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加入国民党的争论

  一、探索合作方式

  1921年底,美、英、法、日、意、比、荷、葡、中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分赃会议。为了对抗这次会议,共产国际于1922年1月21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贯彻了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和远东各被压迫民族当前的革命任务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中国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共产党、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国民党的代表。列宁在病中接见了国共两党的代表,和张国焘及国民党代表张秋白谈到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合作的话题。

  2月2日大会闭幕以后,代表们陆续回国。张国焘回到上海以后向中共中央汇报,说明了大会确定中国革命的反帝国主义性质,而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势力是勾结在一起的,并指明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等等。此时,国内的形势也要求中国共产党采取必要的步骤,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1922年2月7日,北洋军阀政府发动了血腥镇压工人罢工的“二七惨案”。“二七惨案”的发生说明,面对异常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仅靠少数人的孤军奋斗或分散的各自为战,都难以达成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的胜利。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工人阶级虽有坚强的革命性,但人数毕竟较少,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难以打败强大的敌人。

  陈独秀在广东主办教育事业之时,对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认识进一步加深。1922年3月,当陈独秀听了张国焘关于莫斯科远东会议精神的汇报后,虽然赞同列宁提出的国共合作主张,但是对于以什么方式实现同国民党的合作存在疑虑。

  二、反对党内合作

  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前往南方。他先后到达汉口、长沙、广州、桂林等地,沿途参加了一些进步青年的集会,在桂林停留了九天,同孙中山会谈三次,然后又经广州等地,于1922年3月29日回到了上海。他在给共产国际执行局的报告中分析了南北的革命形势,认为北方听到关于中国运动及其发展前景的印象是消极的,但在南方却看到那里有可能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会取得成功的。马林认为,南方所做的一切,正是中国革命所不可缺少的,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得太早了,应该尽快与国民党合作。马林根据他对国民党的考察,从中国民主革命的前提出发,建议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这个建议受到了很多中共党员的强烈抵制。

  4月6日,陈独秀给维经斯基写信,提出6条意见反对马林的提议:第一,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的宗旨及所据的基础不同;第二,国民党联美国、联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产主义太不相容;第三,国民党未曾发表党纲,在社会上仍被看作是一争权夺利之政党。共产党如果加入该党,则在社会上信仰全失(尤其是青年社会),永无发展之机会;第四,广东实力派之陈炯明名为国民党,实则反对孙逸仙派甚烈,共产党如果加入国民党,立即受陈派之敌视,即在广东亦不能活动;第五,国民党孙逸仙派向来对于新加入之分子绝对不能容纳其意见及假以权柄;第六,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区同志对于加入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表决绝对不赞成,在事实上亦已无加入之可能。并请维经斯基向第三国际传达中国共产党的意见。

  4月24日,马林离开上海回莫斯科,寻求共产国际的支持。7月,马林回到莫斯科后就向共产国际作了报告。他在报告里提出,上海虽然是中国工业最集中的城市,但没有他所熟悉的那种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领袖们由于纷纷出国留学,学生组织已经失去意义,而农民群众对革命完全漠不关心。因此,他认为在中国目前时期没有一个发展了的阶级能够担负政治领导的责任。与此同时,马林还过高地评价了国民党在中国工人阶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孙中山和工人有长期的接触,有1.2万名海员加入国民党。

  马林的意见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以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于18日作出决定:认为中共中央委员会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马林同志的紧密联系下进行。8月,国际执委会给驻中国代表作出指示,认为共产党为完成他们的任务,必须在国民党内部和工会中组成从属于他们自己的团体。在这些团体之外,建议成立一个宣传机构,宣传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斗争、创建民族独立的中华民国。但是,这一机构的建立要尽可能地得到国民党的同意,当然,它应保持完全的独立性。

  由此可见,共产国际完全接受了马林的建议,决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促进中国建立民主联合战线。

  三、统一党内认识

  不久,马林携带着国际的指示又来到了上海。这时中共二大刚刚闭幕。马林为了贯彻共产国际的指示,建议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问题。于是,8月29日在杭州西湖举行了中央会议,讨论国共两党合作问题。参加者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张太雷和马林。马林在会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并指明国民党不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党,而是多阶级联合的党,无产阶级应该加入进去改进这一党以推动革命。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等一致反对加入国民党,其主要的理由是:党内联合会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共产党的独立政治。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这意味着中共即使有自己的意见,但是也必须受国际纪律的约束,也就是说所有加入共产国际的党部都必须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及其执行委员会的一切决议。如果党员原则上否认共产国际所提出的义务和提纲,应该开除出党。经过马林与李大钊的说服与解释,会议最终在国共合作形式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西湖会议统一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为国共合作扫清了障碍。但仅有中共单方面的决定还不够,还需要国民党方面,特别是孙中山的同意。此时的孙中山刚刚经历了陈炯明的叛变,认识到实现三民主义,不能单靠军人奋斗,而要靠党的力量。而国民党员过于复杂,大多数党员都认为加入国民党是做官的捷径,因此,亟需整顿和输入新鲜血液。从这些方面考虑,孙中山赞成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的主张。他应允取消打手模和宣誓服从他的原有入党办法,并依照民主化的原则改组国民党。几天后,在孙中山亲自主盟下,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太雷等人就由张继介绍正式加入了国民党。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