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原始
钱钟书先生早年曾专门撰文阐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一个特点,即把文章通盘地人化或生命化(Animism)。在诗文批评中,“气”、“骨”、“力”、“魄”、“脉”、“髓”、“文心”、“句眼”一类比附人体的术语应有尽有、俯拾即是(《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如果我们讲究一些文字概念之间的因缘关联,不妨把“神韵”列入这个“人化”的批评术语榜中。
“神”与形相对,指人的形体所显现的精神风貌。“韵”,初指音声韵律,《说文》卷三上:“韵”,和也。与人体了不相涉。但是到了魏晋时代,士林清流月中人物,“韵”也常作品藻语,解作人的风度、情性。《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全晋文》卷二九王坦之《答谢安书》:“人之体韵犹器之方圆”。神韵一词后来成为诗文艺术品评的常用语,正合乎钱先生拈出的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这一固有特点。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首节提出“画有六法”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是以“韵”衡文称艺之初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占画坛首席,故将人物品藻语“气”、“韵”、“神”用于品评绘画。张彦远一段话说得很明白,他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试论六法时申明谢赫“六法论”之余绪:
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斯言得之。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论画六法》)
值得注意的是,张彦远以气韵与形似对举,又以气韵概括生动和神韵。这说明(一)中国古代画论以气韵为绘画之鹄的,形似不是绘画艺术的终极目标;(二)气与生动同义,神韵一词二字,以韵为主。
唐末宋初,山水画后来居上,至宋元间一统画坛,夺人物画之席,“气韵”、“神韵”也转以品评静物画和山水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普遍标准。唐末五代初荆浩的《笔法记》(一名《山水诀》)云:
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
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中《论林木》、《论用笔墨、格法、气韵病》、《论观画别识》对山水画须神韵论述详备(参见《佩文斋书画谱》卷十三)。至此,气韵、神韵已成为画论中的一个普遍性概念,同时也是至高的美学标准。“韵”之有无,成为一幅画成功与否的鉴别标志。
虽然“神韵”论肇始于谢赫并在历代画论中辗转沿用,但神韵一词声名大振应归因于清初名重一时的大诗人王士祯。王士祯早年偏爱唐诗,选《神韵集》专言唐音,其书未传,而其论一时动众,应者云集,“入吾室者俱操唐音,韵胜于才,推为祭酒。”(《渔洋诗话序》,俞光晟记渔洋晚年自述)王士祯领袖清初诗坛近百年,其论诗早年、中年至晚年几经转变,但神韵是贯穿一致的理论核心。提倡“肌理说”--这也是一个“人化”的批评术语--的名诗人翁方纲为此写了洋洋洒洒上、中、下三篇《神韵论》,矫渔洋之失,救诗风之弊,然于“神韵”一词亦不敢稍假辞色。
渔洋倡导神韵,并非平地起楼台,其所师承,远则有谢赫至张彦远之画论以及“六法论”造成的谈艺风气,近则有司空图《诗品》、严羽《沧浪诗话》以及董其昌的山水画南北宗论。
司空图论诗,以味喻之,知味在酸咸之外者,方可称辨于味。“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与李生论诗书》)此句中“韵”指声韵,即文词,“韵外之致”,文词之外尚有远致,实即神韵之“韵”。渔洋论诗,最称赏司空表圣二十四诗品,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尤有解会,实际上,此八字合起来,也只抵得上神韵的“韵”字。有形必有神,有声必有韵,声尽而回音不断,余音绕梁,谓之韵,故声外有韵,可譬喻言外有意。北宋范温《潜溪诗话》,温答客(王定观)问论神韵:“夫生动者,得其神”,“有余意谓之韵”。(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参见《管锥编》第1362页)唐宋以后的诗文评论,以含蓄不尽有余意为贵,神韵侧重在“韵”字。
严沧浪以禅喻诗,王士祯深契其说,特引《沧浪诗话诗辨》一节:“盛唐诸人,唯在兴趣,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司空表圣论诗“味在酸咸之外”相提并论。严羽博喻诠诗,千譬万譬,实际都可概括在“神韵”一词中。钱钟书解释“神韵”一词说:
苟去其缘饰,则“神韵”不外乎情事有不落言诠者,景物有不着痕迹者,只隐约于纸上,俾揣摩于心中,以不画出、不说出示画不出、说不出(to evoke the inexpressible by the unexpressed),犹“禅”之有机待“参”然。(《管锥编》第1359页)
沧浪善譬好喻,盖染乎释氏之习,欲言不言,旁敲侧击,钱钟书撮要直言,方是“取心肝刽子手。”
