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整个网络转换成了一个拥有数亿变量的庞大的方程式。
——谢尔盖·布林
就在拉里和谢尔盖新开发的搜索引擎日渐流行的时候,两人萌生了创办公司的想法。当然,学生创业在斯坦福本来就非常流行,但是也有很多本来有前景的构想,因为开发者对名利的追求而最终被湮没。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加之两人对这个项目的狂热,他们时刻提醒自己,这个搜索引擎对于他们的未来非常重要,一定不能被片面的经济利益毁掉。
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后,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这样的一种新事物应该配个怎样的名字呢?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琅琅上口的名字也与未来的成功息息相关。不过,你一定不知道,这个如今被我们所熟知的名字“Google”,其实完全来自于一个“无心之过”。
那是1997年的一天,同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肖恩·安德森和拉里正坐在办公室里,试图想出一个既好听又能体现海量搜索技术的、全新的公司名称。
不一会儿,“googol”这个词就出现在安德森的脑海里。“googol”其实是一个数学名词,由美国著名数学家爱德华·卡斯纳和自己9岁的小侄子共同发明,指的是10的100次方。在安德森看来,这种有教学意义的术语既可以用来代表在互联网上能够获得的海量资源,又可以全面展示其想要获得一切网络资源的雄心。安德森十分喜欢这个名称,正好电脑就在面前,于是他想先搜索一下这个名称是否已经被注册或使用。
没想到,在输入的过程中,安德森一不留心将“googol”误打成“google”,此时互联网域名注册数据库又恰好显示这个域名可以使用。随后,“google。com”的域名就正式被拉里·佩奇注册。就这样,经过了一次“无心之过”,“Google”注册成功。
不过,有关网站命名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据说,拉里和谢尔盖最初准备采用“whatbox”这个名称,翻译成中文就是“月光宝盒”。但是随后他们发现,“whatbox”的发音很容易被听成“wetbox”,在英文释义中很像一个色情网站的名称,于是这个名字被排除了。
不久后的一天,拉里翻阅美国数学家爱德华·卡斯纳的著作《数学与想象》,里面提到爱德华在1938年准备为“10的100次方”命名时,他的小侄子发表意见说:“这样大的数字,一定要用一个怪异的名称——非Googol不可。”于是爱德华采用了这个称谓。这个数十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数学名词让拉里心生喜悦,它的意义不仅可以显示网络资源的庞大,还能凸显搜索引擎在其中强大的功能。谢尔盖对此倒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他也很喜欢这个名称,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直接使用这个词会带来一些未知的纠纷,比如商标名称的归属问题等,因此,在他的建议下,拉里把这个词的拼写稍加修改,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Google”。
那时的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名称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Google”逐渐成了人们每天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上千万用户将其设为浏览器首页,其风光程度可想而知。后来,“Google”一词又被人们赋予了一种新的解释:G的意义为手,OO为多个范围,L意为长,E意为出。这样一来,合成的意义就是:只要有需要,无论在哪里,Google都能帮你搜寻出海量的资料。
随着Google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渐深远,“Google”甚至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英文单词,比如被用作动词,“Google某物”的意思就是在Google搜索引擎上搜索“某物”这个关键词;在进行网上搜索的时候,人们不再说“搜索”一下或“查找”一下,而是更习惯说“我来Google一下”。包括后来Google公司推出的一系列程序及产品,如Google桌面、Google聊天、Google拼音输入法和Google地球等,几乎都是对“Google”概念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