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兄弟不和,但在这个关头,尤其还涉及自己的利益,袁尚只得出兵了。袁尚想给袁谭派兵,但害怕袁谭趁机夺自己的人马,于是留审配守邺,亲自率兵帮助袁谭,与曹操相拒于黎阳。
这一战打的算不上惨烈,但时间很长,从建安七年九月延续到建安八年二月。袁绍的两个儿子加起来也打不过一个曹操,尽管袁氏兄弟人数占优,但由于经验欠缺,而曹操久经沙场,终被曹操打败。袁谭、袁尚战败,退到黎阳城防守。曹操的兵力不多,尽管袁氏兄弟败了,但曹操也无法一举拿下,于是战局进入了胶着状态。
曹操这次行动试探成分大于实际,一看袁氏兄弟退守黎阳,便下令在黎阳城南搭建临时城寨,摆出一副要和袁氏长期作战的架势。有一句俗话,叫“十七的玩不过十八的”,什么意思呢?十七岁的人没有十八岁的人老练成熟,所以十七岁的容易被十八岁的欺骗。袁氏兄弟哪里能玩过曹操,一看曹操要打持久战,哥俩很是紧张,怎么办?逃跑!而且在夜里逃跑!和曹操玩速度,曹操的速度,那是“说曹操曹操到”,袁氏哥俩一路跑,曹操一路追。
袁谭、袁尚一路狂奔到邺城,曹操也是追到城外,手下战将都要乘胜追击,曹操没有忘记这次行动的目的,只是趁机收了袁氏的麦子、攻下阴安,然后撤军,留下贾信屯兵黎阳。
这倒不是曹操不懂宜将剩勇追穷寇,关键是袁氏兄弟不是穷寇,追急了兄弟齐心协力,胜败反而不可预测了。郭嘉也和曹操不谋而合,他对曹操说:“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说:“好!就听你的。”
回到许都后,曹操立即摆出了要南征刘表的阵势,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大军一挥直抵西平。要是别人作假,估计还有人能看出来,而曹操做事,假的也能做得跟真的一样,真的也能做得跟假的一样。
一看曹操走了,没有外患,袁谭开始内忧了,于是和袁尚算秋后账。袁谭对袁尚说:“我铠甲不精,故前为曹操所败。今操军退,人怀归志,及其未济,出兵掩之,可令大溃,此策不可失也。”(《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袁谭是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袁尚是没你有智慧,但他手下也有几个有头脑的,能答应你吗?最后的结果还是:不给。既不给袁谭增兵,也不给他更换盔甲。
史书说袁谭“长而惠”,从袁谭的行为来看,有点过奖,充其量也就是窝里横。一看没从弟弟那儿获得好处,袁谭就开始骂街。而这个时候,郭图和辛评俩老几又趁机煽风点火:“当初你爸爸袁先生就是让你做继承人的,都是审配之流耍阴谋,你才没做成。”袁谭一听,知音啊,还是你们哥俩了解我,你们说说,现在怎么办?讨论后一致认为:打丫的。
于是,袁谭带兵攻打袁尚,可惜袁谭打不过袁尚,只得败逃,逃到南皮,袁尚当然也不放过。这个时候,袁谭的副手王修率军队来救袁谭,袁谭还打算再次攻打袁尚,向王修问计:“计将安出?”王修诚恳地说:“兄弟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若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明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三国志·魏书·王修传》)
王修这话讲得太有道理了,兄弟之情如手足,可是袁谭听不进去。不过,就是袁谭听进去了也没有用,袁尚也来劲了,一看袁谭不过如此,于是也带兵攻打袁谭,袁谭上次主动攻击都没有取胜,这次更惨,跑到婴城坚守不出。
袁尚这个时候同样也不顾什么兄弟情义,真不愧是袁本初的儿子,风格差不多,袁尚围得急,袁谭逃向平原。狗急了还跳墙,袁尚光顾了向哥哥显示肌肉,而忘了叙旧。这个时候,袁谭想起了曹操。让曹操来为自己解围,也不知道谁出的这一招,于是派遣颍川辛毗到曹操那里求救。
曹操虽然在征刘表,但惦念的却是北方的袁氏兄弟。这个时候,辛毗前来求救,天下掉下一个大侄子,这么好的事,曹操都不敢相信。更让他惊喜的是后面更好的事,那就是辛毗居然投靠曹操,还帮着出谋消灭袁氏兄弟。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好事,所以曹操都不敢相信,对辛毗说:“袁谭这个人可信吗?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袁尚一定能打败吗?”
辛毗回答说:“曹总别计较他投降是真还是假,要看看大形势。他们兄弟之间相互征战,这就对你有利,干吗不派兵前去帮忙,顺便大捞一把。”
尽管辛毗很真诚,曹操也不会完全相信。辛毗随后给曹操分析了天下局势,袁氏兄弟不和,但如果我们攻打荆州,他们又会在背后捣乱,使我们腹背受敌。所以,为今之计,就是先平定河北,才能进一步挺进关中,平定江南,定鼎天下。曹操听了辛毗的见解,兴奋地说:“太好了。真后悔与你相见太晚了”。
曹操也是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于是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大军一挥前去“救援”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