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看法,都与我不尽相同。他们的看法让人搞不清,究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远见,还是单纯天真的想法。
——埃里克·施密特
2001年3月,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出人意料地聘请了一个“外人”来担任谷歌的董事长,并在同年8月任命其兼任总裁一职。当然,这个“外人”也并非籍籍无名之辈,在来到谷歌之前,他是美国老字号网络公司Novell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发展。他还曾是苹果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理事会托管者。2007年,最卖座的计算机月刊《PC World》评选出“50名最影响网络世界的人”,这个“外人”和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一同荣居榜首。他的名字叫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这位谷歌新CEO不仅出身名校,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师学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而且他的工作履历也十分精彩。大学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齐格洛公司任职,这是一家在IT行业享誉盛名的企业。后来,他又进入贝尔实验室,在这家众所周知的电信业巨头里从事研发工作。这段时间的锻炼,为施密特更好地适应这个行业奠定了基础。
1997年,互联网危机期间,施密特来到Novell公司,出任公司主席兼CEO,主管公司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研发。在施密特的领导下,Novell很快开始扭亏为盈。只可惜,个体的力量始终无法抵挡时代大潮的冲击,Novell公司再怎么蓬勃发展也终究不能逃避“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就在施密特离开的那个季度,Novell已经亏损过亿美元。不过,施密特到谷歌任职的前期,Novell公司还是请施密特担任Novell董事会主席一职。
那么,拉里和谢尔盖是如何找到施密特并聘用其到谷歌的呢?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有能力的人太多了。说穿了其实也不稀奇,谷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之所以选择施密特,完全是由于风险投资家的引荐。不过,拉里和谢尔盖可不会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在做决定之前,两个人和施密特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小时的会谈。这可不是什么和风细雨的会谈,宾主双方完全没有就“今天天气真好”这类无关痛痒的话题打哈哈。谢尔盖毫不客气,一见面,他就打开电脑调出数据,批评施密特当时在Novell开展的一个技术项目十分愚蠢。施密特当然据理力争,结果双方争得不亦乐乎。
施密特虽然为没有说服谢尔盖接受他的观点而感到遗憾,但是他也从内心深处承认,他还从来没有和某个人进行过这样有益的辩论。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施密特仍然是这场辩论的胜利者,因为他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让他获得了两个年轻人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拉里和谢尔盖明白,谷歌需要施密特这样的人。施密特有20年的成功经验,而谷歌是一个年轻且发展迅速的搜索引擎企业,施密特的丰富阅历正好能够与谷歌的发展需要完美契合。
就这样,集互联网战略家、企业家和重大技术的开发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施密特,于2001年进入谷歌,与拉里、谢尔盖一起负责谷歌的日常运作。在施密特来到谷歌的时候,公司只有200名员工,而且刚刚开始盈利不久。但是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谷歌的员工数量突破千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谷歌迅猛发展,股价很快攀升至500美元,如今,不用说我们也都知道,谷歌稳坐全球搜索引擎界第一把交椅。
睿智的施密特在工作中贡献全力,而他同时也是热衷于社会公益的人。2006年,他和自己的家人组建的加利福尼亚基金会开始运作,这个完全属于私人性质的基金会以支持环保项目而闻名。两年后,鉴于他在公益事业上的热心表现,华盛顿一智囊团新美洲基金(New America Foundation)请他担任主席,虽然这个主席没有一分钱薪水,但施密特还是欣然上任。
市值巨大的谷歌如今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硅谷神话,而拉里、谢尔盖和施密特也被称为是造就这个神话的“三驾马车”。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施密特可有可无,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在这三个人中,施密特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更有了解他的人称他为业界“老狐狸”。当然,这种称呼并没有贬低之意,不过是夸赞他经历丰富而已。
与谷歌两个创始人初次相见的情景一直让施密特念念不忘。在那场辩论中,两个年轻人的看法既让施密特感到新鲜,又让他迷惑不解,他分不清他们的想法到底是出于对未来的一种远见,还是仅仅是年轻人涉世未深的天真。
那时的谷歌虽然已经是相当出色的搜索引擎技术公司,但是除了销售技术,还没有其他的盈利方式。当时正值“眼球经济”(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日渐衰退之际,施密特以他老道而颇具创新的思维看到了搜索与广告之间最和谐的联系,成就了谷歌目前最核心、最成功的赚钱方式——即在保持主页简明朴素的同时附加广告。
施密特的存在,使谷歌从一个单纯的搜索引擎华丽转身,变成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互联网上最大的广告平台之一,充分挖掘了谷歌的巨大商业潜能。不过,赚钱固然重要,但因此而置用户的利益于不顾,显然是舍本求末之举。施密特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遵循一点,即谷歌的所有延伸业务都以搜索为核心,绝不能喧宾夺主。
在谷歌工作得如此如鱼得水,施密特自然有他的“秘密武器”,在众多“秘密武器”中,第一个要数“云计算”。身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然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工具。而我们也遭遇过这种情况:一旦计算机的硬盘被破坏,存储在里面的东西就将“生死未卜”,这让我们束手无策。而一旦拥有“云计算”,则“云”会代替计算机的存储和计算功能。“云”即计算机群,每一个计算机群都包括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随时都可以更新。
