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战乱的年月,一个男人活着都不容易,而一个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多病老人的小脚女人,就更不用说了。奶奶能从黑暗的夜里一步步走出来,我想,在她的心里,应该是有一盏灯的。是这盏灯,给她无边的黑夜带来了光亮,在这盏灯的引导下,她忍受着疼痛和煎熬,一直走到天明。
这盏灯,当然是伯和姑。
是的,可以说,奶奶就是为了孩子而活,这是她在最困难的时期,都要挣扎着,战胜一切困难、坚强活下去的理由。尤其是自从另两个小儿子夭折后,伯就是奶奶的命根子,生怕他再有什么闪失。她唯一的信念就是:无论如何,也要给徐家留下香火。
她尽所有的力量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但是,她却没有能力给孩子一个安稳、幸福的童年。挨饿、受冻、要饭、逃命、惊恐……伯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忆,离不开这些词汇。
要饭,小小年纪就单独上一个门,也许,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是衡量一个孩子就要长大的标准。也许,伯能独自一个上门要饭,奶奶当时会为此而感到欣喜。历史的相机,会定格这样一个镜头:奶奶死死拉住姑的手,躲在一棵树的后面,盯着伯枯瘦的小小的背影,就像目送他出一趟远门。伯知道身后有人在望着他,他回头瞅了瞅,最后还是一个人怯怯地走近一户人家,在伸出又黑又瘦的小手,轻轻地敲响门环之前,他又转头看了看。可能是声音太小,没人理。于是,他又大了点胆子,敲得再响一些。不一会儿,从门里伸出一只拿着半个黑窝窝头的手来,他小心地接了,捧在手里,连连向已经关上的大门鞠躬。然后,转身就跑,跑到一棵树的后面,双手将黑窝窝头举送到奶奶脸上,就像几十年之后,他的孙子将在学校领的奖状,跷着脚送给他看一样。
镜头延伸:奶奶没有接那个黑窝头,而是把伯揽进怀里。伯就那样举着,把它送到奶奶嘴边,说娘,娘,你快吃吧。奶奶的泪滴在窝头上。她闭上眼,轻轻地咬了一小口,然后把它推送到伯的嘴边,说你吃吧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伯挺了挺薄薄的胸脯,将窝头塞到姑的嘴里,说妹妹你吃吧,哥再去要……
要饭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个技术活。首先要会看门面,要从人家的房屋设施,看这家是不是富裕、能不能要来东西。其次还要会相面,看这户主家是不是善人,有的户不但不给吃的,还会放出狗来咬人,伯曾经吃过这方面的亏。当然,百姓养的家狗大都是虚张声势,见了生人往往胡乱狂吠一通,一般情况下不至于咬死人,与日本人的狼狗不同。小鬼子养的狼狗,在袭击伯之前,没有任何动静,就像一阵风,呼地一下就吹过来,等你感觉到那阵风的凉意时,你的肉已经在它嘴里。在伯对童年的记忆里,他好多次遇到过类似的“风”。如果说,那次日本人的狼狗只是让伯虚惊一场,那么,另一次突来的“狼狗”,则差点要了伯的命。
那是在他十五岁那年的夏天,盘踞在乐陵县城的日伪军,在杨盘(当时叫四区)一带,从老百姓手里征收了六十辆大车的小麦,没想到在运往县城的途中,全部被当地的民兵截获。日本人十分恼火,伺机报复。在汉奸和叛徒的带领下,日伪军在杨盘一带搜索抗日组织,拟将他们全部消灭。来到程楼时,已经到了晚上。有一个当地的汉奸,比较了解程楼的情况,可能是他急于立功,就指着奶奶家告诉日本人,说这家男人姓徐,几年前参加了八路军,他老婆孩子经常为八路军做事,如果抓住了他们,杀一儆百,这些老百姓就听话了。于是,日本人就命令队伍前边的伪军到奶奶家抓人。在伪军队伍里,本来就有一些当地人,也有认识爷爷并了解奶奶一家情况的,他们当伪军本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不想把坏事做绝。现在被逼着抓这家的孤儿寡母,也是于心不忍,因此就故意把动静弄得很大,好提前让奶奶他们有所准备。
也该伯的命大,这天他正在院内收拾东西,听到动静后,就怀疑有情况。说起来,伯的警惕性一直就比较高,以前他也曾是儿童团员。在肖华率领的八路军进入乐陵县城那年,不光组成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而且建立了农民救国会、文化救国会等各种组织,同时在各村建立了自卫团、儿童团。当时,十来岁的伯也是程楼儿童团成员之一,成天跟着站岗放哨、查路条,所以早锻炼出了警惕性。当时,他听到异常的动静后,就感觉到情形不对,再仔细一听,院外好像有日本人说话的声音,于是他赶紧跑到屋里,二话不说,把奶奶和姑拉起来就跑,顺着梯子爬越墙头,从西邻居家跑了,总算逃过一劫。在逃跑的过程中,伯的一只鞋掉在了邻居家,当时也没顾得上捡。伪军们终于砸开了门,最后什么也没找到,就朝天胡乱放枪,当然也没打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