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歌喉掠过时空的鸿沟,带来了醉一般的笑。
火炽烈焰般的情感烧尽了青春,伸手触及,有些悲凉,却心动不已。
微笑的音袅于耳畔,银溪般的流走,迷醉的梦。
待到梦醒时分,情杳远……
周璇的歌声总是感情丰富的,迷醉的声腔在空气中飘摇,飘摇,在30年代夜上海的星空里,恍然间,已是落雨纷飞。
迷蒙的水气在骄阳下弥散,弥散,落在树叶、草尖和花瓣上,闪烁着七彩的光芒。那绿色的太阳,紫色的焰火,橙色的斑和香甜的蓝色月季,都是光芒中忧伤的过程,是无法愈合的疤。
有一种感悟恍若一片海,每一滴水是那浪花之魂,风若是驶过心海的帆,那点点滴滴的雨便是沉淀淋漓的泪花。
梦的开端
1931年,一个花样年纪的小姑娘,走进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她小巧的身子,明净如水的双眸,恬静的微笑,带着几分顽皮……她就是周璇。
周璇,江苏常州人,原名苏璞,从小被卖到周文鼎家作养女。周璇属羊,又传说羊年出生的女子不吉利,于是,家里的人便多次排挤她、遗弃她,想把她卖到妓院去。周璇从小就尝尽了骨肉离散之苦,一日她从哥哥口中得知:“你不是阿爸的女儿。”几经养父母证实,周璇得知自己真的是周家的养女,她下定决心要找到自己的生身母亲,这一寻便寻了一生,她太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了。
周璇刚刚跨入明月歌舞剧社大门时,受到了严华的特别关照。她曾在《万象》杂志上吐露心扉:“进入明月社决定了我以后的命运,我开始以歌唱为职业,并认识了严华。在当时我把它称作生活的起点。在明月社里,我和许多人由陌生到熟悉,严华便是其中一个。我每天陶醉在音符飘浮之中,过着嘻嘻哈哈的自由生活。”
严华指导周璇发音练习,在歌唱事业和舞台表演方面给了她很多帮助。严华是北京人,长得高大英俊,他不但成为周璇的严师、朋友和哥哥,而且还教会了她说普通话。
几年来,他热心地为周璇提供了许多“走穴”的机会,又不遗余力地陪着她到电台播唱,并积极鼓励她参加广播歌星的评比,把她推荐给百代、胜利等音像公司。当“明月社”面临倒闭的困境时,严华又为她放弃了自己经办的商务公司,努力创办“新月社”。
当“新月社”再次遭遇解散时,周璇已经能够凭着自己“金嗓子”之声,接拍有声电影了。虽然当时,“新月社”面临解体,境况也要比早先“明月社”倒闭好得多,但是当真正要面临与这位正义而重情的北方汉子的分别,周璇的内心仍然感到无比忧伤。毕竟这些年来,周璇发自内心地珍视并仰慕严华,特别是严华对周璇事业上无私的帮助和鼎力的支持使从小缺乏温暖的周璇由衷地感动。
周璇当年在《万象》杂志上刊登的《我之所以出走》一文里这样写道:“几年来的枯燥乏味,渐渐在我眼前泯灭,感到心灵上有了点滋润……生活上有了着落……也因为这层关系,我对严华的好感逐渐增加起来。”
周璇打小就比一般女孩多愁善感,她也更看重情谊,她为人的准则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严华早年的百般呵护周璇一直感恩涕零,她自觉无以为报,惟有以情相许。于是,在不到15岁时,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便萌发了和严华之间的爱恋。
严华早年父母双双过世,家中除了长兄尚留北平,其余兄弟姐妹各分东西,在不同城市各自落户谋生。他很早便出外闯荡事业,造就了他独来独往的性格,北方来的汉子粗犷有余,细腻有限,一直没有结交女朋友。加之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这些年无论是创办歌舞团,还是经营生意都经受了很多波折。虽然才二十六七岁他却已经一脸老成持重了。
他与周璇相差9岁,与周璇的相识相知让彼此坠入爱河,周璇这位上海小姑娘平日里对他总是以“严华哥哥”相称。面对离散,思量再三,周璇终于鼓起勇气,将记录了历年来自己内心秘密的日记本,交给了即将登上远赴南洋渡轮的严华,里面写下了一段周璇和严华对唱过的一首《叮咛》,柔情蜜意,情真意切。
严华读了一遍又一遍,他开心地把日记本贴在胸口,内心燃烧起一股股滚烫的爱的火焰。他明白了,多少年来周璇那双美丽的眼睛一直在他背后默默地凝望着,那或许就是爱吧!这些年,小璇子长成了大姑娘,婷婷玉立,严华没事常常与她练歌,常常伴她弹琴。回想起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温婉眼神,严华不禁哑然失笑,怎么当时自己那么粗心,一点都没有想到呢?竟然一直以为是自己单相思,而不敢启齿呢!
