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斩草不除根是妇人之仁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类人物你唱戏罢我登台,演绎了一出出不同寻常的闹剧。其中,英雄人物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毕竟,如某名人所言--整个历史就是一部英雄史。而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其鼎鼎大名大多来自其当断即断、义无反顾而“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毕竟不成功,则成仁,否则一念之差,便足可铸成一生的遗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不少英雄就天生带有某种妇人之仁,从而留下了千古遗憾,误了卿卿性命不说,仅留下几声历史的叹息。其中,项羽就是一个有着妇人之仁的落难英雄。

  项羽是楚国将门之后,“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秦始皇游会稽时,人人争睹威仪,年少的项羽却对叔父说:“彼可取而代也!”这足以显示项羽日后一定必有一番作为,因为他有一颗“雄心”。

  当陈胜发动起义后,他随叔父从吴起兵,渡江北上。当几十万秦军包围起义军占领的巨鹿城时,项羽率军前往救援。渡过漳河,项羽命令士兵破釜沉舟,只带三日粮食,背水而战。断了退路的士兵,带着横竖都是死的想法,顽强作战,英勇无比,无不以一当十,终于大破秦军。二十万秦军投降后,项羽将它们全部活埋。

  后人有的说项羽英勇、当机立断,做事果断;也有人说项羽太残暴,不懂得收买人心。但是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以少胜多,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让人不得不感叹项羽的英雄气魄。有诗赞曰:“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是何等的豪迈与意气风发。项羽有王者之气,可谓“天之骄子”。他猛冠三军,巨鹿破釜沉舟,坑卒二十万,灭秦中军,而刘邦原只不过是沛县亭长,斩白蛇起兵,力薄量小,实不足以与项羽抗衡。

  项羽身具武艺之强,但却心怀妇人之仁,尤其是在鸿门宴上放了刘邦,大失良机。这一放,等于就是放虎归山,等于就是把自己放进了墓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败退到垓下,被汉军重重包围,汉军高唱楚歌,楚军思念家乡,军心涣散。项羽只率得800骑兵突围,逃到乌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而刘邦也就“理所当然”的当上了“汉高祖”。

  一直有人都为项羽抱不平,替他惋惜。他本是可以胜过刘邦;本是可以登皇位;本是可以……但是,由于他天生的妇人之仁,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改变了整个历史。

  鸿门宴上,项羽要是能够“斩草除根”,听范增的进言杀了刘邦,然后自己称帝,也许就不会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了。但是,项羽心怀妇人之仁,放走了刘邦,导致放虎归山。只要他在鸿门宴上横不下心来,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但是,也许就是也许,历史容不得也许,历史也不会被改写,因为历史已成历史。

  项羽--西楚霸王,一个赫赫有名的称号,充分显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项羽,一个在年少时就说出“彼可取代之”的话的人,一个在危急时刻采取“破釜沉舟”的人,一个有胆识、有魄力、有能力的人,一个让人敬佩不已的人,竟然由于一念之差而与皇位失之交臂,可悲、可惜、可叹!

  可见,在关键的时刻,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决断是多么重要,在该斩草除根、勿留后患的关键时刻作好生死决择是多么重要。

  看过一篇文章--《美洲虎大战无敌水蟒》:

  在委内瑞拉的奥诺科河流域,水蟒有“水下终结者”之称,凶猛的南美鳄鱼和美洲虎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美味大餐。美国爬行动物专家瓦斯组成一支考察队,在当地土著人的帮助下对水蟒和美洲虎的生活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近距离跟踪观察--

  两只雌雄美洲虎吃了不少河里的幼蟒。这可惹恼了一条十多米长的水蟒,它疯狂进行复仇,先后吃掉了雄、雌美洲虎。在吃雌美洲虎时,两只虎崽就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这血腥的一幕。也许当时水蟒吃得太撑了,也许对虎崽不屑一顾,也许报了杀母之仇就放松了,它放过了并无反抗能力的虎崽。后来,这两只虎崽长大了,竟然不忘复仇,利用水蟒上岸蜕皮的机会,合力吃掉了它们的仇家。

