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准突破口
重粮抓钱是农村工作的主旋律。
如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是范豪光到六麻公社任职后思考得最多的一件事情。
在六麻这个开门即见山,而且群山连绵、山高坡陡的偏僻山区乡镇,发展经济无疑受到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信息滞后、观念落后等诸多因素的掣肘。从石玉峰延伸出来的多条山脉,向东西南北蜿蜒而去,村子就座落在那些山沟狭谷里,有的村子由多个狭谷组成,前后距离有十几二十多公里,横七竖八的一座座大山,将一个村子分成了多个看不见、喊不闻的小村屯,群众的房子就建在山脚或半山腰上,依山而居,傍水生活。
对于一个山多田少的地方,经济发展的抓手到底在哪里?这是历届六麻公社党委、管委会一直在思考和被困扰着的一个问题。
看着层层叠叠的翠绿群山,听着那呼呼作响的山风,范豪光问着自己:“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迈呢?”
对于群众清贫的生活,范豪光是不忍目睹的,也是真心想去为他们做一点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发家致富的观念还没有提出来。抓钱增收主要还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而且有着极大的计划性质,在很多地方,抓钱增收路子不广,群众收入低。作为一个地方官,范豪光还是把目光放在抓粮搞钱上,因为只有农业增产粮食安全了,社会才会稳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了,群众生活才会幸福。一些老干部回忆道,有一年春节后,在上班第一天召开的干部职工会议,范豪光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节日祝福语,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是朋友、同事、上下级见面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字。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语境下,这句话还是不大适宜的。故当范豪光说了这句话后,在场的干部职工都愣了一下。从此也可见,范豪光当时思想的解放程度与为民增收的执着。
为了找出一条让群众增收的路子,范豪光不知有多少个夜晚睡不安稳。他对各村的经济发展情况、资源优势等进行着梳理,从中找寻经济的增长点。
偏僻,山高,人口多。这是六麻的软肋。当一个人顺着这样的思维继续沉思下去的时候,他必定会走进一个万劫不复的死胡同。那就必然注定他在这个软肋的面前,不会有什么作为。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灵活与变通,换个角度看问题。
对于六麻的软肋,范豪光反向着寻思,这些不足,能不能变成我们的优势?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境。有时候,看似不利的一面,也正是另一个事情有利的基石。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推开一扇窗!
事情的决定因素,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它,用什么样的思维去思考它。
在农村经济发展这盘棋局上,当时提出的观点是发展多种经营。偏僻的山区农村,对此似乎没有多大的作为。
其实,山区乡镇那苍苍茫茫的群山,看似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但俗话说得好:观念一变天地宽。若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这高山大川也并非一无是处,说不定还是个聚宝盘呢。
是好是坏,就看你怎么看待和利用它了。
高山,是种植八角、茶树、茯苓的理想之地。八角是一种食材,是香料的主要材料;茯苓为中药材;国人酷爱饮茶,茶叶的市场就更不用说了;山上的松树不值什么钱,但采割松脂,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项目,过去六麻都有种植和发展,但形不成规模经营,在质量上也有所欠缺,故每村的种植面积较小。尤其是茶叶,六麻生产的六岑茶在县里有很大的名气,但茶园小,种植分散,产量低。
这些,就是六麻的优势,就是六麻进行多种经营的突破口啊。
2、大种绿茶
打定注意,范豪光决定利用山区的优越条件,拉开多种经营增加经济收入的序幕。
多种经营在六麻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当时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烤烟、黄麻、茯苓、八角等,并进行了松脂的采割。然而这些项目的生产都极为有限。范豪光的思路是,将这些项目形成规模化的发展,以大面积的种植、生产来实现增收目标。茶叶、八角、茯苓等尤其适合在高山上种植。六麻山地多、人口多,发展这些项目,正是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在公社党委会议上,范豪光提出了山上以发展茶叶为主,茯苓、八角、荔枝为辅助,田野上以种植冬烟为主,利用坡地种植黄麻为辅的多种经营发展“两条路子”的设想。党委会议研究认为,这个设想符合六麻的实际,是实现经济增收的好路子。于是,在各村全面铺开这些项目的发展。
范豪光首先把目光盯在了绿茶的种植上。茶原为我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民间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生长环境,而六麻群山簇拥,山高雾多,气温又适宜,正是茶树种植的理想地方。多年来,大部分村都有零星茶树的种植,并已形成了一些小茶园。现在要做的,就是扩大规模,将小茶园变成大茶园。
开山辟园,种植护理是一项较艰辛的工作,对茶树的种植,有的群众也有抵触的情绪。范豪光要求公社、大队两级干部做好宣传,向群众讲明白,山区的增收潜力还是在山上,茶叶、八角、茯苓等的种植、栽培技术要求并不高,易生长、易管理,收益快,是当前山区进行多种经营的最佳选择。
范豪光经常下到各村,来到山上查看茶园扩种的情况。有的群众提出了疑虑:“范书记,这样开山辟地值不值?”
