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曼德维尔游记》中的传奇中国

  早期英国对中国的认识,想象多于知识。英国人无法想象遥远的东方那块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是什么样的,这就为他们构筑异己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早期英国的中国形象是一些传说和猜测,事实与虚构混杂的介绍,曼德维尔的游记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

  曼德维尔游记是英国作家感知中国文化的开始。曼德维尔是一位座椅上的旅行家,并没有真正到过中国。他于1357年著成的《曼德维尔游记》(The Travelsof Sir John Mandeville)一书,实际上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只不过打着亲历的旗号,获得一种真实感,赢得人们的信任。在遥远的欧洲,在人类的交流被浩江瀚海、崇山峻岭隔绝的时代,其风靡程度不下于马可波罗的游记。《曼德维尔游记》主要的资料来源是法国多明我会修士文森特(Vincentof Beauvais)撰写的大百科全书《世界镜鉴》(Speculum Majus),这部书里收录了古代和中世纪许许多多关于地理学和自然史的知识及学说,为曼德维尔进行神奇的中国书写提供了依据。此外,还有鄂多利克(Odoricof Pordenone)的《东游录》(The Travelsof Friar Odoric)、马可波罗的游记,以及中世纪流传甚广、实为人伪造的长老约翰(Prester John)的信件等等。曼德维尔在借鉴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制造出一个神奇诱人的传奇般国度。

  在曼德维尔笔下,遥远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富庶的国家。在游记的第22章他这样叙述道:“从这个岛屿向东走好多天,你将发现一个名为蛮子(Mancy)的国度。它远在印度之上,世间珍奇,无所不有。……这个国家里没有穷人,也没有人去乞讨。……那里的禽类比寻常的要大上两倍,而且到处是各种各样物美价廉的东西。”这里虽不出产小麦、大麦,但人们的食物并不单一,大米、蜂蜜、牛奶、干酪、水果等品种繁多。

  这里有着奇风异俗。《曼德维尔游记》受鄂多利克和马可波罗的影响,讲述了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鄂多利克在《东游录》中曾写道:大汗宫廷的变戏法者能让盛满酒的金杯在空气中穿行,自行跑到赴宴者的嘴边。《马可波罗游记》里面也有类似的描述,说是在术士施过法术之后,“所有的酒壶、乳瓶或其他饮料壶,不必侍卫动手,都会将饮料自动地注入杯中,然后杯子在空中飞越十步的距离,到达大汗的手上;当大汗饮完以后,杯子又自动飞回原处。”曼德维尔认为这尚不足以激动人心,进而想象出能把白天变成黑夜、把黑夜变成白天的巫师,他们还能变出妩媚的少女翩翩起舞,勇猛的骑士比武厮杀。这里有着独特的捕鱼方式:“这个城市的人们驯养一种叫鸬鹚的水禽,让它飞进水里或河里,直接从水中捕捉出大量的鱼,这样只要人们需要,想捕多少就能捕多少。”这里还有奇异的矮人国:“当人们渡过一条有近三英里宽的大淡水河,就进入到大汗的领地。那条河横穿过矮人国,那里的人们身材矮小,仅三拃高。……他们半岁时结婚,只活到六七岁,能活到八岁的便被视为长寿者。这些小人儿在世上各行各业中最擅长丝绸纺棉、金银制造。”

  这里有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在游记的第23章有详细描述。契丹省的东部有一座古老的城市,鞑靼人又在旁边建了另一座城池,名曰大都,大汗在这里有一座壮丽的宫殿,宫殿中央的龙座“纯用钻石做成”,龙座的四角各有一条金龙,龙座的四周和下方布满管道,里面流出香醇的御酒。宫殿的厅堂十分壮丽,餐桌以黄金镶边,缀满钻石和珍珠。大摆宴席时,“大汗及殿中其他人的餐桌旁都绕有金制的滕,它环绕于整个宫室,上面缀满状似真葡萄的东西,有白的、绿的、黄的、红的,还有黑色的。白的是水晶……;红的是光滑耀眼的红宝石;黄的是黄玉;绿的是祖母绿和翡绿;黑的是黑玉和黑玛瑙。所有这些宝石制作精美,看上去像正在生长的真葡萄滕一样。……大汗的宫殿大厅和房间里摆放的器皿都用宝石做成,……杯子上饰有绿宝石、蓝宝石、黄玉或诸如此类的宝石。”

  大汗治下的国家秩序井然。大汗的国土上有十二个省(prov-inces),每个省有众多城邦(cities),每个城邦又下辖众多城镇(towns)。大汗任命了十二位大王(principalking),分别治理十二个省份,这些大王手下又有诸多小王(king),而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全都效忠于大汗,听命于大汗。因此,虽然大汗的国土广袤无边,但整个国家却管理得井井有条。

  大汗每年举行四次盛大的活动,一次生日宴会,一次祭天,两次祭祖,每一次都兴师动众,盛况空前,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曼德维尔展开其丰富的想象力描述道,先是一千名显贵,身着用绿色丝线连缀金子制成的华服,衣服边上缀满各种宝石。然后是一千人穿着用红色丝线连缀金子而成的服饰,四周同样缀满数不清的珍珠、宝石。第三千人和第四千人分别穿着紫色和黄色的丝绸衣服,上面各种颜色的宝石闪闪发光。这四千人两人一组列队而行,接受大汗的检阅。大汗周围簇拥着各类有学识的人:科学家、天文学家、巫师,甚至占卜者,他们向那些接受检阅的人发出不同的指令,所有这些人都宣誓效忠大汗。然后是吟咏诗人歌功颂德,妩媚少女翩翩起舞,美酒斟满,珍馐摆上,一派歌舞升平、富庶祥和的景象。