山水画南北宗说源自华亭董其昌《画旨》(董其昌《画旨》论南北宗一段话或云出自董的华亭同乡莫是龙《画说》,俞剑华、童书业即持此说。本文依据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十章。)南北分宗以王维为南宗文人画之祖,南宗山水画为正宗,倡导以淡为主的风格,影响了明清三百年的画论、诗论。以董其昌晚年之声名,王士祯曾称赏其诗画,董的南北宗论必定有所闻知,也不能不加以分析计较。董香光以禅喻画,正是严沧浪以禅喻诗之流亚;王渔洋称赏《沧浪诗话》,倡导妙悟、神韵、古淡,推举王、孟、韦、柳,或多或少是受了董其昌画论的影响启发。渔洋论画,理论上并不排斥北宗,但性之所好,在王维一流之“兴会神到”,倾慕之情溢于言表。正合得上翁方纲《七言诗三昧举隅》所说:“渔洋之识力无所不包,渔洋之心眼,抑别有在。”
王士祯偶论书画,也主张“神韵”、“气韵”。他以神韵观分别赏析诗书画,时有妙言高论,但不能以神韵观贯论诸艺,思力不深,止于赏析而已。渔洋论诗,“向以神韵首为学人拈出,不意前此有汾阳孔文谷”(《带经堂诗话》卷三)。以神韵通论诗书画者,以北宋范温为首,已经前人指出,兹不赘论。
中国古代画论,“韵”多与“气”并举,合之则为“气韵”。二者之中,气重于韵。神、韵并举的相对少见。谢赫、张彦远论“气韵”,已见前文。五代荆浩区分气、韵两个概念: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笔法记》)
荆浩赞赏张璪“气韵俱盛”、王维“气韵清高”,可见荆浩认为气、韵须分别而可偶合,是绘画艺术的两种高妙状态。荆浩还将气韵用于品评山水画,否定了张彦远关于台阁树石等“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的观点。
北宋郭若虚将人品、气韵、生动贯穿一致,提出“气韵生知说”(《图画见闻志》)。南宋邓椿赞同郭若虚的观点,《画继》举了大量例子证明郭的气韵生知说。明代李日华、董其昌,清代恽格对郭说略有修正,持论大致相同。方薰《山静居论画》则注重“气”:
气韵生动,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
谢赫、张彦远所说气、韵、神、生动,仅指画面及其描摹的对象,并不关涉画家的心里感觉。荆浩论气,已稍稍涉及创作者即画家自由超妙的心理状态。郭若虚、董其昌等人的“气韵”,则是与心胸、人品并列的创作者最高最纯粹的心理境界,似乎与对象的存在无关。按照这种创作理论,只要画家气韵充沛、胸无尘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断模拟名家名作,自然能为山水传神达韵。中国画论中气、韵从客体向主体的转变,显示了中国艺术精神从重形似到重写意的位移。
近现代画家,如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其画论画评,以“气”为主,罕言及韵。
综而观之,“神韵”一词最早出现于画论中,但后代画论中的“气”、“韵”与“气韵”占有比“神韵”更重要的地位,而神韵说在诗论中逐渐流行并蔚为大宗。在中国古代诗文批评里,因为不像画论那样强调生动传神,故神韵一词又侧重在“韵”,即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山水画兴盛之后,写意派为画坛主流,写意重于写实。郭熙、董其昌画论的精神实质是禅道、神韵与写意。王士祯的神韵说,融会贯通了此前写意派绘画理论和王、孟、韦、柳一派的诗歌实践,以及司空图、严羽的诗歌理论;渔洋盈箧累案的诗话,指示了中国诗画艺术的这一特质和传统。
神韵四家
清代中后期,袁牧撰《随园诗话》倡性灵说,一时名闻朝野,毁誉迭起。子才论诗,隐承司空表圣“味外味”、“韵外之致”之说,主张性灵,菲薄堆垛书卷,与严羽妙悟说相去不远。口头上,袁枚对严羽、王渔洋以禅喻诗颇有微词,而究其实际,性灵说与妙悟说、神韵说一脉相承,至为联类,互相补充。悟欲妙则性必灵,性灵与妙悟是诗心的根本和实用。钱钟书说:
盖性之灵言其体,悟之妙言其用,二者本一气相通。悟妙必根于性灵,而性灵所发,不必尽为妙悟;妙悟者,性灵之发而中节,穷以见已,异于狂花客慧,浮光掠影。(《谈艺录》增订本120页)
子才倡味外味,而反对倡言外意的神韵论,只证明地性好强辩,标新立异,不惜自毁根基,自攻其说。
袁枚不喜内典、公案,《诗话》所涉佛禅故事,多为道听途说,他反对以禅喻诗,盖本性使然。但他不明了,悟乃人类之天性,不可因禅家言悟而尽归悟于禅;韵乃语言文字之妙用,诗文锻炼的极致便是天然神韵。在王渔洋神韵诗说广泛传播以后,袁枚处在那样的理论氛围中,不自觉地接受了司空图以来的“神韵--妙悟”诗歌理论,并把司空图、严羽、王士祯诗论隐而未申的性灵说拈示出来。作为诗歌理论,性灵说是片面的;就神韵诗说的理论发展脉络而言,性灵说完成了神韵说的有关创作主体的一环,使神韵说赅博详备,圆融无碍。所以我们讨论神韵论,在中国古代诗论家中,可以找出有代表性的四家:司空图,严羽,王士祯,袁枚。
司空图《诗品》所分诸品,划分的标准不统一,立意交叉,难以区别;词胜于理,可以当佳诗读,不可以逻辑深究。但综而观之,《诗品》与司空图其他论诗之作一样,专注于诗的美学效果,二十四品即二十四种风格,偶及诗人的创作心理,其归旨仍在“韵外之致”。
严羽论诗较司空图精细、深入、理论色彩更浓,诗之品为九,诗之法为五,其用工有三,其大概有二(优游不迫,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入神)。这是讲诗的本体、风格、创作方法,和最高的美学境界。关于诗人心理,沧浪以禅喻诗,“大抵禅道惟在妙语,诗道亦在妙悟”。所悟者何?严羽说得很含糊,细致归纳有三方面:一、悟道,道即天地自然;二、参诗悟诗,模拟前贤;三、吟咏情性。
