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她没有时间去参加娘老子的大寿,就让侍臣给她送去了很多的东西,同时,还心血来潮御用亲笔正儿八经写了一幅书法: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一生丑事闻天下,似乎从没留下点什么好东西,而这首诗似乎是个例外,成了她留给后人为数不多的有点纪念价值的东西。说真的,这首诗倒是说得情真意切,道尽了千古慈母心、慈母情。
俗话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自古及今,不知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伟大母亲形象,中国古代就有“四大贤母”之说--孟轲之母仉氏、陶侃之母湛氏、岳飞之母姚氏、欧阳修之母郑氏。
据记载,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成人。起初,孟子居住在邹城以北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山麓坟莹处处,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子也参与其中,有时还抢供果吃。孟母发现,一向伶俐听话的儿子,似乎正在悄悄变质。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孟母开始了“游牧”活动。看样子,孟母还是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的。
经过一番周折,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城西庙户营村。不过,这里是一个交易集市,远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市场上行商坐贾,喧闹不堪。而且邻居又是一个杀猪的屠夫,久之,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猪,模仿用竹片宰杀,沿街叫卖,锱铢必较,一副商贾模样。孟母迫不得已,再次迁居。不过,不知孟母完全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还是吃的不是五谷杂粮,生活本来也就这样嘛,每天必须面对,躲得了吗?
母子第三次把家搬到了到县城南关的学宫旁。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与市场市侩之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次,可能她选对了地方,这里学风甚浓,对于附近居民产生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常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见此,孟母大为高兴,并把孟子送入学宫读书,留下了“三迁择邻”的千古美谈,难怪现在好学校附近的房价要高出许多,原因可能在此。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毕竟也仅是个小孩子,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新鲜劲头过去后,贪玩的本性也显露出来了,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其意是说: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这孟母毕竟是孟母,还真懂教育方法,来个曲线救国,以织布来比喻学习。现在的父母,要么用钱堆起来往贵族学校送,要么实行所谓棍棒教育,要么实行物质奖励(如什么进步一名奖励500元),如此等等,与孟母相比,那就只能自惭形秽了。
孟子可能还真是朽木可雕,不象现在某些孩子,纵使你苦口婆心、掏心掏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都无动于衷。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孟母教子的影响颇为深远,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加上封建统治者的屡加封谥,至今仍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至于其他几位“贤母”,情形也和孟母产不多,都是教育儿子刻苦攻读、夺取功名、报效国家,在历史上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成为教育子女的经典作品。
说起欧阳修,一般人都读过他写的诗文,如《醉翁亭记》一般人都耳熟能详。他是我国宋代文坛的宗师和政治家,更是庐陵文化的旗帜。他的成长和成功,是和他贤良母亲的辛勤教育和关爱密切相关的。
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虽当了个小官,却不幸得病早世,当时欧阳修只有四岁。没奈何,郑氏带着幼小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回到家乡投靠了丈夫的弟弟欧阳晔。欧阳晔品级较低,收入不高,只能供养妻儿的基本生活。出身书香门第的郑氏,从小熟读诗书。为了不增加经济负担,也为了让儿子将来有出息,郑氏就自己来教儿子,担当起启蒙的责任。她教儿子背古诗,背先圣的名言。没有钱买纸张笔墨,郑氏就把儿子带到河边的沙滩上,折断几根芦苇杆,就在沙地上一笔一画地教儿子认字写字。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郑氏教会儿子认识了不少字,背诵了许多诗文。这就是流传千古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十一二岁时,到姓李的邻居家去玩,发现他家有许多书,就借了本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来看,不懂的地方就问母亲。家里没有钱去买,郑氏就陪着儿子,把书中重要的文章和句子抄下来,让儿子反复读,学着写。欧阳修17岁时,在随州参加地方性的科举考试,没有考取。有些泄气,母亲没有责怪他,鼓励他继续努力。第二次州试合格,参加礼部会试,又没有考取。第三次在别人保举下才得了第一名,看样子,欧阳修还是个特招生。可见封建科举考试非常不平等,也根本发掘不了人才。中进士后,欧阳修到西京洛阳当推官,开始走上了仕途。
欧阳修4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当时在应天府任知府,家安在安徽颍州。第二年,他亲自护送母亲的灵柩,跋山涉水回到家乡永丰沙溪,把母亲和父亲安葬在一起。墓柱上有副对联:“阡表不磨崇国范,古坟犹带荻花香。”上联的“崇国”指的是欧阳修的父亲,因儿子当了副宰相一级的大官,朝廷追封他为崇国公,母亲被追封为魏国夫人。下联就是颂扬郑氏辛苦教子的美德。
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岳飞出生不久,遇黄河决口,家被滔滔黄河水冲走,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家教甚严。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约岳飞去拦路抢劫,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母亲知道后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母亲担心日后还有不良少年来勾引岳飞,做出不忠之事,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岳母刺字时,先在岳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永不褪色。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可悲的是,驰骋沙场的常胜将军岳飞,后来却遭奸臣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套上“谋反”等莫须有的罪名,被皇帝赵构“特赐死”,年仅三十九岁,他的儿子岳云及部将亦被腰斩于市门。
岳飞一生出入疆场,英勇抗击侵掠,坚决反对异族压迫,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敬仰,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然而,我们不能回避一个事实--岳飞是一个悲剧式人物。
岳飞的悲局和阿喀琉斯的悲剧异曲同工,其背后两位缔造英雄的母亲的心态和行为也颇为相似。西蒂斯一心望子成龙,为阿喀琉斯打造了金刚不坏之身,却没想到他因此树大招风,引来敌对方的仇恨而招致杀身之祸。而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岳飞同样因为太过强大,促使金人和宋人内奸内外合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害死。西蒂斯遗漏了阿喀琉斯的后脚跟成为他的致命弱点,而姚氏严苛的礼法教育也使得岳飞过于刚直不阿、难于变通,终于在讲求权术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
至于陶侃也和上述几位差不多,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
当今社会,此类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家长一片苦心,总是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由,一切以孩子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孟母三迁”者有之,“岳母刻字”者有之。总是以爱的名义,演绎着母爱的故事,诠释着母爱的伟大,但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与得到的相比,失去的似乎更多,可谓煞费苦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如果孟子、岳飞本来就不是什么可塑之材,任凭你百迁、千迁,任凭你在背上刻多少字,只怕也无济于事。这样宁愿为孩子牺牲一切,让孩子生活、成长在家长的所谓套套里、框框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最好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是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还是自然而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