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托拉斯魔咒

  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

  --塞内加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觉得自己雄心万丈,他对控制美国石油命脉非常自信,而且他踌躇满志,想要掌握整个世界石油的走向。

  一次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看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小商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大企业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这个世界呼唤大企业精神。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看到文章后激动不已,觉得和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很欣赏这篇文章作者多特的才华,于是他决定高薪聘请这个年轻人做自己公司的法律顾问。多特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年轻律师,对于洛克菲勒的知遇之恩,他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帮助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实现梦想。他在公司的任务只有一个,寻找各种法律漏洞,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公司逃避重税。

  一天,多特在书房仔细阅读经典法律著作《英国法》,认为其中的一个词汇很有意思,这是《英国法》中的关键词汇--信托制度。多特突然产生出灵感,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托拉斯就是生产同一类型的企业,不再各自为战,而是组成一个联合体企业,形象地说就是一种垂直管理模式,将生产链条牢牢地掌握在一个集团手里,这比最初的卡特尔形式要先进,因为卡特尔形式是一种横向联合模式,不过是各自独立的企业之间的松散联合,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上浪费和互相倾轧的现象时有发生。托拉斯模式是一种更彻底的垄断。

  1882年1月,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召开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成立了有九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委托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掌握了标准石油公司和附属公司的股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亲自担任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委员会发布了70多万张信用委托书,而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等4人就占有了其中近50万张,约占总数的2/3.就这样,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顺利地掌握了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也如愿以偿地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合并了近40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如果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话,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成功地发明了美国的经济模式--托拉斯集团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迅速地被全国的企业所推崇。几年后,美国的主要经济命脉都成立了类似的托拉斯集团,这样,数量不足1%的财团,掌握了美国经济命脉的90%利润。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金融帝国,在托拉斯模式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扩张,不仅仅局限于石油领域,而是扩展到工业领域的各个角落。后来,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触角还伸向了公共事业和金融行业,甚至对美国政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0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将两座炼油厂和一家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后来的美孚石油公司,从此,他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之路。

  1872年,是洛克菲勒将自己的公司打造成巨无霸公司的开始,他曾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吞并了20多个竞争对手的公司,更有甚者,他曾经在两天的时间内,重组了6家炼油企业。这种疯狂的资本运作远远没有结束,到了1898年,洛克菲勒创建了无比强大的石油托拉斯,成为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最辉煌的战绩是,曾经控制了美国90%的石油产量。

  在海外,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也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他很快就垄断了欧洲大部分的煤油生产。另外,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古老的中国也是情有独钟,他提出了一个口号,要以中国为桥头堡,进而点燃亚洲的自由之灯。

  海外的市场仅仅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销售渠道的一个环节,他在亚洲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利用当地丰厚的石油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迅速地抢占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样就完成了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的最后一块拼图。

  1935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控制了海内外大约200家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6亿美元,他的私人财产也超过了15亿美元,成了名噪世界的“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几经更名,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

  这种高速运转带来的直接后果是,1890年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诞生,它被称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之母。1911年5月11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违反了《反托拉斯法》,并将其拆分为34个新公司。

  但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觉得自己很委屈,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吸血的恶魔,更不是一个庞然大物的主人,而是一个为劳苦大众提供廉价石油的伟人。事实的确如此,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呼风唤雨的年代,垄断带来的是成本的急速下降,美国石油的价格同比下降了80%。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永远也无法理解,美国国会裁定的法案到底依据的是什么,是什么心理让大家一方面享受着标准石油带来的廉价产品,另一方面又对洛克菲勒的垄断指手画脚,这显然不是简单的仇富心理就可以概括的。

  关于垄断,是个古老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人否认垄断者是靠着自己的努力竞争得来的垄断地位,但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先期成长起来的企业,如果处于垄断地位的话,就会阻碍后来企业的发展,这样就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

  一个公司,是自由竞争机制的产物。一个过于庞大的公司,就会成为自由竞争机制的障碍。

  这就是多和少的关系,一个事物,从成长的角度,应该是为了多数事物成长需要而存在的,如果它的存在,阻碍了新生事物的成长,就会成为庞大而可怕的旧势力。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在没有拆分之前,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赚钱机器,有人曾经把该托拉斯形象地称为印钞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不到40岁的时候,已经拥有了超过10亿美元的财富,这个令人咋舌的数字,按照同比价值,可以说富可敌国。受到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垄断思想的影响,几个金融寡头垄断了美国的石油、电信和铁路等产业,少数富人垄断了美国超过60%的财富。

  批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人指责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是建立在不正当竞争的基础上的,而且还伴随着官场行贿和哄抬物价。

  尽管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觉得委屈,实际上由于财富过于集中,使得下层人民和中小企业苦不堪言。所以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各地爆发了抵制托拉斯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这一切,都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永远也无法想象的,也是他后来投身慈善事业的一个主要动力。但问题是,民众们并不觉得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慈善能改变他在人民心中的印象,甚至有人觉得,这些假惺惺的慈善不过是富人的表演秀而已--他们通过垄断巧取豪夺了诸多资源,然后又假模假样地将其中的一小部分还给社会,以其赢得更好的名声、更多的利润。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决定用后半生,来消弭这种世俗心理。如果以颜色作喻的话,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前半生是黑色黄金一样的原油,而后半生是纯白如玉的天使。洛克菲勒的一生,诠释了人生的多彩和人格的多重性。

  思想家塞内加说过:“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反之亦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财富,也来自于他独特的人生思想。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