,斯大林亲自接见了这位德国外交部长,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同时还签署了“秘密议定书”,条约的期限为10年。后来,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发表的《广播演说》中评价与德国缔约的重要意义时说:“我们同德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得到了些什么呢?我们保证我国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使我国有可能准备好自己的力量,在法西斯德国胆敢冒险违反条约进攻我国的情况下予以反击。这肯定是我们有所得,而法西斯德国有所失。”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入侵波兰。两天后英法的最后通牒失效,两国都和德国宣战。战争已成为现实,斯大林加速了苏联的备战,征兵年龄从21岁降到19岁。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苏联武装部队的人数增加到420万以上,9月10日发布了局部动员令。同时开始了同日本的谈判,结束自1938年以来一直在蒙古和满洲边界上的战斗。莫洛托夫和日本大使举行了会谈,双方同意设立一个委员会以划定边界。斯大林始终密切注视着德国对波兰的入侵,他看到了德国军队机械化的威力。他在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一次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拥有更多坦克和更多高度摩托化部队的一方将赢得战争的胜利。”他知道在这两方面,苏联红军都远远落后于德国军队,苏联的国防工业正在做出巨大努力,正在追赶上来。但这是需要时间的,每一个月都十分珍贵。斯大林在自己的工作日程上,每天都花很长时间用来研究军事建设的具体问题如:组织、技术、战略战术、干部、教育等问题。斯大林意识到,目前指挥军官奇缺,而这些军官的业务水平、战争素养明显落后于现代战争的要求。他曾拟定了关于建立新军校和增加军事学院学员人数的建议,到1940年,就成立了42所新的军事学校,军事学院的专业数目几乎增加了一倍,举办了为数众多的培训少尉的训练班。1941年2月,在斯大林的推荐下,朱可夫升任总参谋长一职。后来证明,将朱可夫提拔到最高军事领导集团,是斯大林在任用干部上最成功的决定之一,他既有天才,又诚实而且坚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示了杰出的才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朱可夫在斯大林逝世之后撰写的回忆录中所记载的许多事件中,他始终认为自己与斯大林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可以看出他把斯大林看作是具有非凡智慧的领导人,精通各种事务,包括军事。从1941年3月份开始,苏联采取了一次重要的外交行动,即缔结苏日中立条约。1938年以来,苏联同日本发生了连续不断的冲突。比较大的冲突有两次,一次是在哈桑湖附近,另一次在蒙古的哈拉欣河流域。当斯大林预感到战争风暴即将来临的时候,便设法缓和东面的紧张局势,防止身后被袭。1941年3月底,日本外相松冈应邀抵达莫斯科。然而,苏日之间的第一轮谈判没有取得进展,原因是日方坚持要苏联将库页岛卖给日本。斯大林参加了谈判,他默默地听着日本外相的发言,而后用一句简短的话回绝了外相的要求:“这不是开玩笑吗?”谈判似乎已经破裂。4月8日,日本外相从德国返回莫斯科,再度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还是没有进展。13日,在他离开莫斯科的那天,终于妥协了,于是当晚便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斯大林对此感到满意,因为“这是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的重要步骤”。而日本也达到了目的,它可以在“大东亚地区”放开手脚去干了。这个条约斯大林满意了,但它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条约的附件《声明书》中说:“为了保证两国间的和平和友好发展的利益,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斯大林在签约之后举行的宴会上,曾对日本大使馆海军武官说:“这样一来,日本就可以放心地向南面推进了吧。”这客观上鼓励了日本扩大侵华的野心,也为日本向南推进、发动太平洋战争提供了便利。

  随着德国在欧洲的侵略行为日益猖狂,斯大林明白战争不可避免,但他深感红军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因此他竭尽全力用外交手段来防止战争在1941年爆发。1941年5月5日,斯大林在一次军事学院毕业典礼上讲到:目前的局势很严重,不能排除德国在不久的将来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他坦率地告诉他们,当前的红军还不够强大,还不能轻而易举地粉碎德军,我们仍然缺少现代化的坦克、飞机和其他装备,红军的官兵们仍在训练的过程之中。苏联政府正努力通过外交和其他办法把德国人拖到秋季甚至冬天的到来,争取把德国人的进攻推迟到1942年。如果苏联的策略获得成功,那么同纳粹德国的战争会在1942年发生,这就会赢得几个月的宝贵备军时间。斯大林虽然很努力,但战争还是没有如他所愿,在1941年爆发了。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斯大林不相信希特勒敢同时在欧洲和苏联两条线上作战,过分依赖了外交手段,对于战争爆发日期预测得过分自信,战争准备不充分,导致了苏联在战争初期陷入极度的被动之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