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章 任职六麻再当开路先锋

  1、偏僻的六麻

  六麻公社,即现在的六麻镇,是范豪光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他在那里,整整呆了7年。

  1973年4月,组织调范豪光到六麻公社任党委副书记。此前,他还作为北流第四营教导员,带领800多名青年,参加了“三线”建设中的支柳铁路大会战,几个月后,会战结束,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被评为“三线”建设的先进分子。“三线建设”是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

  在北流的版图上,人们习惯将北流的20多个乡镇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片区,六麻属于中部片区,在地域上与县城的距离相比较,六麻要比石窝近很多,它与本县的隆盛、平政、新丰、塘岸和陆川县沙坡、平乐等乡镇相邻。然而,北流人都知道,六麻又有北流的“西藏”、“死角”之称。因为它不在乡镇公路网的骨干网线之内,一条弯弯曲曲的、没有硬化的公路从公社所在地出发,绕了十几公里的山岗后,才连接于从隆盛镇经过的北流至广东宝圩的“北宝公路”。

  5月4日青年节这天,范豪光正式到六麻报到上任。六麻既是一个人口大镇,人口位居北流乡镇的第二位。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镇、农业大镇,现辖六麻、经龙、里凤、兆贡、升平、六楼、达和、南山、六学、端寨、三和、石玉、上合、旺坡、新平、大旺、六寨、合水、六美19个村。农产品盛产水稻、花生等;林业资源十分丰富,以杉、松、红黎木的储藏量较大;经济林方面以八角、油茶、油榄等为主。

  当时,公社到各村之间只是比田埂还大一点的道路,14个村(当时有的村未拆分)中,只有石玉、新平、六楼三个村通了公路。这与其地理环境有关。六麻境内山峰连绵,坡陡山高,从公社大院出去,往东、南、西三个方向走,骑上自行车,大部分是推着车走路,很费时费力,从早上出发下去检查工作,往往看了两个村,回到公社大院时已是夜幕降临了,人也累得全身乏力。因此公社干部戏言:公社干部自行车很好,早上坐飞鸽,晚上坐“黑加路”。六麻各村就分布于这些群山之中,有的村距离公社所在地就有二三十公里,加上地处偏僻,翻山越岭,村民的出行大多靠步行。

  从1973年4月到1980年10月,范豪光在六麻期间先后担任过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的职务。

  相对于其他乡镇来说,六麻面积大、山地多、人口多、基础弱、交通条件更差。组织上把范豪光调到六麻任职,是看中他的组织才能、管理能力与开拓进取的精神,希望他在任期内,能够为六麻夯实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个同样是人多地少的地方,摆在范豪光面前的,依然是吃饭、出行和花钱的问题。

  在干部大会上,当县委领导宣读了任职文件,场上响起了热烈欢迎的掌声,听着那掌声,范豪光忽然觉得肩膀上有一副担子压着,沉甸甸的,责任重大呐!从此起,他就是六麻的一分子了,六麻的山水画卷会否变得更加秀丽华美,灵妙动人,他手中的“画笔”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官一任,他能够造福一方么?

  2、“天堑变通途”

  农村工作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踏进六麻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范豪光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交通的不便。

  “修路,把路打通了,经济才能发展。”范豪光暗暗下了决心。

  他要把在石窝公社的工作经验搬过来。在一次党委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六麻最大的障碍是交通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吃饭问题、挣钱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的好转。

  在范豪光的提议下,不久六麻就拉开了乡村道路建设的帷幕。可是,六麻是一个山区乡镇,山岭连绵不断,开门见山,那些村子都是坐落在山沟峡谷里,要开辟出一条宽敞的道路谈何容易?因此,当初的几年,乡村道路建设主要还是以修修补补为主,以维持人们基本的外出通行为原则。

  转折点从1976年开始。这年,范豪光被任命为六麻公社党委书记,作为一把手,他的思维与决策得到了更好的落实。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他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村村通公路的计划,并作为全公社的一个战略性任务来抓。

  六麻与石窝相比,公路建设的难度要大得多。山高、坡陡、弯大、河沟多、线路长,成为公路建设的障碍,也是多年来六麻各村的公路建设雷声大雨点小的根本所在。面对开山辟岭架桥渡河的浩大工程,不少干部没有信心,群众对此也是流言蜚语不断,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确实,面对着狭窄的山沟,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要拓建出一条能够通行机动车辆的宽阔的道路来,非一两日之功可以实现。

  但人就得有一股战天斗地的精神。古代的愚公一人尚能移山,如今我们有这么多的“愚公”,还怕这些山山岭岭么?