范豪光指着四面的群山,说道:“我们六麻,除了山还是山,山多阻碍了我们发展经济。”
群众接过话茬说:“是啊,范书记,你为我们想想办法。”
范豪光回道:“我们生长在六麻,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六麻山多,这也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把山多的劣势变成我们的优势,这个是我们能够去改变的。人定能胜天嘛。”
群众看着他,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范豪光又说道:“我们要用好这一片片的山,让荒山变成聚宝盘,就要去开垦它,把它种上茶树来。”
为促进茶园面积的扩大,公社将茶园和种植目标任务落实到各村,每村每周要汇报一次生产进度情况;还选择了六麻茶场、新平茶场、六寨黎屋队茶场等做得比较好的茶场作为示范引导,带动各村茶场的拓建和生产,对于搞得好的茶场,供销社在肥料、农药、技术等环节上也给予大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各村的茶树种植得到快速推进。没种植茶树的村种起了茶,有茶园的村扩大了种植的面积,村村均开辟了茶场,一般面积都有300亩以上,有的生产队也发展了茶场。特别是六麻村、新平村茶场办得红红火火,茶园面积分别在500亩以上。
新平茶场是搞得最好的茶园之一,从北宝公路望去,山上茶树一片葱绿。每天天还没亮,采茶的妇女就来到了山上采茶,缭绕的云雾、绿色的山野、背着茶篓的妇女,那个场面真是如诗如画,从公路上过往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上几眼。
六寨大队不仅村集体的茶园办得红红火火,而且生产队办的茶园也不逊色,如黎屋生产队的茶场有上百亩,由退伍的残疾军人梁显旺负责管理,他以军队的严谨作风,细致的工作,将茶树管护得绿油油的。为了减轻管护的劳动强度,促进茶树的合理浇灌,他在茶园上建了一个储水池,引来山泉水,然后砍伐来竹子,将竹子一分为二,把竹节凿掉,将竹子一片片连接起来,从水池里引水下来灌溉茶树,成为全公社独一无二的“自来水”灌溉。
上合村上岑队生产的上岑茶,是一个响当当的“土品牌”,茶叶是从生长在高山上的老茶树上采摘的,其采摘、制作程序都十分讲究。在太阳出来前就要将茶叶采摘下来并马上送回制作间,运回的路上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杀青炒制时,不能使用其他的炒制工具,必须是用手翻炒,以确保品质。
在茶叶的生产中,范豪光以黎屋生产队茶场的管理为样板,以上岑茶的制作技术为指导,使各村的茶园从种植到管护,从收获到制作做到严格把关,六麻在北流实现了茶叶生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在北流乃至玉林地区都有很大的名气。
3、荔枝和冬烟
茶叶的生产,是在高山上做文章。
六麻还有很多低矮的丘陵和高山脚下的坡地,高山顶上条件恶劣,尚且能够干出一番业绩来,那低矮的山坡地不好好地去利用,岂不是浪费了呢。
在这些低矮的山坡地上,已经有一部分种植了黄麻、木薯等经济作物,然而它们对于六麻广阔的山坡资源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
把这些资源利用好,也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一条路子,而且是一条大路子。范豪光看着那些长满柴草的一片片山坡地思索开了。
这些坡地,除了能提供村民煮饭用的柴草外,再没有任何的经济价值。春天,山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各种野花烂漫,蜂蝶曼舞;秋冬时节,簇簇白色的野芒花盛开,远远看去,甚是好看,若到近前,芒花在风中摇曳,那些花絮随风飘散,极富诗意,置身其中,晃若进入了仙境。但这样的一幅画面,对于村民来说,他们天天面对,再已不是什么美丽的图画,也勾不起他们浪漫的情怀,而是一片一无用处的坡地而已。
这些坡地资源就像一只睡狮,静静地躺着,怎样开发利用它们,在种植黄麻、木薯外,还有没有适合种植的品种?
