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读到叶开的这个短篇新作《解决》(《十月》2000年第2期)的中途,多数读者都恨不能亲身代替李文把他的小小难题给“解决”了。能够设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很多,如果少一点顾忌,随时随地都可以痛快地实施。但在小说里,李文却是那样身不由己地忍受了那么久,最后,在难以抵挡的腹部压力下,他竟然生出了快感,在巨大的幻想之中飞翔起来。
作者为了延宕冲突,拉紧故事张力,想出各种理由设置障碍阻止主人公完成撒尿这一行为,--小说的真实性或许会因此而受到读者的质疑。但作家为了充分提示作品主题,他有权利将主人公的生存困境推到极致,甚至稍稍逾越日常生活的逻辑;正因如此,俗语才会说书中“无奇不有”,“无巧不成书”。现如今大家寻常就能见到的所谓艺术摄影,能令我们周围众多的中等美女,都施施然翩翩然若天仙下凡,跃然于相纸之上,到了“似”又“不似”的境界。摄影师与化妆师运用的也是同样的艺术手法和艺术权利。
在余华的著名中篇小说《活着》里,福贵的父亲死了,母亲死了,妻子死了,女儿、女婿、外孙后来也死了;读起来仿佛后几位亲人不是因意外而死亡,而是被作者有计划地一个一个给“解决”了。为了使主人公福贵处于“活着”的极致状态,余华不惜冒着主题先行、刻意设置情节的嫌疑。
是什么因素阻滞李文卑微愿望的实现,是什么因素使得一个轻易就能解决的痛苦得以长期存在?是一个“准知识分子”的毫无来由的自尊,是他的超强的忍耐力,还是他在漂亮女生面前的羞涩与矜持?全都是,但又不止这些,--这像是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猜谜。
《解决》里具有关于生存状态的象征意味,可以读作一个寓言。
文论家们通常说,文学即是人学;文学扩大了对人性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增加了文明人类的生命密度。我们也不妨说,小说激发了人类对于痛苦的敏感程度,使我们不致因习惯忍受而日趋麻木。
在上海的屋檐下,叶开像一位隐身的文学炼金术士,小说的语言、结构正在经受他的提炼。两个短篇,两阕“少年行”,也是两首绵绵不尽的“思乡曲”。
大上海是未来中国的文学沃土,而上海的文学密码,是沉湎于表演之中视文坛如戏坛的上海宝贝们所不愿意也不能够知道的。希望有一天,叶开能有心去解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