  “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愚公惊着汝。”只要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再高的山、再陡的坡又算得了什么呢!

  面对干部和群众的疑虑,范豪光说道:“事在人为,在石窝,我们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就把各村的道路搞通了。”

  “但是,我们的条件与石窝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别啊。”有人提出了异议,那目光就看着对面的山头。

  范豪光也看着那绿色涌动、松涛阵阵的山头,说:“是的,我们六麻确实是山多、溪流多,没有一条路不要开山辟岭的,而且通至各村的公路路程又相当长。”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我们也有优势,那就是我们劳动力多,人多力量大嘛。我们一个冬季干不完,还有第二个冬季,公社党委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总有把路修好的那一天。”

  听着他的一番话,群众们点了点头。

  那么,那些困难该如何克服呢?范豪光早已成竹在胸。

  他着重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全公社公路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按计划、按先易后难一步步推进,主要建设6条乡村公路,即六楼--升平--隆盛西塘公路,六麻--经龙--石玉--上合公路,六楼--达和--陆川县白马村公路,经龙--端寨--六合--南山公路,六楼--六寨--大旺--合水公路,经龙--旺坡--三和公路,基本形成六麻圩至各大队的道路网络;二是成立专业队,针对山多河多、工程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采取群众运动与工程队相结合的办法,即是对一般的水田、坡地的路段,由各村群众开挖路坯、水沟,对于陡峭的山地、河溪、涵洞,即由专业的工程队负责建设。公社成立了土方工程队、涵洞工程队、桥梁工程队,队员由公社从各村抽调人员组成,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这几个工程队的成立,也为后来六麻成为建筑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积极做好道路占用水田的调整,不能调整的减免征收的公购粮任务,对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排解;三是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技术支持。四是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修路的领导小组,几个专业队伍由公社统一调度,均落实强有力的干部负责,形成三级强有力的指挥系统。

  那个时候,建筑技术、物资供应都是大问题。范豪光为此没少跑县、地区的水电局、交通局,寻求他们在桥梁设计、道路规划上给予帮助,在建设中需要的炸药、柴油、水泥等所需物资上给予支持。他的一番持之以恒、动之以情的“奔走游说”,使上级部门领导甚为感动,对他的工作热情和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很是敬佩,专门派出技术员驻村进行指导,并大力支持所需的物资,使六麻镇的三年修路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到1979年,全公社各村的公路全部修建完成,形成了东达隆盛、平政,南达石窝,西南达陆川沙坡,北达塘岸的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网,实现了六麻与周边所有乡镇的公路连通。

  曾任北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当时范豪光在六麻的继任者、时为副书记的刘国新回忆说道:“六麻镇的经济腾飞,与1979年建设好全镇的乡村公路网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规模进行乡村公路的建设,在整个玉林地区是最早掀起的,玉林地区就在六麻召开了乡村公路建设的现场会,向全玉林地区推广他们建设乡村公路的经验与做法。

  前来参加现场会的领导,看着盘山而过的新簇簇的、弯弯曲曲的道路,既惊奇又佩服!能够在崇山峻岭间开出这样的路来,没有开拓性的思维,没有敢为天下先和为民着想的精神,没有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哪能实现“天堑变通途”呢!

  3、建钢筋水泥桥

  说起农村,在我们脑子里显现的,往往是一幅小桥流水的画面。那潺潺流淌的小溪,那弯弯的石拱桥,加上天边的落日和金色的晚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样的画面,富有诗情画意,富有浪漫的色彩,它是多么的令人向往!