  对于大自然的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读完之后不由得唏嘘不已。水莽对待仇家并无斩草除根之意,仅是图一时之快而报杀蛇之仇,谁知,一念之差就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看到此,我突然想到:如果是人,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水蟒还不够贪,它吃撑了就放过了。没有想过先咬死留着以后吃,或者是拖回河里去给其他水蟒吃。它放过了虎崽,它并不懂得“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它不知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它不明白妇人之仁导致了它后来的杀身之祸。

  在现实生活中,换成是人,我估计没有这么幸运了,即使“吃撑”了,不吃“虎崽”,也定会把“虎崽”杀死,来个片甲不留,省得担心。

  固然,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为人处世,要想成功,要想出人头地,需要有点英雄气概,尽可能少点“妇人之仁”。这个社会,难免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生死存亡的竞争中,需要的是狠一点,再狠一点,如此这般,才能鹤立鸡群,才能卓尔不凡。

  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人的欲望永远是不知足的,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得了银,想要金;吃着饭里的,望着锅里的,即使是损了和气、伤了感情也全然不顾;有些人今日拿健康换钱,明日又得拿钱买健康,更有一些人,恨不得把整个天下都捞回家。那些以权谋私,为自己捞,为家人存,“撑”出病来的、撑出事来的自然不在少数。

  公元前717年,郑庄公出兵进攻陈国,结果大获全胜,夺取了很多财物和俘虏。这是郑庄公对陈国两年前讨伐郑国的报复。

  此前两年,卫国和陈国曾经联合起来讨伐郑国。郑庄公知道敌不过,向陈桓公请求讲和,陈桓公不同意。执政大臣公子佗五父是陈桓公的弟弟,他劝谏说:“亲近仁义,对邻国友善,这是立国的法宝,大王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

  陈桓公听了公子佗的话很生气,说道:“宋国和卫国都很强大,它们才是陈国真正的祸患。郑国那么弱小,它能把我们陈国怎么样?”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出兵伐陈,打得陈国大败。邻国见陈国吃了败仗,都坐视不救。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说:“善的东西不可丧失。恶的东西不可滋长,这话是针对陈桓公说的。滋长了恶而不悔改,接着就祸及自身,这时再要挽救,就来不及了。《商书》说过,恶的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就像大火燎原,连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扑灭它?”

  《左传隐公六年》上言:“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这劝诫我们:要扬善去恶,除恶务尽,不留余患。陈恒公之所以败在郑庄公手中,是因为他不善待邻国,心地很坏,遭受失败理所当然,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读这则故事。倘若陈桓公在郑国还很弱小时,将其彻底消灭,恐怕不会有两年之后的灭顶之灾了。这也不失为“斩草除根”的另一种解释。

  进化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人生的种种竞争,往往是很残酷的,说得过份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斩草除根,就是要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在斗争双方利益尖锐冲突,彼此不共戴天,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时,尤其需要牢记这一策略。

  历史为我们提供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春秋时代的宋襄公临阵对敌人讲仁义,结果大败而归。上面提到的楚汉之争,项羽摆下鸿门宴,为除掉刘邦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有着妇人之仁的项羽的犹豫使刘邦死里逃生,最后自己竟落得乌江自刎……

  后人把对敌人付出无谓的感情叫做“宋襄之仁”,把不当机立断斩草除根叫做“纵虎归山”。古希腊《伊索寓言》中讲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就曾大力倡导“痛打落水狗”也是一种很好的诠释,因为他深知“落水狗”的卑劣。你以慈悲之心救助了被打落在水中的狗,它上岸之后说不定会反过来咬你一口。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和人不乏其例。

  因此,对貌似可怜的敌人,对落难的敌人,对藏起狐狸尾巴花言巧语的敌人,应毫不留情地斩草除根,痛打到底,直至彻底丧失战斗力。在这种时刻万万顾不得仁义、信用之类教条,否则只能引火烧身,为自己埋下祸根,将来招致自己失败。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