王渔洋、袁枚都注重诗人情性和与诗品尊卑,但强调的重心不同。渔洋以为神韵为独拈偶得,一言再言,间及诗人心态,所谓兴来神到。子才倡导性灵,原非独创之论,却数典忘祖,不明性灵说的渊源,批评以禅喻诗,立论中暗度陈仓,多借沧浪、渔洋之说。
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他关于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论著《镜与灯》一书中指出,几乎所有的文艺理论,不论包罗如何广泛,都将一件艺术作品的整个格局用这个或那个形容词区分为四种成分,并把它们凸现出来,这就是:一、作品本身;二、创造者,艺术家;三、作品通常被视为具有一个主题,关于某事物,或说明某事物,或反映某事物,这事物或者是一种客观事态,或者与一种客观事态有关,可称为“自然”或“世界”;四、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艾布拉姆斯用四种成分画了一个三角形,居中的是艺术品,作为有待我们阐释的对象:
艾布拉姆斯认为:“尽管所有像样的理论多少都考虑到了所有这四个要素,然而我们将看到,几乎所有的理论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镜与灯》中译本第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他将所有的文艺理论划分为四类:模仿论,实用论,表现论和客观论。前三类企图通过艺术品与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孤立地考虑艺术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根据西方文学理论传统得出的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华裔美国学者刘若愚所著《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对艾布拉姆斯的图式作了重新安排:
这个出色的修改,在四个要素之间构成了两个完整的艺术流程:世界影响作家、作品和欣赏者对世界的看法;读者反观作品,从作品中了解世界和作者的世界观。
诗歌创作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普遍风尚,神韵理论中被动的、纯粹作为艺术接受者的读者并不存在,它潜在地程度不同地把读诗人都当作写诗者。而诗人作为读者,因为参诗而对世界(自然、宇宙、道)的感觉和理解发生了变化,这是第二重的“妙悟”。神韵说关注的中心,在于诗歌语言造成的美学效果,它是一种相当完备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妙悟说、性灵说是神韵说附带的必然产物,也是它作为诗歌理论的必要补充。严沧浪在《诗辨》中说完妙悟即谈“兴趣”(“盛唐诸人惟有兴趣”),兴趣可作神韵之别名。神韵说是唐宋以后诗文批评的主要流派,直接影响了宋元明清中国绘画、书法、诗文以及其他艺术。神韵说的核心在于诗歌本文以外的余味,它既是艺术品整体产生的效果,在艺术之内;又无迹可寻,在艺术之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言外之意,一唱三叹之余韵,以及沧浪镜象水月诸譬,说千道万,殊途同归。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传统与欧美的传统从形式到内容均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文论好用评点式的短章谈艺,理论之缜密不如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文论。这一点前人已早有论述。我们很难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理论(Theory)和批评(Criticism)区别开来,有时理论文章就是优秀的创作和简约的批评,有时创作中包含着批评或理论。除了名正言顺、挂了牌子的文艺批评著作,创作家谈艺的言论片断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材料。我们说“神韵论”成为唐宋以后中国文评的一种风气,除了明确具有这种理论倾向的上述四大家,还可以在其他许多批评和创作中找到证明。
像苏轼、姜夔这样的诗词作家,偶一谈艺,时有妙语,与某些文艺理论相契合,但说得更亲切有味。苏轼平生好佛好道,常贯通佛道说诗论画谈艺。东坡推崇司空图诗论,所作诗《送参寥诗》、《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文《书黄子思诗集后》早发神韵说、妙悟说之先声。姜白石论诗,提倡“含蓄”:
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白石道人诗说》)
白石论“诗有四种高妙”、词尽与意尽,既是读诗心得,也可看作夫子自道。
王士祯神韵说拈出以后,影响甚为远大,翁方纲以肌理说修正它,袁子才竭力批评它,有清一代文人衡文称艺,罕不涉韵。如果我们不避穿凿附会的嫌疑,不妨说王国维《人间词语》的“境界说”由历代文人的“意境说”与神韵诗论二者融合而成,并得以引申发展。二十世纪西方文艺观念进入中国以后,明确以神韵为旨归的艺术日渐稀少,以韵论艺也仅见一鳞半爪,神韵已成为丧失掉的美学标准。但,正如后文将要指出的,神韵说的精髓不仅是中西共通的,也是古今同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