  确实,石拱桥很美,它是乡村的一个符号。

  石拱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天上的彩虹。故在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但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合石拱桥的建设。

  如今,我们走进六麻镇南山村,必须经过一座名叫“六合桥”的桥梁。它坐落于六合大队,这是一座利用钢筋混凝土建设的大桥,虽然历经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河水的冲刷,但它依然岿然不动。桥栏上那有些古旧的颜色,则是对人间沧桑的沉淀。

  这座桥,就是范豪光在六麻任书记时,在他的拍板和努力下建设的。

  而这座桥最初的设计方案不是平板桥,而是石拱桥。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

  “六合桥”是从“经龙村--端寨村--六合村--南山村”公路中的一座桥梁,以前,这里是一座木板桥,极不安全,一到洪水季节,整座桥常常被洪水冲走。

  南山村是这条公路线上的最后一个村,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河床将南山村的大部分村屯分隔开来,秋冬时节,这里河水流量并不大,人甚至可以趟水而过;可是,一旦到了春夏雨水多的洪涝季节,山洪暴发,这条河就忽然变了脸,咆哮着滚滚的洪水,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兽,令人望而生畏。

  工程人员决定在这里建设一座石拱桥,以解决南山村群众的出行问题。石拱桥是农村小溪小河桥梁建设中经常使用的,而且其建设成本相对低廉,技术要求也不高,尤其是建设物资容易筹集。

  公路建设在稳步推进,桥梁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这天,范豪光检查完公路的建设进展情况后,直接来到南山村查看桥梁建设的准备工作。

  来到现场,技术人员拿着图纸,向范豪光汇报着具体的建设方案。范豪光一边听着规划人员的设想,一边看着河床和两边的山坡,突然眉头紧皱了起来。

  他往河边行走了几步,看着宽敞的河床,眉头更是皱成了如微风吹过的水面:“不行,这样的桥建起来后,我们会被乡亲们大骂的,我们也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范豪光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到底怎么了呢?规划人员和随行的干部不解地看着范豪光。

  “是桥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吗?”技术人员问道。

  “石拱桥,这里不能建石拱桥。”范豪光用十分肯定的口吻说道。

  “不建石拱桥?”大家面面相觑,不解地看着他。

  原来,按照石拱桥的设计,桥建起来后,桥的两头将形成一个很长的陡坡,还要建引桥。“上桥要爬一段长长的坡,群众会骂娘的。”范豪光指着河面,又说道。

  大家点了点头。

  范豪光看着技术人员,问:“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坡度降下来吗?”

  技术人员摇了摇头,告诉范豪光:“建桥要把技术、防洪等因素考虑在内,故石拱桥的高度无法下降,除非是建平板桥,这样就能解决上坡的问题。”

  “那我们就建平板桥。”范豪光不加思索地说道。

  “范书记,建平板桥,犹如建天梯。”技术人员豪不掩饰地回答。

  技术人员的话不假。

  以钢筋混凝土建设的平板桥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不是说想建就能建的,资金、物资供应、技术要求都是一个大问题,钢筋、水泥都得凭计划供应,用在重点的建设项目上,一般的乡镇,是很难得到这些紧俏物品的。

  对此,范豪光自然比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但他更清楚和不愿意看到的,是村民们挑着稻谷、柴草吃力爬坡的样子。

  “这个我们回去再想想办法。你们先拿出一个设计方案来。”范豪光沉思着,说道。

  “石拱桥美是美,但我们不能因为它美,而留下一个美丽的遗憾。”范豪光又看了看宽阔的河床,心里感叹着。

  回去后,范豪光为了建设这座乡村公路桥想尽了办法,使尽了“手段”。他通过各种关系,来到玉林地区交通局,找到局长,对局长好几番“软磨硬泡”,最后硬是把局长“拉”到了现场察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玉林地区交通局以特批的办法,划拨了16吨建桥用的钢材给六麻建设大桥。解决了钢材这个最大的“拦路虎”,范豪光又通过其他渠道,争取县里有关部门在资金、水泥等物资上给予支持。不久,一条长约20余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建成了。从此,不仅南山村通往六麻圩的交通难题得到解决,也使六麻与陆川沙坡乡实现了连接,为村民的出行与经济发展带来了便利。

  而这条六合桥,在北流创下了一个第一:它是北流乡村桥梁建设中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