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董卓的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各路诸侯各怀鬼胎,打酱油的打酱油、打秋风的打秋风、浑水摸鱼的摸鱼、乘机取利的取利、借以自保的自保、想露脸的以此露脸、想出名的以此出名,别的不说,就连盟主袁绍本人也无心作战,因而,袁绍只率部分军队屯驻于河内,大部分兵力部署在酸枣地区,似在摆出一副威逼洛阳的架势,其实并未进行任何战略上的策划,所谓的十八家诸侯,其实就是一群貌合神离的乌合之众。
大家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就是因为董卓威胁到了各路诸侯共同的利益,所以当有人振臂一呼时,一哄而起,快速结盟。但现在董卓跑了,威胁自然消除了,至于皇帝在哪里谁也关心,这天下是姓刘还是姓董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是考虑考虑自己的利益比较实际,盘算怎么各自争利,割地称雄。为了天下苍生与皇帝去和董卓厮杀,至于吗?谁又相信呢?谁愿意冲锋陷阵呢?大家都在观望。
曹操看不下去了,对大家说了这样一番话:“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意思是说咱们当初成立义军的目的就是为了讨伐董卓这贼臣,如今人马到齐了,血也歃了,盟约也立了,你们还在有啥可犹豫的?即便董卓听说我们要起兵,吓得逃跑了,可他边跑还边作孽,现在是铲除董卓的最佳之机,为何?第一,董卓把京都洛阳城烧了,还把皇上挟持到长安。如果董卓真的还在洛阳的话,他手上有皇上做令箭,我们还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是现在好了,董卓已经把首都都烧毁,把皇上都挟持走了,他的这番举动和强盗土匪无疑,是违背了人臣之道,弄得天下都震动了,不得人心了。假如我们此刻乘机与董卓决一死战,定能一举歼灭他。
曹操说的有没有道理,有;正确不正确,正确,但是没有人听他的。曹操愤愤地说,好吧,好吧,你们不打我自己去吧,自己带了一支部队西进。
一直以来,总觉得曹操的这些行为真的是“很傻很天真”。这些道理,还用着你曹操给他们上课,汉灵帝都不知道给他们上了多少回课,董卓也给他们上过,有用吗?显然没有。道理谁不知道,只是不愿意做冤大头,为国捐躯,拉倒吧,哪还有什么国,说不定那一天我还做皇帝呢?为了老刘家的江山,这样拼命,值得吗?你曹操愿意,你自己去,那是你的事情,别拉着我们。
曹操当然不能说服他们,他们当然也不会被曹操的行为感动。曹操只能独自引兵西进,去据守成皋,上前线和董卓兵戎相见。这个时候张邈表示同情,派卫兹带一支小部队也随着曹操西进。
张邈之所以支持曹操,一方面是他们的兄弟情深,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曹操能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省的老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活动,说不定哪一天就带来灾难。还有一个人也派出了部队支持,就是济北相鲍信,即是那位建议袁绍趁机除掉董卓的哥们,但袁绍没有听从建议,结果袁绍自己落荒而逃,家族被屠。鲍信以此认为袁绍不足成大事,和别人不同,他很看好曹操,虽然当时曹操的地位还不如自己,但鲍信认为将来成功的将是曹操。所以当别人都去抱袁绍的大腿时,鲍信对曹操说:“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魏书》)这里的“苟非其人”的其人是指袁绍,大意是说别看袁绍现在很强大,他和你曹操相争,成功的肯定不是他。随后,鲍信带上自己的弟弟鲍韬和曹操前去征战。
但是此时的曹操实力尚弱,哪里敌得过董卓强大的“西北军”。所以没战几个回合就败下了阵,鲍信受了重伤,鲍信的弟弟鲍韬和卫兹战死,就连曹操自个儿也中了一箭,战马也受了重创,差一点就阵亡。好在千钧一发之际,曹操的堂弟曹洪把马让给了曹操,否则曹操能否逃出来都是个问题。当时,情况万分危急,曹洪对曹操说,天下没有我曹洪不会怎样,可绝对不能没有哥哥你,你赶快骑上我的战马,逃出去吧!然后,曹操骑着马,曹洪步行跟着曹操逃命,到汴水又找到渡船。就这样,曹操才逃回了他们在酸枣的大本营里。
曹操败回酸枣后,看到十多万大军停止不进,各路将领每日置酒作乐,无心征讨董卓,那是一个郁闷,便向众人说:现在我们以正义之师已经发兵至此,反而犹疑不前,失去天下人心,我甚为各位惭愧!
败军之将还来给我们上课,一边待着去吧,袁绍等人当然听不进曹操的建议。
这当然也怪不得袁绍他们,汴水一战已经将联军缺乏战斗力的劣势暴露无遗。相比之下,曹操所带领的部队算是联军里最为精锐、最具战斗力的,可就连曹操都败得一塌糊涂,试想一下,若是袁绍与董卓的“西北军”对战,强行渡河攻打孟津的话,或许全军覆没也说不定。
曹操、鲍信等人率领联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去攻打成皋,不想还未见到成皋的影子,就在汴水战败,可他们却反倒将希望寄托于那些个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军事经验的将领,带着一帮新兵去攻打成皋、敖仓、轘辕等众多要塞,这不是白日作梦,痴人说梦吗?恐怕,结果依旧是连一座要塞都攻打不下来,反而被董卓杀得片甲不留。
曹操也知道和他们讲理无异于对牛弹琴,在这时候,实力才是硬道理,兵强马壮才有发言权,于是,曹操便带着夏侯惇等人去扬州募兵,以壮大自己的力量。