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死前那几个月,对自己的行为浑然不觉,一如六十多年前,她虽然为革命事业做了很多事,但却不是凭着清醒故意,不知道这主义那主义,只是凭着自己认为的所谓良心,是在懵懵懂懂、浑然不觉中完成的。要不怎么说她落后呢?
说落后冤枉她吗?应该不冤枉。就比如说像类似爷爷这样的革命者吧,他们南征北战,四海为家,有的甚至死后无葬身之地。但奶奶呢,却几次三番地为自己提前准备棺材,单从这一点说她落后就不冤枉。
好在,她不是什么革命者;好在,她从没想过要名垂千古。当时创刊没几年的《大众日报》,派记者专门到程楼采访奶奶,说要把她树成一个支援前线、爱护荣军的典型,把奶奶吓得不轻,坚决地回绝了。不然的话,她绝不会在程楼呆一辈子。
那是在日本人被打跑的第二年还是第三年呢?奶奶已经记不清了,只听说国民党好象要准备过黄河、打山东,这消息让百姓感到一丝紧张。这年春天,程楼一下子热闹起来,来了很多军队和伤员,后来听说是什么胶东荣军总校的,这些人要分住在群众家里养伤治病。当时程楼几乎每一户都进住了荣军,自然也给奶奶家分了两个:一个山东人,姓李,他自己说老家在山亭,是在莱芜战场上头部受伤才撤下来的;另一个,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工作人员介绍他是贵州的战士,姓盛,说是新四军北撤时留下的残废荣军。工作人员看奶奶一家孤儿寡母、房屋狭窄,就有些犹豫,山亭人也看出了工作人员为难,就主动提出来说我们不用住正房,住那儿就很好了,以前打仗时连这也住不上。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偏房。他们指的,是东边的小磨房,而磨房是与牛棚连在一起的,中间只隔了一个秫桔薄帐。奶奶不愿意,说既然来到我家了,怎么能住牛棚呢?她腾出了堂屋上房,自己一家老小全部集中到西间小屋里,西屋睡不下,她就让曾爷爷与孩子们睡在一起,自己晚上睡到磨房。曾爷爷也心疼儿媳妇呀,就提出自己睡磨房,让奶奶住西屋,可最终他也没拗过奶奶,奶奶说曾爷爷年龄大了,又有病。再说,自己夜里要经常起来看护伤员,与孩子们挤在一起睡也不方便。
是的,那段时间,两个伤员确实把奶奶折腾得不轻,多少天都没能睡一个囫囵觉。山亭的那个伤员还好些,一边的头皮被子弹钻了一个洞,缺了半个耳朵,伤口处刚上来还发炎,被奶奶经常用盐水洗后,慢慢地就好了起来,不到半个月就离开了奶奶家。但南方的那个伤员就不好侍候了,他的伤势比较重,右小腿被炮弹炸断了,截肢后创口老是长不好,红黄色的脓水从那个地方不断地流出来,气味十分难闻。别人闻着那气味可以躲得远远的,但奶奶不能躲呀,人家既然都住到咱家了,与自家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她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照顾好伤员。那时候部队后方的条件并不多好,除了药品稀缺外,医生也很少,那么多伤员,他们不可能待在某个地方,而是轮流到各村各户巡视检查,有时要三五天才来奶奶家一次。刚上来,奶奶愁得吃睡不宁,天天盼医护人员来,不然她就手足无措,面对伤员不知怎么办。特别是她面对的是两个陌生大男人,以前除了爷爷、曾爷爷等自家亲人外,她哪接触过别的男人呢,更别说还要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地侍候了。可是,面对伤员的无助和痛苦,她不可能熟视无睹,要接近他们,帮他们清洗伤口,给他们换纱布。特别是那个南方伤员,也可能是太痛苦了,无时无刻不在呻吟叫唤,情绪不稳定,哪个方面照顾稍有不周就瞪眼、翻脸,有时还骂人。奶奶只知道他在骂人,但听不懂他骂什么,因为他用的是老家方言。先前奶奶还觉得委屈,过不几天就适应了:当兵打仗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人家差点连命都丢了,咱挨几句骂有什么呢?
那段繁重的照顾伤员的时日,也算奶奶这一生干过的唯一一份职业:医护工作者。尽管是业余的,却也掌握了一些医护知识,她一方面要配合巡视的医生给伤员进行治疗,在医生不在的情况下,也要学着给他们换药,有时还要用土方子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当时缺少消毒的药品,她就用盐水代替给伤员清创;纱布不够,她就用自家织的土布用锅蒸了代替;为了给伤员增加营养,她把藏在柜底最好的枣拿出来,熬粥喂他们喝。正是由于她的悉心照料,山亭的伤员很快就好了,在离开奶奶家之前,向组织汇报了奶奶的情况,于是组织安排一名据说是《大众日报》的记者,专程到程楼采访奶奶,可没想到奶奶就是不配合。采访时,记者引导奶奶,想让她亲口说出她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所以才不怕脏苦累照顾当兵的亲人,可奶奶根本说不出这些革命道理,她说你问我为什么要尽心照顾伤员?是因为我男人,是为了我男人,当初他舍下我们老的老、小的小,也在外边打仗,将人心比自己,我就想,如果他负了伤,也有像我一样的人能给他端口饭吃,能给他洗洗衣服。记者原打算要对奶奶大书特书一番的,可看怎么诱导也不行,奶奶她就是朽木一块,因此只能作罢。不过奶奶的事迹后来还是上了报,只不过文章的主角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只是在写另外一个典型时附带了一笔,点了“程楼还有一个叫高书梅的”这么几个字,然后用三五句介绍了大体情况,简单得被所有人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