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天上掉下来青州兵

  青州黄巾军不是黑山军,他们在青州经营数年,采取“且战且耕”的政策,实力大增,作战勇敢,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在与公孙瓒的战斗中,辎重尽失,后勤补给极端困难,而且还带有大量的家眷,行动不便。黄巾军的根据地是青州,而此时,袁绍部将臧洪与公孙瓒部将田楷正在青州大战,老百姓纷纷逃离青州,所以,青州黄巾军已不可能再回到青州安居养息,屯田生产。

  曹操在之前自己只有上千人的军队,接管兖州以后军队肯定会多一些,但是由于兖州本地的军队已经被黄巾军击败过一次,所以实力也不会特别强。面对百万青州黄巾军(其中战斗部队可能有三四十万人),曹操处于绝对劣势。怎么办?曹操亲自上阵,披坚执锐,亲巡将士,明劝赏罚,然后一面劝降对手,“开示降路”,一面用计,“设奇伏”。战斗的确够艰苦的,曹操最早期的并肩战友鲍信就在和青州兵战斗中战死,连尸首都没有找到,曹操悲愤万分,找人用木头给鲍信雕刻头颅躯体,然后进行拜祭。

  从鲍信的教训,曹操看到了起义军的困难,一方面避免和黄巾军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却不断进行零星袭击。黄巾军只好一面向济北退却,一面向曹操发出檄文说:“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之力所能存也。”(《魏书》)

  檄文中提到,曹操过去做济南相时毁坏神坛,曹操的所作所为,黄巾军认为和他们的“中黄太乙道”相合。因为黄巾军只敬皇帝和老子,“不奉他神”,对于其他的神鬼祠庙一律禁毁。黄巾军把曹操当成“同道”,并幻想劝说曹操不要“迷惑”,不要和黄巾军为敌。聪明的曹操将计就计,利用所谓“同道”关系,对正处于补给困难的黄巾军“开示降路”进行诱降。

  就这样,双方一面交战,一面谈判,经过几个月的酝酿,这支强大的青州农民武装终于在曹操所谓“宽待”的条件下接受收编。“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黄巾军三十万,随军男女百余万口,曹操选拔精锐,重加编制,号称“青州兵”。同时,曹操还学习青州黄巾军“且战且耕”的做法,把黄巾军近百余万随军家眷及其携带的耕牛农具,作为基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设置屯田,组织生产,为军队作战提供后方供应基地。

  “青州兵”从组建到曹操死去的30年间,其精锐部分,始终保持单独编制,并且受到某种特殊待遇。其兵员的补充,也必须是从原来黄巾军屯户中解决,因此,“青州兵”带有职业兵和世袭兵的特点。后来,曹操的军队扩大,分为中军、外军、州郡军三类,“青州兵”属于中军,驻扎京城许昌,负责曹操的宿卫。同时跟随曹操出征,是曹操的近侍部队,经常用到最为关键的战斗当中。“青州兵”也唯曹操是从,不听别人的号令。

  当曹操病死后,“青州兵”竟然“擅击鼓相引去”,自行决定解甲归田;曹魏政权不但没有使用武力镇压,反而“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传令各地对返乡的青州兵给予安置。

  “青州兵”辅佐曹操统一北方,其重大作用,连曹操本人也无法否认。他在类似自传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当初被举为孝廉时,只是想当一名郡守,博取清官的好名声;做典军校尉时,便想着建功立业,能在死后的墓碑上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志向还是很有限;可是,等到“领兖州牧,破降黄巾三十万”情况就不同了,遂有了“平天下”之志。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