  大汗出巡时也颇为壮观,有四个骑兵团为他壮行,一个先遣团提前一天动身,两个仪仗团在大汗的左右两侧排列,第四个骑兵团殿后,阵容在四个团中最为庞大。大汗乘坐的马车布置得十分雍容华贵,木料是来自天国花园的沉香木,马车里面铺满了金片、宝石、珍珠,四头白象或白马拉车,五六名显赫的贵族护卫在左右。当经过大汗治理的城镇时,人们燃起火把,点着香烛,双膝跪地,恭敬而又拥戴地迎接他。游记中关于大汗的描写是最吸引欧洲人的地方,他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君主,连欧洲的长老约翰也不如他伟大。其实早在马可波罗笔下,忽必烈汗就是一副英俊威严、气宇轩昂的形象,他“中等身材,修短适中,四肢匀称,整个体态配合得很和谐。他眉清目秀,英气照人,有时红光满面,色如玫瑰,更增加了他的仪容风采。他的眼睛乌黑俊秀,鼻梁高直而端正。”曼德维尔在书中这样评价大汗:“这一最为强大、最为圣洁的人间统治者,以及他的奢华、仁慈,他那为数众多的仆从,他那幸福的臣民以及他那繁忙的城市,必定会给西方许许多多暗淡无光的城市带来生气和斑驳的色彩,给被战争喧嚣闹得头昏脑胀的世界上成百上千万人带来新的勇气和希望。”曼德维尔关于大汗的叙述颇似基督传奇,显示着本土传统文化对异域文化强大的归化与认同。他在基督教义和骑士道视野内改造了大汗的形象。

  这里流传着长老约翰(Prester John)的动人传说。大约在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末期,欧洲盛传在东方的亚洲有一个基督教国王叫长老约翰,他拥有无数的土地,管辖着众多的城镇和岛屿,过着奢华的生活。《曼德维尔游记》的第30章叙述说,长老约翰住在一个叫苏萨(Susa)的城市里,那里坐落着规模庞大的宫殿,其富丽程度堪与大汗的行宫媲美。宫殿里最重要的塔上有两个硕大的圆形金柱,上面镶嵌着两颗巨大的宝石,如夜明珠一般,晚上光芒四射。宫殿的正门前铺着红玛瑙,四边嵌着象牙;厅堂和卧室的窗户用水晶制成;餐桌则用绿宝石、紫水晶和黄金铸成;御座上也嵌着各类名贵的宝石,不仅能发出熠熠华辉,而且散发出一种好闻的香味。长老的卧榻用极其精美的蓝宝石雕成,并饰有黄金,抑制长老淫乱的念头,带给他香甜的睡眠。长老约翰是一个基督徒,他国家里的大部分人也都信仰耶稣。他治理下的国土,没有欺骗,没有诡计,也没有弄虚作假的事情发生。曼德维尔还让长老约翰与大汗联姻,说长老约翰娶了大汗的女儿为妻,大汗也同样娶了长老约翰的千金。

  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古代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幻想的中国。苦难与脆弱的时代是幻想活跃的时代,人被束缚在沮丧的现实中,从人性深处点燃的幻想是某种解放的力量。曼德维尔对契丹的财富与君权的渲染,为英国人提供了一种超越的尺度,使他们超拔于当时有限的现实,获得某种调节的激励和尺度。没有幻想的人沉沦在有限的现实中,没有幻想的文化束缚在可怜的物质中,幻想是摆脱绝望的现实、走向自由与完善的翅膀。在曼德维尔的中国幻象里,寄托着英国人自我超越、自我改造的动机与希望。

  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古代中国也是一个物质化的中国,大汗治理下的领土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物质方面的繁荣。古代中国相对于中世纪晚期贫困混乱的英格兰来说,是一个人间天堂,而此时的英格兰非常需要一个物质化的异域形象,作为他们超越自身基督教文化困境的一种启示,因为当时的英国要发展资本主义,就要鼓励人们发财致富,而中世纪主宰西方国家的基督教蔑视财富,圣经上宣扬不要为自己积累财富,并说财主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思想意识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如果不改变基督教蔑视财富的思想观念,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起来,物质化的中国形象给英国萌芽期的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力量。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此时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的发轫期,反对神权,肯定世俗生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中国这个世俗的天堂,正契合了欧洲人追求物质财富、追求世俗享乐的需求和渴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物质化的古代中国激发了英国文化中的世俗欲望,使其成为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动力。

  曼德维尔的声望持续下来,他的游记作为故事书18世纪仍在重印,在整个19世纪持续出售,他激发了民众对荒诞不经的传奇故事的需求,用一种神话式的、辉煌灿烂的东方幻想充实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民众的想象,一度成为他们渡过苦难的福音。

  由曼德维尔开启的繁荣富庶的中国形象在英国以各种方式长期留存下来,在文学和哲学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8世纪哥尔斯密的《世界公民》,19世纪兰陀的《中国皇帝和庆帝之间想象的对话》,20世纪迪金森的《约翰中国佬的来信》,都是引人注目的例子。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