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培养天才的摇篮

  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比尔·盖茨

  曾经有一句歌词非常流行,那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或许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态度或者感悟,但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名人过留声”这样的励志之句也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上既有淡泊明志的隐士,也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度过你的一生,决定权掌握在你的手里。

  比尔·盖茨小的时候被同学看成行为古怪的人,因为他总想与众不同,总是把自己突出出来。“他说他宁愿做一棵荒坡上伟岸的橡树,也不愿做原野上翠绿的青草。因为橡树高大挺拔,向天而立,而小草过于平凡,矮小柔弱,毫无个性。”爱德蒙回忆起童年时代他与比尔·盖茨的一段对话时这样说。

  而比尔·盖茨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做了,在同龄人里他是那样卓尔不群,尽管有时会显得很孤独,但是他从来都不会迷路。比尔·盖茨12岁那一年,这棵小橡树把自己的根扎在了尚未成熟的电脑行业这个荒坡之上,从此开始了他刺破苍穹的传奇一生。

  西雅图湖滨中学不知道,1967年的秋天,一个电脑奇才将借着它所搭建的平台引发一场又一场的科技地震。“湖滨中学能使最愚笨的孩子变得聪明起来。”这句话并非言过其实。湖滨中学是一所赫赫有名的私立中学,也是一所校规严格而奇特的中学。这所中学只招收男生,学费昂贵,整个学校只有300名学生,这与私立办学营利的目的似乎背道而驰,但是学校从来都是严格控制学生的人数,他们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20世纪是一个大变革的世纪,西雅图湖滨中学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也走在了潮头浪尖。20世纪60年代以前,湖滨中学同美国其他的学校一样风气保守,多为教条化管理。学生的着装都有严格规定,穿外套、打领带,鞋子必须有鞋帮和扣眼,这样的要求使学生们从远处看千人一面,虽然整齐规范,但是少了一些活力,对于成长中的少年来说稳重有余,而生气不足。20世纪60年代自由主义浪潮席卷美国,湖滨中学也深受影响。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再是捆绑学生的枷锁,学生们不仅在穿着上日渐改变,在思想上也慢慢开放。个性化的穿着、以往绝对不会出现的长发飞舞、胡须浓重的情况都不再是学生们的禁忌,灵动飞扬的青春在湖滨中学得到了尽情释放,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学校管理方式,湖滨中学的“特别”也就凸现出来。

  奇妙的是,在这种相对自由的氛围里,学生们的自由竞争意识日益强烈,他们在思想与精神上的个人化色彩使他们尽可能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学校以开明的教育思想给了学生们自我发展的机会,不仅这样,校方还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目的就是使学生的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而且湖滨中学的教育目标不是让学生都升入大学,他们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天赋,因此哪怕学校里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他们也会得到老师特别的关照,充分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有人说湖滨中学能做到“让最愚笨的孩子聪明起来”。

  湖滨中学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是年龄段跨度并不小,学校一共有6个年级,7年级、8年级为初中部,9至12年级为高中部,这就能够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寻找自己的位置,也有可能越过年龄的差距让学生们自由交流。

  为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环境,很多家长不惜花费每学期5000美元的巨资把孩子送到湖滨中学。而事实证明,湖滨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大胆而正确的,从湖滨中学走出来在社会上颇有建树的学生数不胜数,湖滨中学也获得了“天才摇篮”的美誉。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12岁的比尔·盖茨来到湖滨中学当然如鱼得水,他没有辜负校方的办学期待,终于成为了湖滨中学的骄傲。

  1968年,比尔·盖茨遇到了能点燃自己生命之火的计算机技术,因为西雅图的湖滨中学竟然极具前瞻性地决定让学生们接触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在科学领域的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造卫星成功发射,阿波罗登月计划激动人心地实施着,一种非人脑能及的技术越来越近地向人们靠近,这就是计算机技术。可是,这是一种昂贵的新技术。当时,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都还只是少数人能接触的高端科技。计算机不仅身躯庞大,一台计算机就要占据一个大房间,并且价格不菲,一台机器价格高达数百万美元,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商界人士才能用得起这么昂贵的机器。所以,尽管湖滨中学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却仍然无力购买一台计算机。好在并非必须拥有计算机才能接触到计算机技术,最后湖滨中学采用了当时流行的一种办法——租用企业的计算机。这样,学校只要有电传打字终端机就可以通过电话线与企业的计算机联结,从而使用计算机了,只是这种租用的费用也不低,3000美元也只能租用几个月而已。不过,聊胜于无,湖滨中学还是走到了科技教学的最前端,比尔·盖茨也得以幸运地在计算机技术的“石器时代”就开始与之亲密接触。

  湖滨中学租用的是通用电气公司的PDP-10计算机,这是由DEC数字设备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在当时十分著名。

  对比尔·盖茨来说,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感觉他终生难忘,当他在电传机上输入了几条指令后,处理结果立即从看不见的PDP-10计算机那端传送回来,这使见识多兴趣广的比尔·盖茨也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满足。从那以后,比尔·盖茨就对这个神秘的机器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一有时间就在计算机房里做各种试探和练习。

  在计算机房里,他也结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和生意伙伴——保罗·艾伦。

  “能在60年代的西雅图就让学生接触并使用计算机,这种做法令人相当惊讶。”比尔·盖茨后来评价湖滨中学引进计算机技术的行为时这样说。他还说:“为此,我将永远怀抱感激之情。”

  我们有理由相信比尔·盖茨说的是实话。因为在西雅图湖滨中学那间没有计算机的计算机房里,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通过探索和实践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在让他们着迷地寻找与研究中,他们越发被计算机快速的逻辑运算能力吸引,一种魔力驱使两个孩子在数字与逻辑的海洋中不断超越自己。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