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凡一个人的成功,虽说是个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但又绝对离不开身前身后亲朋戚友的无私帮助和幕僚同乡的默默支持。
刘邦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这么个“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市井混混的种种劣迹我们也已耳熟能详。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的江山可以说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刘邦也更不可能坐上皇帝宝座。
此外,加上谋士萧何、张良,三人被史学家称为“汉初三杰”,至于其他文臣武将那就不计其数了,且其中大多均是刘邦的同乡(韩信为淮阴人,算半个老乡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由于同甘共苦时间久、感情深,自然格外卖力,胳膊也不会往外拐。所以说,刘邦之所以一路凯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内有良臣,外有虎将,难怪他能战败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
刘邦的万世伟业得益于他那些老乡,对此,就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有一次,他在酒宴上问群臣自己为什么能得到天下,而项羽比自己势力大得多却失去天下。可能是酒喝高了,有点狂妄;可能是想从群臣口里得到点赞誉,吹嘘一下自己的文治武力;也可能是真的在功成名就之后引起了他深深的反思。
所以,虽然那些臣子一一高唱赞歌,但他对群臣的对答都不甚满意。他笑了笑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这经验倒是概括得很全面,也很中肯。不过,明眼人一看便知,原来这老油条采用了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手法,这三人不管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能干,终究是“吾能用之”,不过是我手中的棋子而已,就象木偶,这线都在我手里,我老刘还是技高一筹的。
先看看韩信,他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著有兵法三篇。
从他这些总结材料来看,韩信这人确实了得。难怪后人总结出了他有“十大功劳”,即:一大功,鸿门排酒宴,张良背剑把臣搬;二大功,撇楚来投汉,霸主赶臣在深山;三大功,问路把樵夫斩,迷却了路径马不前;四大功,臣把高皇见,骨瘦如柴出营盘;五大功,萧何把臣荐,才让我抵掌兵马权;六大功,汉祖城南把兵点,灭楚的旗帜空中悬;七大功,背水曾鏖战,直杀的楚兵哭连天;八大功,收来李荣将,文凭蒯彻来归降;九大功,逼霸乌江丧,才保为王坐咸阳;十大功,面南登金榜,才把娘娘封昭阳。至于这十大功劳,史书上也都有记载,要道清辨明,只怕需要上万言才能说得清。
不过,根据史实细细察来,这所谓“十大功劳”有点名过其实,难免有争功邀宠之嫌,因为有些算不上功劳,有些功劳根本就不能记在他的名下。看看,“鸿门排酒宴,张良背剑把臣搬,”--鸿门宴上背剑访韩信,应该是张良的功劳才说得过去;“撇楚来投汉,霸主赶臣在深山,”--这也算什么大功?顶多算个“弃暗投明”或者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吧;“问路把樵夫斩,迷却了路径马不前”--如此忘恩负义,问路后还杀樵夫,不在耻辱柱上记一笔就算放过他了,还算得上功劳?“萧何把臣荐,才让我抵掌兵马权,”--月下追韩信,推举贤能,这是萧何的功劳,这哪跟哪呢?
故此,这“十大功劳”中,真正属于韩信的估计只有后面四件,而后人却让韩信全部据为己有,牵强附会,令人费解!
不过,也正是因为韩信这家伙功高盖主,即所谓居人臣之位,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对此,刘老三已是一赏再赏,到最后赏无可赏,总不能把我这个王位赏给你吧,加之韩大爷有点居功自傲了,让刘老三感觉到了种种不安,所以尽管刘老三念及开国之臣、老乡之情不忍杀他,但韩信终究还是让他睡不下安稳觉,没办法,只有赏你--到西天佛祖那去报道领赏。
至于萧何,他是刘邦的真正同乡,刘邦起兵不久就追随刘邦打天下,对刘邦可谓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萧何慧眼识才可以说无人能及,首先是看准了市井无赖的刘邦,终生追随;其次是看好韩信,强力推荐。萧何功高位显,幸亏他老谋深算,躲过了几次劫难。好在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没有被顺境冲昏头脑,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所以萧何多次都做到了处变不惊,不动声色,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直至将刘邦的疑心消弭于无形,从容化险为夷,居然在那种环境下幸免于难,实属大难不死。
刘邦如此,一千多年后的朱元璋的宏图伟业亦是如此打造的。如果没有他那一帮难兄难弟,只怕也难于成气候。
应该说,朱元璋雄才大略,乃人中之龙,开创了一代伟业,打造了一个大明江山,还真是非一般人所为,非一般皇帝所比。但是,大明江山的打造要不是得益于他那几十个难兄难弟,只怕也只能是望“国”兴叹。
朱元璋出身穷苦,幼时为人放牛,17岁父母双亡,入于皇寺为僧。由于寺中粥少僧多,后靠云游四方,乞讨度日。不想,这穷小子不知是积了哪门子阴德,路子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竟然鬼使神差地干上了皇帝老儿的营生。
朱元璋干上皇帝之后,虽然未像刘邦那样耍地痞流氓,搞赌咒发誓那一套,但也大封功臣,将一帮为他拼死拼活打天下的哥们,都弄个高干当当,有的封了公,有的封了侯,一付同患难,共享福的态势。
但是,时日久了,他也变得像刘邦一样,觉得这些功臣勋旧全不可靠。他心里在想--历史上权臣篡位的故事太多,这帮哥们中难保没有野心家在暗中打自己龙椅的主意,还是趁早作点准备,未雨绸缪,争取主动好得多。于是,他便暗中准备过河拆桥,开始了所谓的清除行动。
看看他几位同生共死的兄弟--
朱元璋的少年玩伴汤和,除与各主要开国功臣一样立有卓著军功外,还拥有他人都无法攀比的一项功劳。当年朱元璋之所以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就是他汤和写信力邀的结果。如此说来,汤和就可谓是朱元璋加入“革命组织”的介绍人了。
汤和戎马一生,南征北战达三十多年,军功叠垒间,曾先后被封为中山侯与信国公,可谓功高位尊。好在汤和懂得急流勇退,做人做得好,随着地位、权势的上升,他选择及时地解甲归田,而得以保全性命,做到了善始善终。
作为朱元璋的同乡,徐达追随郭子兴造反,结识朱元璋,并自始至终跟从老朱。他为人宽厚,深通兵法,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智勇兼备、屡建功勋,是明朝开国首屈一指的最大功臣。
据野史记载,有一次,朱元璋召见徐达下棋,并要求徐达不能让棋,认真对弈。据说,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仍然未分胜负。待到终盘之时,徐达突然不再落子。朱元璋不解:“将军为何迟疑不前?”徐达乃跪倒在地,答曰:“请皇上细看全局。”朱元璋这才发现,棋盘上的黑子已被摆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为高兴,便将此楼、莫愁湖花园一并赐予徐达。这个故事足见徐达之忠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忠臣,他依然莫名地死了。有说是其背生毒疮而死,有说是老朱赐烧鹅而死,反正是不得好终。由此看来,什么友情、亲情、感情,碰上不讲人情的政治斗争,都是苍白无力。
可见,古代君臣之间无所谓忠奸,皇帝需要忠臣,奸臣也必不可少,如果尽是些每天给你挑刺的,只怕那个皇帝也高兴不到哪里去。应该说,君臣之间就是利用和被利用之间的关系,需要你时,可以称兄道弟,患难与共;不需要时,便落井下石,过河拆桥。这应该是自古及今那些当权者的一点共性,如果刘邦那些同乡们意识到这物极必反的道理,也可保全性命,终其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