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孤独的风景》的起意应该有十多年了,原拟题为《奶奶》。其中,零零星星地写过几篇类似随笔的小文。真正意义的动笔,是在2008年初,但也仅写了有四五万字的样子就搁住了。直到2011年2月底,也就是“我”的岳父--“伯”去世后的日子里,才又从电脑里翻出这篇文章,继续敲字,并一发而不可收。那些日子,白天我上班认真工作挣工资,下班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搞创作,忙得不亦乐乎。感觉到颈椎不适时,是在是年5月底,《孤独的风景》初稿尘埃落定。
从“奶奶”踏进徐家大门,到最终埋进徐家祖坟,在这八十多年岁月里,她从小媳妇到徐家的实际掌门人,从青春年华到耄耋之寿,没有什么文化的她,对婚姻有她自己的看法;对人生、家庭、命运,有她自己独到的解读。但是,“奶奶”一生的追求,注定了她只能是一个“大众化”的、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她最大的事业,就是把一双儿女培养成人;她最大的理想,就是让儿子娶上媳妇,为徐家延续香火。
“奶奶”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得到处都是。那么,我笔下的“奶奶”到底应该怎么写?在与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在敲打键盘的间隙,有两个问题回旋在我的脑际:一是为什么写,二是如何写。
为什么写?为了记忆!丈夫命殉在抗日战场,孩子饿死在自己怀里……“奶奶”为今天我们正在享受的生活,奉献了那么多,但她自己却意识不到,她认为这是“命”;交出了只能活在心里的、最亲的亲人,流逝了永不再现的美好年华;而更让人心痛的是,我们生活在“奶奶”用血泪换来的今天,却浑然不觉。也许,“爷爷”的名字被写错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到底还有谁、还有多少人在乎“爷爷”的牺牲呢?在全中国,又会有多少这样的“奶奶”,为这个新国家的建立,不自觉地被“拿”走那么多?当浑身伤痕,而自己不觉得疼痛;当看到别人身上的伤痕,而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些并不都是真正的和谐。如果,能走进“奶奶”的故事,却走不进她的内心,能走进我的文字,却走不进她的过去,这不只是我的痛,也是你和他的,也应该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像天下所有的奶奶一样,守住家园,守住土地,守住朴实的心灵吧。有时,忘却不仅仅是耻辱,也是灾难。
怎么写?还原历史!怎样把小人物写出个性来?针对这篇小说,我坚持的写作原则,就是尽可能地真实。我觉得自己不是创作,是还原,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例如“奶奶”阻拦“爷爷”和儿孙当兵,她不象人们在电影电视里所常见的那样,主人公的觉悟多么高,送子参军……奶奶没有,那就写出她的“自私”:亲人,就是应该在一块儿;哪怕是尸骨,也要从千里之外接回家中,葬在自己能看得见的地方。一稿出来后,心中生出唯一的不安,就是自己的浅薄和无能,没办法把这篇小说写得更好,没能力把更多深层、真实的东西表达出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也徘徊于技巧与现实之间,在把握“奶奶”的性格上,有时也心生彷徨。例如表现“矛盾”的“奶奶”:不想让“爷爷”当英雄,但又希望他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再如“伯”的虚荣心,是一种可爱而又可怜的自爱,影射了在奶奶“权势”阴影下的抗争。
当然,要有所收获,还是写作的目的之一。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过滤、净化的过程。通过浏览奶奶走过的孤独风景,反馈给我的收益之一是:永远地丢弃埋怨。不再埋怨,你才会变得更加坚韧。“做人要耿直!”小脚女人“奶奶”,成为一个家族的顶梁柱,是用骨气还是什么来解释?奶奶骨子里的自尊和要强,使她承受了所有的打击,不然她撑不下去。其次,是永远地与人为善。我从“奶奶”坚守的信条里,读到了她目光的长远。善良的甘露,能滋润干涸的心田。无论是从自己父母身上继承的,还是从“徐家”成员所感受到的,我认为,他们给我的启迪和传达的信息,就是把善良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与人为善有时可能会让人吃眼前亏,但正因见多了急功近利的恶果,才让人为善良本身所散发的魅力彻底折服。“奶奶”和“娘”她们,一如齐鲁大地随处可见的枣树,没有挺拔的身躯,没有名贵的身世,也没有可引以为骄傲的任何资本;她们的青春年华,就像春天里最不起眼、最容易让人忽略的枣花,没有鲜亮夺目的颜色,没有浓郁夸张的芳香,一切都是淡淡的,那么平凡,那么自然,那么普通、朴素而真实。她们只会用乳汁和血泪,怀着对生命的无比敬仰、对生活的无比虔诚,在贫穷的日子里,酿孕出一颗颗饱满的、富含高贵品质的果实。
时光以它本色的面目,记录了“奶奶”他们所体验的那段岁月,在历史赋予的十字架下,他们所有的呐喊和呼号,都凝结成似有若无的风景。无人欣赏的风景,是孤独的。孤独不是寂寞,更不是空虚和无聊;它是柔韧,是一种高贵的坚守。孤独被哲学家和诗人赋予了太多的美感,以至让人认识不到它的尖锐。其实,孤独是一段没有色彩的时空,无伤大雅地远远观赏未尝不可,可让你去穿越,你才会真正体味其中的痛切和骨傲。历史也会是循环的,谁能说“奶奶”他们,不就是“我们”呢?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在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它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和责任;当我们的情感和责任有一天成为历史时,希望这些文字已经穿越黑暗,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