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下岗后,在湖塘郊区开了一家副食品批发部。生意不是很好,勉强应付儿子的学习费用。这天,李刚接到一个订货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湖塘星星学校的一名老师,姓牛。由于高考期间需要大量的饮料,请李刚待会送一千瓶去。
这是一笔大生意,李刚连连答应着挂了电话,开始调货。过了一会,那位牛老师又来了电话:“李老板啊,你那有浓缩消毒粉吗?安康牌的。有的话待会送饮料来的时候也顺便带几件过来,我们学校要用。”李刚有点恍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还是很老实地说自己店里并没有这种货物,表示遗憾。
牛老师一听说没有,很是着急:“没有?哎呀,这可麻烦了,待会我还有事呢。唉,李老板,你看能不能这样,我给你一个电话,你去帮我调一下,赚头都给你,中不中?”接下来牛老师告诉李刚,自己以前一直在市防疫中心调货的,可以赚一千元一件的差价。由于前阶段跟防疫中心的梁科长发生了点矛盾,对方已经拒绝给自己供货了,可眼下学校等着消毒粉派用场,无奈之下只得借李刚这个渠道另想办法。希望李刚能帮一下忙,先垫付一下货款,到时利润李刚可以全部留下。
没想到这种好事居然挡都挡不住,有生意上门李刚自然不会拒绝,当然尽力争取,更何况这生意也不难做。当下就记下了梁科长的电话,打了过去。没想到梁科长并不难缠,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并问了李刚的地址,答应马上就派人送过去。
没多久,就有一名男子送了三箱安康牌浓缩消毒粉来到李刚的店里,并出具了送货单。李刚接过来仔细查看了一番,只见送货单上有市疾控中心的专用章,很正规的收据。单价是四千元一箱,三箱一共需要12000元。男子很坦白的告诉李刚说只要付3000元一箱即可,剩下的就当回扣。
一下子就轻轻松松的赚了三千元,李刚显得异常激动,再次拨打了牛老师的电话确认。牛老师在电话那头连连道谢:“好的好的,谢谢你李老板,我在教育局有点事,麻烦你代收一下,最好在放学前能够送到学校,估计那时我也已经回校了。”
“可我没有那么多现金怎么办?要不这样吧,你把钱打在我卡里,回扣我也不独吞,咱俩一人一半咋样?”可牛老师说自己现在还在外地,附近也没有银行,身上也没带银行卡。无论如何请李刚帮帮忙,只要去学校就可以拿到钱。
李刚虽然舍不得丰厚的利润,却明显不失精明,不愿承担任何的风险,因而有些犹豫。
这时送货的男子看到李刚婆婆妈妈的样,显得有点心急,连连催道:“我说你到底是要不要啊?要货又不准备货款,你吃饱饭没事干开什么国际玩笑!”
“要!当然要了,可我真的没现金,要不你等会,我叫我小舅子送钱过来吧。”这一催,似乎帮李刚下了决心。他想了想,从兜里掏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说:“小舅子啊,我这缺点货款,买浓缩消毒粉的,要九千块,你昨天不是打牌赢了一万块吗?快点送过来,给你提成。”
李刚放下电话,回头对男子说马上就会有人送钱来,让男子耐心等会。
这一等就等了半个钟头,就在男子极不耐烦的时候,一辆警车突然停在了店门口,下来几名身穿警服的警察。那送货的男子见了,顿时慌乱起来,一声不吭地悄悄往门外退,却被带头的张警官给堵住了。张警官从兜里掏出一本警官证对送货男子说:“你就是卖浓缩消毒粉的吧,我们接到举报,现在怀疑你非法抬高药品价格,赚取非法暴利,请你跟我们走一趟,接受调查。”
送货男子狠狠地朝李刚瞪了一眼,也不辩解,灰溜溜地跟着张警官上了警车,却见李刚也跟了上来。到了警局后,张警官问送货男子为什么把普通的消毒粉炒卖到3000元,男子支支吾吾无法自圆其说。张警官又查看了送货男子的通信记录,发现跟他通话频繁的居然就是那个口口声声跟他有过节的“牛老师”。
“说吧,到底骗了多少人!牛老师现在在哪?”张警官厉声喝道。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之下,送货男子终于低下了倔强的头颅,并交代了“牛老师”的行踪。
原来,李刚接到牛老师的第二个电话后,心里就咯噔了一下,随即马上猜出那个所谓的“牛老师”是个骗子。因为前不久隔壁卖涂料的也上过同样的当:一个人要买一种新式防水涂料,要店主帮忙留意。巧的是,那人刚走,就有人来推销那种新式涂料,于是店主就忙打电话给先前的那位顾客。顾客惊喜地表示自己非常需要这种涂料,并再三拜托店主帮忙买下,自己一会儿就来提货,并许诺会给丰厚的回扣。
可店主等到天黑都没等到顾客回头,打电话也提示关机了,这才恍然醒悟,知道上当了,着了人家“抛玉引砖”的骗术,并随即报了警。
因为这件事,所以李刚一听到要代付货款就十分敏感,更巧的是李刚的儿子就在星星学校念书,李刚当即就给儿子的班主任打了个电话,班主任却说从来没听说过有个搞后勤的牛老师在本校工作!
于是李刚就想了个计策,直接给在公安局工作的邻居张警官打了个电话,由于派出所接到过类似的报案,所以一听李刚别有用心的“借钱花招”,就很容易的心领神会了。至于骗子是怎样得到李刚的电话号码的也并不稀奇,骗子几人每天开着车子到处转悠,留意着把一些店家门牌上的电话号码全部抄下来,然后再逐个打电话,利用商人逐利的心理实施诈骗。其实那种消毒粉在正规渠道买只要60元一箱,价格便宜得很。
(原载于《民间故事》2010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