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想要自己的一生不平凡地度过,那就得出类拔萃,只有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有了一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自己的一生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所创造,创造性是人们认为的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有了创造就等于有了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要开发这种创造性的话,那就需要在创新上作足文章。
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唯有具备创新的精神和意识,我们才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而为人类谋福利。成功的人生都有一些共同的创造性品质,人类永远不会满足于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总喜欢别出心裁,研究出来一点奇怪的新花样。所以,创新应是成功素质的核心。
李开复在他的博客中写道:创新,别以为思维活跃、创造欲旺盛这些特质只属于年轻人。尽管很多大龄创业者没接触过新技术和流行的管理营销技巧,但由传统商业智慧和自发创造力引领的企业,在速度和规模上并不逊色。也许他们没听过“商业定位”“品牌”“捆绑销售”“个性化营销”这些时髦的词语,但他们却早已将其精髓应用于自己的商业实践之中。
著名的Google其实是源自一位工程师的“灵机一动”:他希望看到最热门的新闻,但又不满意门户网站编辑的筛选结果,于是就亲自动手,实现了一个由软件自动编选、排序的“新闻中心”。这种创新加上实干的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了Google公司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思考方式。
在Google,创新文化已经深入到了员工身边的每一件事。有一次,公司的一个老板告诉自己手下的一个团队说:“你们只要达到目标,我就送你们一个游泳池。”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不可能,因为在高楼大厦中间没有足够的地方建游泳池。结果,那个团队真的达到了目标,这个老板第二天就把游泳池带来了——不过这是一个吹气的游泳池。后来,Google真的建了一个游泳池,而且很创新的,只有4米长。4米长怎么游泳呢?它有一个逆流喷水装置,让你永远在同一个地方游,跟跑步机的原理一样。这样的游泳池也需要一个救生员——不是怕游泳的人溺水,而是怕人撞到头。
Google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时不时就会发明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来为工作增添些乐趣。有一次,拉里·佩奇自己动手,将装有自己开发的测试程序的笔记本电脑安装在可以遥控的玩具车上,然后蹲在地上,指挥着自己的测试车跑遍公司的各个角落,而其真正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测试公司内部的无线网络的性能。
可见,所有的创新都不能是聋子的耳朵,创新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行,这也就是说创新一定要具有可行性。任何创新都要考虑在现有条件下的实施问题,如果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仍然无法让某个创新成为现实,那么,再新颖、美妙的想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以面包机为例,如果我们用拍脑袋的方式为面包机制定需求,比如:我想要一台既能煮饭、又能炒菜、还能扫地、刷碗、做功课、写论文的机器……这样的创意能够在短期内变为现实吗?像这种在现有条件下完全不存在可行性的创意,只会白白浪费创新者的时间和精力。
李开复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也遭遇了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撞车”的尴尬。当时,他的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套非特定语者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识别也相当有用,可以用在声控电器、听写打字、人机交流、自动翻译器等等“科幻级”的产品上,实用性也能得99分。但是,李开复作论文的时候是在实验室里做的研究,没想到,这样的创新拿到真实环境中就碰上了种种“可行性”的问题,例如噪音处理的问题、如何分离各种同时说话的语音的问题、麦克风太远的问题,还有不可避免的识别错误的问题等等。因为这些问题,这项创新的可行性只能达到59分,直至今日,这个创新的普及还有待更多研究者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结合上述的几个真实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能应用到实践中的创新只能是书本上的理论,只能是件摆设,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价值。所以创业者必须懂得这个道理,在创业需要创新的时候,注意把创新同实践相结合去考虑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