严华关爱周璇已经很久了,但由于入团时周璇年龄尚小,一直以来两人都以兄妹相处,即使出入影坛的周璇已十七八岁,严华仍旧将她视作邻家小妹妹,最多也就昵称她“小璇子”,从未敢往男女之爱上去想。
如今,正在他事业上体会到生命中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时,周璇向他敞开了爱的心扉。这如何不让他一腔热血为之沸腾、满心悲凉为之一振呢?他恨不得马上让开往南洋的轮船掉头开回上海去,马上亲耳听到“小璇子”对他爱的呼唤。
严华在南洋本来是计划游历一段日子的,但如今却度日如年,他每到一地演出,总是先跑邮局,把预先写好的信投进绿色的邮筒。他归心似箭,已经无意于实施遍游南洋各国的计划了。他在泰国、新加坡的几个城市演出结束后,就收拾行装返回中国了。回程中他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该如何向小璇子表白呢?
中秋那天,严华心急如焚地赶回了日思夜想的上海,赶回了他日夜渴望的港湾。他顾不得旅途劳顿,也顾不得仆仆风尘匆匆奔周家而去。他想给周璇一个惊喜,所以故意事先不打电话通知周璇他的回程,想突然出现在恋人面前,来增加这团圆节的欢悦气氛,皎洁的月色,平添了几分相逢的浪漫色彩。他生怕惊扰了什么似地悄悄穿过门廊,轻轻走上楼梯,笃笃扣响亭子间的房门。本以为开门迎接的是他日夜思念的“小璇子”,谁知竟是广东婆。
广东婆十分殷勤地接待了这位未来的贵客,大约已从女儿那里知道了这层“特殊”关系的缘故吧。她笑着告诉严华,璇子因为电影《喜临门》的拍摄赶去无锡外景地了,估计还得要个把星期才回得来呢。听到这个消息,严华扫兴极了,满怀期待的设想化成了泡影,美妙的月圆之夜,还是不能等到与佳人团圆。
好在几天之后,周璇终于提前赶回来了。得知严华的一番良苦用心,她满脸涨得通红,羞涩得说不出话来。直到严华打开了话匣子,她才慢慢“适应”过来,自然朴实的本色一如往常,与严华有说有笑,又回到了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模样。爱情的甜蜜,促使他们决定马上订婚,而且第二天就去金铺打了一对婚戒,一人一枚作为“信物”,互换了戴在无名指上,每一枚都刻上两个人的名字。他们还商量着换房子搬家的事,操办完这些他们就可以恩恩爱爱再也不分离了。
几天后,严华和周璇两人找到了一处合适的住房,在愚园路,是一大一小的两间,这样周家母女便从旧居搬过去了。
外界很快得知了人称“桃花太子”的严华与“金嗓子”周璇订婚的消息,他们的婚事成了媒体炒作的热点内容,有一本《电影话剧》的杂志后来发表了关于此事的文章:“周璇能有今日的地位,倒不得不归功于‘桃花太子’严华。周璇是靠了她的那条歌喉而成名的,而训练她唱歌的便是严华……”
