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为西方一代现代主义文学宗师,卡夫卡的作品是神秘深邃、难以穷尽的。西方二战以后曾出现过持久不衰的“卡夫卡热”,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对卡夫卡的研究也不断升温。但多数评论者都是从卡夫卡的出身、家庭、性格经历、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入手,对其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诠释,而中国新时期现代主义作家残雪却独辟蹊径,她以直觉为先导,以超验的灵魂世界为旨归,凭借纯粹艺术家的感悟,对卡夫卡的重要作品《美国》、《审判》、《城堡》《乡村医生》、《地洞》等做出了全新的解读和阐释,并结集成册,以《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的书名出版,让所有知道他的人眼界大开:卡夫卡的作品原来还可以这样读!
残雪是中国新时期现代主义作家中最切近西方现代意识的一位,她似乎生就一副现代主义气质,与卡夫卡可谓相见恨晚,二人在创作观念、思想认识、审美体验上都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残雪对卡夫卡的接受是基于一种天性的契合,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亲和,这分契合与亲和使残雪与卡夫卡相遇在幽冥深邃的心灵王国。
残雪对卡夫卡有着独到的理解,认为在中国,没有人读懂了卡夫卡,“全都是误读,曲解成是反抗、抨击什么官僚机构、法西斯等等。卡夫卡的作品在世界上也误读了很多年,除了几位杰出的作家与学者外,真正能破译(卡夫卡)作品之谜的不多。”她把卡夫卡作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抛开一切外在条件,用自己敏感的艺术心灵去接近、把握卡夫卡的艺术灵魂,把他的艺术世界解读成一个超验的灵魂世界。我们不妨把这种解读看作是残雪对卡夫卡的创造性“悟读”,因为卡夫卡的创作并没有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创作是其内心情感的外化,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自身--他的病、他的梦,他的焦虑,他最琐碎的日常生活上,他的一切追问和描述都是从自身开始的。他作品中的绝望和不安正是来源于他敏感而压抑的生活:《在流放地》的灵感来源于他和菲莉斯鲍尔的婚约;《城堡》的写作冲动来源于他和密伦娜爱情失败的痛苦经验;《变形记》、《判决》等来源于他与父亲的冲突,……作为一名世界级文学大师,卡夫卡写下了自己时代里的生活证词,描绘和捍卫了人类空间中最个人、最内部的东西。他笔下的灵魂世界与经验世界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而残雪却抛开这一切,解读成纯粹灵魂领域里的事情。不过这种解读让我们领略到独特的人生风景,是残雪根据自己的文学范型、心理模式对卡夫卡作品的再创造,她把从自身创作经验概括提升出来的关于艺术创作心理的系统认识,投射到对卡夫卡的阅读中,将一个现代艺术家的潜意识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残雪看来,解开卡夫卡之谜的首要条件是心的共鸣,任何理性的分析、归纳和判断固然有助于打开卡夫卡的艺术城堡,但很难触摸到其艺术的灵魂。心灵的倾诉需要敏感的心灵去感悟,去捕捉。
残雪是从灵魂城堡的角度来解读卡夫卡的。在她看来,卡夫卡的全部作品都是纯粹的人性寓言,灵魂寓言,是作者对人类、对自己的内在灵魂不断深入考察和穷究的结果。
卡夫卡早期的长篇小说《美国》被看作最近似传统现实主义的作品,连他本人也在日记中说这部小说是“对狄更斯的不加掩饰的模仿,”许多评论文章就以此为据,把它简单地归入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之列。但在残雪眼里,《美国》描述的是现代人格的形成过程。小说虽然以“美国”作为书名,但写得却并不是美国,或者更确切地说,并不是以反映美国的社会现实为目的,美国只是给小说提供了一个故事背景。残雪认为,卡夫卡对表面的、外部的世界无多少兴趣,他关心的是人物的灵魂。《美国》在残雪看来描述的是主人公卡尔罗斯曼如何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人生历程。残雪认为,一个人要获得自己独立的灵魂,就要被抛到荒野里。卡尔带着欧洲古典的善良、温情来到现代的美国,却遭到美国社会残酷的生存法则的当头棒喝。他要想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学会粗暴冰冷的原则。卡尔周围的人都是为了使他尽快成熟起来,站在不同角度激励他成长的力量。舅舅为了让他意识到世界的凶险,当众揭他的丑;为了教会他自立自强,又给他从精神上断奶,把他关进一间铁屋子里学习英语,然后将其推到外面陌生、凶险的世界上,让他在没有退路、无依无靠的情形下学会独立生存。之后,卡尔遇到的两个流浪汉用不断的欺骗和奴役使卡尔在磨难中渐渐独立,他们用粗暴、冰冷的方式向卡尔显示着残酷的真理,用他们的出现给卡尔造成的生存困境,刺激他去反抗,去抗争。
