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谷歌,丰收之歌喜悦之歌

  你可以说我们是来自硅谷的歌声,心中满怀憧憬,默默地服务全球中文用户,也可以说是丰收之歌,喜悦之歌。总之,这是一个属于全球中国人的Google。

  ——谷歌员工

  那么,“Google”又是如何变成“谷歌”的呢?

  2006年4月12日,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发布了Google全球中文名称为“谷歌”的消息。北京时间当月17日凌晨1点,Google简体中文网站上正式出现了“谷歌”字样。这是当时Google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非英文的名字。

  事实上,从第一名中国员工进入Google工作开始,为Google取一个中文名字就成了Google全球所有中国员工共同的任务。Google亚太市场总监王怀南解释说,之所以给Google起一个中文名字,是因为考虑到普通老百姓的需求,“Google的名字已经很好了,对于IT工作人员来说,这是非常方便的称呼,但是我们有大量普通的老百姓在使用Google,我们必须考虑他们的感受”。一位曾担任Google亚太区市场经理的中国员工说:“给Google起个中文名字已经成了少有的所有Google中国人共同参与的项目,大家都很在乎这件事。”

  为什么大家对此充满热情?因为Google的员工对企业、对这一品牌有深厚的感情,对于他们来说,Google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而谁不想为自己的孩子起一个既响亮好听又别具匠心的名字呢?所以,在那段时间里,几乎每一个Google中国的员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并时不时地展开讨论。

  为了取好Google的中文名字,大家首先明确了大体的取名方向,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第一,这不仅只是一个新名称,它更需要很好地体现Google公司的特质:创新、朝气、自由、活力,而这种特质本身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引起广泛共鸣;第二,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名字,Google中国的名字绝对不能是对Google发音的简单“汉化”,一定要充分体现中国的本土化精神。也就是说,这个中文名字未必符合Google公司的传统精神,但必须要富有中国文化的特质。

  有了这样明确的方向,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有人专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还有人为了说明自己选择的名称是最好的,特意找来各种各样的资料做佐证;甚至有人专门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Google”的每一个发音都做了详细的解读,然后总结取名的规则和要领。

  为了提供更多的选择,还有人按照Google中“G”的发音罗列了所有“G”和“K”发音的汉字以便于搭配组合,有这个思路的人说:“我们的脑子里每天都充满了各种或奇异或搞笑的排列组合。”由此,大家不由得感慨,选择这样一个中文名字的艰难程度绝对不亚于开发一款新产品。

  伴随着争论,如“古狗”“博古”“咕咕”等名字大军浩浩荡荡地出现在投票名单上,以供高层定夺。随着争论愈发激烈,目标范围也在逐渐缩小,后来由“前三强”到最终锁定在了“谷果”和“古歌”之间。

  一家如Google这样庞大的公司,在某一问题上出现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因为如此,Google的企业文化强调“平等、公开、透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大家都会把意见摆到桌面上,充分抒发自己的见解。而无论发生多么激烈的争执,只要最后领导层拍板做出决策,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放下异议,无条件地认真执行。这正是谷歌的特点。

  然而,在这次“起名风波”进行过程中,高管阶层却罕见地出现了意见分歧,形成两大阵营,各持己见。反对“谷果”的一方认为,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一家农产品公司,与网络毫无关系;反对“古歌”的一方则认为,这个名字太过厚重,与Google的整体品牌形象不符。争论一度陷入僵局。

  一直到2005年5月底,Google决定正式进行一次市场调研,以便决定Google是否需要一个中文名字。实际上,在广大的中国用户中,人们已经按照各自的习惯为Google赋予了千奇百怪的音译称谓,调查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大家对于是否需要中文名字这一问题的判断。在所有的调查者中,有53%的人希望Google有一个正式的中文名称,需要一个能够更广泛地同所有中文语言用户交流的桥梁。

  用户的声音最为重要,这同样是Google的文化标准之一。于是,在这次调查结果的推动下,Google中文名计划正式启动。

  直到12月的一天,还在为僵持和争论而烦恼的王怀南正心烦意乱地在纸上胡乱拼写各个名称。突然,“谷歌”这个组合跃然于纸上,王怀南觉得眼前一亮,连忙兴奋地将这两个字大大地写在纸上,然后不厌其烦地跑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桌前逐一询问:“你觉得‘谷歌’怎么样?”“‘谷歌’这个称呼好不好?”为了确定这个名字是否可行,他几乎问遍了所有Google中国的员工。结果让他意外且惊喜,“谷歌”这个名称竟然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就这样,Google的中文名字正式确定为“谷歌”。

  “谷歌”,象征了收获的喜悦,更表达了一种勤劳、质朴的态度,彻底抛弃了之前呆板的英文直译方式,充满了中国风情及田园诗意。有员工说:“你可以说我们是来自硅谷的歌声,心中满怀憧憬,默默地服务全球中文用户,也可以说是丰收之歌,喜悦之歌。总之,这是一个属于全球中国人的Google。”

  同样是一次“无心”的涂写,使Google的中文名字在经历了数年之久的争辩后尘埃落定。而据参与这次起名决策的主要成员透露,在选择名字的过程中,他们也受到了梵·高的名画《Starry Night(星夜)》的启迪。因为Google曾经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又非凡的艺术家,创作改编过这幅名画,将它变为了至今广为流传的Google Noodle(谷歌涂鸦)。而梵·高笔下描绘的繁星之夜,正仿佛是山谷流淌的歌声,也可以借此表达Google人充满理想、努力耕耘、收获喜悦的美好追求。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