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尸骨,就埋在程楼西南的徐家祖坟里。这块坟地很好找,因为坟地周围集中了很多枣树。
半个多世纪后的二零零八年初,奶奶也终于走到人生的终点,与爷爷葬在一起。她和爷爷真正地团聚了,相会在枣树下。这些树,有爷爷的祖先种植的,也有爷爷和奶奶种植的,当然也有伯、娘和他们的子女们种植的,这从树的外形上就能看出来:有的枣树桠枝嶙峋,凸显沧桑;有的却挺直刮净,相对年轻。但是,所有的这些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年都会结很多枣。这里的枣,很有名气。“六月荷花连水碧,千家小枣射红云”。这是清朝诗人吴泰庞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乐陵枣树在成熟季节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其实,早在北魏时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可见乐陵的金丝小枣历史悠久,早就名扬天下。然而,奶奶虽然躺在这些能结出名枣的枣树下,但必将融入泥土,并很快就会被世人遗忘。
爷爷当然也是一样。
爷爷战死时的情景,有多个版本,奶奶和伯他们,至少从三四个人嘴里听到过对当时场景的描述,但相互都有些出入。后人尽可以用猎奇式的镜头描绘历史,但真相,可能永远都不会跟人们想的一模一样。何况是战争年代,死伤无常,而得到爷爷牺牲的准确消息时,已是多年之后。时过境迁,谁又能为一个战士的死亡,保持着特别清晰的记忆呢?也许,只有奶奶他们,才会计较那个其实已经毫无意义的过程。
一九四二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河北、山东交界地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对日伪军的反扫荡战争。作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的一员,爷爷已经身经百战,而且据说已被提拔为副排长;在六月上旬他们执行一次作战任务中,爷爷负了伤,左膊中枪,但不是很严重,跟随着部队休养几天后,就转移到鲁西南,投入了新的战斗。七月初的一天,他所在的连队在曹县南部的朱洪庙附近,被日伪军骑兵合围,连长带领大部人员突围了,但爷爷所在排几个为了掩护战友,突围没有成功,最后只剩下七个人,因排长已壮烈牺牲,目前爷爷是这支队伍里的最高指挥官。爷爷他们七个人被逼退到湖边,并进入一个叫下河张的村庄里,此前,爷爷的队伍曾经在这个村庄驻扎过多日,对这里的地形和村民比较熟悉。晚上,爷爷爬上屋顶观察敌情,不幸被敌人的流弹击中胸部。是于长江,将爷爷从房顶上扛下来的。于长江当时是班长职务,据他回忆:爷爷从房顶下来时,还没有死,但因为此时一小股敌人已经摸进村子,战友们顾不上伤员,就把爷爷和另一个负伤的战士安置在屋后的草堆里。等敌人退走后,于长江他们再来看爷爷时,发现他已因流血过多牺牲了。当夜,爷爷被于长江他们拉到了村南的湖边,在芦苇沟旁,将爷爷草草掩埋。
据于长江回忆说:在刚刚掩埋完爷爷时,突然来了一阵风,让人感到很诡异。因为这阵风很怪,吹一阵,停一阵,十分有节奏,连续多次。风来时,芦苇就沙沙响,就像一队人在鼓掌、在唱歌,或者在哭泣。于长江最想用哭泣来形容那次芦苇的异常响动,他觉得这能代表他和战友们的感情。但实际上,他私下里说,最像的,其实是唱歌,而且是一队人在合唱,唱得那么整齐、有劲。他还说,风停时,万籁俱寂,安静得让人头皮发麻,甚至听到了一颗流星从天际划过的声音。于长江也是历经过生死的,本不信邪,但这次也信了。他相信芦苇的这多次合唱,代表爷爷带领的那支队伍的最后七个人,战友们是来给爷爷送行的。
后来听到这个细节时,奶奶好一阵心酸。是的,爷爷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没有家人为他哭泣,但是还有芦苇。奶奶是宁愿相信芦苇在哭泣的,而不是像于长江说的那样是歌唱。所以在给这一小段文字起名字时,最先的题目我用的是《哭泣的芦苇》,后来思量再三,才改成《唱歌的芦苇》。因为对于爷爷来说,我想,他在意的,可能并不是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