多数人将卡夫卡的《审判》解释为对资本主义法律冷酷性、荒诞性的抨击,认为法庭象征着现实中无处不在的迫害人的罪恶力量。主人公约瑟夫K。尽管费尽心力,企图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最终还是被黑暗的制度判了死刑。然而,残雪对它的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和层次,即把整个审判看作主人公自己对自己的审判,认为“K。被捕的那天早晨就是他内心自审历程的开始”瑟夫K。最初自认为无罪、蒙冤,在不断的申诉中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罪孽,最后心甘情愿地走向死亡,其实这种罪孽在卡夫卡看来是人人都有的,它附着在人类灵魂的深处,人生摆脱不了罪感,应当知罪。从这一角度来看,《审判》显然不是对任何外在迫害的控诉,而是描述了一个灵魂的挣扎、奋斗和彻悟。在卡夫卡看来,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但不同于基督教的“原罪”,而是人降生到这个荒诞、肮脏的世界上即是罪),根本用不着去辩护。但自以为清白无辜的约瑟夫K。认识不到这一点,在辩护中进一步犯罪,这样,更深层次的罪行便逐步揭露出来,引领着审判不断地向灵魂深处掘进,并最终使约瑟夫K。彻悟。
残雪把卡夫卡的《城堡》叫做“灵魂的城堡”,这个“城堡”在她眼里不是评论家们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官僚机构的城堡,而是人性理想的象征,K。向城堡的一次次冲击就是人对理想的一次次追求。残雪这样写道:“……K。过了一关又一关,在通向城堡的小路上跋涉。……在经历了这样多的失望和沮丧之后……他仍然要再一次地犯错误,再一次地陷入泥潭,但每一次的错误,每一次的沦落,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放心的思想,这便是进村后的K。与进村前K。的不同之处。”
残雪这种“灵魂城堡”式的解读不只表现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中,也贯穿于对其短篇小说的解读。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在大多数评论家看来是一个荒诞的、非理性的故事,但在残雪眼里,它仍是人的灵魂探索。病孩儿要死,他的父母和姐姐要他活,这一矛盾也正是医生本人灵魂的镜子:从内心深处来讲,他认为应该让病入膏肓的病人超离痛苦;但作为一名医生,其职责又是治病救人,延缓病人的死亡。因此,医生处在面对死亡、又必须拖延生命的悖论之中。《地洞》中的小动物为了躲避外界的敌人,营造了一个迷宫般的地洞。在建造的过程中,它那极为矛盾而又极为周密的构思使它不断地推翻原先的设计,在建立、推翻、再建立、再推翻的循环往复中,象钟摆一样来回奔忙。其实,小动物的恐惧与外在的威胁并没有多大关系,一切矛盾和冲突都源自其内心:它渴望逃离恐惧,但神经质的焦虑又总是使它陷入新的恐惧之中。
二
残雪之所以从灵魂城堡的角度来解读卡夫卡的作品,是因为她十分关注人的灵魂也即人的精神领域。她这样说道:“我所做的工作,是用艺术的手段来凸显人们所知甚少的某个精神领域。”认为“自己是位真正的灵魂的写作者,”“凡是同灵魂有关的艺术作品都可能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残雪的灵魂世界与西方宗教意义上的灵魂有很大的区别,她抽去了西方宗教意义上的彼岸性,“所谓灵魂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它与人的肉体和世俗形成对照的图像。”作为一位职业作家,残雪每天坐在家里进行超验的灵魂探险,虽然置身于世俗生活之中,但她能够远离世俗的纷争,写出人类精神领域中的原始风景。她在访谈中明确地说过:“社会中的善与恶在我的作品中是不存在的,因为我的题材不是社会的,而是人心的,我一直在无边无际的人心中漫游,探索古老的欲望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残雪的创作几乎全是内向的探索,她走的是一条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和批判现实完全不同的文学道路。她的许多作品也许可以从“国民性批判”、“文化批判”的角度来解读,但这种解读并不能真正触及残雪艺术王国的灵魂。她与卡夫卡一样,所进行的其实都是一种人性的反省,一种自我的发现与再发现。我们这里以她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历程》和《思想汇报》为例略作说明。
《历程》描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提升过程,主人公皮普准在周围人的帮助和教诲下,不断克服自身的幼稚、软弱、依赖、肤浅,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独立、深刻。小说伊始,主人公皮普准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却浑然不觉,离姑娘首先代表日常生活中新鲜的生命冲动,来激发他日常生命活力层面上的自我意识。她的深夜造访使皮普准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掀起了波澜,他开始感觉到自己灵魂的黑暗与肮脏。随后,住在同一幢楼里的老王代表皮普准的理性自我与他进行深入的对话。同时,邻居老曾也向他展示赤裸裸的生活真相:灵魂的深入需要不断地补充新鲜的生命活力。但皮普准总摆脱不了过去陈旧的眼光和僵化的逻辑,以至于觉得周围的一切--以往熟悉的人、经历的事、甚至自己的家,都面目全非。