范豪光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盯着现有的种植项目。希望在这些传统的种植品种上找到一个切入点。因为现有的种植项目,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技术,推广开来容易见效。
农村以粮果为主。在水果的种植上,六麻有荔枝、龙眼、柑桔、黄皮等。但都是在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要是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那岂不是多种经营的又一条新路子么?
这些荒坡资源,也适合种植荔枝啊。一天,范豪光在达和大队检查工作的时候,看到村里在山坡上种植的一小片荔枝树挂着一串串果实,茅塞顿开。
然而,当他欲把这项工作在全公社推开的时候,大队干部和一些群众却不大情愿了。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因古代的杨贵妃喜食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
荔枝种下三到五年就有收获,是属于粗生型的一个品种,成树后不再需要花太多工夫管护,只要不是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均可有收获;而且其寿命在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后,都零星地生长着荔枝树,不用管护也是果满枝头。
这样好的水果种植项目,为什么有的干部和群众不乐意接受?他们担心的是什么呢?
范豪光一打听,原来不少大队干部对种植荔枝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六麻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荔枝,原因是荔枝果实不够清甜,酸味过重,品质不佳,会没有市场。
事实上,我国适宜种植荔枝的省份并不多,尤以两广和福建为宜。荔枝的品质不佳,与品种有着极大的关系。北流一个巴掌大的小地方,没有大山大水分隔,为什么附近乡村种的荔枝品质好,六麻种植的荔枝就不好?气候特点不是最大的因素。关键在于品种上,不能以偏概全,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范豪光在达和大队等村庄里也尝过他们本地产的荔枝,味道还是不错的。
为了摆脱过去形成的偏见,提高干部群众种植荔枝的热情与积极性,在荔枝成熟的时候,范豪光组织各大队支书、生产队长到本公社的达和村、升平村,搞了一个“荔枝品尝大会”,由公社出钱,让他们在现场摘荔枝吃,并每人分给一斤荔枝拿回去给家人品尝,现场鉴定本地种植的荔枝的品质。
经过现场的亲摘亲尝,荔枝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的那样酸涩,倒是还很清甜可口。说了百遍之后的六麻荔枝不好吃的“谎言”,被打回了原形。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在亲自尝过自己从树上摘下的荔枝后,大队、生产队干部纷纷打消顾虑,表示回去后就发动群众进行荔枝的种植。就这样,不用强逼式的命令,荔枝的种植很快就在各村掀起了热潮。
在山上,范豪光还打上了松树的“注意”。松树生长慢,木材使用的市场也不大,经济效益低。以前,松树长大了,一般就是作为建筑的板材和农村盖房子的柱梁用,再有就是砍伐做柴烧掉。但松树身上也有宝,其松脂是化工、药材中的重要原材料。为使山上的松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范豪光又引导群众割松脂,促进了收入的增加。
做完了山上的文章,水田里这块画布也自然要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水稻生产自不必说,秋收过后,范豪光根据县里的生产计划,力抓冬烟的生产。往年,秋收之后,田地闲着,人也闲着,土地资源、人力资源都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把这些冬闲田利用好,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在范豪光的力抓下,六麻的冬烟生产如火如荼,每个大队都种植冬烤烟。冬烟的种植发展并不难,如何提高亩产和增加收入,是范豪光思考得最多的。为提高产量,他与农技站技术员和供销社搞多种经营的干部,进行冬烟高产试验,在六麻圩边搞了16亩的试验田,科学管理,取得了高产,亩产达442斤,其中有1.6亩冬烟亩产达到504斤。在取得经验后,将这套管理方法在各大队推广,促进了产量的稳步提高。
冬种烤烟,也成为了六麻的一条经济增收主渠道,且种植面积、经济收入、烤烟质量均排在全县首位。
与此同时,范豪光还根据六麻的实际情况,发展一些规模小、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如木器加工、芒草编织、炮竹生产等,并派出责任心强的干部进行管理,使乡级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到1980年,六麻的乡级企业初具规模,企业个数达到13家,企业固定资产达到79万元,有从业人员1124人,年总收入达到143.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58%。是北流乡镇企业发展得比较好的乡镇,这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尤其对于一个偏僻的山区乡镇来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