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袁绍的儿子们

  有一句俗话是“好兄弟讲义气”,还有一句俗话是“兄弟如手足”,再有一句不是俗话,是出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这些“兄弟”,意义不同,关系自然不同,但很值得深思、玩味。

  袁绍和袁术兄弟俩为了嫡出和庶出闹腾了一辈子,就是因为是庶出,袁绍受了袁术一辈子的窝囊气,多次被袁术骂为家奴。可能袁绍受够了袁术的气,因而在继承人上就想打破陈规,干吗非得嫡长子呢?谁有能力谁接班。不能不说袁绍的想法有创意,但问题是他选继承人的标准不是以能力为标准的,而是以长相论英雄。

  问题就这样产生了,虽然袁绍想创新,可是他到死都没有去做,方案胎死腹中,产生了和汉桓帝一样的局面。这样一来,就有故事了,可能几个儿子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注,但下边的人比较热心。

  就这样,袁尚做了袁绍的接班人,袁尚虽然长得帅,但他能力不行,他不能服众。而袁谭又不愿配合,还自封为车骑大将军,外人没有给他们制造矛盾,他们自己创造了出来。

  建安七年夏天,曹操又开始在官渡地区集结部队,进行编组和训练,好像正在为讨伐袁绍做准备。但在此期间,曹操可爱的朋友兼对手——袁绍咯血去世了,袁绍死了,看似轻松了。实际上,一下子没有了直接的对手,局势反而不明朗了,这也是曹操所担心的。

  曹操并没有趁对方处于大丧期间发动战争,因为这个时候进行战争,等于帮助对方团结,帮对方的大忙。怎么办?等待,在训练中等待。

  在官渡等待了四个多月后,曹操还没着急,但袁尚和袁谭等不及了,一个自封为大将军,一个自封为车骑将军,曹操当然不干了,谁给你们授的权?盖章了吗?有许可证吗?开玩笑,我才是朝廷,我还没同意呢,你们就自封?讨伐!

  这年九月,曹操亲率大军渡过黄河攻打黎阳,这次出兵,声势浩荡,但规模不大。尽管是曹操亲征,荀攸、郭嘉随军参谋,但真正渡过黄河作战的只有张辽的军团。兵力不多,参谋不少,曹操亲征,说明这次北征是一种试探。曹操想了解一下,袁绍死后的变化,为以后行动作参考。

  尽管只有张辽一个军团,但准备充分,很快就从黎阳渡过黄河,进而包围黎阳,袁谭那是一个紧张,向弟弟求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里面严肃说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难道袁绍没让自己的儿子读过《左传》?但从袁尚的行为来看,好像没读过,他采取的不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而是“兄弟阋于墙,赶紧拆墙”。

  袁谭是有点本事,他那点能力在袁尚面前是盘菜,可在曹操那里充其量算点心。明知道哥哥不是对手,守在重镇黎阳,袁尚还玩阴的,拆哥哥的墙,少给人马,并且派自己的心腹逢纪去暗地里使坏。

  听说曹操来了,袁谭向袁尚请求增加军队,袁尚于是招来审配等人商议是否增兵,袁尚本来就是审配把他推上去的,哪有什么见解,不都是审配说了算。商议到最后,审配决定不派兵。

  使者回来把结果告诉袁谭,袁谭获悉后,大怒,当时剐了审配的心都有,只是鞭长莫及,审配离得远。可审配的好伙伴——逢纪就倒霉了,不过这逢纪也该着倒霉,你帮袁尚在冀州也就算了,还挺敬业的,跑到袁谭身边来,和审配一起鼓捣袁尚做大将军就得罪了袁谭,你逢纪也没干好事,这次不派兵说不定就是你从中捣鬼,剐不了审配,就杀了你逢纪,反正也不冤枉你,就这样逢纪成了袁谭的刀下鬼。

  袁家兄弟还在闹着的时候,曹操渡过了黄河,开始进攻袁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况且袁谭就是有人也战不过曹操。袁谭只能向袁尚告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