“桃花太子”严华,是黎锦晖的得意门生,而周璇在歌舞团里是由严华一手传授她歌唱与舞蹈的。周璇能在当时歌舞界立足,严华确实是帮她忙的大功臣。
梦的破碎
1938年夏天,从东南亚巡回演唱归来的周璇和严华参加上海“爵士合唱团”。两人每天奔波在上海各家电台间播音、演唱。
不久,周璇又随严华北上,她说:“这时,我和严华的感情与日俱增,双方同意在北平举行婚礼。”他们在北平西长安街春园饭店举办的婚礼,并且在北平度过了4个月幸福而浪漫的蜜月期。
婚后,夫妇俩返回上海。周旋说:“这段时间,我们始终沉浸在爱的漩涡中。在我的想象中,前途注定是光明和幸福的,生活会永远美好……”
可是,当1938年秋,周璇签约于上海国华影业公司,开始了她新一轮拍片高潮后,她和严华之间的感情开始由热转冷,继而产生了裂痕。
男女之间的这种聚和散、合和分,外人是怎么也说不清的。还得听听周璇和严华这两个当事人自己是怎么说的。
周璇在《我的为什么出走》一文中这样写道:“……然而好景不常……一切并非我所预料的那样,渐渐地,猜疑、诬蔑、诽谤,从四面八方向我袭来,我再也不能忍受了,因为我是人,我有自己的生命和尊严。经过思索,我终于选择了‘娜拉’的道路,噙着泪水离开了家,离开了相处9年的丈夫。”
那么,再看看严华是怎么说的,他在1941年给报刊撰文《九年来的回忆》,不经意地泄露了其中真实的缘由:“由北平重返上海后,周璇加入了国华影业公司,我们二人的月薪(包括我作曲在内)450元……周璇每年规定拍4部戏,每部戏的报酬是2000元。”
说明俩人收入悬殊,严华年收入仅是周璇的四分之一不到。但严华说:“我历来主张节约,该用的用,不该用的坚决不用。”“你要在艺术上多下工夫,慕虚荣,讲排场,是不会有幸福的。”
有一次,周璇突然问严华:“做人的意义是什么?”
严华答:“不慕虚荣,不骄傲,不落后,一天天向前进步……”
看来严华对周璇的生活管得很严,要求也很高。对周璇赚的钱,也管得很死。
在这种情况下,周璇写道:“我以为当美满的家庭不能获得,甜蜜的生活成为幻梦,而一种出人意料的痛苦紧紧压迫我的时候,我自然只好挣脱桎梏和恶劣的命运决斗,另觅新生之路了。”周璇和她同时代的写《结婚十年》的女作家苏青一样,摆出了一个新时代女性的勇敢姿态。
接下来,周璇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理念:“哲学家笛卡儿说:‘达到一个终点,总比停留在迷途中好。生活的行动也是如此。常常不允许自己有半点迟疑。’过去我太浑浑噩噩了,对任何事情都从好里想,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我已经是22岁的人了,在生活的道路上再不能徘徊犹豫,而要争取尽快达到一个终点,总的一句话,我要奋斗!”
