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不用跑在任何人后面

  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利润,你就会在产品上敷衍了事。但是如果你关注的是如何生产最棒的产品,利润自然滚滚而来。

  ——史蒂夫·乔布斯

  一部福特汽车大约有5000个部件,所以对生产的核心材料、技术、关键零部件的掌握是大规模生产的前提。福特的创业之路,不仅仅是造一辆汽车那么简单,他经历了诸多磨难。最后,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统筹安排,成为一个汽车王国的国王。

  与其说福特公司的发展,是靠着工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不如说是靠着福特的坚忍不拔、永争第一的性格发展起来的。在福特公司的发展道路上,他遇到难题,总是能想办法解决问题。福特提出的口号是——所有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

  在现代化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社会,这种思想显得有些落伍,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福特先生的决心,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才会勇攀高峰。

  众所周知,钢材是汽车业用料的基石,亨利·福特作为一个研究者,他不可能不知道钢材对汽车的重要性,所以他始终关注钢材市场和钢材的质量。

  1905年,亨利·福特在一次赛车比赛中发现了法国赛车的钢质很棒,很轻又有韧性。经过研究,他们知道这种法国钢有钒的成分。美国没有钢铁厂能生产,他们找到了一个懂得生产的英国人,又找到一个小钢厂做高炉试验,从此开始用20种不同的钢铁来制造各种零部件。

  此外,汽车生产还需要大量的煤,为了节约成本,亨利·福特建造了自己的运输干线。当时,生产用煤直接从福特公司的煤矿经底特律、托里多和福特公司控制的埃尔顿铁路,运到占地665英亩的罗格河工厂。其中的一部分用于炼焦炉,其副产品——煤气则用于供热处理,这就节约了煤气费用,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创造。

  对足以影响生产稳定性的材料、零部件“不求外人”,自己的公司完全可以胜任,使得福特公司的生产不受天气、战争等非人力因素的影响。相反,战争期间他们除了为海军制造潜水艇、为陆军制造坦克,还为英国农场提供了5000辆拖拉机。享有盛誉的T型车是福特公司第一辆使用自己制造的发动机的车型,也是亨利·福特眼中的“最后一种车型”。

  起初,福特公司在一个工厂里组装整部汽车,后来由于自己制造零件,开始了部门化,每个部门只负责一件事情。精细的分工之下,福特公司减少向外面购买零件,而是在外面的工厂制造零件。高度标准化、高度分工的工业不再集中在一家大工厂里,这种分散生产,集中组装的模式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

  1908年10月1日,福特公司推出了T型车。伴随这款“世纪之车”,工厂的生产管理日渐稳定。每个工头每天都记录自己部门的工作效率。监工有一个囊括各种内容的表格,如果一个部门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产量表格马上就能显示出来。

  对于汽车制造这件麻烦事,“流程分解和优化”推进得坚决而彻底,而且效果惊人。

  以活塞杆组装为例,按照老式的方法,28个人每天装配175只——平均每只用时3分5秒;工头用秒表分析动作之后,发现有一半时间用于来回走动,每个人要做6个动作,于是他改造了流程,把工人分成3组——再也不需要来回走动了;凳子上装了滑轮传动——现在7个人就能每天装配2600只,效率提高了近20倍。

  几乎每个星期,福特公司都对机器或工作程序进行某些改进。生产规模很小的时候,工厂曾需要17个人专门清理齿轮的毛边,这个活又累又脏;有了专门的机器,4个人能轻松干几十个人的活。曾有37个人专门负责炉子里的凸轮轴,用了新型炉子之后,产量大增之下也只需要8个人……

  对生产流程的彻底分解和优化,预示了生产史上最具有颠覆性的力量。亨利·福特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流水线。

  1913年4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装配线,其原始创意来自于芝加哥食品包装厂用来加工牛排的空中滑轮。早期的流水线上装配的是底盘,很快整车都在流水线上装配了,传动速度也经过了反复试验而变得日趋合理。

  流水线的原则是:按照操作程序安排工人和工具。这样,在零配件走向成品的过程中,每个部件都尽可能经过最短的距离;运用工作传送带或滑动装配线,将需要装配的零件放在最方便的距离处。

  保证流程本身的顺畅和效率是流水装配线的精髓。运用这些原则,工人减少了无谓的思考和停留,把动作的复杂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几乎只用一个动作就完成一件事情。

  工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到底有多大的效用?

  工人装配一台飞轮磁石电机曾经需要20分钟,后来工作被分解成29道工序,装配时间最终降低到5分钟,效率提高了4倍;直到1913年10月,装配一台发动机还要10个小时,半年后用传动装配线降低到6小时。福特公司后来日产量达4000辆,工人还不到5万——如果没有流水线,将不得不雇佣20多万人。

  借助流水线,亨利·福特“单一品种、超大规模”的战略得以实施。T型车在20年内生产了1500万辆,汽车从五六千美元的“富人专利”变成了几百美元的大众消费品。

  很多人将亨利·福特的性格归结为永不认输,永远争第一,就如史上最著名的赛车手理查·派克一样,他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之一。

  “妈妈祝福我吧,这次国际比赛,有35辆车参赛,我跑了第2名。”他第一次赛车回来时,兴奋地对母亲说。

  “不,你输了。”他母亲头也没抬,毫不客气地回答。

  “可是,亲爱的妈妈,”理查·派克不敢相信,这就是平时慈祥和蔼的母亲的态度,“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而且是国际比赛,好手云集。”

  “亲爱的儿子,”母亲深情的说,“记住,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理查·派克在接下来的20年中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记录迄今无人打破。有记者问他成功的原因,他说,自己从未忘记母亲的教诲,是母亲在他为第2名沾沾自喜之时,给了他警醒,帮他发现了他还可能有争第一的潜能。

  第一名,也许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事实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第一名,只要是竞争必然有先后的顺序,但是派克和福特这样的性格,需要的恰恰是通过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将每个细节做到完美,因为在他们心里始终有一句话在激励自己:记住,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