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与奶奶之间,能不能用爱情这两个字来形容,在行文前,我思考了很久。我总觉得这两个字太轻。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样的事都往爱情身上扯,但还真不把爱情当回事,早上还卿卿我我、死去活来,下午就分道扬镳、你死我活。爱情这两个字的意义,已经被宽泛化了。但是,不用这两个字,一时还真找不到更合适的字眼来代替。
奶奶和爷爷的结合,她自己不愿多说,别人也不便多问,那样毕竟显得对老人不恭敬。也许,奶奶认为没有什么可说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古到今,都是最自然的事情。但对我们来说,却想一探究竟。作为后辈,觉得奶奶那个年代很神秘,觉得奶奶所经历的爱情,肯定与现在不一样。谁没有好奇心呢。
通过不同的途径,我们了解到,奶奶和爷爷的爱情,有不同的版本。如果说流传于当地民间的第一个版本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那么,这版本二,就是古老的黑白照,应该是属于现实版的。
爷爷与奶奶的结合,是奶奶的舅--我们的曾舅爷爷做的媒。
这个故事,更具有戏剧性:有一天,曾舅爷爷路过程楼,看到爷爷家的门前放了很多沙石、木材,看样这户人家是要大兴土木,盖新房。他就想,这户人家肯定比较殷实,不知有没有未娶的公子。说来也巧,这时爷爷就走进了曾舅爷爷的视线,爷爷年轻时也是一表人才,他高大结实、相貌俊美的形象,就给了曾舅爷爷十分好的印象。曾舅爷爷走上前去,与爷爷搭话,并向爷爷讨水喝,说走路走渴了。爷爷给路人倒了水。在喝水的过程中,曾舅爷爷问爷爷:准备盖房呢?
爷爷说是啊,备了这么多沙石木料,可不是要盖房。
曾舅爷爷说盖房准备娶媳妇的是吧,你说的是哪家啊?
爷爷红了脸,说我还没说妥呢,快了。
还没说妥?曾舅爷爷一阵窃喜,问了爷爷姓啥名谁,然后一溜烟跑到他姐姐--奶奶的娘家,将在程楼见到爷爷的情况叙说一遍。曾舅爷爷知道,自己的外甥女--我们的奶奶,这些日子正因婚嫁的问题与父亲闹矛盾,把姐姐愁得吃不香睡不宁。奶奶的父母听了曾舅爷爷的叙述,自然十分高兴,就托媒人到程楼说亲,两家没问题了,还算开明的高家父母又找个机会,让爷爷和奶奶两个年轻人见了一面,两个人也都没意见,最后择个好日子成了亲。
据说,后来奶奶的父母曾埋怨曾舅爷爷,因为爷爷家的景况,远没有曾舅爷爷描绘得那么好;虽说徐家在程楼也是大户,但那是以前,事实上,到曾爷爷这一辈时,徐家就已经开始败落,眼下除了一个不大的枣树行子和几亩薄地外,并不富裕。那天曾舅爷爷看到准备盖房的,其实不是爷爷,而是爷爷的邻居家,他们只是借爷爷门前的空地放些沙石木料。
我并不想把爷爷塑造成一个好吃懒做的角儿,可现实中的爷爷,确实属于纨绔子弟。他连最基本的农活都不会干,从小喜欢的是舞枪弄棒,身边长年围着一帮打打杀杀的小兄弟,用现在的话说,爷爷纯粹一个不务正业。好在爷爷秉性正直,从没做过祸害百姓、横行乡里的事,相反倒是好为穷人抱打不平,因此在当地口碑还好。
成年后,爷爷先是做了几年生意,可能觉得做生意也太辛苦,就认了一个师傅,专门在街上杀牛,卖了钱后,就领着一帮人到黄夹镇的烟馆吸大烟,直到花光了钱才回家。就这样一个主儿,竟然骗娶了高家如花似玉的大小姐,能不让奶奶的父母生气吗?
曾舅爷爷受了埋怨,心里不舒坦,就想教育一下爷爷,但据说--也是据说,只能据说。据说奶奶还袒护爷爷,说爷爷并没骗他,是她自己愿意的。是呀,曾舅爷爷也觉得自己冤,当时两个年轻人自己也见了面,互相都很满意,这事能怪他吗?
说到这儿,我想到一个问题:解放前,人们的观念真有那么开放吗,让未成家的青年男女见面?通过各种方式知道,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青年男女的婚姻,一定程度上已经大有进步,自主婚姻的意识正在抬头,婚前新人见面十分正常。所以说,奶奶与爷爷的结合,应该是他们自己做的主,怨不得曾舅爷爷。再说了,还从没有任何人听奶奶自己说过对婚姻反悔的话;也就是说,打归打,骂归骂,奶奶并没有因嫁给爷爷而心生后悔。
无论是据传还是旁证,反正后人所知道的奶奶与爷爷的爱情,都是道听途说。具体爷爷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俘获了奶奶的芳心,奶奶又是怎么看上并死心塌地嫁给了爷爷,对此,奶奶从来都是笑而不语。在以后的生活中,奶奶经常提及,说别看爷爷表面是个粗人,其实很有心计。但怎么有心计,她又不说。
奶奶说,爷爷在当兵之前,基本上还算是一个顾家的男人,对媳妇孩子特别有责任心。但他不该去当兵,把整个家都交给她,不然的话,她现在就不是一儿一女,而是三儿两女。
其实,爷爷当兵,并不能说他对家就没有了责任心。不然,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军饷捎回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