在三姑娘(离姑娘的高级形态)、白胡子老曾(过去的邻居老曾)等人的启发、诱导连带呵斥下,皮普准终于有一天茅塞顿开,重新认清了周围的一切。其自我意识的觉醒颇似遁入佛门的三个阶段,经过炼狱般的磨难,最终达到了佛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皮普准不时感到痛苦、困惑、焦虑、茫然,但周围引领他、激励他的人,轮番地鞭策他、拽扯着他不断向前,终于使他的生命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残雪的《思想汇报》是以发明家A君向一个想象中的“首长”同志汇报思想的方式来讲述的一篇心灵故事。主人公A君在周围人的启蒙、教诲和激励下,自我意识由沉寂到显现,再到露出峥嵘,一次一次地峰回路转,终于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A君代表艺术家的日常自我,他的老婆、邻居们和时髦同行以及后来的食客、过路同胞等都是A的艺术自我,A君在与他们的矛盾冲突中逐渐走向艺术王国的最高境界。A的老婆、邻居们和时髦同行是他的异在,他们是促使A改造旧我、拷问旧我的原初动力。在他们的骚扰、嘲弄、侮辱和教训下,A开始质疑自己在闲适生活中从未严格反思过的行为规范。“食客”是发明家A的艺术自我,他的到来主要是为了提升A,帮助他建立起新的自我。他首先使A意识到自己原来的发明全都是胡闹,根本算不了什么,然后逼着他在排除一切以往记忆、经验预设的情况下,创造出具有独创性和鲜明个性的艺术作品。在食客的训导下,A不再自以为高高在上,而是脚踏实地地深入到隐蔽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自我冲突中去,去发现它们,彰显它们,以提高他的艺术审美力和艺术创造力。“过路同胞”是食客派来试探A的,是A深化了的艺术自我。在他的提升下,A最终迎来了艺术创造的最后阶段--恣意挥洒的自由境界。在这个阶段中,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艺术作品不再是刻意的创造,而完全是现实生活本身的自然流露。
三
残雪对卡夫卡的解读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是一种诗意的创造。卡夫卡的作品是一种召唤,残雪对其的阅读则是一种直觉式的创造性回应。这种直觉式的创造性回应难免有异想天开之嫌,但并不纯粹是姑妄言之。同残雪一样,卡夫卡在创作中也非常推崇直觉。直觉排除事先理念预设,听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冲动,它和非理性、潜意识密切相关。卡夫卡的短篇佳作《判决》就是直觉的产物,这个短篇是卡夫卡1912年9月22日从晚上10点到凌晨6点的杰作。他对自己创作《判决》时的非理性瞬间非常得意,写完《判决》的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写东西只能这样,只能在身体和灵魂完全裸露下一气呵成”,并把这种非理性的瞬间当作一条创作原则来看待,说:“写作意味着直至超越限度地敞开自己。”直到晚年,卡夫卡在给好友布洛德的一封信中,还津津乐道地描述了上述那种瞬间的非理性直觉:“写作乃是一种甜蜜的报偿。但是报偿什么呢?这一夜我像上了儿童启蒙课似的明白了:是报偿替魔鬼效劳,报偿这种不惜屈尊与黑暗势力为伍的行为,报偿这种给被缚精灵松绑以还其本性的举动,报偿这种很成问题的与魔鬼的拥抱,和一切在底下可能还正在发生,而如果你在上面的光天化日之下写小说时对此还一无所知的事情。”虽然卡夫卡对自己的这篇小说十分满意,但当时并不清楚自己写下了什么,直到五个月后,在修改这篇小说的校样时,才弄明白它的意思。卡夫卡的其他作品中也内嵌着这种直觉的成分。用直觉式的感悟来把握直觉式的作品,从道理上来讲应该说更接近文本创作的真正内涵。但即便如此,仍然会有人认为残雪对卡夫卡的解读完全是误读。我们这里姑且不说误读与否,单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对艺术和艺术家的真实认识与思考,也是它的价值与意义的一个体现。
残雪对卡夫卡的解读也为我们理解残雪本人的作品提供了一把钥匙。残雪与卡夫卡之间是一种自我与他者,或者说注视者与被注视者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互动的性质。一方面,注视者在诠释被注视者,另一方面,被注视者也传递出注视者的某些信息,即自我在言说他者的同时,也言说了自我。关于这一点有残雪自己的话为证,她说:“评的是别人的创作,讲的是关于自己的创作观念和体会”。因此,残雪对卡夫卡的解读也给了人们一个有价值的暗示,那就是希望人们用她解读卡夫卡的作品的方式,解读她自己的作品。众所周知,残雪的作品如斯芬克斯之谜一般,一向令人难以破解,但她作为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颇有影响的作家,又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如何才能更准确、更到位地解读残雪,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如果用她解读卡夫卡的方法去解读她本人的作品,不仅开辟了残雪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而且能够更接近其艺术创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