周璇和严华的决裂,在社会上被传得纷纷扬扬。严华甚至对外说,周璇私自带走存折。当时的报纸也以大幅标题,大肆渲染此事,称周璇卷款潜逃。一时间,蜚长流短,传遍整个上海滩。给周璇精神上带来沉重压力。人言可畏,阮玲玉已是前车之鉴。
于是,离异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或许,周璇在婚姻和家庭问题上是一个颇具现代意识的、勇敢而决断的女性。这次婚变,她虽然没有重蹈阮玲玉的覆辙,可惜,最终她还是没能摆脱被流言击倒的宿命。
绯闻使周璇以为严华有了外遇,绯闻又使严华误会妻子另结新欢,冷战之后的吵闹,吵闹过后周璇毅然出走。签离婚协议的时候,严华在浦东大厦一个写字间里签字,周璇在自己的住所里签字。
当事人双方的不冷静,各种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对两人的婚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使两人的婚姻走上不归路。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周璇不碰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直到她碰到石挥。周璇早就看过石挥的戏,并在上海剧艺社演出的后台认识了他,他惟妙惟肖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成为周璇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他亦庄亦谐地回叙了自己的经历,也深深吸引住了周璇,石挥走进了她的生活,成为了她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伴侣,但是两人各自忙于演戏,尤其是周璇,由于过去不幸婚姻的教训,使她对爱情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心防。两人见面时,谈话虚虚实实,感情真真假假,在生活中也像在演戏。直到1946年周璇去港前,两人在依依惜别中才互吐衷情。
在香港拍了两部影片后,周璇马上回沪,在《夜店》中,与石挥第一次合作。《夜店》一结束,周璇来不及等到公映,大中华就派人要求她速去履行合约。爱情的烈焰使她无法冷静思考,事业的催促又不由她慎重斟酌,只得在临行前和石挥匆匆订立婚约,匆匆去港。
在香港,周璇不断听到身边的人告诉她石挥对她的感情日渐下降,甚至还有上海版的小报为证,并不断怂恿她与石挥分手。这一切如一股冷气,使周璇复燃的爱情火苗渐渐熄灭。
周璇回沪后,与石挥的见面是客气而又关心的寒暄,而且他们两人中间还夹着一个极力反对他俩结合的徐小姐,徐小姐俨然成了周璇的代言人,斥责石挥的负心,石挥也以刊物上周璇“决不与圈内人配成佳偶”的话作反问。一阵难堪的沉默,石挥最后长叹一声,双手拍膝站起,用《飘》影片中白瑞德向郝思嘉告别的动作,转身离去。一对艺术家的恋史,这么匆促,这么短暂,刚翻开扉页,封底就匆匆合上了。
错愕的爱
多年来,周文鼎无休止地敲诈养女周璇,却并不真的帮她找母亲。1941年,周文鼎被鸦片毒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给周璇的交待,临死还只想着向周璇要钱。周璇像突然跌进了冰窖,浑身冰冷,压制不住一阵阵颤栗。眼前的一切,如同一把利刃,割断了她和生母重聚的希望,割破了对未来天伦之乐的憧憬,也割碎了她一颗已经受尽折磨的心。找不到亲生母亲,无法证实自己的出身是周璇的隐痛,她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不停地寻找。
1945年拍摄的《凤凰于飞》,是电视公司为周璇的公开寻母。影片公映后,有几个自认是周璇生母的人,来公司相认,当提出骨肉相认必须验血时,又都从此避而不见,原来这些人都是为了觊觎一代歌星的声望和钱财而前来冒认的。
影片中,主角合家团聚,生活里,周璇还是孤凄地默默哀泣。周璇从殷切期望陷入到无限绝望之中。直到最后的弥留之际,周璇拉住老友的手,用颤抖而低弱的声音,无限凄惨地诉说一件她至死不忘的心事:“我是苦命……一直见不到……亲生……父母?”