这就好像你把钱存进了银行,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去取一样。有了“云计算”,一切信息都可以存在互联网上,只要你想要提取,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在施密特看来,有了“云计算”,世界将会从此变得不同。因此他认定这将是未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说起“云计算”,互联网数据中心分析师弗兰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云计算”是网格计算模型自然而然的进一步发展。根据“云计算”的运作逻辑,公司甚至不需要购买或者租借价格昂贵的大型计算机,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等接入“云”系统,就可以迅速完成工作。弗兰克表示,这一超级计算系统一旦投入商业应用,普通网民也能享受到更加快速的搜索服务。虽然“云计算”目前仍处于初期开发阶段,但它对于如何计算以及想要搭建的系统和软件而言,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集中一切力量把产品做好,这就是施密特的第二个“秘密武器”。能够带来利润的产品太多了,但是你不能贪心地想把一切都揽在怀里,因为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家公司同样如此。这一点,施密特明白,拉里和谢尔盖也明白。那么,谷歌是如何在核心业务与扩展业务之间寻求平衡的呢?“拉里、谢尔盖和我采用了一个称为‘70:20:10’的法则。”施密特解释说,所谓70,就是把70%的精力花在核心业务上,对于谷歌来说,就是网页搜索引擎和网络广告。所谓20,即将20%的努力投入其他领域。所谓10,即剩下的10%则随机而动,让谷歌随时有所创新。
施密特的第三个“秘密武器”,是善于利用员工的集体智慧,执行集体决策。他说,了解每个星期都招聘到了什么样的人,是预测公司成长指标最简单的方式。谷歌有一个专门负责与应聘员工进行面谈的委员会,如果他们觉得这个员工素质不错,就会向施密特推荐,由他进行最后的考核并做出决定。
这样的流程,能够确保不放走任何一个优秀的人才。而施密特自己,则每周都拿出数个小时,认真阅读近百份简历,从中筛选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因为谷歌的目标就是“建立一家非常有创造力的公司”。所有进入谷歌的员工,都得是认同这一目标的人,只有这样,当他们进入谷歌以后,才有可能适应这里“每周花一天时间从事个人研究”这样的工作节奏。在谷歌,你可以随意研究任何自己感兴趣的技术或产品,哪怕它跟谷歌现有的产品毫无关系,也没有人会说你不务正业,谷歌永远鼓励创新。
一旦拥有优秀的人才,如何让他们发挥才智便成了首要问题。在这方面,施密特受到《群众的智慧》一书的启发,作者詹姆斯在书中提出,一大群人比一小撮精英更能做出明智的决策,用中国的俗语来概括,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受此影响,施密特决定采用“群体决策”的办法,这不仅让人人都有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群策群力是保证谷歌创新的诀窍。
也许是谷歌CEO的光环太过耀眼,很少有人知道,埃里克·施密特还身兼苹果公司董事一职。直到2009年8月3日,苹果公司才正式宣布,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已辞去自2006年以来一直担任的苹果公司董事的职务。已故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当时表示:“施密特是苹果董事会的一名杰出成员,他投入了有价值的时间、才能、热情和智慧以帮助苹果成功。”
尽管表面上乔布斯对施密特的才能给予高度评价,但实际上,随着谷歌推出安卓系统并准备全面进入智能手机领域,乔布斯对施密特的不满与日俱增。据说乔布斯曾亲自致电施密特,指责谷歌“窃取苹果创意”,并痛斥施密特欺骗了苹果。因为众所周知,苹果以保密而闻名,但施密特作为苹果的董事,是可以了解公司业务运营的,所以《福布斯》发表文章称施密特是苹果“保密大幕的一个漏洞”。
乔布斯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谷歌全面进入苹果的核心业务,这种行为在他看来,无异于背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施密特只能辞去苹果公司董事一职,因为在利益面前,过去的信任及感情都不复存在。
2011年初,谷歌正式宣布,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将接替埃里克·施密特担任下一届谷歌CEO。虽已辞去谷歌CEO一职,但施密特仍将继续担任谷歌执行董事长,做好拉里和谢尔盖的顾问,同时更加密切地关注谷歌的外部事务。
谷歌经历的“施密特时代”,折射出科学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表达对施密特的尊敬,很多网站纷纷整理出谷歌在这一时代领导下的“杰作”:
AdSense:
“ad”是“广告”的意思,“sense”意为“感知”。合起来,就是“相关广告”之意,指网站平台广告,2003年后谷歌引进了这一业务,即前面提到的主页附加广告。2010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该服务带来的收益已占谷歌总收入的三成。
YouTube:
2006年被谷歌收购之前,YouTube已经是非常流行的影像网站了。所以谷歌斥资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的这一行为,一度被认为是浪费、烧钱。不过,截至目前YouTube每周仍有30亿的广告浏览量。
谷歌地图:
前面已做过介绍,谷歌地图一直以来就不被认为是个挣钱的利器,但是它的存在能够为客户、商家提供热点新闻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一点对于谷歌和客户来说恰恰都很重要。
Gmail:
说起电子邮件项目,Gmail绝对不是最流行的,它的过人之处在于Gmail同时还是谷歌其他服务的基础,如声音电话等。比如,在早上登录Gmail,就能快捷地使用谷歌的所有服务,直到关闭浏览器。
Android:
现如今,Android毋庸置疑已经成为美国消费市场最好卖的智能手机平台,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是如此。
Chrome:
Chrome在中国译为“谷歌浏览器”,于2008年全球正式发布,可以说这并不是最高端的浏览器。但是它的设置为谷歌提供了更多基于网络的发展,再加上本来就不错的资质,使它一经推出就十分受欢迎。
在过去的十年中,埃里克·施密特一直担任谷歌CEO。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终于卸任的他随即就在Twitter(“推特”,美国的社交网站)上开起了玩笑:“再也不需要像大人操心孩子一样关心日常运营了!”而且,《纽约邮报》一度报道称,施密特正同CNN(Cable News Network,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取得联系,准备挑战人生中一个崭新的领域:脱口秀主持人。谁知道呢,也许施密特真有成为男版奥普拉·温弗瑞的潜质,那么,我们就期待他的如珠妙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