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获奖了,而且是全国摄影的金奖!这不能不说是意外。
他爱上摄影有些年了,从胶片拍到了数码,从身材标杆溜直拍到了驼背,附近城乡的风光让他拍了几个来回,大小奖也拿了一些,不算啥。而这次是以《蒙古娃》为题拔得了头酬,这无疑于从草原摄影家口里拔了一颗大牙哟。甚至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出了“假照门”,现在的各种门可多着呢。
但许多业内人都知道,阿利进草原拍摄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少说也有个七八年了。
创作是需要刺激、新鲜、冲动的,而把家乡拍了几个来回的阿利,在一次郁闷之后闯进草原,便一发不可收了。他用相机记录这成吉思汗的故土,这马背上的蒙古民族,他们的勇敢、豪爽、勤奋与刚毅,都留在他相机和他的心中。他清楚地记得,就是去年的“五、一”长假,他约了几位影友再一次进入中国北方最美的草原。
一路上,歌唱家腾格尔那荡气回肠的歌声在回响:“蓝蓝的天空,淸淸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的天堂……”当车行驶到草原深处的时候,他真的看到了人间天堂--千回百转、九曲回肠的莫日格勒河,静静地流过碧绿的草原,极像献给远方客人的洁白哈达。星罗棋布的蒙古包,那雪白的羊群、红色的骏马,像天上飘落的彩云……
他与影友拍足了风景,就来到蒙古族老朋友巴特尔家拜访。
在巴特尔家里,小女儿德德玛已经五岁了。她看到来了客人,异常兴奋,像一只小鸟,边唱边跳地在院子里围着自家的骆驼转。她的头上包着个红头巾,配上那身不太合体的蒙古袍,显得稚嫩又可爱。
阿利的眼前一亮。他一边让小家伙接着唱,一边快速调整一下脖子上的相机,眯起他那有穿透力的眼睛,选准了一个又一个角度,只听得一阵“咔嚓”之声。最难得的是,这时小德德玛身后的骆驼,好像也被小主人引吭高歌的情绪所感染,兴奋地昂头叫了起来。
不错,不错。阿利一顿忙活后连说,很兴奋。巴特尔也饶有兴趣地趴在阿利身后争看相机中的小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最后琢磨了一番,阿利还感觉小德德玛服装还差点,不新,也不太合体。
巴特尔说已经做新的了,裁缝说明天就能做好。阿利就答应了,说好明天再过来拍一组,他感觉这个孩子肯定有戏。
可是,第二天与阿利同来的影友家里发生事,急着要返回,再次拍摄的计划就只好放弃了。
回家后的阿利,细心整理出小德德玛这组作品,以《蒙古娃》为题参加了全国举办的西部摄影大赛。
这张小德德玛唱歌,后边的骆驼仿佛应和的作品,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纷纷首肯,从数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后问鼎。人们普遍认为,作品真实、艺术地再现了蒙古族儿童健康快乐、阳光向上的童年,表现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更称奇的是,小主人公是在高歌?还是在呐喊、在呼唤?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诠释。
阿利出名了,成功了,阿利的《蒙古娃》一举拿了省、市及行业的多个奖项,各种采访、报道、荣誉也接踵而来,忙得他不亦乐乎。
一年后,他有机会来到草原讲学,应邀到老朋友家做客。
小德德玛已经又长高了一截,还是那样活泼可爱,有了几分腼腆。巴特尔仍是那样热情,马上安排上奶茶,要留下一起喝两杯。阿利迫不及待地拿出证书和已上画册的作品,并衷心感谢小德德玛的精彩表现。
主客寒喧之际,阿利以他摄影家敏锐的观察,忽地发现巴特尔走路有些吃力,一瘸一拐的,眼神有些飘忽。
不碍事的,腿不小心伤了下,不过早好了。巴特尔急说,转身蹒跚着割肉去了。
阿利感觉不对劲儿,就追问小德德玛。
女孩儿还小,说不清楚,只好像与一年前那次拍摄有关。阿利闹得丈二和尚,他迎过巴特尔,一顿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年前,阿利他们拍摄走后,为了让小德德玛第二天及时穿上新衣服拍照,巴特尔连夜骑摩托去裁缝家。在回来的路上意外摔倒,小腿骨折,后半夜才被找回了家。
都一年了,还干不了重活。小德德玛的妈妈正好进屋,在一边说。
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啊,看这事整的……唉!阿利捶胸顿足,在地上直转磨磨。
嘿,这点小事怎么能麻烦你呢。草原人可不那么娇气,我告诉你,我们可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哟。
巴特尔把黑红的胸脯拍得山响,眉宇间透着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