她感到天昏地暗,仿佛这个世界已经把她抛弃了。
经历情变后的周璇心力憔悴,此时,一个早已围在她身边的叫朱怀德的年轻商人对她更加殷勤,不但四处奔走为周璇介绍医生治病,而且还时时关心周璇的积蓄,为她经营,使她得到三倍盈利。一位好事的徐小姐常常跑到周璇耳边诉说朱怀德既懂体贴又有能力,周璇动心了。
1949年春末,到香港后,周璇与朱怀德同居了,朱怀德表示为了不辜负周璇,绝不在海外草率从事,而要在战争平定之后,回到上海隆重举行婚礼。周璇为求爱者的一片真诚打动,将全部积蓄交给朱怀德。朱怀德带着钱回到上海后,就如黄鹤般一去不返、音讯杳无了。
1950年,周璇带着她和朱怀德生下的孩子回到上海,谁知朱怀德面对周璇怀里的孩子,竟沉着脸问:“这孩子,恐怕和你自己一样,是领来的吧?”这出人意外令人惊愕寒心的否认,犹如晴天霹雳,打得人猝不及防,它否定了周璇对他一片真心,破灭了周璇对他的信任、希望和幻想。彻骨的寒冷浸透了周璇,使她感到周身冰凉。
当周璇拍摄她一生的最后一部作品《和平鸽》时,“验血”两个字的出现,像突如其来的闪电刺破了她脆弱的神经,她绝望而痛苦地哭起来,在惨楚的哭声中不断哀诉:“是你的骨肉,就是你的骨肉!验血!验血!”她疯了,从此,整整5年,周璇一直被困在疯狂的世界里。
1957年,周璇的病情才得以好转,在此期间,她与一直热诚而殷勤地照顾她的剧组美术师唐棣先生,日久相处,萌生感情,两人结合,生下一儿。应该说,这段爱情是周璇本人最满意的一段,因为自始至终,他们都是以极大的热情去深爱着对方的。而且因为在工作中的熟悉和了解,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没有因为忙碌而变得盲目。
不料,正当5月份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时候,唐棣却被指控犯有“诈骗罪和强奸罪”而被判刑3年。又是当头一棒,1年后,法院又撤销原判,予以释放,天大的一个笑话。可是当唐棣回到家里,才知道周璇早已住进医院去了,正是“人去楼空情枯等,两心相继不复存”。从此,唐棣再也未能和周璇重温旧梦,直到周璇撒手离世。
天地苍苍,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啊,在何方?叫人费尽思量……周璇的婚恋有过欢乐,也有过幸福,就算是短暂的幸福,至少她曾经作为一个女人而享受过这样的生活。不过我们不得不说,周璇的3次婚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其实,她一辈子所追求的,除了对于生命的来去之间的迷惑之外,还有她对于知音人的寻求。
周璇生前拍摄了40多部影片,200余首歌曲,流传了几十载。在三四十年代她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巨星。可是她的身世始终是一个谜,动乱时代的脚步为她踏出一条曲折的生活道路,无情的社会又使她无法摆脱命运的坎坷,这个末年出生属羊的女人注定是不幸的。
1957年9月22日周璇病逝于上海。一代歌后来去匆匆,留给后代人不尽的哀思。时至今日,海内外依旧传播着周璇金嗓子般的歌声,回味无穷、经久不衰。同时,她留在人间的还有38年的凄苦人生和一代歌后心酸的爱情悲剧。
[人物存档]
周璇,生于1918年,江苏常熟人。自幼被父母遗弃,卖至上海周姓人家,8岁入歌舞班学艺,兼作小女佣。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团,年方13岁,她嗓音甜美,刻苦勤奋,很快崭露头脚。一次演唱会上,将“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上”一句,唱得慷慨激昂,大获好评,遂以“周璇”作艺名。不久,步入歌星行列,获“金嗓子”美称。
1935年,周璇步入影坛,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丰满而具有魅力的“歌女”形象,一举成名。她先后演唱了《四季歌》、《天涯歌女》等流传至今的歌曲。抗战期间她主演了《李三娘》、《董小宛》、《苏三艳史》等近20部影片。抗战胜利后,在香港、上海主演了《长相思》、《歌女之歌》、《忆江南》、《夜店》、《清宫秘史》等影片。后因受刺激而精神失常。1957年,病情已见好转的她,在参加影片《和平鸽》拍摄时,一场脑炎夺去了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